hands-1903104_1920.jpg

當我和家屬面談時,幾乎所有的家屬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不斷地怪自己」:「都是我以前忙於事業沒有關心他」、「自從我離婚後孩子產生偏差行為」、「都是我不好」、「都是因為我」、「因為孩子失去了父親所以才自暴自棄」……通常我會很快制止他們不要再說了,一方面是因為心疼家屬所承受的痛苦,另一方面這樣的悔恨對解決目前的危機沒有幫助。
當人被「癮」轄制時,心靈是封閉的,用心理輔導幫助不大,必須要等到脫離「上癮的綑綁」,再針對內在上癮的原因進行輔導。我會比較關心目前的狀況如:哪一種毒品?什麼時候開始用的?目前的狀況如何?有法律問題嗎?有離家嗎? 和哪些朋友在一起?

大部分的家長都不清楚孩子的吸毒狀況,也不知道上哪一類型的網站,只是不斷地責怪自己,讓我非常於心不忍,我總是會鼓勵他們:孩子上癮不是你的錯,因為這是令人上癮的社會,但是讓孩子脫離「癮」的轄制,只有靠上帝與家屬,所以現在開始請停止一切責怪自己,而是要仰望主,並且關注在「上癮者自己必須負擔什麼責任?」同時讓他們自己承擔結果。
我會這麼回答是因為當我的孩子發生問題時,曾經透過教會的牧者找到一位輔導,她的第一句話問我:「你孩子為什麼會吸毒?孩子成長的過程你疏忽了什麼?」當時的我傷心不已,哭著說:「我真的不知道。」(後來才知道她是婚姻輔導,真是隔行如隔山,輔導不應該隨便接案子)。這樣刻骨銘心的痛苦經驗讓我在輔導開始時絕對不追究家長的過往,而是專注在「從今以後不要再犯了」。

許多藥物濫用者的家屬唯一能做的就是強迫他們去戒毒村,即使勉強去了,生命沒有改變,期滿回家可能規矩一陣子,家屬以為「病」好了,歡喜快樂卻忘了「界限」,以至於沒多久又故態復萌,還是得忍受無盡的折磨。因此當人進入戒毒村,事實上家長也要「戒」,家長要戒的是除去「依附關係」。

為了讓大家了解這個關係的嚴重性,我在《上癮的真相》這本書中稱為「上癮加工者」,坦白說幾乎每個上癮者的身旁都有「上癮加工者」,英文稱為Codependency。「依附關係」大都發生在上癮者的家人身上。家屬應該先調整自己,逐漸拿掉和上癮者的「依附關係」,邁向健康的關係,才有可能幫助上癮者脫離各種轄制,也就是我常說的:「家人先改變,上癮者才會改變。」

什麼是「依附關係」?

如果花了大半的精力滿足上癮者的需要或處理他留下的爛攤子,以至於好像掉進永無休止的陷阱裡,和上癮者的關係似乎達到「失控的狀態」,那麼就可能是「上癮加工者」或者和上癮者產生「相互依賴」的關係。他的狀況嚴重影響到你,這樣的關係不但無法讓你所愛的人戒癮,反而會讓你憂鬱、躁鬱、失眠,甚至精神分裂。

當我聽到:「我真是命苦啊!怎麼會生出這樣的孩子?」其實我很想說:「你命苦,是因為你把孩子應該受的苦,往自己身上攬。」許多家屬團體成了「吐苦水大會」,看誰比較苦誰就比較屬靈、比較偉大?或者安慰自己:「神要我們受苦是為要我們更親近祂。」雖然這是事實,但不是神的心意。

治療上癮者最大的困難不是上癮者的家長或配偶不負責任,而是「太過負責任」,以致家人和上癮者產生「相互依賴」關係(co-dependency,我比較喜歡的翻譯為「失控的關係」 )。當我們的「愛」失去控制,很容易成為上癮者的依賴而無法脫離綑綁,或者延長上癮的時間。說穿了就是「罪的鎖鍊」將上癮者和家人牢牢地綁在一起,而家屬卻毫不自覺。因為「愛」的緣故,維持這樣不健康的相處模式。

華人家庭比起西方社會更加嚴重,單單「讓上癮者自己承擔結果」這一點家長就是做不到,曾經有孩子經常半夜去賭博,家長屢勸不聽,我建議家長不要幫他還賭債,並且實施門禁,家長給我的答案就是:「做不到。」他們擔心孩子被追殺、擔心孩子流落街頭(其實這都是幻想出來的)。事實上這個孩子被上癮綑綁了五年了,家長寧可繼續放任,也做不到讓孩子自己承擔責任,究竟是誰生病了?

01-790-250-2.jpg

前文提及許多家屬為了幫助上癮者脫離上癮,好像身陷在湖中央,在下沉的過程中不斷地抓「浮木」,這個「浮木」可能是機構,也可能是人。到後來才領悟到只有自己學會游泳,才能拯救溺水的孩子,這就是這本書的目的,幫助家屬及輔導了解上癮者及如何幫助他們,也就是教家屬們「游泳」,拯救沉溺在不良習慣中的家人。

首先必須修正家屬們的「錯誤泳姿」,讓家屬以正確的態度面對上癮者,如果你有下列五個以上的徵狀,那麼你有可能產生「依附關係」,也就是「上癮加工者」:

◆覺得很沒面子
華人很喜歡比較,比孩子的成績、比先生的收入、比車子、比房子,無所不比。認為家人吸毒是奇恥大辱,很丟臉,擔心別人瞧不起。很害怕別人知道自己孩子吸毒或老公有外遇、酗酒等,雖然犯罪的不是自己,卻認為非常沒面子。
上癮是典型的「屬靈爭戰」,卻很少在教會聽見請大家為上癮者禱告。也有學校因為怕影響聲譽,刻意將吸毒的學生開除,以致無法有效控管校園吸毒人口。這樣的情況在有身分地位的家庭中更糟糕,寧可掩蓋也不求助,穿了就是「面子問題」,這些家庭和上癮者產生依附關係的情況特別嚴重,當然脫癮也就更加困難。

◆刻意討好人
用「討好」對待上癮者,非但對戒癮沒有幫助,反而和上癮者產生依賴關係,造成越來越嚴重的後果。因為你的禮物、關愛、禮遇永遠比不上網路遊戲、毒品、酒精、色情所帶來的「快感」。討好的結果只會抱怨上癮者沒有良心,為自己帶來更大的失落感。
請牢記,永無止境地關懷、對他好、讓他開心、鼓勵他,是不會讓他悔改的。當孩子或配偶在外吸毒或酗酒回家,幫他們準備熱騰騰的飯食,忙進忙出,心想:「我這麼用心會讓他感動吧?」坦白說這是天方夜譚!甚至許多孩子只有在向父母索取金錢時才願意和父母說話,於是父母成了「提款機」,不斷地滿足孩子的慾望,用不斷地「給予」維持關係,這樣只是表面和諧,無法帶來真心悔改。

◆模糊的界限
所謂「界限」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個「界限」不只是身體、金錢和歸屬,也包括情感、想法和需要。如果將別人的需要、想法和麻煩當作自己的責任,或者因此責怪自己,那麼你可能成為上癮者的依附關係人。例如:默許孩子在家吸毒,卻不斷地勸他去戒毒,為了維持婚姻關係忍受丈夫家暴、孩子交通違規父母繳罰單、先生外遇太太道歉….. 等,上癮者沒有承擔後果,反而讓無辜的人承擔,這就是「界限」問題。界限模糊讓上癮者不斷地測試底線,得寸進尺的結果造成更大的傷害。

◆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
界限模糊的結果會讓你過度在意上癮者的意見,但卻是你不同意的。例如:上癮者對父母說:你根本就不愛我、都是你的問題、都是你造成的……等,其實這只是他「個人意見」,雖然你並不同意但是卻將它吸收並且做出回應、產生自責。不僅如此,也會在意身邊親朋友好所說的,例如:婆婆質疑媳婦沒有好好照顧先生、丈夫責怪妻子沒有教好孩子等等,儘管那不是事實,但是為了不斷回應這些人的「忠告」,讓你感到身心俱疲。

◆過度關心而犧牲自己
常常聽父母對孩子說:「我就是為了你才犧牲自己的前途,移民到美國,沒想到你這麼不爭氣……」為你所愛的人犧牲自己是對的嗎?不見得。你的付出可能並不是他所需要的,如同父親為了提供孩子更好的物質環境而努力工作賺錢,但孩子要的可能只是陪伴。
上癮者的家人如果常將「犧牲」掛在嘴邊(雖然那是事實)如:為了救你脫離毒品我多麼地努力……,這樣反而會造成對方的愧疚感,讓他更無法面對人生的困境,加深對藥物或酗酒的依賴。

◆認為在自己的掌控之下才是安全的
「學習放手」是讓孩子成長的不二法門。例如:先生去大陸會有小三、孩子在
家就安全、不給錢就會去賣毒、在監獄會變壞、離家出走就遇見壞人……等,都是幻想出來卻尚未發生的後果,說穿了就是沒有「安全感」。
人因為「罪性」的關係,滴水不漏的「掌控」只會促使上癮者變本加厲,往相反的方向走。當你的「安全感」建立在自己掌控的範圍,而不是倚靠神,那麼你有可能成為「上癮加工者」。

◆過多為他人著想
我曾經勸告家長將有暴力傾向的吸毒者報警處理或者請成年的孩子離家,以免威脅到家人的安全。大多數的家屬都會告訴我:做不到,他們的理由都是:在監獄會不會學壞?被人欺負怎麼辦? 會不會有犯罪紀錄? 到了戒毒村不習慣、離家出走會不會被人欺負?……憑空杜撰危機。
過度為他人著想會導致恐懼、沮喪。認為上癮者所犯的錯都是他造成的。長期活在與現實不符的幻想之中,逐漸失去判斷能力,帶來更大的沮喪,甚至產生憂鬱症。

◆否定事實
通常孩子吸毒的實際狀況,會比家長理解的更嚴重。有些家長即使在家中看到毒品吸食器,也不相信孩子會吸毒,孩子的解釋是朋友暫放的,家長卻選擇相信。先生整夜荒誕鬼混,還為他準備宵夜早餐。

許多家屬無法面對問題,採取否定的態度,通常他們會認為都是「別人的問題」例如:「我孩子很乖都是被別人帶壞的」、「我很好他才有問題」、「他的孩子比我的更嚴重」……等,有時候會用「專注在別人的問題」來代替自己的「需要」。藉著忙碌、服事,甚至藉著「關懷別人」來掩飾自己才是有問題的人。他們不會尋求幫助,直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undefined

《上癮的治療與陪伴:全人關懷心靈輔導手冊》
作者:王倩倩

全球第一!憑本書回函可免費獲得K他命檢驗試劑
如果你曾為了家人、朋友的沉淪而擔憂痛苦,或覺得求助無門,本書將為你提供實際而有效的方法,一步步幫助他們邁向康復之路。

王捷拓/高檢署檢察官
倪子鈞(小馬)/知名節目主持人
張俊雄/總統府資政、前行政院長
陳長文/公益律師、教育工作者
梁潔瓊/北美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
黃明鎮/更生團契總幹事
黃健庭/台東縣縣長
黃國倫/台灣城市引力協會理事長
劉民和/基督教晨曦會總幹事
顏純左/台南市副市長
顧其芸/新生命小組教會主任牧師 --- 鄭重推薦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
🌸讀書花園
goo.gl/WwFiIY   🍀博客來 goo.gl/JWoM0t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790-250-2.jpg
家長走出來,孩子才能走出來
台南市副市長 顏純左 專文推薦

   接到啟示出版社要我寫一篇有關倩倩的這本《上癮的治療與陪伴》的序言,對於倩倩的用心非常感動,和倩倩的認識是在大約民國101年,當時中西區的仙草里長曾俊仁拿給我一本書《上癮的真相》,他告訴我說:「副市長,你一定會喜歡這本書。」曾里長是我多年的好朋友,從事民主運動並對於基層的工作非常務實,也瞭解多年來我一直從事反毒的工作。

    有一天在南科擔任董事長的沈碧蘭小姐打電話跟我說:「王倩倩小姐想跟你認識與見面。」我記得那是在102年十月份,當時我的公務非常繁忙,儘管如此我還是決定跟孩子爬玉山,記得跟倩倩、沈董事長相約是爬玉山那天的中午,在新營民雄餐廳見面,那天早上我多年暈眩舊疾又復發,當天仍先趕了兩個行程並穿了厚的衣服將汗水逼出來,讓暈眩症改善,然後就和沈董事長與倩倩在餐廳見面。見面當中一路相談甚歡,有許多觀點雙方都非常契合,也認為台灣目前的反毒政策出現許多的瓶頸,當天談完之後趕到嘉義去和兒子會合,那是一次痛苦的登山經歷,但我安然度過了。

    對於倩倩的瞭解讓我非常地感動,她的孩子染上了毒癮,倩倩是一位堅強的母親,在孩子染上毒癮過程中,彷彿讓她上了一課,孩子就是她的一本教科書,這本教科書比別人的還厚、還重,每一頁每一個字都是用親情在讀,用親情在經歷,也造成了倩倩不一樣的人生及她在毒品防治方面的貢獻。我自己本身是一位內科醫師,在過去從醫的生涯當中,看到許多毒癮病人,在93年擔任台南縣副縣長的時候,也看到了許多這種現象,94年初當我們目睹台南縣的愛滋病由91年的26個、92年的60個到93年的148個,看到了台灣即將引發毒癮愛滋病的風暴,這個現象代表了毒癮的嚴重性,我們提出了清潔針具及替代療法,成功地抑制毒癮愛滋病的盛行。

    在毒癮事件中我們看到的不是疾病也不是貧窮,而是人類面對空虛與壓力的窘境,許多人進入毒品世界中,企圖找到解壓之道,而陷入不能回頭的路。吸食毒品是人性的一部分,人類一定會有空虛、壓力及寂寞,面對這些人性的弱點,發展出不同的工具來處理這些困境,我們看到了藝術、運動與許多正常的消遣活動也成就了人類的文明,但有一部分的人必須進入藥品或者毒品的世界當中,所以毒品是這個社會的現象,只是它的危害相當大。台灣目前的反毒政策防治的重點放在學校,但學校老師所面對的是龐雜的教學環境以及那麼多的學生,所以校園的防治工作一向做得不徹底,最主要幾個原因為:
1.
如果發現校園裡面有學生吸毒的現象,老師的輔導工作勢必會增加。
2.
如果這件事情宣揚出去會造成校譽受損,學生數會減少,對於目前少子化的台灣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萬一學生變少、班級減少,老師超額將會使老師被調出去。
3.
現在的學生非常聰明,都知道吸食毒品幾天之後驗尿是驗不出來的。
4.
許多學生也瞭解許多逃避檢查的工具,例如用假尿的現象。         

  所以,目前在校園裡面的稽查並無法反應出社會的真實面,導致校園的稽查出來數目非常少,但學生吸毒的情形非常地嚴重,我跟倩倩的想法一樣,都認為有幾點現在必須要做的事情:
1.
把檢驗毒品的試劑當成一般的衛生醫療用品,讓家庭可以在藥局裡面購買得到,就像驗孕棒一樣,可以隨時幫自己的孩子驗尿,讓從發生吸食毒品的時間到發現的時間可以縮短,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2.
預防的工具不只是涵蓋平常的教導,而是引導學生往自己有興趣的方向走,我在96年的時候曾經用國中正常的孩子與中輟生、援交少年與飛行少年做比較,發現裡面過動症的孩子高達30%,而對照組只有4%,所以如何從過動症孩子著力是一項預防的重要項目,學校要成立技職專班,讓這些讀不了書、無法由看跟聽當中學習的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找到學習工具的強項,讓他在校園裡面不會覺得沒有成就感。
3.
台灣必須回到管理國中生、高中生參與廟會的情形,國中生、高中生廟會大部分是同儕的相邀,我們看到很多國中生、高中生在參與廟會的過程中嚼食檳榔和抽菸,可能暗中也有吸食毒品的情形,我認為應該讓國中生、高中生參與廟會的學生取得正式的證照,等同是街頭藝人,讓他們從證照當中去學習找到發亮的舞台。
4.
要教導學生家長要如何即早發現染上毒癮的孩子。

    我經常在各學校演講,告訴家長孩子可能染上毒品的五個現象: 

1. 作息時間改變。
2.
開支不正常。
3.
功課一落千丈。
4.
身上聞到一股味道。
5.
不希望你去翻他的書包,不願意你去了解。

   倩倩在這本書中談到許多方面,我個人表示敬佩,我想倩倩是因為有一個跟別人不一樣的孩子,所以上帝給她新的使命,是經由她痛苦的經驗才得到的。這本書由孩子的失敗重新出發的心得,我想這本書能夠成為許多家長面對毒品的力量,從預防、處理、面對復發的經驗跟大家分享,也幫助更多的家長走出孩子的陰影,唯有家長走出來,孩子才能完全走出來。
 

undefined

《上癮的治療與陪伴:全人關懷心靈輔導手冊》
作者:王倩倩

全球第一!憑本書回函可免費獲得K他命檢驗試劑
如果你曾為了家人、朋友的沉淪而擔憂痛苦,或覺得求助無門,本書將為你提供實際而有效的方法,一步步幫助他們邁向康復之路。

王捷拓/高檢署檢察官
倪子鈞(小馬)/知名節目主持人
張俊雄/總統府資政、前行政院長
陳長文/公益律師、教育工作者
梁潔瓊/北美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
黃明鎮/更生團契總幹事
黃健庭/台東縣縣長
黃國倫/台灣城市引力協會理事長
劉民和/基督教晨曦會總幹事
顏純左/台南市副市長
顧其芸/新生命小組教會主任牧師 --- 鄭重推薦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
🌸讀書花園
goo.gl/WwFiIY   🍀博客來 goo.gl/JWoM0t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oman-1006100_1920.jpg
不是「不愛」,而是「愛太多」
許多上癮者的家屬不是「不愛」而是「愛太多」,不是「不負責任」,而是「太負責任」。讓自己及上癮者雙雙陷入泥沼中無法自拔。表二可以幫助你檢視自己是否無形中成為上癮者的「依附關係」。表列問題當你有五個以上的答案是「 是」,那麼你有可能成為「依附關係者」,更強烈的說法就是「上癮加工者」。

▌案 例  
陳長老平時熱心公益、建立教會,也是成功商人,經常在各教會講道及教學。他的太太也是教會的區牧,夫妻倆是許多人的榜樣。但是他們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痛」,那就是他們的孩子吸毒已經好幾年了,他們認為兒子就是聖經保羅所說的那根「刺」,讓他們在服事的道路上更加謙卑。
由於不勝其擾,於是將兒子安排在外州的房子獨自居住,每月按時寄生活費,孩子的情況卻每況愈下,陳長老只得不斷地增加生活費,直到有一天警察找上門,原來孩子因為吸毒過量產生幻聽幻覺,被鄰居控告非法侵入及騷擾,這才不得不求助專業輔導。
輔導建議應該斷絕金錢的援助及收回房子,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將孩子送入戒毒村、暫時隔離治療。然而陳長老夫婦卻不以為然,認為:「我是長老也是講員,將孩子送到戒毒村,大家都會知道兒子吸毒,我怎麼去教導別人?哪有臉去幫助別人?」
於是他們拒絕輔導的建議,花錢找律師幫兒子解決法律訴訟的問題,同時尋求教會的牧者同工為孩子法律問題禱告,他們相信孩子將來會成為被上帝所用的人,到處做見證,成為榮耀的器皿,因為有信仰堅定的父母在為孩子禱告。

我不是否認禱告的力量,而是當我們祈求上帝改變環境之前,先改變我們的內心。聖經提到:「 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 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 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雅各書1 章22-25 節)前文提及上癮者到後來是「病人」,無法自己幫助自己,許多親屬也一樣,無形中讓上癮者產生「依附關係」,因此他們也是病人,無法幫助自己脫離「上癮加工者」的角色。他們只專注在上帝的恩典卻忘了上帝對「罪」的零容忍,只在意「救恩」卻忘了「審判」。他們沒有真正解決問
題,而是在「美化問題」。
「責怪」、「控告」是上癮者慣用的語言,他們往往會說:「家人不了解我」、「他們根本就不愛我」,換言之他們的良心已經麻木,家人的善意和無盡的愛,反而讓他變本加厲使用更多的藥物、酗酒,來處理自己的「愧疚感」,因為這是他們唯一的出路。而家人因為害怕揭露真相會帶來更大的衝突,於是試圖隱藏、美化問題,維持表面的和諧,無形中成了「依附關係者」,用更嚴厲的說法就是「上癮加工者」。

▌情況一
母親:「我發現你房間有大麻吸食器。」
孩子:「你怎麼可以隨便進我的房間搜東西? 你一點都不尊重我的隱私,這個家庭我受夠了,你這個爛母親,每天什麼事都不做只會監視我,我要搬出去!」

▌情況二
妻子:「我請你去接孩子回家,結果你居然跑去喝酒? 喝醉了還讓孩子從摩托車上摔倒。」
丈夫:「是妳自己不負責任,我幫妳接孩子,還怪我?都是妳給我壓力,以為妳有工作多了不起?我只是喝一點酒舒緩妳帶來的壓力,有錯嗎?妳這個爛女人娶了妳算我倒楣,這個家毀了都是因為妳!」

通常「依附關係者」只想讓日子好過些,努力嘗試適應上癮者,不要惹他們生氣,不想把他們推到懸崖的邊緣。如果家中還有其他的家人,更會忍氣吞聲,努力地想維持家庭的和諧。於是每天問候孩子,想辦法煮一桌好菜等他回家,或者帶他去旅行,幫他們解決法律問題、幫他們找工作等,其實這些都是「康復」的阻力。
困難的是當家屬要尋求幫助解決上癮問題時,上癮者就會惱怒、攪亂,無論怎麼做都是家屬的錯,以致家屬更加恐懼,不敢將「罪」攤在陽光下,和上癮者綁在一起,活在痛苦的深淵中。

01-790-250-2.jpg

家屬的自我觀護
不會照顧自己的家屬,就無法對上癮者提供正確的協助。許多看似「協助」事實上只是在「拖延」 。當你認清問題並且理解自己無法承擔時,先讓自己成為「健康的人」,例如:經常爬山、運動、參加小組。當親人還在沉溺不願改變時,先將自己照顧好,等待適當的時機。同時將上癮者的「罪」攤在陽光下,不需要「昭告天下」,但是要尋求外人的幫助。
讓他人知道上癮者的問題,也就是尋求「介入者」。不要害怕尋求幫助帶來的衝突或關係的破壞,這些都只是「過程」,要用愛心說誠實話,更重要的是不要控告自己,畢竟犯罪的不是你,但是如果包容罪就是與「罪」有分了。

如果你是上癮者的家人,你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
• 充實關於各種上癮的知識以及如何恢復(恭喜你當你閱讀這本書時你已經開始了),藉此了解他們,在適當時機才能給予正確的協助。
• 尋求合適的第三者介入(見後文),不要單獨面對
• 試著不要責怪、審判自己或其他人甚至上癮者,對家中的任何人而言都是非常艱辛的,責怪、審判對任何人都沒有益處。
• 提供一個沒有毒品的環境,如果受鄰居影響,可以考慮搬家,這樣可以降低使用機率。
• 理解「戒癮」是需要時間,不可能一夜之間改變,需要時間讓上癮者藉著各種不同的方法(見後文)慢慢恢復。
• 不要期待過去的日子會回來,這是不可能的。他的身心靈和大腦都已經受到上癮的傷害,不要期待過去的生活會回來,而是要創造一個無法使用毒品或酗酒的「新生活」。
• 要找到可以讓上癮者放鬆、享受的新生活方式。許多上癮者是為了放鬆才去喝酒,你需要找到健康但是被他接受的放鬆方式,例如:各種他喜愛的運動、一起看電影……等。
• 試著不要用負面的字句和上癮者溝通,例如:都是你的錯、你搞砸了、你害我……等。用負面的字句不會帶來改變,只會增加他們內心的愧疚感,加深躲入藥物濫用或酗酒之中。
• 不要掩蓋或為上癮者找理由,例如:單親、受欺負、不小心、受朋友影響等等,會讓他們忽略自己的責任,無法帶來悔改。
• 不要幫他解決因為上癮而惹出的麻煩如:被警察逮捕、交通罰單、被學校退學、失去工作,事實上這些麻煩及後果會讓他們產生想戒的意願。因此無論他如何哀求,千萬不要幫忙解決。
• 設立雙方都同意的界限,如:驗毒、門禁、斷網路、斷零用錢……等,它目的是幫助家人們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生活,但不要將「界限」當作懲罰或者羞恥。要讓上癮者明白這不是懲罰而是「界限」。「界限」是雙方的立約,要事先談好,無法遵守就必須付代價。
• 如果你真的要在金錢上幫助他,最好買食物或者服務,而不是直接給金錢。如果你要幫他付房租、加油,也要直接付給房東或用悠遊卡加值。
• 當他真心悔改、有心要戒,此時會感到恐懼茫然,因此當他進入戒毒村或去勒戒所時,建議要陪伴,給予正面鼓勵,並且常常探望。
• 常常為他禱告,要知道只有上帝才能改變人心,我們能做得十分有限。

如果你是上癮者的家人,你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
• 好好照顧自己身心靈,陪伴上癮者長期耗盡心力,無形中你也生病了,也需要時間康復。當你所愛的人不願離開成癮,此時的你應該鍛鍊自己的身體,如:運動、登山、游泳等,同時仰望主,等候主的時間,當他們願意悔改時,你才有足夠的體力與靈力去拉他們一把。
• 不要自責,你無法掌控「人的決定」,更無法強迫改變他們,這是他們的選擇。雖然我們在孩子的教育上或經營婚姻關係上曾經犯錯,但最終還是他們的選擇。
• 不要太過用心或者用力去照顧上癮者,這樣反而你更加失落,你的付出喚不回他們的心。最好的方式不是幫他們做什麼,而是鼓勵他們戒掉,在行為上成為他們的榜樣。
• 尋求專業第三者的幫助,並且持續參加家屬支持團體。這是場持久戰,沒有同伴很難撐的下,面對所愛的親人會有許多盲點,需要專業的第三者從旁協助。最好不要將其他的親人捲入,那樣只造成更多的糾葛。
• 不要爭論,不要試著和上癮者討論或爭論他們的問題,爭論對錯不會帶來任何的改變,指出「罪」只會讓對方離你遠去,更加深你的挫折感。
• 傷害自己或負面語氣只會讓他們越陷越深,盡可能不要用負面的語氣和上癮者溝通,那只會讓他們增加他們的愧疚感,促使他們更加依賴藥物或酒精。
• 不要因為上癮者的攪擾而忽略了其他的家人,要知道他們也是受傷的一群。

undefined

《上癮的治療與陪伴:全人關懷心靈輔導手冊》
作者:王倩倩

全球第一!憑本書回函可免費獲得K他命檢驗試劑
如果你曾為了家人、朋友的沉淪而擔憂痛苦,或覺得求助無門,本書將為你提供實際而有效的方法,一步步幫助他們邁向康復之路。

王捷拓/高檢署檢察官
倪子鈞(小馬)/知名節目主持人
張俊雄/總統府資政、前行政院長
陳長文/公益律師、教育工作者
梁潔瓊/北美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
黃明鎮/更生團契總幹事
黃健庭/台東縣縣長
黃國倫/台灣城市引力協會理事長
劉民和/基督教晨曦會總幹事
顏純左/台南市副市長
顧其芸/新生命小組教會主任牧師 --- 鄭重推薦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
🌸讀書花園
goo.gl/WwFiIY   🍀博客來 goo.gl/JWoM0t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790-250-2.jpg
戒癮,是戒掉那股心裡的癮
基督教晨曦會總幹事 劉民和牧師 專文推薦

認識
《上癮的治療與陪伴:全人關懷心靈輔導手冊》作者這些年間,看到她陪伴孩子的用心和依靠神的信心,造就她對上癮者的認知,因著對神的盼望,學習忍耐等候。

人類在犯罪墮落後,就容易陷入上癮的行為。上癮的簡單定義就是:明知道已破壞了個人生活、家庭婚姻生活、工作生活、精神生活、道德生活等等,還是要去做,就可說是上癮了。

單一治療行為是很難幫助人戒癮的,因為上癮行為會導致「全人」被破壞,即身心靈和社會行為都受影響,這樣的治療康復需要時間、內容與愛心。我曾吸毒上癮十年,一路吸、一路想戒,但總是無法戒掉那股心裡的癮,直到我加入了福音戒毒行列,才真正戒掉。從事幫人戒毒癮四十年期間,更看盡戒毒癮者的生生死死。生生,是指有人信靠了耶穌得生命,並遵守主道過生活,成家立業,事奉上帝。死死,是指有人在戒的過程中,吸毒過量死亡,或自殺結束生命,靈魂永遠死亡,與上帝永遠隔絕。

戒癮的方法很多,不論是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環境治療、門診治療、住院治療、居家陪伴的、強制就醫等等,最徹底戒毒癮的是──福音戒毒癮。戒癮不只是教育問題、政治問題、經濟問題、生物問題、社會行為問題,更是個生命課題。生命出了問題,就容易被癮捆綁,也不容易戒掉。許多處理癮的問題,多注重在「誘因」上著手,而「原因」鮮少人注重。若沒有診斷出原因,沒辦法對症下藥,結果就會不同。

作者是虔誠的傳道人,秉持基督信仰的理念,深知福音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故此,她捨命陪伴孩子,寫出此書,有血有淚,值得一看!本書特別對上癮者的家屬帶來盼望,我的母親曾對我說:「孩子我愛你,又愛不下去!不愛你又不行!」真是心如刀割!但如同作者日夜為孩子禱告、等候陪伴,終有一天,神會動工感動孩子。

福音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福音就是神的兒子耶穌基督降世為人,對生命的救贖,福音使信的人與神和好、與自己和好、與別人和好,建立正確的關係,成為正當的人,心中有神,目中有人,戒毒癮指日可待。

不只如此,福音還能把心癮戒除。我曾寬恕了要置我於死地的人,並接納他的女兒為乾女兒,這是耶穌基督偉大的愛,主耶穌說要愛你的仇敵,為那逼迫你的禱告,這樣就可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基督的愛何等偉大!推薦此書!

 

undefined

《上癮的治療與陪伴:全人關懷心靈輔導手冊》
作者:王倩倩

全球第一!憑本書回函可免費獲得K他命檢驗試劑
如果你曾為了家人、朋友的沉淪而擔憂痛苦,或覺得求助無門,本書將為你提供實際而有效的方法,一步步幫助他們邁向康復之路。

王捷拓/高檢署檢察官
倪子鈞(小馬)/知名節目主持人
張俊雄/總統府資政、前行政院長
陳長文/公益律師、教育工作者
梁潔瓊/北美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
黃明鎮/更生團契總幹事
黃健庭/台東縣縣長
黃國倫/台灣城市引力協會理事長
劉民和/基督教晨曦會總幹事
顏純左/台南市副市長
顧其芸/新生命小組教會主任牧師 --- 鄭重推薦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
🌸讀書花園
goo.gl/WwFiIY   🍀博客來 goo.gl/JWoM0t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ospital-840135_1920.jpg

重新回到能夠安詳辭世的世界 /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李偉文 專文推薦

這是當下台灣最需要的一本書,不管是對每個人,乃至於整個社會國家,包括了長期照護臨終醫療與社會資源的合理分配,《
不在病床上說再見》所提到的課題是我們最好的參考書。

因為日本的文化習俗、社會發展,乃至於個人或家族的生命態度與價值觀,都跟台灣很類似,因此,當日本現在所處超高齡社會所面對的問題,也即將是臺灣未來的挑戰,只是日本花了三十多年才變得這麼老,而台灣從今年起以每年增加百分之一高齡人口的速度,會在十年之內趕上日本,我們只有非常短的時間來因應從制度、軟硬體設施到個人觀念的改變,在此危急存亡之秋,這本書的確是場及時雨。

作者以醫師的立場與親身經驗,懇切地訴之以情、說之以理,期盼能改變民眾的價值觀,讓每個即將臨終的長者擁有安詳辭世的尊嚴,而不是被五花大綁,全身插滿管子,痛苦異常地離開這個世界。

作者很明白地指出,「只要人活著就好」只不過是還健康的人自私的行為而已,他質疑家屬及醫療人員把自己不想遭受的待遇,用在無法開口的老人家身上,這究竟是為了誰呢?

日本媒體這些年來常常報導的「年金寄生蟲」,其實多年來在台灣也成為隱而不宣的秘密,尤其那些軍公教退休的高齡長者,三年五年,甚至十多年全身插滿管子躺在醫院或安養院裡,痛苦又毫無生活品質,真的是生不如死,但是為了那七、八萬或者十來萬的終生俸,子女「捨不得」讓父母好好安息。

現在醫療科技的進步,不管是葉克膜或人工呼吸器,的確可以讓人死不了,無論如何至少能夠維持著呼吸心跳,但是對於臨終高齡的長者而言,這些所謂的「延命醫療」其實不是在延長生命,而是拖長了死亡的痛苦過程。自古以來,我們最狠的詛咒是罵人不得好死,但是,為何有這麼多子女忍心讓自己的父母不得好死呢?


goodbye-kingstone-925x255.jpg


作者也從醫學角度詳細描述了一個人最理想的死亡的過程,其中特別強調人會自然而然地減少進食,在身體沒有負擔的情況下安詳辭世,因此他非常反對臨終前的胃造口接管餵食、甚至靜脈注射點滴,因為這只會增加身體的痛苦與延長死亡。

現代醫療科技的突飛猛進大約始自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前的人絕大部分都是在家過世,但是這幾十年來,幾乎所有人都是在醫院死亡。甚至現在的死亡診斷已無法接受自然死亡這樣的觀念,換句話說,現代人已經沒有權利享受「無疾而終」這種人間最大的福分,醫療體系無論如何都要為每一個人安上一種死亡病因才甘願。

面對超高齡社會的來臨,希望藉由這本書重新審視臨終醫療體制,讓我們每個人,以及我們的社會,得以回到那個擁有安詳辭世權利的世界。

undefined
《不在病床上說再見:帶著尊嚴離開的臨終選擇》
欧米に寝たきり老人はいない
作者:
高齡者臨終醫療學會醫師   宮本顯二, 宮本禮子

我們希望擁有安詳辭世的尊嚴,而不是被五花大綁,全身插滿管子,痛苦異常地離開這個世界。
 《不在病床上說再見》豐富呈現亞洲與歐美國家案例,你會知道,我們真的有另一種臨終的選擇。

田麗珠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工室主任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陳秀丹 陽明大學附設醫院醫師                    、陳炳仁 奇美醫學中心奇恩病房主任
黃 軒 台中慈濟醫院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  、孫 越 終身志工 ──誠摯呼籲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
🌸讀書花園  https://goo.gl/cZpeHK 🍀博客來
https://goo.gl/a4kJL8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1340.JPG
讓台灣成為真正病有所安、老有所終的美麗島 / 奇美醫學中心奇恩病房主任、台灣高齡照護暨教育協會理事 陳炳仁 專文推薦

試著想像,自己只有兩三年可以活,您想要怎麼被對待? 如果即將告別人世的換成是您的親人,您又想要怎麼對待他/她?更甚者,如果這位親人已經不能行走、忘記自己是誰,您為親人的選擇,又會有什麼改變嗎?

這些問題,曾身為失智病人家屬的我,一直到自己因此出國進修、罹病爺爺過世後,我才逐漸有所領悟,那是二○一○年的夏天,台灣在前一年通過非癌症病人可以接受健保的安寧緩和療護服務,但即使我有相關著專業訓練背景、也熟悉許多服務資源,在親身經歷自己爺爺生命末期照顧的過程裡,彼時台灣的醫療現場仍沒有充足的失智症安寧照護服務。

在我每天的醫院臨床工作中,偶爾會看到「一個病房,兩個世界」,一席圍簾的兩側,同樣是重度失智且大部分時間臥床坐輪椅的病人因急性問題住院,但兩人的表情愉悅與肢體緊繃程度天壤之別,其中一邊有親人在講話給病人聽的同時由口慢慢地餵食,病人邊微笑邊捏握著掌中手工製的布球,另一邊則是由戴著耳機聽著音樂的看護熟練地用鼻胃管灌食,病人手上卻套著網球拍狀的保護套約束著,只為了防範病人不注意自拔灌食管。

每當回想參訪英國、丹麥、荷蘭、澳洲的醫療與長照機構時的經驗,正如本書兩位日本夫妻檔醫師所描述的,那種同樣活在地球、卻身處「兩個世界」的感受更為強烈。本書討論甚多高齡者、失智患者在嚴重失能、認知退化至生活無法自理、甚至臥床時,是否要施予人工營養水分(包括插鼻胃管、腹部腸胃造廔管灌食、打點滴)?感染時是否一定要住院不斷使用更後線的抗生素治療?在歐美與亞洲族群的想法、社會氛圍、醫療服務制度的設計,有著巨大的落差。

回國後致力於推廣宣導失智症與衰弱老人的緩和醫療照護知能的我,看到這本書將日本近十幾年高齡者失能失智至臨終的醫療照護過程所面對的困境與省思整理出來,並蒐集歐美澳等國的對照,便有種共感同在、巧逢知音的強烈激動,希望可以讓更多讀者知曉這些現況並帶來轉變的契機。二戰之後世界許多國家在法律、行政制度中服膺著生命絕對保護原則,台灣與日本醫療現場大部分承襲著這種延命至上的信念,加上醫病關係偏向醫療專業人員父權主義(paternalism)、華人文化中以家族倫理而非個人意志為重的傳統,至今醫療人員與家屬時常還是主導醫療照護決策的角色。然而,過去我們習以為常各種延命醫療介入後,所換來生命長度的增長,卻可能沒有看重其中病人自主意願、主體的感受與生活品質的評估,更甚者,如作者所言,現代醫療難道可以不尊重高齡者的自主性,以及在漫長人生中構築累積而成的生死觀,取而代之替他們改變生命暮年時的軌跡與面貌嗎?

反觀歐美澳國家,民眾個人不會單純陷入「長壽」的年歲迷思,重點擺在追求擁有豐富且有自主尊嚴的健康餘命,而不是失能臥床的苟延殘喘,整個社會氣氛、醫療照護服務、法規制度更設法用積極的作為與措施,承受一定的風險(跌倒、走失、生命自然縮短)來實現人身基本的自由與尊嚴。而且說到底,最長壽的日本民族平均壽命,並沒有比上述歐洲先進國家高多少。

goodbye-kingstone-925x255.jpg

我們不應該以年歲已高而有治療歧視,也就是不能剝奪生活活動、器官機能都還很好的高齡者奮力一搏的機會,但也不該對高齡者有著如同一般成年人罹病的相同期待、甚至讓一知半解或只顧生理數據卻忘了整體功能的思考,蒙蔽了符合倫理的醫療決策。很多時候我們必須領悟,「死亡並非醫師的最大敵人,活著並非病人必然的最佳利益」,與其拚盡全力避免死亡的到來,不如把握機會思考自己怎樣才算真正「活著」!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逼近日本,面對高齡社會醫療照護的挑戰中,我國相較日本在法制面與醫療服務面仍有幾處領先,首先,台灣在二○○○年通過亞洲首部自然死法案〈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讓末期病人有拒絕心肺復甦術與維生醫療的權利,日本因為沒有相同性質的法律,醫師因此害怕法律糾紛,更不敢根據倫理判斷進行不予或撤除維生醫療措施,而沿用防禦性醫療。再者,日本醫療保險中的安寧緩和療護沒有涵蓋癌症與愛滋病之外的非癌疾病病人,所以醫療人員對失智症、器官衰竭或衰弱老人的生命軌跡、末期存活預估與安寧療護提供的時機與服務操作較不熟悉,反觀台灣健保從二○○九年通過非癌症病人之安寧療護服務給付後,各醫療院所執行的知能亦逐漸成長。

二○一六年初公布、三年後實施的病人自主權利法更是亞洲另一項創舉,讓醫療照護體系提供病人預前醫療照護諮詢有了法定的規範,並讓病人的預立醫療決定在末期之外的極重度失智、不可逆的昏迷、植物人等狀況得以生效以拒絕維生醫療,並留有中央主管機關未來將更多疾病狀態入法的空間,未來推廣與執行若逐步落實,可以讓國人的生命在失智失能後的軌跡與面貌,更有品質與尊嚴。

日本在生命晚期醫療照護的困境及醫院醫療支出透支導致系統崩壞而轉向社區在宅醫療照護連攜的殷鑑不遠,小英政府的長照二.○計畫若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更應強化高齡者的生命教育、活力老化,鼓勵其預立醫療決定,並著墨於醫療與照護的整合與接軌,以社區化、連續性的健康促進與醫療照護,打造台灣成為真正病有所安、老有所終的美麗島。

附註:本人與國內跨領域實務專家共同完成的衛生福利部〈失智症安寧緩和醫療照護指引〉剛於二○一六年十月底出版,全文可連結以下網址下載:http://goo.gl/byhQMP

undefined
《不在病床上說再見:帶著尊嚴離開的臨終選擇》
欧米に寝たきり老人はいない
作者:
高齡者臨終醫療學會醫師   宮本顯二, 宮本禮子

我們希望擁有安詳辭世的尊嚴,而不是被五花大綁,全身插滿管子,痛苦異常地離開這個世界。
 《不在病床上說再見》豐富呈現亞洲與歐美國家案例,你會知道,我們真的有另一種臨終的選擇。

田麗珠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工室主任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陳秀丹 陽明大學附設醫院醫師                    、陳炳仁 奇美醫學中心奇恩病房主任
黃 軒 台中慈濟醫院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  、孫 越 終身志工 ──誠摯呼籲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
🌸讀書花園  https://goo.gl/cZpeHK 🍀博客來
https://goo.gl/a4kJL8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