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名人推薦 (5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博客來790x250.jpg

如果你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或者你的信仰並不是基督教,請不要讓宗教的成見阻止你閱讀《為自己的人生做點事》

如果你只是對於NGO特別有興趣,想知道關於「修復國際」一開始如何在印度拯救被迫從事性交易的少女與被剝削的勞工,後來在烏干達致力於維護人權、提供教育,不妨從第廿六章開始閱讀。

但是,如果你跟我一樣,從第一頁開始讀起的話,我想要說一件事:世界上許多努力讓這個世界變成一個比較美好的地方,他們的動力並不見得是宗教信仰,而是宗教情操。

一個能夠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人,或許可以沒有宗教信仰,卻不能沒有高尚的宗教情操。反言之,一個擁有堅定宗教信仰的人,也可能因為缺乏宗教情操,而成為一個很糟的、盲信的教徒。就像作者在第十四章裡說的:「如果你去問一千個不肯跟宗教沾上邊的人,為什麼不碰宗教呢?他們會說出各種各樣不喜歡宗教的理由,可是我懷疑他們所描述的根本不是真正的宗教。」

許多包括來自台灣的國際志工,抱著崇高的理想來到德蕾莎修女在印度創立的「垂死之家」, 陪伴瀕死的漢生病患(俗稱痲瘋病),在擔任志工的過程當中,很快地發現並不是所有的志工都是一樣的。

來自日本的國際志工,雖然不是天主教徒,面對讓人作嘔的病人排泄物、嘔吐物,總是義不容辭地一個箭步衝上前去,毫無怨言地做最骯髒的工作。然而那些來自歐洲、即將成為天主教神父的修士,卻在旁邊擦窗子裝忙,避之唯恐不及。

這種「宗教信仰」還不如「宗教情操」來得重要的體悟,其實也就是作者筆下的「實踐信仰」和「有價值的行動」。

所以這本書從頭到尾,其實只講了一件事:如何成為一個手心向上的人。

現代華人接收了傳統佛學的觀念,總是認為手心向下是助人,而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樂,而求人痛苦,因此莫不期許自己能從手心向上「接受」的人,進步成為手心向下「施捨」的付出者。

然而鮑伯.戈夫自認是一個致力於修復、做事時常不按牌理出牌的律師,在烏干達的青少年監獄,要這些年紀輕輕的委託人在做口供證詞時,從頭到尾一定要打開手掌,手心朝上:

我把話得非常具體:手背要貼著膝蓋,手心對著桌子 的背面。 對於這件事,我是非常認真、嚴肅的。事實上,我還威脅我的委託人,要是我往下看的時候,發現他們的手心沒有朝上,我會踢他們的小腿。手心朝上時,人比較容易冷靜下來,而且話會誠實、精確。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這樣他們才不容易生防衛心。人一旦陷入憤怒或是想要防衛,犯錯的傾向就會提高。不過只要把手心朝上,防衛心就無從生。

實際上,在一本名為《微反應心理學》的書中,我也讀過相當類似的理論,書中說幾乎所有手心向上的習慣性動作,都是沒有危害而禮讓的(比如一個人說完話,示意另一個人說話),所以如果一個人經常做出這個動作,表示這個人性格溫和,並且懂得尊重人。然而一個人喜歡手心向下,象徵強烈的征服慾望(像是納粹德國的敬禮方式)以及凌駕他人之上的快感(比如「施捨」的動作),一個習慣做這種手勢的人,心態其實蠻橫強硬、熱愛暴力。

當然,對於手心向上、向下這兩種闡釋,都是見仁見智的說法,十人十色,不可能放諸四海皆準,但是作為一個長年在國際NGO組織的工作者,我確實相信謙卑的力量。

我遇到的每個年輕國際志工,回國後的分享,幾乎都會說出一個共同的體會,那就是「我們從當地社區所得到的,遠遠比我們帶給對方的多」。

花了一筆錢去當志工,承認沒做什麼了不起的事,卻學會了反省,在世界面前變得謙卑,我覺得比相信自己去救苦救難更值得。

本來以為要去當手心向下的人,真正經歷過後,才知道自己是那個手心向上的人。

畢竟真正的仁慈,是養成關心跟自己無關的人事物的能力。年輕就花錢投資自己在非營利組織工作,因此看懂這個道理的那些年輕人,未來就不會犯一個NGO領域長年來普遍的錯誤,比如說服務對象只自限於「自己人」,或是只串連跟自己信仰相同的宗教團體,而能夠逐漸成為一個具有國際觀、真正仁慈的人,毋寧是對自己生命重要的投資,學習看懂世界的一個好方法。

我在針對NGO工作主題的演講中,最後一張投影片,有時會放上一位心靈導師所說的一段:「這個世界並不需要更多成功的人,但是迫切需要各式各樣能帶來和平的人,能療瘉的人,能修復的人,會故事的人,還有懂愛的人。」

雖然這位導師的宗教信仰不同,但是他所說的修復,跟鮑伯.戈夫在飽受戰火摧殘的烏甘達古盧區成立的「修復學校」,其實是同一件事。

一個謙卑的人, 不害怕讓自己手心向上,承認自己對於世界的無知,並且學會在面對高高在上的權威時,選擇誠實,不採取防衛態度。

這也正是宗教中常說的「順服」。

在改變世界之前,要記得先學會改變自己。

在修復世界之前,當然也要先學會修復自己和世界的關係。

剩下的,都只是枝微末節而已。

為自己的人生做點事-立體書.jpg

為自己的人生做點事  Love Does

當全社會都在刁難你,就用行動證明你可以。

創略廣告總經理 黃志靖、公益旅行家 褚士瑩
舊鞋救命發起人 楊右任、輔大全人教育中心講師 葉榮福
得勝者文教創辦人 劉駿豪 ──熱烈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edmbanner  

處在e化世代的你我,如果拿起這本厚厚的書,乍看之下的第一個反應或許會是:這麼繁瑣乏味的讀物誰要看?錯了!本書是由許多有趣、感人的生命故事寫成的。作者麗莎是位美國暢銷作家,也是虔誠的基督徒,有位事業有成的丈夫與五個青少年的子女,無論在教會中或在社會上,都有相當活耀、豐富、多彩、生動的生活。

麗莎用這些生活點滴來告訴讀者:什麼是最好的選擇,做選擇前如何分辨其品質的優劣,有沒有特殊的技巧來協助我們做正確的選擇,面對每一個兩難的選擇時我們要如何取捨。對這些事關人生幸福的課題,她都很細膩地現身說法,逐一說明。

人活在世上就必須做選擇,哲學家沙特說:「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人不但要做選擇,更希望所做的選擇是正確、有益的,最重要的是會給自己帶來快樂與幸福。麗莎開宗明義就談什麼是最好的選擇,除了「好」或是「不好」,還有第三個選項嗎?

全書共分四個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作者說明做選擇最基本的條件,是對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談舉止都要有所察覺,才能抓到導致自己不快樂的凶手。即使有所察覺、也抓到了兇手,還要有一顆柔順的心才能聽到良心的吶喊,而順從神的指引。在做選擇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服務和祝福他人」列為做決定的條件,才能化繁雜為單純。

第二部分討論的是有關分辨的課題,如何分辨諸多對與錯、好與壞、利與弊等等的選擇。這部分指出了抉擇過程一個非常重要的智慧和心態,即根本「沒有所謂的完美選擇」!我們之所以會絞盡腦汁卻仍下不了決定,就是這個想像中的「完美選擇」在作怪。或許理智上知道根本沒有完美的選擇,我們卻偏偏對它執著不放。唯有放下、給自己空間,才能領受來自於神的智慧和力量來突破困局。因此,作者苦口婆心地教導我們務必要「親身練習」,持之以恆的操練才能培養出做智慧選擇的能力和藝術。

第三部分討論說「不」的技巧。面對諸多他人的索求,為了不使自己日程超載、趕場而導致生活品質惡劣,必須在做選擇時善用「不」的力量。作者建議在事情尚未發展到更難說「不」時,先說小小的「不」,意思是面對不能承當的要求時,不要拖延,盡早給對方一個確切清楚的「不」的回應。這樣對雙方都有益。

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先克服自己「討好人的毛病」。對於這一點讀者想必都是會心一笑吧!我們不都是喜歡做「好人」而不喜歡做「壞人」嗎?針對這一點,麗莎做了詳細的說明。

第四部分提出與做抉擇息息相關的課題,即「關係」的滋養與維護。麗莎用她與先生每天早晨上班前一道例行的互動「儀式」來傳遞彼此的深情恩愛。這個簡單的動作滋養了他們夫妻彼此的關係,麗莎稱這個儀式為「從容不迫的關注」。在趕場的生活模式下,人們不知不覺地用工作來填滿空虛的心靈,同時也冒著關係枯竭的危險。麗莎認為所有的關係都有其脆弱的本質,不但不能將關係視為理所當然,更需要努力建構、滋養和維護。

接著,麗莎又點出做最好選擇的阻力:「恐懼」、「頑固」和「但是」心態。她說,頑固的人「看見的是他們的限度:能力、才華、技術、關係以及智力的不足。他們現今的處境將是他們永遠的處境。事情不會變得更好。」察覺一下,你是否常說:「我一向都是這樣!」這是可怕的頑固心態,是成長的阻力。她也貼心地教導我們要用「所以、因此」來取代「但是」。

這是一本用活生生的故事砌成的「選擇指南」,非常生活化的讀物。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豐富的人生經驗,用心經營的生活品質以及細膩、精緻、貼心的直接教導,她的話不繞道。

(本文作者為聖功修女會靈修輔導)

同場加映:被家務事與辦公室搞到蠟燭兩頭燒?妳會壓抑情緒,還是與情緒和解?
 

做對選擇,讓生活變輕盈-立體書     
《做對選擇,讓生活變輕盈》

作者:麗莎.特克斯特 Lysa TerKeurst

全美最受歡迎的女性成長專家教你不再瞎忙過日
李晶玉、李純娟修女、彭蕙仙、張珮珊、張宏秀、劉麗紅 舒心推薦

結合自身經驗與聖經的智慧分享:
什麼才是最好的選擇?
做選擇時有什麼技巧?
選擇拒絕他人時該怎麼做?

博客來 http://goo.gl/fsQzJo、 金石堂 http://goo.gl/7F8zXz
誠品 http://goo.gl/WTEHVX、讀書花園 http://goo.gl/SdBj5r
讀冊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53450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好評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dmbanner  

人生最大的課題就是選擇,即使拒絶選擇,也是一種選擇,是不選擇的選擇。有時當外在沒有選擇時,內心是否接受現況,也是一種選擇。我常在觀察個案時反思:成長過程如何幫助我們學習選擇?如何提供練習選擇的機會?

我發現,選擇能力的成長似乎是看各人的造化,在選擇中感到迷惑時,也只能各顯看家本領了。我認為,專業心理諮詢工作者的挑戰就是在協助個案創造更多的選擇機會,而非卡在缺乏選擇的人生。如果做選擇是人生的挑戰,我們需要一本做選擇的教戰手冊,而《做對選擇,讓生活變輕盈》正好能滿足我們的需要!

作者認為選擇並非是遊走於「好」與「不好」之間的決定,選擇是要符合自己的角色責任。因為選擇幫助我們活出真正的自己,於是我們不只用人性的智商,選擇必須奠基於靈性智慧,即在選擇中落實神的旨意。如此要練習在小的決定上也尋求神的指引是極重要的。因為祂是我最好的朋友,每個選擇都和祂一起做、一起商量。當做重大的決定時,必然篤定地在與神連結的狀態下,做出最佳的選擇。

我們的各種選擇影響時間的使用及行程安排,以及分享神的恩賜的方式;選擇的結果是為了取悅他人,或是忠實於自己的使命及恩賜(即取悅神), 這也影響了我們的靈魂健康!
好的選擇讓生活簡單化而非複雜化,因為好的選擇擁有靈性單純的本質。想要成為好的決策者,就是在選擇的過程中將知識、洞見(insight)與分辨(discernment)加以整合。具體的做法是默思聖言,用聖言引導生活,並在選擇時聆聽神的指引。

有時候會因為困難下決定而猶豫不決,這是來自過去的負面經驗所帶來的恐懼。這時要能敏銳地覺察自己是被恐懼綑綁,因而失去選擇的自由。只有努力在祈禱中對神的力量開放,才能得到跨越與釋放恐懼的能力。此外,作者認為如果在實質上、情緒上、財務上或靈性上的資源不足以支持選擇的結果時,我們可以勇敢地對某些選擇說「不」,避免賠了夫人又折兵。

《做對選擇,讓生活變輕盈》作者用極大的篇幅闡釋分辨的五個原則,做選擇的四個核心技巧,以及面對選擇應有的五種態度,這是本書最精彩又實用的部分,也是作者從她的生命經驗中所歸納出的心得,非常值得借鏡。

我非常認同作者在書中多次的提醒:選擇的能力是在生活細節中操練出來的經驗,在選擇中不忘尋求神指引,以超越人在抉擇上的軟弱與限度。我相信,生命就是選擇的歷程,以及大小選擇所累積出來的結果。

我們能不在選擇上不斷地成長成熟嗎?

(本書作者為心理治療師、婚姻家族治療督導)

同場加映:被家務事與辦公室搞到蠟燭兩頭燒?妳會壓抑情緒,還是與情緒和解?
 

做對選擇,讓生活變輕盈-立體書     
《做對選擇,讓生活變輕盈》

作者:麗莎.特克斯特 Lysa TerKeurst

全美最受歡迎的女性成長專家教你不再瞎忙過日
李晶玉、李純娟修女、彭蕙仙、張珮珊、張宏秀、劉麗紅 舒心推薦

結合自身經驗與聖經的智慧分享:
什麼才是最好的選擇?
做選擇時有什麼技巧?
選擇拒絕他人時該怎麼做?

博客來 http://goo.gl/fsQzJo、 金石堂 http://goo.gl/7F8zXz
誠品 http://goo.gl/WTEHVX、讀書花園 http://goo.gl/SdBj5r
讀冊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53450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好評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90x250 人的盡頭,是神的起頭
台中慈濟醫院精神科 鄭存琪醫師 專文推薦

《走出受傷的童年》是一本充滿震撼與感人故事的療癒書,作者以自我揭露與眾多寶貴案例的歷程分享,結合聖經故事的啟發、心理學家的說明,告訴我們如何以基督宗教的方法,引領人走過生命中可能是最困難的創傷──源自於父母親的傷害。

當生命初到這個世界的前幾年,是內心建立信任感、安全感、感受到被愛、有歸屬感、內在尊嚴感、自我價值感、自我完整感的關鍵時期,這些心理基礎深深地影響著 未來在自我認同、自我實現、乃至自我超越時的發展歷程。而這些重要的心理基礎,多是在生命早期與主要照顧者(如父母)之間的互動關係中逐漸建立起來的。

孩童時期,內心相對單純,自我結構尚在形成,也沒有足夠能力保護自己,父母就是他賴以生存的保護者、是他內心崇拜的對象、是他信任的「全能的神」。當他受到 父母的重大或長期傷害(如性侵、家暴、忽略、不適當的對待)時,會無法清楚地分辨到底是誰的問題,內心感到懷疑與焦慮,常以否認、扭曲的心理防衛方式來解除疑惑,認為是自己的錯、不是父母的錯、是因為自己不值得被喜愛、沒有價值,才會有此遭遇。

等到較年長時,這些無法接受的情緒、想法與衝動,或被壓抑至無意識,形成陰影;或投射到外界,認為外界對他不友善、不安全;或認同、模仿父母的傷害行為來傷 害自己或別人;甚至解離,暫時劇烈地改變性格、隔離受傷的感覺,來保護自己;以全好/全壞(過度理想化、過度貶抑)的方式看待自己與世界,造成情緒不穩 定。由於內心複雜的衝突,讓當事人不易整合,自我相對脆弱、較易衝動與自我控制力不佳,因而影響他「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的關係。

這些源於父母的早年創傷經驗,之所以很難跨越,是因為父母對每個人來說,是如此地重要,但是當事人與父母的關係卻太過於矛盾、衝突。當事人知道,我此世的生 命是由父母帶來的,我的血緣與基因源自於他們,沒有他們的照顧、我無法存活至今,他們也有慈愛待我的時候,文化上也要我孝敬父母;但是他們對我內心的傷害 卻是如此之深──想要親近,內心充滿憤怒;想要遠離,內心卻充滿虧欠;心中常有罪惡感與自責,難以面對真正的自己。常會自問:「別人的父母如此疼愛他們, 為什麼我卻要遭受這樣的傷害與痛苦?」

想要在有限的「自我層次」回答上述問題、療癒源自於父母的創傷,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需要以「生命存在的整體性」作為視域,站在「靈性層次」這個更高的位置,才有能力與如此重大的傷痛共處,進而賦予它存在的意義,並從中得到穿越與超越的力量。

在本書中,作者說明了基督宗教如何協助當事人走過創傷,逐漸寬恕父母,並與之和好。在教義中,「神是唯一有能力超越罪與死亡的救贖者,神既有公義,能夠予以公正審判,又有慈愛,能夠給予真心懺罪信主的人救贖」,這些特質如同一對理想的父母,人得以重新被神養育,得到信任與安全感。而我與父母的糾結狀況也分開 處理:我真誠地認罪悔改,神寬恕我;父母需要自己向神懺罪,神有祂的公義,但也將寬恕他們,這樣便解決了對父母的憤怒與不捨的矛盾情結。

「上帝派遣其獨子耶穌基督來到世間,經歷種種苦難,甚至被釘死於十字架上,仍為罪人們求情:父親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不僅同理、安 慰了當事人生命中的苦難經驗,也為「饒恕」做了一個示範。此外,教會神聖的場域、儀式性活動、教友們的支持陪伴,都是心靈轉化歷程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在上述的基礎上,當事人真誠地說出自己受苦的傷痛故事,並且有人(與神)傾聽,心中模糊的情感衝突被語言文字具體地表達出來,不僅有抒發情緒的效果,瞭解了自己情緒困擾的脈絡後,也會減輕自責的壓力,在將傷痛客體化的同時,與苦難記憶漸漸產生了距離感,糾結的感覺減少些。

即使如此,當事人心中仍常會疑惑:「為什麼我要無故地受到父母的傷害?」如果當事人願意,可以如作者一般,去探索父母從小到大的生命歷程,當認識了父母的成長脈絡,對於父母的傷害行為,會有一種基於人性的普遍性瞭解──人常有一些身不由己、無可奈何的苦痛──而對父母產生一種憐憫之愛。

但是,這並不是說就要原諒他們對我的傷害行為,這些傷害將由神的公義去審判,當事人需要做的是:為自己的傷害與失落哀悼。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療傷的過程 中,要和父母有一個清楚、安全的心理界線,如果在溝通互動上容易感到不舒服,可以用「成年人對成年人」的方式相處:尊重他們是成年人,有父母自己的表達方 式,而我也是成年人,我有選擇如何聽、如何做的權力。在神與教友的支持陪伴下,生命有了倚靠與安慰,心理復原力便會自然展開。而在這個療癒的歷程裡,「家 庭悲劇的傳遞」可能就此打斷,不僅個人重生,家族亦得到重生。

最後要說明的是,由於當事人的自我力量不同,走在這條療癒的道路上,並沒有想像中的容易,不過,「考驗越大,得到的力量也越大」。看見書中的案例經歷了這麼 多不可思議的苦痛,還能夠與苦痛共處,一步步地朝向生命整合前進,我內心十分感動與敬佩。他們也如同聖經人物故事一樣,寫下了屬於他們的傳奇,一代一代給 予人們啟發與鼓勵。


立體書  
《走出受傷的童年:理解父母,在傷心與怨恨中找到自由》
作者:蕾斯莉.里蘭.費爾茲, 吉兒.哈伯德

許多心靈受苦、在人際關係中受挫的人,
並不知道自己內心藏有一個受傷、委屈的孩子。
本書將帶領你看見他、療癒他,
幫助那個受了傷卻從來沒有開口餘地的孩子,說出實情,放他自由。

博客來 http://goo.gl/12Oe2Y 金石堂 http://goo.gl/W7qxSd
誠品 http://goo.gl/4fc6sE 、讀書花園 http://goo.gl/E7BdAA
讀冊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48791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好評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憑什麼  
>>> 擁抱狂衝而來的恩典吧!百萬鄉民熱烈討論的耶穌


>>> 得勝者文教創辦人 劉駿豪 專文推薦
《耶穌憑什麼》是一本從哪裡開始看都好看的書!更沒想到一本從頭到尾都只談耶穌的書,會如此地有亮點,真的像作者所說的:「如果你把焦點放在一個人、而非一套規則上,我想抉擇會容易得多。」

或許過去我們都將信仰弄複雜了,以至於從中找不到力量,但書中許多幽默又直白的話語,帶大家找到了單純的耶穌,當然就恢復了我們生命的活力!

「耶穌與最惡劣的罪人為友,所以他與我為友。」很難相信這是出自本書作者、大型教會主任牧師之口吧!這本書就是這麼親切,處處的口吻都像是可愛的好友和你在聊天,看到他說晨禱最好是九點或十點再開始就更令我們釋懷了!因為作者誠實告訴大家他真的很喜歡睡覺,不勉強自己去迎合宗教上的儀式,這不正是活出自 由嗎?

作者說:「我們常常妄自尊大,瞧不起那些做壞事的人,卻忘了自己也需要幫助──就跟那些壞人一樣。」真的發現被作者說中了!我 們就是常藉著貶抑他人來彰顯自己,才只好繼續遮掩缺陷,因為在心裡痛斥別人的壞行為比面對自己的問題舒坦得多,最後就成了現代的法利賽人──從敵視罪惡到 憎恨罪人。

再引用作者幾句妙言妙語,就更能體會閱讀時拍案叫絕的情境了!

「要是一個人離開教會時比走進去時更在意自我表現,實在滑天 下之大稽。」他也說:「要是你談的福音之中沒有極大的喜樂,你的福音一定有問題。」此外,他又從聖經判斷出小孩們喜歡找耶穌,可見耶穌是快樂而非陰沉嚴肅 的人,這些論述給了你我新的看見──是啊,我是否傳錯了福音呢?相信這本書將幫助我們重新想想耶穌。

該下個結論了!讀完這本書,你會充滿力量、又有信心、卻不再緊繃地過活,就像作者說的:「福音超讚的原因之一,是它的重心是神而不是我們。這是好消息,因為神比我們可靠多了。」

《耶穌憑什麼》就是這麼有趣、好看,又充滿啟發,輕鬆地讀完這本書吧!

耶穌憑什麼-立體書封     
《耶穌憑什麼:為什麼認識耶穌就能改變生命?》
Jesus Is_______: Find a New Way to Be Human
作者: 猶達.史密斯

對你來說,耶穌是___?
你填入的答案,將改變你的一生!


博客來
http://goo.gl/sHL6a7 金石堂 http://goo.gl/RDfjp8
誠品 http://goo.gl/eHlqRx 、讀書花園 http://goo.gl/Jt8VdT
讀冊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45354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好評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
BBC電視台實錄報導《The Monastery(英文無字幕)
影片截圖


以虔敬看見神聖:當下即是聖域
鄭存琪 (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台中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快速變遷的忙碌生活,彷彿是上天賜予現代人的生命禮物,讓我們更容易體會到無常,對生命感到迷惘,常質疑自己:「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即使在世俗生活中更加努力、出人頭地、獲取更多名利,內心總有種不對勁、不滿足的感覺。這些無法安心的疑惑與挫敗失落的痛苦,成為一股想要出離這種表相生活的渴望,驅使我們去探索生命意義,希望能夠了悟「生命的本來樣貌」。

回歸自性是一件既容易又陌生的事,自性從來都是顯露著的,我們也與祂時刻不離,但是卻尚未認出。正如書中所說:「這個心靈與智慧的聖殿是無限大,所以你不會一下子就找到」。尤其是,我們習慣以自動化、未充分覺察的方式生活,擅長以思維去尋找過去的經驗或未來的目標來處理(doing)事物,對於回到自心、單純覺察、認識自己、活在當下的存在(being)模式並不熟悉,因此,必須有實證經驗的老師來引導,幫助我們走上「縮小自我、消融自我、照見生命本質」的心靈旅程。

作者以基督宗教修道院的實際生命經驗,透過建構「心靈聖殿」的隱喻,以七個步驟,來說明這段回歸心靈的歷程。

(1)首先,在旅程出發前,有一個安全場域(safe place)來修學是很重要的。它包含了外在與內在兩個部分,外在部分為安全無憂的物質環境與支持修學的友伴;在剛開始時,如果能有一個與日常生活不同的學習環境,讓行者在內心有所區隔,能夠安心地放慢腳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內在部分為自願持守的規範,它反映著求道的動機、自我紀律與自我慈愛,讓我們在生活中能夠守護自己、真誠正直、心安理得、無所畏懼,讓心容易寧靜下來。這即是品德之義,由此「品德」之門進入聖殿。

(2) 以「靜默」讓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靜默是一個簡單卻不容易辦到的事,行者常會感受到想說話的衝動,並且覺察到原來內心是如此吵雜,有著許多誇大、批判、邪惡等想法與故事。靜默是一個自律與傾聽自己的練習,當我們以全然地接納、不評價、好奇、欣賞的角度來覺知自己的身體感受、情緒、想法與衝動時,會發現,自己像是個觀察者在覺知它們,與它們有一個距離,它們會來來去去,並沒有原先想像的真實。這個體驗不僅可以改變自己與身體感受、情緒、想法與衝動間的關係,減少受到它們的影響,並且也增加了我可以選擇如何回應的自主性。
以「默想閱經」,感受天主了解與慈愛我,經典是為我所說,直接給我教導。
以「虔敬祈禱」,與天主、與內心,做深層、親密的對話,我並不孤單,有個至高的生命總是看顧、陪伴著我。
然後以開放、覺知的態度生活,來「默觀」與領悟天主、生命的賜予和啟示。由以上四項做為聖殿的地面基石。

(3) 在實際生活與人我互動中,常會發現,當別人的意見或事情的發展是合於己意時,我會感到高興,並且希望狀況能夠持續下去;如果是不合己意時,我會生氣、抗拒、逃避,希望狀況趕快消失。行者需要覺察到這種自我中心的想法,辨別與自制個人的私欲,聆聽天主與內心的良知,來縮小自我與服務他人,以「服從」做為聖殿的牆壁。

(4) 在修行一段時間之後,會深切地感受到:覺察與調整自己的言行舉止,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會看見自己內心有許多懦弱、恐懼,體會到要如先知、聖者一般的承擔與犧牲,是多麼困難的選擇啊!行者會自然地謙卑,敬畏天主,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陰暗面,對過去曾做過悔恨與遺憾的事坦誠告解,感念天主寬容的慈愛。這個折服我慢、消融自我的歷程,不僅讓行者更瞭解人性,也因感受到天主無條件的愛而更加喜樂。這便是以「謙遜」之梯,踏實地爬到聖殿屋頂。

(5) 了解自己與人性,必將增加同理心,體諒別人,增進人際互動的品質。每個人都是天主的摯愛,人與人之間也都是相互依存、彼此相關連的,當我們以「接納、聆聽、包容他人,多為別人著想」做為聖殿的窗戶時,便可以迎接與領受天父透過他人所散發的光芒。

(6) 由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質與獨特性,選擇自己合適的修行方式,堅定地走下去,路途中的體驗,都將成為自己聖殿中的「傢俱陳設」。

(7) 每個心靈傳統,都有祂完整的哲學與指引,並且已經有許多前輩以生命去驗證與實踐,深化與豐富其內涵。祂是一個整體,環環相扣,很難單獨取出某個所謂的「精髓」做為「有效成分」,更不合適「東取一點、西取一點」,到處拼湊。作者在此強調「信仰」是整個聖殿的接合劑,將整個聖殿牢牢地穩固,希望讀者能夠在審視選擇後,投身一個傳統信仰,把祂當作是歷程的一部分。

最後,當我們建構了心靈的聖殿,也將找到把自己奉獻給天主,並蒙受天主祝福、許我聖潔的聖壇之處,也就是找到自己以愛實踐的天命。此時,我們將會以虔敬之眼,看見所有的事物皆為神聖,並且感恩、報恩,真切地體會到:當下即是聖域。

封面300dpi

來自「西方隱修之父」聖本篤的靈修智慧,絕非隱修士的專屬,
一般人也適用於平衡日常生活中的「忙與茫」


《一個人的聖殿:安頓心靈的七項修鍊》
Finding Sanctuary: Monastic Steps for Everyday Life

作者:克里斯多夫.傑米森

博客來 http://goo.gl/kh6Rw6 、誠品 http://goo.gl/GhHng1
金石堂 http://goo.gl/7Rt1o2   、讀書花園 http://goo.gl/kO1jKI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好評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英國
BBC電視台實錄報導《The Monastery(英文無字幕)
影片截圖


尋找現代人的心靈聖殿
何萬良 (台灣本篤會神父、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校牧)


現代人生活的特徵是忙碌。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之後,忙碌的人像被固定在生產線上,落入輪班的機器人生活。二十世紀初電子資訊革命之後,忙碌的人像被「程式化」的魔咒束縛,即使在公車、或捷運上,依然不停地在手機上滑動搜尋。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記錄了五位自願體驗隱修生活四十天的現代男士,讓人得以親近隱修院生活的真實面貌,引起很大的迴響。

要打破忙碌的生活的確是一個挑戰。本書提出「靜默」(silence)與體驗「避靜」(retreat)是一種新選項。若對於西方隱修傳統本篤會(Order of St. Benedict)隱修精神沒有太大興趣的讀者,建議可以從第二部分開始。在這個部份,本書體貼的為讀者們提出「安頓心靈的七個步驟」,鼓勵我們每天練習「五分鐘」的「緘默」,也就是練習「不講話」,讓「緘默」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是「呼吸」一樣自然的生活方式,同時,引用《聖經》「死亡與生命,全在乎唇舌」(箴言18:21)的教導,避免在日常生活中流言蜚語、批評判斷或說粗話等無謂玩笑的話語。

「靜默」與「避靜」的生活方式能成為脫離現代生活束縛的「動力」,雖然剛開始練習靜默時,我們可能會不斷受到生活瑣事與各種念頭的干擾,例如:「這個月的手機費、孩子的補習費還未繳」等等。學習「繞過去」,繼續練習靜默,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辨識哪些聲音是破壞自己、或批評他人的生活態度,檢視自己生活中核心的價值,反省內心正向感恩、或是負向破壞的態度居多。在「靜默」與「避靜」中,我們將更認識自己與這個世界的本質。這些「靜默」與「避靜」的經驗會引導我們進入「靈性生活」。這是耶穌基督的門徒所提醒「你們的身體是聖神的宮殿」(格林多前書6;19a)的信仰幅度,也是本書的重點進入個人靈性生活的聖殿。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靈性生活絕非自私自利,閉鎖在自我靜默的世界,相反地,靈性生命是走出自我、服務與愛的生活態度。印度加爾各答的德蘭修女(St. Teresa of Calcutta)曾精準表達了「靜默」與「愛」之間的豐富關聯——「沉默的果實是祈禱,祈禱的果實是信德,信德的果實是愛,愛的果實是服務」。

對沒有信仰的朋友而言,「信德」與「信念」可以互相詮釋,指向維繫人之人之間,最基礎的靈性生命元素之一「信任」,是我們與他人之間的基本關聯,封閉的心靈可以是一個人的囚房。渴望人與人之間能有一座「心靈花園」,猶如本書所提及一九九二年英國聖公會牧師所提倡的「寧靜花園運動」。事實上,早在十六世紀赤足加爾默羅會(Order of Discalced Carmelite)耶穌德蘭修女(St. Teresa of Jesus)即以「花園」比喻「祈禱」與「造物主」的關係,提醒我們戒絕「野獸爬蟲」的行徑,「要進入你的內室,關上門,向你在暗中之父祈禱」(瑪竇福音6;6)。進入內心幽靜的「靈心城堡」(Interior Castle),享受屬天的平安與寧靜。

封面300dpi

來自「西方隱修之父」聖本篤的靈修智慧,絕非隱修士的專屬,
一般人也適用於平衡日常生活中的「忙與茫」


《一個人的聖殿:安頓心靈的七項修鍊》
Finding Sanctuary: Monastic Steps for Everyday Life

作者:克里斯多夫.傑米森

博客來 http://goo.gl/kh6Rw6 、誠品 http://goo.gl/GhHng1
金石堂 http://goo.gl/7Rt1o2   、讀書花園 http://goo.gl/kO1jKI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好評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
BBC電視台實錄報導《The Monastery(英文無字幕)
影片截圖


牢記過錯可以是開心的
賴佩霞 (《魅力雜誌》發行人、心理諮詢師)


首先要謝謝「啓示出版」的推薦邀請,讓我有機會從茫茫書海中認識這本好書。這邀約讓我想到多年前朋友傳來YouTube,三集由英國BBC電視台錄製關於英國渥斯隱修院二十二位修士,以及五位男士在院裡生活四十天的實錄報導《The Monastery》。當時看了很感動,仔細翻閱,沒錯,本書的作者就是那位文質彬彬的院長克里斯多夫.傑米森神父。

如果英文程度可以,建議讀者在看書之餘,試著上網看看影片,以豐富閱讀時無論在視覺或感覺上的體會。雖然本書是在電視節目播出大受歡迎後纂寫而成,內容完整獨立,但對於我這個以視覺感官刺激為首的人來說,相互呼應,的確讓我對本書想傳達的理念有了更全面性的了解。

書,有它奇妙之處,特別是針對靈性探討的主題更是如此。常常讀到一句話、一段故事便不自覺地停下來,闔起書本、閉上眼睛,讓那些話沈澱到更深更廣的心靈角落,靜待它萌芽、滋長、發酵。這是其他媒介無法取代的特質。說到這裡,我還想特別指出本書的翻譯,由於我自己曾擔任中英文的即席翻譯,也譯過書,我謝謝本書的翻譯鄭謝明華先生,此作乃中譯本之佳作。近年邀約不斷,不諱言,我時常必須掠過翻譯稿,直接找原文書才能了解其作者想表達的原意。很多好書,就這樣被犧牲掉了,令人扼腕。

再次強調,這不只是一本極有價值的靈性探索好書,而且還是由一位成熟的譯者執筆,難能可貴。精凖的翻譯對一個有心學習的人來說相當重要,此書為例,要把宗教體驗、宗教慣用語詞,轉化為一般人能理解的體驗,不要說翻譯,就算同文同種要說清楚都不容易,何況傳統背景差異如此之大。藉此提出,願讀者在閱讀時,也能花一點心思品味譯者的巧思與細推,令人讚賞。

小時候雖然常跟母親到處走訪大寺小廟,五歲時,卻把我送到外語「道明天主教幼稚園」,當時每天跟著修女進教堂祈禱、唱詩,開心不已。讀本書時,好多美好的體驗跟著浮現了起來,當初教導雖然淺薄,但我似乎很早就瞭解靜默跟傾聽的關係,還有誠實面對自己跟堅定的重要。上公立小學後,雖然受同學欺負,我也不曾選擇反擊。或許、或許就是跟修女相處那幾年的啟蒙教育,奠定了我常年駐守心靈安頓的主要原因吧!

有些人對於天主教、基督教把人視為「有原罪」這事不解,對此,作者作了很詳細的解釋,這是我第一次這麼安靜的去聆聽它背後的意涵。對我來說,這無關乎認同與否,倒是透過閱讀,我更能理解一位虔誠教徒信仰上的思維脈絡,還有其教義的核心精神與價值。容易閱讀,同時也容易理解。

此外,我非常喜歡作者用了一整章的篇幅談論謙遜的重要,還有它跟修行的密切關係。書中說道:平心靜氣、隨遇而安,不只是品德,其反應出來的是高貴的自我認知,即使時不我與,謙遜的人也能過得快樂而豐盛。而且當內心、外表經常顯露謙遜時,就可以統稱為美德。哈~了解!

還有,修士長年過著團體生活,就像所有團體一樣,人相處久了難免有摩擦,是什麼樣的行為造成團體分裂?抱怨如何發酵?如何避免?這樣的大哉問,想必也是無論家族的大家長,或公司、企業領導人都想尋求解套的大智慧。經過多年的觀察,文中也有精闢的分析。

雖然不能稱自己為虔誠教徒,但最後我想提出本書一段非常印我心的話:

在聖本篤之梯頂端的人,必須藉由「貶抑」而上升:梯子的頂端其實就是要你始終牢記自己的過錯。在最高的梯級上,牢記自己的過錯正是修士喜樂的來源,因為這提醒了他天主的慈悲,以及天主對他的摯愛….因為他能深切明白自己的過失、不遷怒他人,並以感謝的心情時時讚美天主的慈愛。

原來,牢記自己的過錯正是修士喜樂的來源。讀到這一整段時,不妨請你也閉上眼睛,稍作停留……原來,牢記自己的過錯可以是喜樂的來源;原來,牢記自己的過錯,可以是一件開心的事。原來,牢記過錯=喜樂。哈哈,真好!

希望你跟我一樣喜歡這本修行指南;不同的角度,同樣的修持。

封面300dpi

來自「西方隱修之父」聖本篤的靈修智慧,絕非隱修士的專屬,
一般人也適用於平衡日常生活中的「忙與茫」


《一個人的聖殿:安頓心靈的七項修鍊》
Finding Sanctuary: Monastic Steps for Everyday Life

作者:克里斯多夫.傑米森

博客來 http://goo.gl/kh6Rw6 、誠品 http://goo.gl/GhHng1
金石堂 http://goo.gl/7Rt1o2   、讀書花園 http://goo.gl/kO1jKI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好評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585x163  
翻轉老年印象
楊培珊(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專文推薦

「活力老化」(Active Aging)的概念一般大眾應該不陌生,乃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二○○二年在馬德里召開的聯合國世界老齡大會中所提出的核心概念──提昇老人的健康、社會參與,以及安全,以促進老化過程中的生活品質,爾後成為全球各國高齡者社會政策與社會福利的共同願景。

然而,什麼是「最活力」呢? 雖然我是專門研究老人的學者,在美國和台灣也累積了將近三十年從事老人社會工作的實務經驗,但這本書還是讓我大開眼界!原來在世界級的體育賽事中,已經有這麼多超高齡者參與;原來每五歲一個級距的各項世界記錄,已經有「百歲」組!這批世界級長青體育選手的動機,不只是挑戰對手,更是挑戰自己、挑戰人類的極限。

對於「超高齡老人」(the super old),也就是九十歲以上的老人,我有著特別的親切感,因為我先生的阿嬤、我孩子口中的「阿祖」張林蕉女士,是高齡一百零四歲、自然往生的人瑞。她九十歲時因認同證嚴法師環保的理念,開始投入慈濟的資源回收工作。身高一百四十多公分、體重三十幾公斤的「阿祖」,每天不懈地走在宜蘭礁溪的大街小巷進行回收,親自把大型紙箱折好、背回家中庭園的環保場,然後有條不紊地分類整理。

受到「阿祖」的啟發,我在二○○七到二○○九年間,一對一當面訪問了超過一百位台灣人瑞,調查他們的生理、心理、認知、家庭和社會狀況。我的研究發現,超高齡老人有貧有富、有健康有病弱、有家人團聚也有獨居過日,但他們都認為長壽的秘訣是「盡量活動、不與人爭、飲食少量、生活規律」,這些秘訣在歐嘉奶奶身上也獲得了證實,我的研究中也有一位客家人瑞到九十幾歲時還在採茶,另外超過百歲還每天去巡田、拔草的也有好幾位呢!所以我常說現在已經不流行祝福長輩「長命百歲」,「祝您呷百二(十)」可能比較合適呢!

跑、跳、投、擲、舉樣樣精通的歐嘉奶奶,實在是一位超級明星;她所展示的完美體適能為「多元體適能」做了最好的注解。「體適能」包括很多個概念,包括持久力、爆發力、柔軟度、力量、速度、協調性、敏捷、平衡、準確,以及心肺耐力共十個面向。往往高齡者體適能被聚焦於柔軟、協調、平衡等面向,而速度、爆發力、敏捷則被忽視。公視「獨立特派員」節目曾報導過芬蘭高齡者在運動中跳躍翻滾、進行各種體適能訓練的影像,嚇壞了不少台灣人:這怎麼可能?看了本書中歐嘉奶奶以及許許多多高齡運動選手的故事,可能又有許多人嚇了一跳。

但當我們一而再地被驚嚇之後,也許是反過來接受現實的時候了,接受「人可以非常強健而有活力地一路活到掛」的事實。所有過去人們對「老」的刻板印象,例如遲緩、僵硬、無趣、膽小、衰弱、嚴肅等等,通通需要被丟棄、被翻轉。每個台灣人也都要積極準備自己,以度過一個敏捷、活潑、新鮮、強健、有夢想的快樂老年。
話說回來,歐嘉奶奶畢竟是鳳毛麟角,她快速而強健的體能、她愛旅行和愛競賽的心,在高齡老人群中實屬罕見。但這除了基因、終身生活習慣、飲食等等因素之外,本書中特別提到大環境的限制,使得當今的高齡者世代無法全面性、大規模地動起來。換句話說,現在的高齡者能走動、能活動、能運動,但不被期待達到「靈動」。「靈動」是我對高齡者自我實現和社會參與的理想,代表著一種高齡社會的全面啟蒙、啟動。每一位公民由小到老整個的人生歷程,都能不斷地開發潛能,無論是體能、智能、靈性、人際,都不斷地開放,進入一個靈活而動態「自在無礙」的狀態。所有的學術和科技、有形無形的資源,都應為了全面啟動人類的「靈動」而存有發生。

本書作者引用演化生物學家麥可.羅斯的話,認為所謂的生活品質,到頭來只是「有沒有存在價值」和「生活能不能由自己控制」這兩點而已。演化到頭來不只在乎能否活下去,而是「存在的價值」和「自由」。歐嘉奶奶的超級運動員生涯演化,就讓人留念,讓人喝彩。

 

啟示-最活力的老後-立體書 (小)  
★ 商業週刊 1407 期讀家書詹推薦 ★

歐嘉奶奶77歲才開始想要運動,到95歲打破33項世界紀錄!
她的長壽、健康與滿足的生活證明——老年,可以是很棒的時光。

《最活力的老後:95歲金牌阿嬤教你不只老得很健康,還可以有成就、有夢想!》
What Makes Olga Run?
作者:布魯斯.葛里森

博客來 http://goo.gl/6CnjPP 、誠品 http://goo.gl/Kg6fG1
金石堂 http://goo.gl/7e8QJ4   、讀書花園 http://goo.gl/odXapn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好評熱賣中 ===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85x163  
人生真的可以七十重新開始!
何飛鵬(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專文推薦

退休之後該做什麼事?
除了「等死」之外,還能做什麼?!

當我知道這本書的主角歐嘉奶奶在退休之後還活了三十年,這讓我嚇出一身冷汗。如果我退休之後還有三十年(一個可以結婚生子、成家立業的年歲)的日子要活,這漫長的日子我要怎麼過呢?我還能做些什麼?

不過,看完歐嘉奶奶的故事,以及書中提到的許多位長者,我再度驚出一身冷汗!原來我竟然是這麼不長進,只知道退休之後只能等死,沒有別的選項。

歐嘉奶奶在六十五歲時以中學老師身分退休,到了七十七歲時突然對田徑有了興趣,她買書自修、接著聘請教練教她跑步、跳高、跳遠等等。等到她九十五歲時(也就是二○一四年),她已經是三十三項世界紀錄保持人、大小獎牌六百多面,整整放滿一個房間。她的身體年齡越來越年輕,當她九十出頭時,她的身體年齡只有五十歲!

銀髮族要如此強力運動,其中的難處只有過來人才知道(關節抗議的聲音、不聽使喚的肌肉、動不動就老蹄亂撞的心、喘個不停的肺……),因此我非常敬佩歐嘉奶奶的驚人毅力和成就,那就更別提她讓世人重新檢驗和看待老化這件事的意義。

歐嘉奶奶是天賦異稟、有非常好的遺傳嗎?

研究團隊對她做了很多的基因檢測。結果是:歐嘉奶奶有些基因是比別人好,有些基因比別人差,整體看來,她的基因和一般人沒有差別很大,或者至少這些基因上的優勢,不足以解釋她為什麼可以表現的比別人更優異!

書中引述了一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說:「我們認為在長壽的因素中,生活方式貢獻了百分之七十到七十五的比重。」這句話的大意就是:有四分之一能健康老化的人,是因為上天發給了他們優秀的遺傳牌,而其他四分之三的人則是靠自己打好手上的牌。歐嘉奶奶顯然是接近後者,因為她不止是健康老化而已,而是在老耄之年仍然活出夢想、活出成就,活出精彩絕倫。

我的二姑媽活了一百零四歲。有一次和一位醫生朋友談起此事,他恭喜我,說我也有長壽的基因,活到百歲的機率很大。我記得當時聽了之後完全沒有興奮之情,反而有極大的壓力。活到百歲,會是用什麼樣的健康狀況活著:如果臥病在床?如果老年癡呆?如果不能健康生活,那活著有什麼意義?我更害怕老後連累女兒,要她們費心照顧我!這是人生晚年的最大悲哀。

就算健康狀況許可,假設我在六十五歲退休,我這一生所有該做的事都已做過了,該經歷的事也都已經歷過了,在退休之後我竟然還要活三十五年,這叫我怎麼過呢?我岳父九十多歲時,每天在家無所事事,他常對我說:「我怎麼還不死呢?」我雖知這不是真話,但我也知道,這是對人生最後歲月的無奈及感嘆!

看了《最活力的老後》,歐嘉奶奶和書中的長者,給了我好大的福氣:不論未來如何,我在安排一些事的同時,也可以撥出一面想好的,我可以動動腦想想怎麼打我手上的這副好牌?

年少時,不論在校考試或職場表現,總是仗著自己有些小聰明,而得以順利過關、也有不小的成就,所以錯過了讀書該有的態度和品味其中的樂趣。現在,我偏愛四書五經、古籍等等,也很想將古人的典範和智慧反芻後結合我的人生歷練和他人分享。光想到這一點,我就有做不完的事了。

我也很羨慕公司那些參加鐵人三項的年輕人,有男有女,看他們散發出來的活力氣息,誰說我不可以開始鐵人三項的競賽?至少目前的我,橄欖球可是打得嚇嚇叫(也可以被撞得唉唉叫)。

書中有段簡單文字描述一個大型長青賽事結束、大夥吃完最後一餐的兩人對話:

「那麼,兩年後再見了!」某個選手一邊拉著行李,一邊對另外一個選手道別。
「沒死的話,我一定會來!」

這份全力以赴的豁達,讓我熱淚盈眶、深深震撼。希望也能觸動到你/妳,並祝福於你/妳的老後。

 

啟示-最活力的老後-立體書 (小)  
★ 商業週刊 1407 期讀家書詹推薦 ★

歐嘉奶奶77歲才開始想要運動,到95歲打破33項世界紀錄!
她的長壽、健康與滿足的生活證明——老年,可以是很棒的時光。

《最活力的老後:95歲金牌阿嬤教你不只老得很健康,還可以有成就、有夢想!》
What Makes Olga Run?
作者:布魯斯.葛里森

博客來 http://goo.gl/6CnjPP 、誠品 http://goo.gl/Kg6fG1
金石堂 http://goo.gl/7e8QJ4   、讀書花園 http://goo.gl/odXapn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好評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85x163  
如果你要在95歲破33項田徑世界紀錄
江漢聲(輔仁大學校長、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會長)專文推薦

以目前全世界的人來說,幾乎是沒有人敢保證做得到的,但這是本書主角歐嘉奶奶絕無僅有的世界紀錄,我們不僅對她的傳奇故事充滿興趣,而且要去硏究她是如何做到的,讓有志仿效她的人去努力一生,或許,十年後有更多的奶奶爺爺不斷地創造新紀錄!

歐嘉奶奶的神奇秘密主要來自於運動,這也是本書作者布魯斯.葛里森的最大愛好,他年輕時是校隊田徑選手,五十歲後的更年期症候群使他不再享受運動,藉著認識歐嘉奶奶、訪問歐嘉奶奶,使他在年過五十之後還參加十公里長跑,重新開始快樂的運動生活。由於懂得運動,這本書對運動促進健康長壽有許多實證和論述,更對生活中的運動設計有許多建議,是非常難得的推廣全民運動的好書。

九十歲的人百公尺可以跑十五秒?太嚇人了!醫生可能會警告爺爺奶奶「這是危險特技不要模仿」。歐嘉奶奶確是天賦異稟,許多醫學研究中心對她的腦和神經功能做了各種測試,甚至取了肌肉組織切片來分析,奇怪的是,這老太太的神經肌肉雖然如同年輕人一樣強靭,但是她的骨質疏鬆,生理年齡還是九十多歳的老人,這表示她的運動潛能是靠訓練而來的,也就是說,長期規律的強力運動,不但使人像歐嘉奶奶一樣長壽,也很可能在自我要求之下,破世界紀錄。

是什麼動力讓歐嘉奶奶數十年如一日,始終如一,一直運動下來?這可能和她年輕時坎坷的境遇有關。歐嘉遇人不淑,嫁了一位有暴力傾向的丈夫,最後是她帶著兩個女逃離魔掌,自立更生,教書為業,並且以運動來忘懷生命的悲傷,解放生活的壓力。專心運動是她最快楽的時光,運動到流汗使她暢快,參加比賽更使她結交朋友、肯定自我,相信這種運動療效是社會上很多人需要的。

當然,我也必須說,運動固然對健康有益,但不適切的運動反而對人體有害!本書中討論到,對老人來說,什麼才是最好的運動?譬如說,對肌肉逐漸萎縮的老人而言,阻力運動要比有氧運動重要,有人可以做長時間的耐力運動,但大部分的人可能要短時間、經常性的運動比較可行。所以在未來體適能中心,必須要有專業人員為老人做客製化運動的設計。老人的運動絕對必要,它的好處不僅減緩肌肉萎縮、器官退化,更重要的是活絡大腦,只是老人身體較脆弱,運動的客製化設計更為重要。

在書中提到更重要的一點是,儘管有些人每天固定運動,但是其他時間都是「靜態生活」,類似長期坐辦公桌,這也是老化得快的原因。以前就看過一則報導說「坐愈久的人,壽命愈短」,每天百分之五的運動,救不了百分之九十五的不動,所以作者觀察到歐嘉奶奶的生活是每天除了運動之外,大部分時間在「活動」,也就是在戶內外走動、做家事等等。所以,保持運動的定義應該是「不運動時也要多活動」,千萬不要久坐、躺在床上,這些靜態生活會使您的短時間運動白做了。

我想大部分讀者更有興趣的是歐嘉奶奶活到九十五歲那麼長壽,除了運動,是如何活那麼久的?的確,光靠運動是不夠的,但一般人所注重的飲食,在她的經驗裡倒是不重要。她隨興地吃,而她的「隨興」也就是成功運動選手的開放、樂觀、自信、外向、不神經質等人格特質,加上規律生活、睡眠,才是她長壽的最大保證。

如果您要活到九十五歲還破三十三項田徑世界紀錄,那非得看本書、寫下重點不可;那麼,或許您達不到這麼高的目標,但您絕對會喜歡上運動而且一直運動到老,也就破了您自己健康的許多記錄了;您說這值不值得?

啟示-最活力的老後-立體書 (小)  
★ 商業週刊 1407 期讀家書詹推薦 ★

歐嘉奶奶77歲才開始想要運動,到95歲打破33項世界紀錄!
她的長壽、健康與滿足的生活證明——老年,可以是很棒的時光。

《最活力的老後:95歲金牌阿嬤教你不只老得很健康,還可以有成就、有夢想!》
What Makes Olga Run?
作者:布魯斯.葛里森

博客來 http://goo.gl/6CnjPP 、誠品 http://goo.gl/Kg6fG1
金石堂 http://goo.gl/7e8QJ4   、讀書花園 http://goo.gl/odXapn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好評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N

寬恕──修復人心的關鍵能力
文/郭約瑟(本文作者為羅東聖母醫院行政副院長暨精神科醫師)

「你的書(人生)裡有的是什麼?是一個希望與救贖的故事,還是一個悲慘與怨恨的故事?」

如果是後者,那你可以闔上這本圖圖家族所著的寬恕之旅指南,繼續你的人生迷航。如果是前者,那你得預備好充滿驚訝、痛苦、感嘆、憤怒、流淚、希望與讚嘆的心境,因為這是一趟甚為顛簸、艱辛與冒險的虛擬旅程,順利的話,你會得到前往自己療癒之旅的藏寶圖,還能激起你決定冒險出發的勇氣,最終你會得到充滿愛、智慧、平安與喜樂的祝福。

至於你自己未來真實的寬恕之旅,可不是如日本京都自由行那麼愜意,只需要一本導覽手冊,就能享受愉悅、安全、刺激且可預期的行程。當然,也沒有如登上埃佛勒斯峰或橫跨撒哈拉大沙漠那般艱難,但是,還是需要萬全的準備,如完整的藏寶圖(圖圖寬恕之旅指南可以提供鳥瞰全景)、事前各種體能與心理訓練(同理心、認識共通人性、重新說故事、冥想訓練…等)、足夠的裝備(石頭與日記),還需要有經驗、愛心與耐心兼備的嚮導陪伴(可高度信任的朋友或家人、精神導師或諮商師、一個或一群有相同經驗的人),至於能否到達目的地,甚至還需要加上一點運氣(萬事互相效力),還有急不得的充分時間。

理查・羅爾神父的著作《踏上生命的第二旅程》(Falling Upward),最能傳神描述這趟旅程的經歷,為了達到目的地,你必須先往下走(falling),甚至得受盡苦楚,目的是為了培養能力,因為「折磨、痛苦與損失具有讓我們蛻變的力量。」、「寬恕之路不是一條好走的路。在這條路上,我們必須走過仇恨與憤怒的泥濘淺灘、排除萬難穿越悲傷與失落,才能學會接受,而這份接受才是寬恕的檢驗合格認證標章。」說明白,受苦當中才能培養或啟發內心天生具備的耐力、同理心、勇氣、善良、寬恕等珍貴的能力,透過這些特質,才有辦法走完後半段充滿挑戰的向上(upward)旅程。

這趟寬恕之旅,其實有兩個目的,其一就是寬恕別人;其二就是認罪、悔改,尋求被寬恕。在傷害的事實發生當下,產生了加害者與被害者,但回顧或往前追溯兩者完整的人生歷史,加害者曾經也是無數次的被害者,而被害者也可能無數次成為加害者。因此,我們都可能同時是加害者與被害者的角色,這讓寬恕的理論基礎得以成立。「我知道,如果受到一樣的壓力、置身一樣的處境,我也是能犯下一樣的獸行,就如這個美得令人心疼的星球上的任何一個人類一樣。就是這種對於自身弱點的認知,幫助我找到我對其他人的弱點與暴行的慈悲心、同理心、共通性和寬恕力。」

透過這樣的共識,除了完成個人的療癒,「從個人決定要復原、要釋放自己、要尋求和平、要開創新人生開始,寬恕是通往和諧與和平真正的出路。」,人類有了共通的遠程目標,我們透過彼此照顧來照顧我們的世界。「我們是為同伴情誼而造。我們生來是要組成人類的大家庭,共存共榮,因為我們是為彼此而造。我們不是為排斥他人或自我封閉而造,而是為互相依存而造。打破人類存在的這項根本定律,便是置我們自身於險境。我們透過彼此照顧來照顧我們的世界──事情就這麼簡單,也就這麼難。」

有太多的傷害(特別是性侵)在發生的當下,不管是受害者、或受害者的至親,都處在慌亂與驚恐的情緒當中。而有權力決定是創傷事件走向的至親,通常所做的決定都是傾向短視地保護自己或所謂「為大局著想」,忽略或犧牲受害者的情緒需求,以粉飾太平。就把所有的痛苦硬塞給受害者一人在陰暗處承受,這是加許多倍的創傷,結局通常讓受害者一輩子處在極度痛苦當中,除了低自尊、難以遏制的憤怒、悲傷、受背叛、無法信任之外,性格壓抑者會走向憂鬱症、不斷自傷、甚至自殺一途;性格外放者還會把憤怒與痛苦不斷的複製,加倍奉還給身邊任何可以接觸到的人身上,甚至成為反社會性格者。

這是種眾多世間苦難歷史的縮影,寬恕之旅讓這些傷害所造成的無盡痛苦,得到舒緩、解決、甚至昇華的可能。關鍵之鑰在於「說出來」,就是要把情緒語言化,之後得以讓自己與別人理解真實或被扭曲解讀的一面,才得以被理解、澄清或重新詮釋。「說出傷痛不是為了擺出一副受害者或犧牲品的樣子,而是為了將自己從怨恨、憤怒、羞愧或自我厭惡中釋放出來。我們若是不願碰觸痛處並學習寬恕,這些情緒便可能在心裡堆積、潰爛。」、「當我們認知到自己的故事、理解了發生的事情,就能對我們的生命及其意義有更宏觀的領悟。我們變得更有韌性、更有處理壓力的能力,而且能夠復原。」

這本書已不只是精神診療私密空間所奉為圭臬的寬恕之旅指南,它也是人類族群治療創傷、放棄仇恨、凝聚情感,朝向形成正向命運共同體的神聖經典。它不是一般空泛的寬恕理論,其中有著個人、家庭、社群、跨種族、國際之間真實成功的血淚故事,非常鼓舞人心,對人類善良的天性有著高度的啟發作用,能為文推薦此書是我個人的榮幸。



封面300dpi

戴斯蒙.圖圖向每個人展示:如何將痛苦與悲傷,
轉化為對未來的希望與信心。──曼德拉,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寬恕:為自己及世界療傷止痛的四段歷程》
The Book of Forgiving: The Fourfold Path for Healing Ourselves and Our World
作者:默福.圖圖(MPHO A. TUTU)、圖圖大主教(DESMOND M. TUTU)

博客來 http://goo.gl/jWW2SZ 、誠品 http://goo.gl/wWubrc
金石堂 http://goo.gl/540vMv   、讀書花園 http://goo.gl/QEd1Fc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N

追求心靈幸福的解脫之道
文/賴佩霞(本文作者為魅麗雜誌發行人、作家、身心靈成長導師)

接觸「正向心理學」讓我有機會加入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那一天我心血來潮,點入它的網站,靜下心來花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做了一套心理分析的測試,最後答案告訴我,在所有五十幾項正向的人格特質列表裡,佔據第一位的竟然是「寬恕」,這讓我非常驚訝。

我是單親母親撫養長大的獨生女,因為沒有其他兄弟姐妹,從小所有的心事都往肚裡藏,加上母親並非是個豁達、容易釋懷的人,成長以來,我目睹母親在她埋怨的生涯裡煎熬了大半輩子。她的價值觀、看待事情的方式,深深影響了我,因為愛她,無意識中我也認同了她,汲取了她所有的人生觀──這讓我好辛苦。

不滿手足之間的冷酷、不滿愛情的不忠、不滿朋友的欺騙、不滿命運的捉弄、不滿世道炎涼。她一生最大的欣慰就是生下我。

小時候不懂,經過多年在身心靈上的探究,才瞭解,我身上背負莫名的滄桑其來有自。要不是當年母親找到一位俊俏的男士生下了我,讓我擁有還算標緻的外表跟身材,這般灰暗的心智,真不敢想像人生將如何開展。洋娃娃的臉蛋在職場上固然吃香,但心靈的閉塞也讓我的仕途、感情受阻,其中影響我最深的,莫過於兩性關係中的不信任。研讀心理學的人都知道,這與生父對我們母女倆生計不聞不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後來我漸漸瞭解,之所以投入心靈探索最大的誘因,就是為了要卸除父親缺席在我心中造成的缺憾,以及想放下他曾帶給母親傷痛的積怨。「寬恕」並非憑空而降。在我還未來得及認識這個世界之前,痛苦早已將我層層裹覆,為求脫身,日後便帶著自己,學習從負面情緒泥濘中一步一步走出來。「寬恕」如今能晉升為我人格中的首要特質,不是因為我生性如此,而是因為一路走來我對痛苦的切身領會。

「寬恕」是我追求心靈幸福的解脫之道。啟於怨,止於寬恕。本書作者提到,這本書主要是寫給需要學會寬恕,或需要得到寬恕的人。我自小籠罩在哀怨中卻不自知,曾以為每個人都是這樣活過來的,後來因緣際會,慢慢瞭解事實並非如此。於是,我開始渴望解脫,學習解脫,實踐解脫,如今可以分享解脫,鼓勵解脫,見證解脫。作者說的沒錯,我們每個人都有需要寬恕他人、也有需要被寬恕的時候。這門課,必修,懷怨的生命太沈重;當了,再修、補修,直到放下為止。

請不要誤會,我並不是說這是一條簡單的道路,但我要說,這是唯一一條重見光明之路。怨,傷己、傷人,只有寬恕、放下,才是停止這等惡性循環的根本之道。

這是一段極為私密的旅程,書中作者整理了許多可以幫助我們自我對話的方法,讓這本書陪你一步步走向那不足為外人道的幽暗角落,一步步支持你走過你的憂傷,重建你新的未來。也許,也許你是那少數的幸運兒,眼前並沒有什麼讓你掛礙的人或事,但,悄悄告訴你,還是帶一本回家,以備不時之需。

也許,也許哪一天,忽然想起某一個曾經讓你受傷或曾傷過你心的人,屆時,可以馬上翻開本書,好好做個心靈大清倉,讓寬恕的機智打開生命各個面向的新契機。寬恕別人,也寬恕自己。

封面300dpi

戴斯蒙.圖圖向每個人展示:如何將痛苦與悲傷,
轉化為對未來的希望與信心。──曼德拉,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寬恕:為自己及世界療傷止痛的四段歷程》
The Book of Forgiving: The Fourfold Path for Healing Ourselves and Our World
作者:默福.圖圖(MPHO A. TUTU)、圖圖大主教(DESMOND M. TUTU)

博客來 http://goo.gl/jWW2SZ 、誠品 http://goo.gl/wWubrc
金石堂 http://goo.gl/540vMv   、讀書花園 http://goo.gl/QEd1Fc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N

我所認識的涂德民大主教
文/賴榮信(本文作者為臺灣聖公會主教)

普世聖公宗(Anglican Communion)是一個大家庭,也是一個團契,因此在一九八四年當我從媒體得知圖圖大主教以非暴力、真誠、寬恕,促使南非種族黑人與白人之間的和解,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時,也感到莫大的欣慰,並感謝上帝對南非這個國家的祝福。

之後,從《世界聖公宗雜誌》(Anglican World)中陸續聞知他在一九八六年成為南非開普敦聖公會的大主教,一九九四年被曼德拉總統(Nelson Mandela, 1918-2013)指派為南非「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主席,帶領南非邁向民主,化解內戰的危機,走上自由、和諧的康莊大道。

一九五五年,圖圖大主教應邀來台灣訪問,台灣聖公會設宴歡迎他。餐敘時,當時擔任司法院大法官的馬漢寶先生(也是台大法律學院資深教授,台灣聖公會法制顧問)被安排坐在圖圖大主教旁,言談甚歡。當他得知馬大法官曾為多位各國政要、貴賓取過極受讚賞的中文名字,也就請馬大法官幫他取個合宜的中文名字。

訪問行程結束,回到南非後就接到馬大法官親筆寫給他的信函,附他的中文姓名涂德民(Tu Teh Min,分別從Tutu Des mond而來),並加上解釋:意指有德於人民或做主忠僕,善待群羊(人民),亦即指“A person kind and good to people”。馬大法官同時致贈他一顆精美印章。不久,「涂德民」大主教也親自回信,深表感激並接受這麼有意義的中文姓名。

二○○六年三月我到美國參加美國聖公會春季的主教院退修會(Special Meeting of the House of Bishops),涂德民大主教被邀請為主要講員,那是我首次親自接觸到涂大主教,有機會向他請教一些信仰與生活的事情,他都親切分享,同時關心台灣教會與社會的現況,也表示會常為台灣代禱。我贈送他一罐台灣的茶葉及一副精緻的老花眼鏡,他都欣然感謝接受。

二○○七年五月,中華民國政府邀請他再次來台灣,分享他在南非如何以寬恕的心與行動,化解種族衝突與對立的經驗,期盼可以化解或降低當時因著一九四七年「228事件」延續存在的省籍、政黨之對立,並黨外人士林義雄省議員之母親及女兒被謀殺的「林宅血案」,導致整個社會不安寧的局勢,因此他特地到血案發生地點的義光教會參加聚會。

涂大主教在政府的安排下,也風塵僕僕地在幾個大城市公開訪問、演講,分享他寶貴的經驗與信息,他同時向外交部要求主日絕對不可有任何活動,他一定要參加主日崇拜。當時,他與隨行人員都在高雄訪問,因此在二○○七年的四月二十二日,他們來到聖公會高雄聖提摩太堂參加主日崇拜,並分享信息。崇拜的前一天晚上,我們先設宴款待他們,餐敘中彼此也分享不少的心得與生活中的趣事,他是個甚有幽默感的聖職人員,賓主盡歡。

在他離台的前一天,外交部設宴感謝他的貢獻與辛勞,我被邀請作為陪客,順便也把他在高雄參與晚宴及教堂內的活動合照相片用相框與相簿贈送給他,並請他簽名留念。他感謝地說:「我甚少有機會於訪問結束之前就可拿到相關的相片,你們的效率實在太高了,讚美主上帝!」

二○一○年,他再次贈送每位參加春季主教院退修會的主教們乙本他與女兒(Rev. Mpho A. Tutu)合著的《為善而造》(Made for Goodness 一書。

在種族隔離政策盛行的南非,當時十二歲的圖圖隨著家人遷居在約翰尼斯堡。有一天,他和母親站在街上,竟然遇見一位穿著牧師服的白人,經過他們面前時,脫帽向他母親——一位黑人工人階級的母親——致敬,讓他大為震驚,開始在他心中種下化解南非種族隔離政策的種子。

奇妙恩典的上帝將原本立志作醫生的圖圖,因著家庭經濟狀況供應不了學費,只好跟隨父親的腳步,大學畢業後在約翰尼斯堡的兩個高中當教師。為了抗議政府通過對南非黑人教育法案之不公平,他辭去教職,繼續入神學院進修。一九六○年他被按立為聖公會的牧師,並且跟隨那位當年在街上脫帽向自己的黑人清潔工母親致敬的侯德森牧師(Rev. Trevor Huddleston,也是圖圖在神學院的靈性導師)之腳蹤,開始關懷人權,關心弱勢等事工,成為主所喜悅的忠僕,直到今天。

感謝讚美主。


封面300dpi

戴斯蒙.圖圖向每個人展示:如何將痛苦與悲傷,
轉化為對未來的希望與信心。──曼德拉,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寬恕:為自己及世界療傷止痛的四段歷程》
The Book of Forgiving: The Fourfold Path for Healing Ourselves and Our World
作者:默福.圖圖(MPHO A. TUTU)、圖圖大主教(DESMOND M. TUTU)

博客來 http://goo.gl/jWW2SZ 、誠品 http://goo.gl/wWubrc
金石堂 http://goo.gl/540vMv   、讀書花園 http://goo.gl/QEd1Fc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N

寬恕,是可以學習的技能。
文/吳若權(本文作者為作家、廣播主持人)

選擇寬恕,就是放下的開始,因此有機會重拾更平靜、更強大、更自由的自己!

放下,是這幾年來的熱門話題;甚至,已然成為一門顯學。讓它從宗教修行的境界,變成日常人生的一項功課。「你要放下啊!」隨之在感情有創傷,需要療癒的好友之間口耳相傳。

當我們感情受到傷害,在真正能夠放下之前,其實不能忽略的是:徹底地寬恕。若不能徹底地寬恕,就無法真正地放下。

而我們很少知道,即使堅持人性本善,認為寬恕是與生俱來的美德,也未必能在當下立即發揮功效;寬恕,也不是透過與加害者交換條件,協議獲得部分賠償就可以產生。寬恕,其實是一種選擇,也是可以學習的技能。

既是諾貝爾獎得主,也曾榮獲南非聖公會教堂最高職位「開普敦大主教」殊榮的圖圖大主教,和女兒默福.圖圖牧師再度合作,繼《為善而造》一書之後,出版新作《寬恕》,在書中由淺入深地解說寬恕之道,教導讀者如何面對生命中最難堪的處境,當身心受到嚴重侮辱或創傷的時候,能夠在「寬恕」與「報復」之間,做出明智的選擇——寬恕。

圖圖大主教說:「面對任何的不公不義,我們都擁有選擇。如同我們已經談到過的,你可以選擇寬恕,也可以選擇報復,但選擇報復的代價總是很高。選擇寬恕而不選擇報復,最後將讓你成為一個更強壯也更自由的人。得到平安的總是選擇寬恕的人。」

★鍛鍊寬恕的技能,重拾人類良善的本性
兩位作者以許多實際的案例,包括自身的體驗、以及周遭朋友地的經歷,加上身處於南非這個曾經因為種族隔離政策而造成人群撕裂的地方,有許多悲傷而動人的故事,以充滿感情與理智的筆調,按部就班地分享為什麼要寬恕?以及如何做到?書中提供四個步驟,也就是:「寬恕之路的四段進程:把事情說出來、正視內心的感受、予以寬恕、重建或放下這段關係。」同時也提醒讀者必須寬恕自己,正視一段關係之所以出問題,自己也要承擔部分的責任。

相對地,如果在某個情境裡,你是一個有意或無意造成別人傷害的加害人,這本書也相對提供如何獲得寬恕的方法。作者很明白這樣的難處,書中有段話說:「我們假設被請求寬恕的人很難熬,但對於尋求寬恕的人來說可能還更難熬。為什麼我們會以為悔罪比寬恕容易呢?不是這樣的。當我們犯了錯而想要彌補時,人性的深度就展現出來了。我們顯示出自己是多麼渴望療傷止痛,我們顯示出自己是多麼渴望能為受到傷害的人療傷止痛。」

加害者若要與被害人和解,必須先認錯,見證痛苦並道歉,然後請求寬恕,做出對方要求或需要的彌補或賠償,並尊重受害者重建或放下這段關係的選擇。
除了理論與實務的說明,這本書還提供冥想、日記、石頭等可以透過日常操作的練習,幫助讀者鍛鍊寬恕的技能,重拾人類良善的本性。

★學習寬恕的技能,更有其必要性與急迫性
仔細閱讀完這本書,我想到不久前的一則社會新聞,真實事件的內容大致如下:某體育大學林姓大三學生,因為不滿吳姓女友提議分手,平日有練舉重的他,持刀侵入吳女家,殺死吳女的祖父,又砍傷吳女的父親,被判無期徒刑。

吳父在接受台中地檢署檢察長慰問時,竟選擇原諒兇手,幫忙求情說:「這孩子年輕,一時無法走過情關,才做出這種事,他坐牢關再久,我父親還是無法回來,所以選擇原諒,給他一個重新面對人生的機會……」

這位吳姓被害人左後背被刺一刀,父親遭到殺害,女兒飽受驚嚇。而他住院期間、父親出殯之後,林嫌未曾親自或書面道歉,即使如此,他仍願意選擇寬恕,希望雙方能夠儘快走出傷痛,恢復正常生活。

在這個真實的個案中,吳姓被害人主動做出寬恕的決定,或許他並未接受寬恕的訓練,就能以良善的本性做出最明智的選擇,但我認為若能參考本書中的四個進程,一定可以幫助自己和家人徹底地放下。

如同這本書中所強調的:寬恕,有時候需要很多時間、甚至很多年去消化情緒,接受所有已經發生的事實,並找到機緣對著加害者講出心中真實的感受,而對方也能沒有防衛地同理。或許,這不是簡單的事、也需要一些因緣,但是,選擇寬恕,就是放下的開始,就有機會重拾更平靜、更強大、更自由的自己。

在天災人禍不斷的這個時代,恐怖攻擊、隨機殺人、氣爆災害、食品安全出問題……對我們的身心造成危害,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正遭逢巨大的挑戰,學習寬恕的技能,更有其必要性與急迫性。《寬恕》作者說:「寬恕不是在縱容某個人,也不是在主張做壞事沒關係。寬恕純粹就是明白每個人都是天性本善,但也都天生就不完美。在每一種無望的處境當中,在每一個看似無可救藥的人身上,都藏有蛻變的可能。」

不要對別人絕望,也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如果你覺得這世界不完美,就透過學習寬恕去改變這個世界。

封面300dpi

戴斯蒙.圖圖向每個人展示:如何將痛苦與悲傷,
轉化為對未來的希望與信心。──曼德拉,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寬恕:為自己及世界療傷止痛的四段歷程》
The Book of Forgiving: The Fourfold Path for Healing Ourselves and Our World
作者:默福.圖圖(MPHO A. TUTU)、圖圖大主教(DESMOND M. TUTU)

博客來 http://goo.gl/jWW2SZ 、誠品 http://goo.gl/wWubrc
金石堂 http://goo.gl/540vMv   、讀書花園 http://goo.gl/QEd1Fc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耶穌比宗教大bn
固守耶穌的話、認識真理而獲得真自由
★ 蟬聯全省基督宗教類銷售冠軍、查經班指定討論書。
全省誠品六月份特惠 79 折、十本以上團購 75 折 (專線 02-25007008#2084 何先生) ★


文/張日亮(本文作者為天主教輔仁中學校長)

  根據〈若望福音〉的記載,「耶穌對那些信他的猶太人說:你們如果固守我的話,就確是我的門徒,也會認識真理,而真理必會使你們獲得自由。」(若八31-32)用以上這段話來描寫作者傑弗森‧貝斯齊的心路歷程可說是蠻貼切的。

  貝斯齊試著從平信徒的觀點,來檢視他從小所信仰的宗教內涵,並試著從自己的親身經驗來與內在的心靈世界對話。作為一個平信徒,或套句現代的流行語「素人」基督徒,從自身參與教會的經驗,由滿足外在的形式,諸如上教堂、參加讀經班、不碰酒精、批評同性戀等等,同時面對現實世界人的軟弱與困難,造成內心的拉扯與衝突,尤其舉出母親親口告訴他自己是同性戀時,接納親情與遵守教條二者的衝擊實例,開始對教會失望,採取了自我放逐、日漸墮落、追求情欲,卻又經歷到內心徹底的空虛,在一切的自我防備都卸下後,聆聽內心的呼喚,轉而回到聖經本身。

  貝斯齊再一次回去讀聖經,讓聖言本身如實呈現,除去教條、教規與講道者詮釋聖經的影響,加上自己的人生閱歷,突然對耶穌的話語有了全然不同的體會。瞭解耶穌的話直指人心,充滿接納、愛、關懷與慈悲,強調天父對人的包容與無條件的愛,遠甚過對犯罪行為之人的指責、排斥與批判。

  貝斯齊對於其所信仰基督宗教的描述,讓筆者聯想另一段聖經,「耶穌說:禍哉,你們這些法學士!因為你們加給人不堪負荷的重擔,而你們自己對這重擔連一個指頭也不肯動一下。」(路十一46)令人諷刺的是,當年耶穌所嚴厲批判的法利賽人,如今卻以基督徒的面貌呈現,加給那些離婚、同性戀者、犯罪者難以承受的負擔。

  作者體會到必須回復聖經中耶穌的本來面目,他是來召喚罪人而不是義人,透過自我的十字架犧牲是來成全律法而不是廢除,並在在彰顯天父愛的面容,遠勝過判人是非法官的角色。

  對於那些對基督宗教徹底感到失望的基督徒,本書提供另一個出路。回到聖經本身,回到耶穌本身,讓耶穌的話語,讓耶穌的作為,過濾掉宗教信仰中屬人而不屬靈的各種事物,重新拾回耶穌所願意我們擁有的真自由,因為耶穌比宗教還大。

爆紅影片搶先看


立體書沒書腰版
如果恩典是水,教會就該是海洋;
我曾經誤入歧途,直到我認識耶穌!

《耶穌比宗教大:我熱愛耶穌,為什麼卻討厭宗教?》
Jesus Religion:Why He Is So Much Better Than Trying Harder, Doing More, and Being Good Enough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到博客來買 >>到金石堂買 >>到誠品購買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耶穌比宗教大bn
★ 蟬聯全省基督宗教類銷售冠軍、查經班指定討論書。
全省誠品六月份特惠 79 折、十本以上團購 75 折 (專線 02-25007008#2084 何先生) ★


讓耶穌完成你生命中的美好計畫
文/銀色快手(本文作者為荒野夢二書店主人)

  甫接到編輯寄來的稿件,心中甚是惶恐,怕不能勝任提筆作序這項重責大任,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呢?原因在於自身對於基督信仰仍有許多不明白的地方,更遑論替讀者諸君引薦這部極具震撼性、帶著衝擊性的作品,又深覺有義務要把好消息傳給更多的人,吸引更多心裡願意聽、大腦願意想的朋友,好好地去思索耶穌存在於這個時代的意義為何,我們有太多的疑惑需要從祂身上獲得答案。

  假使我們的生命沒有耶穌而得完全,難免會在諸多試探和磨難中跌倒,失卻信心和生存的勇氣,而耶穌說,祂是要來醫治人心的,要來赦免一切不潔之罪,讓心靈得到真正的自由。聖經上的諄諄教誨,身為迷途羔羊的我們認真聽進去了嗎?

  明明喜愛耶穌卻討厭宗教,感覺像是極為矛盾互斥的兩件事,想必傑夫初次在Youtube上傳影片,發表他對耶穌的看法,肯定引起不少爭議吧。習以為常的教會生活似乎箝制了人們對於宗教的反思,而宗教本身發展至此,似乎已經到了無可挽回的瓶頸之地,現在是該有人來重新帶領我們去思考宗教的本質為何,重新去認識基督耶穌傳給我們的福音裡面究竟藏著什麼重要的訊息。

  很多人問過我:「你的夢想是什麼?」也有許多朋友會在臉書上寫著給自己加油打氣的話語,最常看到的是希望能夠「做自己」。聽起來好像有點空泛,什麼是「做自己」呢?是成為自己理想中的模樣,還是我行我素、不管他人的想法呢?

  不管是哪一個,如果沒有真正認識耶穌,明白祂在我們人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瞭解祂在我們身上個別的計畫,那麼就不可能真的「做自己」,只會變成欲望的奴隷,或是自以為是的蠢傢伙。因為我們看重的是世俗觀點中的標準和價值,並非我們在神的眼中真實的模樣,但耶穌知道一切的計畫,祂知道自宇宙渾沌初生、開天闢地以來,直到世界終結為止所有的進程。人們口中的善行偉業,在神的面前不過是件污穢的衣裳,而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得到救贖、免除各種試鍊帶來的痛苦和恐懼呢?

  作者以他風格鮮明的文字,在書中點出現行宗教體制存在的許多盲點,以及容易被一般人忽略的深刻反省,像是「宗教為何會導致戰爭?」、「教會可以建大教堂,卻不能餵養窮人」、「宗教會宣講恩典,所做的卻是另一回事」。

  如果宗教不能解決問題,無異於噴在棺木上的香水,只是虛有其表的行為粉飾,完全觸及不到問題的真實核心;許多人只在教會儀式上做基督徒,日常生活上經常言行不一致,做出完全不像是一個基督徒應有的作為,白天去教會作禮拜,晚上卻出入酒吧夜店,縱情聲色和享樂,就算把聖經背到滾瓜爛熟那又如何?只不過是形式上的空殼,全然看不見靈性的成長。

  傑夫並進一步指出「宗教」和「耶穌」的差異:「宗教給人束縛,耶穌卻是教人得自由」、「宗教令人盲目,耶穌卻讓人看見」、「宗教是以人為中心,耶穌是以神為中心」、「宗教是去尋求神,信耶穌是神來尋找人」。因為耶穌替我們在十字架上受罪,因為耶穌為我們背負沉重的軛,因為耶穌深愛著每一個人,所以耶穌是我們和天國之間的橋樑,是痛苦和憂傷時得以受醫治的病院,我們應該做的就是要追隨祂、學祂的樣式,分享祂滿滿的愛,給予更多需要的人。

  我們知道有耶穌同行的日子,常有喜樂在我們之中。

  你現在人在哪裡?做什麼工作?佔據著什麼位置?還有夢想嗎?有幾個可以談心的好朋友?生日的時候誰會為你慶祝?跨年之夜跟誰一起許下未來的願望?有沒有人值得你想念?走頭無路的時候有沒有人拉你一把?別說你迷了路,不爭氣地掉下眼淚。沒有人看見柏油路的縫隙裡一朵小花開了,沒有人聽見冬夜裡下的第一場雪。

  知道嗎?其實你並不孤獨。有位又真又活的神,在兩千年前就思考過所有的問題,並且願意成為你的朋友、你的家人、你唯一的導師,在你需要的時候給予溫暖,在寒夜裡緊緊地擁抱你,當你前進時,為你點亮你腳前的燈。

  這就是耶穌,祂早已認識我們,而我們都是神的孩子,領受著豐盛的祝福。

  只要願意尋找,就必尋見!

  讓我們透過這本書,重新和耶穌建立新的連結。讓祂在我們的生命中作主,完成美好的計畫,過著愉快又充實的人生,直至進入神的國度。

爆紅影片搶先看


立體書沒書腰版
如果恩典是水,教會就該是海洋;
我曾經誤入歧途,直到我認識耶穌!

《耶穌比宗教大:我熱愛耶穌,為什麼卻討厭宗教?》
Jesus Religion:Why He Is So Much Better Than Trying Harder, Doing More, and Being Good Enough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到博客來買 >>到金石堂買 >>到誠品購買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信仰離生活有多遠?
文/管中祥(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有些牧師經常會在主日崇拜講道時,提醒大家不要當一個只會到教會「坐」禮拜的基督徒。這樣的話語,從小到大聽無數個牧師說過,顯然,這是教會普遍又「長」見的現象。

牧師們不厭其煩地諄諄教誨,是為了要告訴大家信仰與生活必須合而為一,到教會是要「作」禮拜敬拜上帝,與神親近,而不是要當只會「坐」禮拜的形式主義者,或者,像是個有口無心的唸經小和尚。

大大小小、老老少少,不分教派的牧師都喜歡舉這個例子,可見許多人的信仰與生活是有點距離,而且還被框限在「教會」的條條框框的形式裡。

教會是個「與喜樂的人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哭」的溫暖所在,這也是許多人喜歡到教會的原因,教會不但給你安慰,也會告訴你人生的方向。

但即時如此,有些牧者或會友的言行也會讓人對教會失望,甚至因此想離開教會、離開基督教。看到這種狀況,總是讓我疑惑:你究竟信的是上帝?還是教會?就算你是因為某些人才接觸到信仰,但要信的應該是上帝、是耶穌,而不是人吧?

教會畢竟是人的組成,維持運作的方式除了人為的組織結構,還有高道德的信仰價值,但也因為這個道德是有「高度」的,人們若不能真的承認自己的軟弱,把一切交給上帝,只是靠著規範「硬撐」,受到的檢驗與質疑也會格外地強烈,而當你把信仰建立在這種虛無飄渺的道德基礎上,其實,這樣的信仰是十分脆弱的。

我也蠻討厭聽到「信仰與生活」這樣的講題,因為「信仰」和「生活」本來就該一體,這樣說,不就是意味著兩者實則分離?對許多基督徒來說恐怕真是這樣,信仰與生活相隔十分遙遠,所以才要時時提醒,但更慘的是,我們自以為信仰與生活其實很貼近。

記得有一回,我擔任「華人流行福音音樂詞曲大賽」的評審,來自台灣各地的幾十個隊伍熱烈參與,讓人相當感動。我仔細地聆聽每個音符,認真地看著每句歌詞,越聽、越看,卻覺得越奇怪。因為大部分參賽作品的曲調並不怎麼「流行」,反而像是教會裡常唱的敬拜讚美歌曲,歌詞看起來也不怎麼「福音」,因為大多數是「讚美」、「羔羊」、「靈裡」等教會裡的慣用語。沒有故事、沒有情節,只有華麗的「屬靈」辭藻,缺乏能讓人共鳴的生活經驗。

這讓我百思不得其解,不是說好了是華人「流行」「福音」音樂嗎?為什麼距離大家的生活那麼遙遠?不是應該唱出社會的流行曲調,怎麼只是哼著教會裡流行的旋律?難道,大家真以教會就是社會?還是真不知道教會離社會其實很遙遠?

世界上最遙遠距離是教會以為和社會很近,但卻不知道正逐漸遠離。

所以,我常在想,如果一個教會在社區裡待了三、四十年,假使有天它搬走了,社區裡的居民卻可有可無,甚至無感覺,這個教會存在於社會的意義是什麼?

《耶穌比宗教大》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作者用幽默的文字突顯了教會在信仰裡的荒謬之處,乍看之下,似乎是要挑戰主流的基督教價值,但其實是要我們看到「信仰」的窘境,我們可以試著反省信仰如何和生活真正鑲嵌為一體。

爆紅影片搶先看


立體書沒書腰版
如果恩典是水,教會就該是海洋;
我曾經誤入歧途,直到我認識耶穌!

《耶穌比宗教大:我熱愛耶穌,為什麼卻討厭宗教?》
Jesus Religion:Why He Is So Much Better Than Trying Harder, Doing More, and Being Good Enough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到博客來買 >>到金石堂買 >>到誠品購買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本信仰耶穌基督過程的好書
文/盧俊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教會不是建築物,而是人。
教會不是無生命的空間,而是活生生的有機體。

讀到作者傑弗森‧貝斯齊所寫這本《耶穌比宗教大》書中的話,很快使我想起有一年我參加所屬長老教會總會,用很長時間在討論「甚麼是『教會』」這個議題。之所以會討論這個議案,是因為當時每年從神學院畢業的傳道者少,而卻有許多機構,包括學校、醫院、社服機構、校園學生團契等都需要專任傳道者投入,但礙於總會有明確規定:傳道師需要至少在「地方教會」牧養兩年以上,且通過「牧師」資格考試之後才可以到機構去服務。有些教會代表希望能修改這條規定,因此提案到總會年會來討論,結果是討論了大半天,都是繞在「教會」這個名詞的解釋上。

後來主持會議的議長裁定停止討論,只有提議才可以發言。這時,有一位年輕的議員舉手提議說:「屋頂上有十字架的,就是『教會』。」當此議一出,隨即獲得甚多議員紛紛舉手表示「附議」。於是很快就通過了這議案。但就在議長宣佈要將表決結果列入記錄時,有位年老的長老突然舉手要求議長讓他針對此議講一句話。徵詢過所有議員的同意後,這位年長的長老站起來這樣說:「我同意『教會』就是屋頂上有十字架的。但這種房子『墓仔埔』最多。」

結果許多原本看似準備要離開議場的議員,都因這位年長議員的話而安靜地坐了下來,整個會場突然靜默不語,沒有人講話。這時議長宣佈:「議事錄暫且停止宣讀。大家今晚好好省思一下,明天才再來討論看怎樣做成決定。」然後他帶大家一起禱告後,宣告休會。

傑夫(作者的小名)在這本《耶穌比宗教大》書中,共計分成十章,主要在討論一個主軸問題:真實的基督信仰應該有的樣式。他從個人的信仰經歷述說開始,從他小時候上教會去,到離開信仰,然後重新回來認真追求,並且親身體會到真實信仰對他生命改造所帶來的影響和意義。書中提到許多現有基督教會扭曲了真實信仰意義的實例。就像他所說的:「我們確實是用自己發明的耶穌,取代了那個真實的耶穌。」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傑夫確實做了許多信仰反省,也批判了現有基督教會存在錯誤的信仰現象。

就像作者所說的,他不是神學家,也不是牧師,但書中一再舉出他對聖經的觀點和瞭解,而他的見解,比起我們身為傳道者的看法更貼近聖經的本意。就像他在書中提到的問題:「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討厭同志』、『不喝酒』、『不刺青』等這些東西,竟然變成基督宗教的核心價值?」他強調這就是教會的錯!很有意思的是,例如他認為不應該把音樂、藝術、文學等這些作品特別給予歸類為屬於基督宗教的,應該要把「基督宗教」的字眼拿掉,在他的觀點裡,任何能感動人心的作品,都有上帝特別的用意在其中,那是上帝在對人啟示、講話的一種方式。但往往因為這些宗教字眼反而將上帝對人的啟示恩典給遮蓋了起來。

在這本書中,傑夫用極大篇幅在討論基督教會最大的癥結,就是把信仰給予「宗教化」,這樣反而讓人對基督信仰感受不到生命的真諦。特別是他在書中指出今天的基督教會就是因為已經「宗教化」了,才會想盡辦法為了要吸引更多人進入教會,卻教導出錯誤的信仰認知。他清楚地指出:

耶穌應許的不是世俗的成功,而是他自己;
耶穌應許的不是富裕,而是在他之內的富裕;
耶穌應許的不是一帆風順,而是與我們同在。

另一方面,他也指出今天基督教會真正的問題,是將耶穌「聖誕老人」化了,只想要向耶穌要東西,或是期待耶穌聽人祈禱之後,就會賞賜給人所需要的東西,而這種現象也是今天在台灣經常看見的現象,總讓人以為信耶穌,你的困難、欠缺都會得到滿足,就像有的基督教會告訴信徒有信心,就會撿到鑽石,或是生病時只要虔誠地向耶穌祈禱就會得到痊癒等等,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信仰認知。就像他在書中結尾時所說的:

教會是讓人坦承脆弱的地方。
教會是讓人拿下面具的地方。
教會是讓你做自己的地方。

他說教會不應該是「一座好人博物館」,而應該是「一所收容破碎之人的醫院」,因為屬於耶穌的教會,並不是在「炫耀他出色的員工」,而是要「醫治受傷的兒女」。這也是我一再強調的,認識耶穌基督,應該是從人生命的苦難開始,若是沒有這樣的認識,就很難進入基督宗教信仰的門道。

這是一本認識基督宗教信仰的好書,特別用在教會小組或團契中,當作讀書分享、討論信仰的好教材。

爆紅影片搶先看


立體書沒書腰版
如果恩典是水,教會就該是海洋;
我曾經誤入歧途,直到我認識耶穌!

《耶穌比宗教大:我熱愛耶穌,為什麼卻討厭宗教?》
Jesus Religion:Why He Is So Much Better Than Trying Harder, Doing More, and Being Good Enough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到博客來買 >>到金石堂買 >>到誠品購買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寂靜之書001
曾經我也像《寂靜之書》作者莎拉.梅特蘭一樣,享受著喧鬧所帶來的樂趣,並且習慣一回家就打開音響或電視,也不是為了聽什麼節目,就只是讓這些人為的聲音填塞思緒裡每一絲可能的空間。

直到十多年前搬到山裡面,才重新開始聆聽寂靜,如同梅特蘭,開始了我自己的尋找寂靜之旅。這也才發現,在現今的世界,要找到沒有人工聲響的寧靜之地,是多麼的困難。比如住在山裡面,若是關起門窗把大自然的天籟稍加隔絕之後,發現老舊冰箱馬達不時就起動的聲音吵得要命,後來換了一台綠色標章超節能的新冰箱之後,總算好一點,這時候日光燈的起動器細微的聲音卻又嗡嗡地干擾著耳朵。

想起前兩年有位美國的錄音師曾經寫過的一本書《一平方英吋的寂靜》,他踏遍全世界,想尋找到可以完全收不到人為聲音的地方,結果發現非常困難,因為即便遠離人煙的蠻荒曠野,還是不時會有飛機聲,遠處輪船、火車或者各式各樣交通工具所傳來的低頻震動聲。後來他總算在遠離飛機航道的國家公園森林深處,置放一顆小石頭,將這小小的場域,圈護出一平方英吋的寂靜。

或許有人會好奇,為什麼要追求寧靜?我們不是希望透過各種感官來豐富我們的生活嗎?

當然,我們藉由眼睛耳朵來探索世界,但是隨著時代變遷,我們的生活中物質太豐富、聲光娛樂太剌激,都讓我們無法安靜下來;尤其手機聲響彷若催魂鈴,讓人無所遁逃於天地之間,世界雖大,卻無處能夠單獨安靜地面對自我,反而形成與這個世界的疏離。

科技使人疏離人、疏離自然、疏離了自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午夜夢迴時會問自己:「電視、行動電話、電動遊戲到底是增加了還是折損了人類經驗的品質?」當我們有了更多的東西,不但沒有豐富自己,反而更加貧窮,這種貧窮是注意力的喪失,是真實生命的消逝。

因此,我喜歡一個人獨自走在山裡,那是種既豐富又安心的感覺,森林裡的眾多物種有其生命流動的韻律,花開花落,在自然的循環中,找到了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合一的安心感。
我也喜歡在海潮漲退中沿著海岸邊散步,所有的情緒都被帶向大海,甚至連理性的思考也沖刷一空了。整個人像是隨浪滾動的貝殼,隨時迎接海與風沙的流動,不知不覺間,人就融於虛空、融入海天一色了。

若晚上在海邊走得累了,便躺在沙灘上仰望滿天星斗,感覺身體似乎慢慢向外展延,進入浩瀚星空。

在追尋寂靜的過程,最好是獨自一個人。也只有在孤獨中,才能與自我對話。

這些年來,有許多朋友每天會找時間「靜坐」,因為從寧靜中所湧現的平和與覺知,可以使我們的生命恢復完整,也可以回到自我的根源,求得身心安頓。

很多人用喧鬧的聲音來逃避寂靜,我想也是不願真誠地面對自己的生命吧?就像《西藏生死書》裡提到的:「如果我們觀察自己的生活,就可以很清楚地發現,我們一生都在忙著無關緊要的責任,可以把它比喻為『夢中的家務事』。我們告訴自己要花點時間在生命中的大事上,卻從來也找不出時間。我們的生活似乎在代替我們過日子,生活本身具有的奇異衝力,把我們帶得暈頭轉向。到最後,我們會感到對生命一點選擇也沒有,絲毫無法作主。」

這本《寂靜之書》是梅特蘭的自我追尋之旅,也是焦慮的現代人的療癒之書。

(本書作者為牙醫、作家、環保志工)

寂靜之書封面
作者:莎拉.梅特蘭
定價:350元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