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名人推薦 (5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寂靜之書001

人怕孤獨,於是總是走入群體。人怕被孤立,於是總是不停說話(包括3C電子活動),找心理醫師聊天只為了期盼「說話療癒」,但很多時候問題只是出在「靜不下來」,但此「靜」不是指表面的靜,因為很多人表面不說話,但卻思緒奔騰,日夜在電子面板上不停「說話」。

沉默是金,但沉默至寂靜之路其實很難,終其一生體會這種「真空妙有」之境,其實是需要漫長的實踐與鍛鍊過程。

寂靜是什麼?《寂靜之書》像是「寂靜史」考古學,從自我出發,一路到各式各樣的神學與自然書寫,作者梅特蘭最後發現「什麼都沒有」,其實是「什麼都有」。

佛家說的「空」也是從「有」出發,「空無」建立在「妙有」上,空無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在什麼都有中看見了空無(了無執著)。解讀《寂靜之書》,當然這也只是我的拾人牙慧。因為作者在博覽群書之餘,重點是她的「實踐」能力做得到位。為了體驗寂靜,她身體力行各種可能。

成長於喧囂的大都會,家裡也是鎮日門庭若市,父母鼓勵言論,家裡人人如小辯士。熱中社交,恣意恣情。連學校都討厭孤僻者,因此總是活在群體的目光裡。後來她嫁給一個美國來的牧師,牧師傳教更是家裡如教堂,人流往來湍急。然後她很早就以《耶路撒冷的女兒》成名,寫作和成名又讓她周遭圍著一群人。

這就是作者的「喧囂」背景,直到她生孩子,在某次餵奶時,看見嬰兒沉睡之臉,突然第一次碰觸到心靈的「真空」,妙不可言的寂靜突然「雷鳴巨響」地撞擊著她的心靈之海。當時她不清楚這是什麼,是一路耙梳之後,回頭去看的體悟。

她是如何一路耙梳寂靜之路?

這過程簡直是一趟「大旅行」的征戰,她在亞利桑那州大沙漠裡一個炎熱的早晨,第一次凝視廣袤的空寂:大峽谷靜靜沐浴朝霞,望不到邊的寂寥。她去極地圈,她去航海,望著茫茫大海,捕捉寂靜的靈光。她去西奈沙漠,她去爬阿爾卑斯山,在日夜光影的自然靜默裡,瞧見世界靜謐的神秘性。

她體會到「這些幽靈默默地注視或者是這種注視之下的靜默將我緊緊包裹起來。我覺得這種靜默讓我一絲不掛,吸乾了我身體的水分。我能聽見靜默在呼喊。」

她買風箏,看著風箏在空中飛的寂靜。風箏也代表著作者重返孩童關於飛翔的快樂夢想。她也在自然中觀鳥,她進入與靜默相聯繫的風景:到孤島去。她去畏懼的黑色森林,望著自己恐懼的源頭。「森林的靜默與秘密,與隱藏的東西相關。大部分寂靜之地——沙漠、高山、大海、海島、高沼地——都有莊嚴而寬闊的視野。」

人多會逃避自己所畏懼的,比如孤獨或者孤單,但作者就是能夠航進黑暗之心的旅程,為了逐步揭開生命的靜謐泉源。

夾在行動之間的定點生活時,她首先是搬遷,從倫敦搬遷到鄉下,埋入大量閱讀,從文學藝術家的生活開始著手閱讀,然後閱讀梭羅這類的自然書寫,沉浸宗教的神學所觸及的隱士靈修與寂靜體驗,她祈禱,寫靈修筆記,逐一檢視與體悟,先借鏡他人的經驗,然後和自己的行動作彼此的觀望與對話。

於是她明白隱士的禁欲主義修行或是禪宗的靜坐等等都不是她要走的路程,聰慧的她看見一種「偽裝」的壓抑:「越是被壓抑的就越有可能在某些場合下出現反彈,成為一種威脅。」

這和我個人的體驗有些雷同,我曾在「內觀」裡「禁語」十日,「打禪七」的經驗也有過。為何修行要禁語,是為了讓人「反觀內我」,說話時,人多是看著別人,而忽略觀察自我。至於打禪七,通常是愈打愈纏,因為表面如「石頭」坐著,但是一旦所有的事情安靜下來,突然念頭來去,奔流不息。很多年後,我才明白,打禪七的「七」不是七日,而是打破第七意識:末那識(潛意識)。

作者認為身處靜默時,反而人們「對性、食物、溫暖、舒適的感覺會在靜默中變得強烈讓人心煩意亂,魂不守舍。如果希望通過靜默修行遠離這些誘惑,那麼視欲望為『魔鬼的咒語』也就不足為奇了。」這幾乎是我也有過的經驗。

作者認為人在獨處時通常會隨心所欲,我也認為大部分人將這種隨心所欲視為「自由」,其實不然,獨處的自由常會形成一種縱欲與怠惰。真正的獨處是能在靜默中內察。她也曾嘗試去過一種沒有時鐘的生活,但最後讓她明白的是;死亡中有一種絕對的靜寂。

由於母親的過世,使她明白身體與心靈的彼此作用,她寫:「一度喧鬧著運轉著的身體靜了下來,而這種寂靜以某種方式向外蔓延,充滿了整個房間,漸至整棟房子。」

「隱修所就像一個高壓鍋,食物在裡面熟得快多了。」這是作者的體悟,從自我吐出的語言,而不是拾人牙慧,和坊間許多「拼貼」出來的心靈書寫絕對迥異,梅特蘭是一個有能力去實踐的田調寫作者,更讚的是她的文學詩眼十分迷人。

但作者並沒有對自己施行迷幻的咒術,始終戒慎恐懼地避免世間冠加在身上的符號,比如「大師」、「開悟」、「修行」、「心靈導師」……之類的。因為她知道危險心靈隨時都會失去寂靜的平衡,「如同在深水中一樣,你也能在沉默中溺死。這種危險始終存在。」、「恐懼、冒險與美是並肩而行的。但有恐懼,便有美麗,別無其他。」

梅特蘭幫我寫出我心中的寂靜之書,博學又有實踐力,體悟卻又謙卑,明白又能戒慎己念。身處孤獨而能坐擁山雲丘壑,融入繁華也能不亂己心。

這是一本體悟寂靜的書寫,定錨寂靜港灣卻又能望向遼闊大海,在人世的波濤裡,搖晃出動人的寂靜力量。

即使寂靜來去,但寂靜本屬風,它有自己的旅程,一如我們的心。

(本文作者為知名作家)

寂靜之書封面
作者:莎拉.梅特蘭
定價:350元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25x255

平凡中的不平凡

畢奧神父的密契經驗最令人好奇。他確實是一位「領有神恩之人」,當他回憶起十二歲(一八九九年)經驗聖神的洗禮時說道:「我始終記得聖神那天帶給我的感覺……。聖神帶給了我何等狂喜!光是想到那天,我就覺得從頭到腳都被烈焰炙熱、焚燒、融化,但毫不痛苦。」

此外,他領受的特恩是說異語、與護守天使和其他自然存在溝通、散發出聖潔的馨香、神視、醫治、預言、分身、神魂超拔等,當然最令人囑目的是聖傷(stigmata)。這聖傷是畢奧神父於一九一八年在聖寵之母教堂所領受的一次奇妙的神視中:基督出現在他身旁,拿長刃刺他肋下,這長刃似乎還冒出火焰。這段與大德蘭(Theresa of Avila, 1515-1582)所描述的「神劍穿心」有些雷同:「我看見在他的手中,有一支金質的鏢劍,矛頭好似有小小的火花。我覺得,這位天使好幾次把鏢劍插入我的心,插入我內心最深處。」雖然畢奧神父因此被眾人視為「活生生的十架苦像」甚至「第二位基督」,原本名不見經傳的聖若翰.羅通多更一夕爆紅,但是此時的他正處於十字.若望(John of the Cross, 1542-1591)所描述的心靈黑夜的情境,感受自己被天主所遺棄。

畢奧神父所經歷的心靈黑夜,是每一位密契經驗者所經歷的,這正是十字.若望在《兩種心靈的黑夜》中所描述的。靈魂之所以會經歷黑夜,是因為它無法承受那遠比自己偉大的「光」:「光愈明亮,貓頭鷹就會愈看不見;人愈注視燦爛的太陽,太陽愈使視覺官能黑暗;當默觀的神光侵襲一個靈魂,卻沒有完全光照他時,導致心靈的黑暗。因為他不只超越本性的理解動作,也奪去了靈魂的這個動作,且使之黑暗。」而人在此時感受到無限的痛苦,認為天主已經拒絕了他,並且會認為死亡是一個解脫。畢奧神父曾這樣描述說:「我的靈魂冒著脫離肉體的危險,因為我無法(適當地)在此世愛耶穌。是啊,對耶穌的愛傷了我的靈魂,我因愛成疾。」、「對我來說,在塵世生活苦不堪言,這是流亡、也是苦刑,痛苦到我幾乎無法承受! 隨時可能失去耶穌的這個想法,不斷以一種難以言喻的方式折磨著我。」這種經驗「應不亞於墮入地獄之人所經受的殘酷磨難」。縱使畢奧神父身陷通往地獄的流沙中,他仍然忠心地等候上主,並且投身於耶穌的懷裡。

事實上,畢奧神父所經歷的考驗,不僅是內在心靈的,也來自外在的環境。他進初學時,身體就頻頻出問題,常瀕臨死亡。一生經歷無數醫生的診治卻仍找不出原因,惟有回到家鄉療養身體的情況才會好些。本書的作者指出密契經驗者往往健康不佳,他們的病常常無法解釋。有可能的情況是因為「他們的靈性高度昂揚,以致讓習於俗世的肉體不斷承受巨大張力。」這不得不讓人想起了大德蘭和聖依納爵.羅耀拉(Ignatius of Loyola, 1491-1556)的相似經驗。

返回家鄉的調養,為畢奧神父的健康是有所助益的,但在這幾年中,他常處於低潮,稱之為「我的雙重流亡時期」。這段時期也是他靈性考驗的時間,常受魔鬼猛烈的攻擊,但也常經驗到護守天使的臨在與保護。他所居住的「小塔」成了他的隱居之所,使他有時間獨自默想、祈禱。當他再次回到團體時,頓時成為眾人的「長老」,擔負起牧靈工作。這段時間畢奧神父也受到來自母親的考驗,母親把他的健康問題歸咎於嘉布遣會的嚴苛苦行,希望他離開修會,加入教區。另外,由於健康的緣故,畢奧神父領受鐸職之時只能舉行彌撒,但不許講道和聽告解;終其一生畢奧神父都沒有修滿講道課程、取得講道許可。而且,修會長上也無法確定他的神學訓練是否夠紮實,沒有立即給他聽告解的許可。

因著他的名聲,教廷法院於一九二○年代禁止他出示聖傷;一九六一年,教廷法院為避免個人崇拜而對畢奧神父下了更嚴厲的禁令:他人不能與畢奧神父共祭、畢奧神父的彌撒時間每日更動、禁止畢奧神父單獨接見婦女等。畢奧神父的友人都對教廷的處置不滿,但他面對這一切,仍然保持謙卑,順服地接受這些命令,一句怨言也沒有。其實,這一切畢奧神父都視為服從聖願的一部分「為了服從,我可以作任何犧牲。」大德蘭的話語有與之共鳴之處:「然而,從不辜負我的上主,在我所列舉的所有磨難中,時常來安慰我,堅定我……。祂告訴我,不要憂愁,說我為天主做了許多,在那個事上沒有冒犯祂。我該做告解神師命令我的,現在保持靜默,等時間到了,再來做這事。我十分的安慰和欣喜,我覺得所有臨於我的迫害,全都不算什麼。」當聖依納爵.羅耀拉談論〈與聖教會思想一致〉時,說:「為能在一切事上隨從真理,我們常該符合聖教會的判斷:如果聖統教會定斷某物是黑的,我雖看它是白的,也應確信它是黑的;因為我們相信,在我等主基督和祂的淨配教會之間常是同一聖神治理我們,引導我們獲得救恩。原來頒布十誡及管理、指導慈母教會的,是同一的聖神,同一的吾主。」

作者在第二十六章指出畢奧神父一天生活的安排,也提到了畢奧神父的睡眠和三餐飲食。他不僅睡得不多,只有三、四個小時,吃得也不多,早餐偶而只有咖啡,晚餐也只是幾塊餅乾,果汁或是一兩杯冰啤酒。即使中餐也只是幾口。即使患病時,只喝水不吃東西,體重仍然增加。畢奧神父認為他的吸收和營養主要來自每天早上的領聖體:「我覺得我這塊田挺肥沃的。我說真的,我需要的不多。」這便使我們想起主耶穌向門徒所說的話:「我已有食物吃,那是你們所不知道的……。我的食物就是承行派遣我者的旨意,完成他的工程。」(若4:32-34)畢奧神父的食物除了來自彌撒外,也包括了每天清晨兩小時的默想和祈禱。有幾年之間,畢奧神父每天幾乎長達十五至十九小時的聽告解安排—大排長龍的告解信友,有時還需要先拿號碼牌才行。這自然讓人想起同樣長時間聽告解的本堂神父主保聖維雅納(John Vianney, 1786-1859)神父。

然而,許多認識畢奧神父的人都說,他的牧靈工作中最令人難忘的並不是醫治、分身、或告解時不可思議的經驗,而是參與他的彌撒聖祭。他的彌撒之所以不同,不是因為他擅於表演,或是把彌撒弄得很華麗,而是因為「主禮者投注了強烈感情」,讓會眾感受到好似自己站在十字架旁,真實地經驗到與天主同在。

畢奧神父所接觸的人士來自四面八方、各個階層,他不論宗派—即使不是基督徒也不例外—畢奧神父總是熱情地接待。這對大部分生命歲月生活在梵蒂岡第二次會議(1962-1965)之前時代的畢奧神父而言,他的熱誠接待,無異是一個先知性的行動,他常大聲宣告:「我屬於每一個人。」此外,他在蒙主寵召之前,幾乎平均每個月收到五千封信,需要助手幫他整理回信。即使他長期生活在聖若翰.羅通多的會院,他的接觸面普及世界各地。

回顧畢奧神父的一生,可以說是天主「在一個平凡的人身上,成就不平凡的事」。以保祿宗徒的話語來表達:「弟兄們!你們看看你是怎樣蒙召的:按肉眼來看,你們中有智慧的人並不多,有權勢的人也不多,顯貴的人也不多;天主偏召選了世上愚妄的,為羞辱那有智慧的;召選了世上懦弱的,為羞辱那堅強的;甚而天主召選了世上卑賤的和受人輕視的,以及那些一無所有的,為消滅那些有的,為使一切有血肉的人,在天主前無所誇耀。」(格前1:26-29)

畢奧神父一生的病痛正如保祿宗徒身上的那一根刺,保祿曾三次求主使它脫離,但「主對我說,『有我的恩寵為你夠了,因為我的德能在軟弱中才全顯出來。』所以,我為基督的緣故,喜歡在軟弱中,在凌辱中、在艱難中,在迫害中,在困苦中,因為我幾時軟弱,正是我有能力的時候。」(格後12:9-10)

當畢奧神父喃喃低語:「耶穌……聖母……耶穌……聖母……」在眾人的臨終禱文中,嚥下最後一口氣,保祿宗徒的話語又在我們的耳邊迴盪:「因為我已被奠祭,我離世的時期已經近了。這場好仗,我已打完;這場賽跑,我已跑到終點;這信仰,我已保持了。從今以後,正義的冠冕已為我預備下了,就是主,正義的審判者,到那一日必賞給我的;不但賞給我,而且也賞給一切愛慕他顯現的人。」(弟後4:6-8)

(本文作者為輔仁聖博敏神學院教授、靜山靈修中心主任)

看更多書籍介紹:博客來金石堂誠品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25x255

畢奧神父究竟是何許人物? ——在聽說了畢奧神父,又知道了他、以及圍繞著他所發生的許多事情之後,總令人不由得打心底發出這個問號。

他是二十世紀的現代人,而活著的時候,就已經是個常上報、被人掛在嘴邊的「八卦人物」了。

他與耶穌和聖人們親切談話,常透過祈禱治癒傷患殘疾,能預言未來、看穿人心。他與他的護守天使互動頻繁,很多時候還請天使來幫他去跑差事。魔鬼對他相當無奈,恐嚇誘惑、甚至暴力痛毆都無效,他繼續齋戒祈禱以對,一點兒都不曾讓步,也告訴大家對牠不用害怕。

最為人所樂道或爭議之一的,是他雙手雙腳和左胸口上,竟然烙印著耶穌的五傷,就像是被釘子長矛所刺透的傷口,而且不時流出鮮血。任憑好心的醫生或不懷好意的大夫反覆診察、想要徹底治癒這種奇怪的「疑難雜症」,但從來沒有一個人成功過。一般的傷口常發出腐爛的氣味,而畢奧神父的反倒持續散放一股無以理解的芳香。直到現今2013年都還有很多人在去聖若翰・羅通多朝聖時,聲稱聞到畢奧神父獨有的香氣——他臨在的特殊標記。最後,這些傷口在他臨終交付靈魂的時候,卻又一反醫學常理、已然消失得無影無蹤,連疤痕也沒有!

人願意有知心,常願意自己是好的,而天主透過告解聖事——教會的服務——赦免罪過、幫人重獲自由,但常有人覺得要跟神父告明很難,因為他首先要面對的是自己的難堪。然而慕名來畢奧神父這裡辦告解的人潮蜂擁,就算要等好幾天也沒有關係。有人發現還沒開口,畢奧神父已經知道他犯了麼罪,有時還提醒人忘了告明什麼,或乾脆幫他說出來了。這麼私密的事,他怎麼知道的?

眼見受苦的人實在太多,畢奧神父結合了社會善良的力量,為傷患建築了美輪美奐、功能齊備的醫院,就叫做「受苦者安慰之家」。他在人身上看見苦難,也看見受苦的基督:「當看見在我身邊聚集的群眾時,我願意背起每一個人的十字架。」他低頭向主祈禱:「把這個世界所有的痛苦放到我身上——放到這個羔羊身上。」

人們不惜犧牲睡眠時間,就為了參加他一大清早主持的彌撒,因為他的禮儀總令人感動萬分,讓人深受吸引。究竟是被什麼所吸引?——似乎有一股特殊的平安與寧靜,天堂真實得好像用手就可以碰觸得到,讓人感到天主的臨在。
在他身邊所發生的事情,有時看起來的確是太違反常理了,所以不但是街頭巷尾的話題常離不開他,連教廷高層人物之間也議論他。讚美他的大有人在,攻訐他的消息也時有所聞。記者不時喜歡報導他又顯了什麼奇蹟,人們在哪裡又看見他的分身。那些看來似乎「怪力亂神」的現象,恰是這位大鬍子神父——更精確的說,是天主教方濟會大家庭中的嘉布遣會弟兄——表面上看來最受人矚目的原因。

「力不由理,斯怪力也;神不由正,斯亂神也。」(李充十三經注疏) 有趣的是:當很多人極力宣揚畢奧神父的神奇之時,他自己卻也無法解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但他曉得任何真正的好事都是來自於天主的,所以是有理的,而他也只不過是正神的僕役。事實上,碰到奇蹟擺在眼前還惡意否認攻詰的人,他會生氣;但是對那些懷著純樸之心前來道謝的人,他的溫柔又像冬天和煦的太陽。——不難想見為何當時就有人說他是聖人,也有人稱他是騙子和無賴。

畢奧神父於1968年離開了這個世界。教會在經過四十多年的訪察明辨後,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終於在2002年6月16號隆重的宣布畢奧神父為聖人。剎時逾二十多萬於梵蒂岡伯多祿廣場一齊爆出的掌聲,讓人愰若置身於天國的歡呼之中,所有的人都感到與有榮焉的喜樂,同時也平息了反對的風浪。

一直到今天,當人們乘車到聖若翰・羅通多,會發現那是一個位在山脊上的小鎮。沿路土地石頭多而貧瘠,夏天燥熱冬天酷寒不利農業,地理不便又欠缺礦藏不利工業……而人竟越來越多,小鎮在發展!

這些人來做什麼?有什麼好做的!? 這麼多的人,已經是個奇蹟了。在這些奇蹟的背後,反映出的是一種渴望、一種追尋,而畢奧神父某方面讓我們碰觸到了——主的真光。

「提起勇氣來吧!繼續往前!光明總不會延遲從黑暗中放射出來!」
「需要愛、去愛,此外無它!」
「每天都是為愛而又有的一天。」

如此的犧牲和付出,於是人家也從他身上看見了基督,而他所受的五傷印證了他與基督融合為一。

的確,如果人們昧於所看見的傳奇,而忽略了畢奧一生所忠勤追隨的是真人真神耶穌、並唯天主旨意是從,那麼所看到的畢奧神父,將只會是一幅失焦的圖像!

本書的生成又是另一項驚奇:作者是基督教信義宗的牧師。

其實聖德才是最吸引人的,而聖德的本身就是神自己。我們若是對此心有所感,那是因為神願意特別向我們敞開祂的慈愛,願意人成為另一位在世的基督。各教會之間所面臨的,早已超越了掌旗正統之爭,而是更深刻的問題:我真的在主內活出了基督的面容嗎?基督所願意於我們的合一又是如何的呢?

畢奧神父自己一步步追隨了主的教誨,在聖方濟的大家庭中受到陶冶。他尊重教會,也愛護自己所屬的修會團體。人家問他有什麼更大的願望。
「我更大的願望?」他說:「使我作我所有弟兄中最小的一個!」
如今在永恆的天堂內,他太清楚世間的路該怎麼走了。卻顧所來徑,當初那些看來孰不可忍的砥礪,竟都是穿越層層疊障的最佳助力。畢奧既然自己走過了、成功了,他也極為願意幫助人、跟人分享,於是我們聽見他跟人講:

「當主召喚我時,我會跟他說:『主啊,我留在天堂的門口!當看見我最後的一個孩子進去時,我才進去。』」

「你們每一個人都可以說:『畢奧神父是我的!』」

至於畢奧神父究竟是何許人物? ——此問靜待讀者自評。

(本文作者為台北總教區神父)

看更多書籍介紹:博客來金石堂誠品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40x250.jpg

在診間裡,一個個身心受苦的生命故事,在空氣中流蕩。家暴、性侵、背叛、詐騙、創傷、意外等傷害事件發生的同時,個案常會有對於生命信任感動搖或崩解的現象,這個狀況可能比事件本身的影響更加深遠,個案變得不知道如何去相信,如何去確定對方是否真誠、善意,如何才能放心地信賴、託付,心中不安全感增加,懷疑、緊張、害怕、過度警覺、防備、沒有自信、徬徨無助等情形干擾著生活中,此時,想要進一步健康地開展生活,可能會困難重重。個案常需要經歷時間與考驗,才能慢慢地重新建立對自他與環境的信任感。

大衛.里秋博士著作本書的緣起,正是以「信任感重建」為核心,廣泛且深入地探討「信任」這個貫穿日常生活、自我成長與靈性生命的重要課題。他以心理學清晰完整的論述,幫助我們了解信任感建立的過程:信任能力如何受到嬰幼兒時期與過去生命經驗的影響。以正念、慈心禪與5A的愛(關注、接納、欣賞、情感、容許)來進行深入的自我探索與自我療癒。

透過信任議題的省思,瞭解自己內在的缺憾,以哀悼來接納與釋放過去曾經在信任歷程中所受到的傷害,以成熟的態度幫助自己發展出值得信任的特質,尊重、允許與欣賞自己,活出真實的我,以智慧的信任讓親密關係與人際互動更加健康。更進一步幫助我們信任生命境遇中所發生的事物,無一不是為了超越自我、圓滿生命所需要的功課。也信任超越自我的神聖力量,信任生命中本自圓滿具足的自性,唯有安住於自性,安住於當下,信任的終極課程才算完成。

信任,是安全感的基石,是穩定自己的重要能力,心理學家艾瑞克森視信任議題為人類心理發展歷程中,第一個需要解決的任務。以客體關係理論來說,嬰兒在出生後六個月的自閉至共生階段,如果有一個夠好的母親(good enough mother,不需要完美的母親)能夠適切地辨識與滿足他的生理與情感需求,便會增進嬰兒對外界的信任與內在的安全感。約自六個月到兩歲的分離─個體化階段起,嬰兒開始意識到母親是不同於自己的另一個人,自他的區別開始形成;當嬰兒爬行離開母親、向外探險一段距離後,會回頭查看母親是否還在,如果母親始終都在,嬰兒安心、信任了,便會再度開始更遠的探險;有時母親沒有陪伴在身邊,孩童會以毛毯、洋娃娃等物品,作為過渡性客體來替代、象徵母親的陪伴;以臨睡前說故事或唱催眠曲等方法,作為陪伴到分離的儀式;在朝向分離自主的方向發展時,孩童也會覺察到孤獨,便會要求母親對他增加關注,希望能夠重回過去與母親共生融合的親密狀況,如果母親能以一致性關愛的方式,支持孩童分離,孩童便會在自主─親密之間,學習到平衡,慢慢地增加自主性。

隨著足夠的美好經驗的支持,孩童在認知與情感上的客體恆久性可以被建立起來,母親可以被內化成一個具有穩定形象與撫慰力量的內在客體,只要孩童需要或想要,他相信母親會為他而出現,即使母親不在,這個內在客體一樣可以陪伴、安撫他。在成長的過程,如果父母親能夠允許孩童,以自己的方式嘗試不同的遊戲玩法,欣賞他的創意,在錯誤時予以指正、但同時也看到他正向的部分時,孩童會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並且增加自信。有一天,孩子會發現,早先「理想化」「像神一般」的父母親,其實也會犯錯,也有能力上的限制,無法全然地滿足他的需求,也會拒絕或責罵他,這些趨向真實的瞭解與過去完美期待的落空,也許會減少孩子對父母親的敬畏感,但是並無損於親子之間的愛與信任。這個孩童期的成長經驗,是建立我們對於他人、世界及自己的基本信任感與安全感,感受被愛、被接納的重要歷程。由於孩童時期,我們自己並無足夠的力量,來控制成長過程中的變數,因此心理會發展出不同的防衛機轉,來保護自體的完整性,而形成了不同的個性特質。除此之外,如果將心靈成長或宗教儀式的原理與上述歷程相比較時,會發現,這其中的心理動力其實是很相似的,我們可以有意識地運用上述的原則來增強自己內心的力量。

書中運用正念練習,來深刻地認識自己與生命的本質,建立深度的信任感,是作者實修的體悟,也是給讀者的珍貴禮物。平時,我們常會以不自覺的習慣模式來看待周遭人事物,當他人的表達或外境改變時,我們毫無感知,以為苦難一成不變地延續著,讓自己受苦,也影響著生活、人際關係與我們對生命的信任。而正念,是指單純地覺知當下的身體感受、情緒、想法與情境,如實地接納當下的狀況,不抗拒、不逃避、不批判、不扭曲它們,只是如天空觀看雲朵,或如尚未有概念的孩童(赤子之心)觀看世界一般,以真誠、開放、好奇、欣賞的態度,去感受身心世界。

我們會發現,原來每一個瞬間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因緣都是如此的不可思議,生命是如此地豐富美妙。當我們靜觀內心的想法、情緒與身體感受時,會體會到原來它們並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真實,而是無常、變化的,「想法只是想法,不是我」,這將改變我與它們之間的關係,從原本被想法、情緒綁架的奴隸,轉變成可以主宰意念的主人。例如:當有憤怒的情緒或傷害人的念頭出現時,如果我可以接納、允許與觀察它的升起、變化,而不被它操控的話,我對於自己的信任感與內在力量的感知,將會大大地增加。此外,在生活中,當我覺察到自己的心理運作模式,亦包含了許多人性的恐懼、邪惡與陰暗面,明白自己的限制與界限時,我知道,其實我與他人並沒什麼不同,都受苦於人性的脆弱,這份體認,使我自然地謙卑,更能同理他人的苦難,並且願意陪伴。隨著靜觀能力的增加,會發現自己是有意識地行使想法、情緒與選擇,它們都有力量來影響自他的當下與未來,體會到自己是需要負起責任的,在言行舉止上自然會謹慎,對於生活中的人事物會看得更清晰,並以更合宜的方式處理。

如同其他的學習一樣,正念修習是需要有實修實證的老師,在旁指導、見證、印證的,這也開啟了以「信任為道途」的學習之路,學習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允許自己懷疑,以自身的經驗與智慧來抉擇,讓信任之路自然地開展,畢竟,正念即是如其所是地安住於當下。隨著正念的深化,會感受到,內心有一片超越善惡分別、不被動盪侵蝕、語言文字所無法描述的寧靜與明覺,這個體驗,會讓我們對生命的真實本質產生深刻地信任,對於無常世間的不安全感與執取將會自然減輕。

當我身心平穩時,我能夠瞭解事物表象背後的特質或意義,覺察與安住在這片安詳中。但是當身心過於耗弱、內心沒有力量、無法安住於正念時,可以將專注力放在一個我信任、可以全然託付的佛菩薩、神祉、師長、父母或重要他人上,輕輕地念誦祂的名字或拿著代表祂的象徵物,向祂祈禱,召喚出這份藏於內心的信任力量,感覺祂以無盡的愛,全然地接納我、疼惜我、撫慰我,讓我在這份溫暖慈愛中安歇,得到護佑與依靠。我知道,這份力量是由許多善緣結合而成,我從不孤單;這份信任的生命力量,始終安住於心中,伴隨著我,只要我需要,祂就會出現,只要我願意相信。

(本文作者為台中慈濟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封面圖檔.jpg

…以上摘錄自《信任的療癒力
大衛.里秋/著, 張宏秀/審訂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540x250.jpg

我們在幼年時,因為涉世未深,常有一種「單純的相信」:

相信這世界都是好人。
相信只要我對人好,人也一定對我好。
相信我不害人,人亦不害我。
相信好人會有好報。


這些單純的相信,是一種被道德或教條灌輸的信念,往往沒有經過考驗與反覆驗證,就這樣被注入在我們的認知架構中,開始被我們在生活中執行。也因此,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或多或少要經歷衝撞與打擊;當你被騙、被害、被傷、被背叛、被操弄……你會驚慌失措、恐懼驚訝,怎麼發生的這一切和你「認定」的世界這麼不一樣?怎麼會有這樣一個可怕的世界存在?

那些騙我們、傷害我們的,可能來自於一個陌生人,更多時候,它來自一個我們非常親近的朋友、師長、手足,甚至伴侶或父母。可想而知,我們在經歷這樣傷害與欺騙時,是最沒有防禦與保護的時候,我們赤裸,沒有保護盾與盔甲,因而傷痕累累,備受嚴重打擊。

傷痕累累的我們,漸漸地走向「騙子」或「受害者」。這兩個走向都是因為信任能力崩毀;不再信任人,也不再信任這世界。而最大的崩毀是:不知道如何信任自己,摒棄所有對自己正直與忠誠的選擇,過度地認同欺騙與謊言的世界(騙子),不然就是只能無助與無力地任憑欺騙與謊言的傷害(受害者)。

這當然都無法使我們成為一個心靈健康而豐富的人。我們可能會在詭詐、狡猾、計算與阿諛奉承的社會中,不再願意誠實面對自我,也不敢與他人有真實連結與親密。我們閃閃躲躲,不願表達真實內心,更不願承認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對外在的競爭世界如此,對身旁親密關係也是如此。因為無法信任,我們就無法在關係中交出自己、分享出自己。我們太害怕在關係中被吞噬;害怕失去自我,失去自由,失去安全。

大衛.里秋博士此本新書《信任的療癒力》,如過去任何一本他的著作,開啟人的生命智慧與學識,不論從學理出發,或是真實生活的處境描寫,皆讓讀者有系統地回看自己信任感如何失去與被破壞,也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命狀態,重啟與自己的對話,及進一步的經歷修復。

在本書中,大衛.里秋博士也如往常一樣,給予我們一個指引,引導我們重建信任的道路。這道路絕非一帆風順,也常要披荊斬棘,再次重建信任感的歷程,我們需要一點努力,也需要一點好機運。我們需要自己肯下功夫,學會信任自我,傾聽自己內在智慧;也需要遇見那值得信任、可以給我們機會重新體驗安全連結的對象。沒有什麼祕笈或捷徑,重建信任就是需要付出代價。

對於信任感被破壞的人而言,重建信任是相當辛苦的歷程,當我們對於重建信任無能為力時,我們就可能因此跨進「受害者」的位置。而破壞信任感的人,也必須瞭解,要重建他人對你的信任感,也一樣要付出辛苦與代價,若想逃避愧疚,或任何難受情緒而採取合理化(為自己的欺騙行為找到藉口),或視而不見、置之不理,終究信任感是不會重建,反而會走到更大的毀壞與關係無法再彌補的終點。

這本書出版在現在這個充滿謊言與欺騙的世代,對我們而言,是何等重要的啟示。正巧我們國家經歷了政治、民生生活(飲食)、國防組織等等的欺騙與謊言行為的傷害,人民的信任動搖,該信誰?該不信誰?誰也無法確信。成天活在欺騙與謊言中過日子的人民,或許只能無奈地成為受害者,或是認同謊言的世代,而成為下一個破壞信任者。

但我相信,我們不只有這兩個選擇。我們可以承認這是個詭詐與充滿欺騙的世代,我們可以不再以單純與無知面對世事,同時,我們可以重拾信任的能力,建立自己的正直,對自己忠實。當我們可以修復與自己連結的能力,我們不再搞不定自己,我們可以因此瞭解:即使這世界會有辜負、會有失望、會無法如你所預期的發生,會有人對你造成損失與傷害……你仍然會對自己有情有義,仍然會成為自己最值得信任的人,為自己選擇,為自己行動,也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願你在這本書的引領下,即使有再大的苦痛與傷害曾經發生在你生命中,都能以溫柔及可靠的陪伴,牽引你再次與自己相遇,信任自我,成為自己最真實與最忠誠的伙伴。

(本文作者為諮商心理師、療癒系列書籍作家)

封面圖檔.jpg

…以上摘錄自《信任的療癒力
大衛.里秋/著, 張宏秀/審訂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功修女會修女、靈修輔導 李純娟 專文推薦

 放下對立,遇見喜樂的內在世界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注1】

──《道德經》三九章

 

本書是理查.羅爾的另一靈修著作。在他前一本書《默觀,看見生命的實相》的導讀中,筆者說:「理查.羅爾就美國當今社會狀況、民風,對信仰基督宗教的讀者,說出……」本書則是理查.羅爾對我們每一個人、普遍群眾說話,因為這是一本深入淺出,可讀性相當高的靈修作品。書中既沒有抽象的概念,也沒有艱澀的學理,只有生活中切身的體驗和領悟。全書一百八十一頁(此指英文版)幾乎每一頁都有值得讀者圈點畫線的文句。

如果有一天有個人對你說,「你長得像神(佛)。」我猜想你的第一個反應會大笑,然後回答說:「亂講話!」、「胡說八道!」、「開什麼玩笑!」就這麼快速地把自己否定掉,且是徹底連根拔除的否定。理查.羅爾的《放下對立,遇見喜樂的內在世界》就是針對這嚴重的自我否定,試圖扭轉乾坤,找回出生證,喚醒生命權。

基督宗教的〈創世紀〉告訴我們,神按照自己的形像、模樣造了人,【注2】這則創世神話寓意著人真切的本質──你、我的原本真實面貌。用現代的語言可以說,人是神百分之百地在每個人身上複製了自己。這才是我們真實的出生證,基本的生命權。

人類在生命成長的過程中卻失落了伊甸園,神人合一,萬物合一的幸福。這個人類的根本失落乃是出自「自我意識」的萌芽,有了「自我意識」不可避免的就有你、我、他/它的區別與分裂。為了說明這一點,羅爾神父說:「我稱默觀為生命樹。」(見本書第十四章)並將伊甸園中央的兩棵樹「生命樹和知善惡樹」(創世紀2:9)作了獨到的詮釋。他説:「知善惡樹代表的是『不是這,就是那』的二元對立、分離,而這是嚴禁食用的。」〈創世紀〉二章十六節繼續說:「樂園中各樹上的果子,你都可以吃,只有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以吃,因為那一天你吃了,你必定要死。」「必定要死」意味著人類的意識從此脫離了神-人合一,萬物合一的「一」,而認知模式便出了軌,總是處在你、我、他/它的區別,分裂與隨時自衛備戰的張力和痛苦中。

伊甸園中的神-人合一萬有同出一元乃是生命的實相。依據道家「一」是萬數之始,萬有之極,道之宗,我們可以說「一」就是道,就生命,就是神。然而我們的認知模式出了軌,導致我們眼睛弱視無明,焦點模糊!使人遠離此生命實相。透過本書,羅爾神父帶著讀者探查真我的奧秘和出了軌的認知,進而引導我們重新擦拭那模糊了的視力,開啟靈性的第三眼。

理查.羅爾秉持他一貫的作風,赤誠地向他心愛的教會和神的子民提出關係生、死的切身課題,即那失落了的珍貴傳統,那聖神(聖靈)滿溢,活力充沛的基督信仰。他努力地要在神的子女的日常生活中找回那失落的傳統,即默觀與慈愛的傳統。更珍貴的是,他創造新的、現代人可以懂的語言來傳述那歷史悠遠的珍藏。例如,他稱默觀為「徹底了悟」(I would like to call contemplation “full-access knowing”, English edition, p.34)。稱祈禱為「共鳴、共振」,靈修則是一項「對準頻道,接收恆久常在的訊息」。「你只要對準了,就接收得到,與你值得不值得,屬於那個團體根本毫無關係,而只是內在的共振和互通的能力。」

作者在本書中強調「看」的重要性。「看」的能力、「看」的品質,決定人的心性境界。保祿(保羅)說:「神為愛祂的人所準備的,是眼所為見,耳所未聽,人心所為想到的。」(格林多/哥林多前書2:9)意思是「神視」、「神聽」、「神悟」乃是來自於心神專「一」的覺知洞見,即默觀的恩典。

理查.羅爾確實為我們提供了很容易消化吸收的靈修佳餚,讀者只要躬臨其中,逍遙地享用,讓書中經驗的智慧滋養我們的心靈,開發信仰的視力,提昇生活的品質。

 

【注1】天得到「一」才得以清明,地得到「一」才得以寧靜,神得到「一」才得以虛靈,谷得到「一」才得以充盈,萬物得到「一」才得以化生。

【注2】見〈創世紀〉1章26-27節。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深媒體人、文化觀察者 卜大中 專文推薦

放下對立,遇見喜樂的內在世界

一九六年代,美國湧現受到越戰刺激在內的反社會既成體制的運動,對國家感到失望與不信任,引發廣泛的社會反省,從反戰大示威、嬉皮運動、搖滾音樂、性解放、女權運動、黑人民權運動……到宗教的改革與崇信異教,無所不包。這些躁動促成了今天歐巴馬成為總統、大麻逐漸合法化、好幾位女性國務卿、各人種法律上一律平等、婚前性行為、單親家庭大增等社會現象。其中較不為外人所知的是美國宗教的改變(包括解放神學)。

 一九八年代我去美國留學,還不時看到街上有穿著密教黃袍剃度的美國和尚和比丘尼,都是六年代的遺產。特別由於越戰的不義和政府的欺騙,年輕人尤其厭惡政治,尼克森水門案再度重創聲名狼藉的政府,年輕人遂連擁抱政府的教會都看成共犯結構而放棄信仰。有些嬉皮從尼泊爾、印度帶回上師的教誨,吸引了精神空虛,反叛社會的年輕人、自由派藝人與知識份子,於是創造出「新時代」教派,主要講究內省、冥想、修持、禪定等東方的信仰方式,疏離了傳統的基督宗教(羅馬天主教、東正教、英國聖公會、各派新教)。這個潮流到雷根總統時逐漸式微,但對基督宗教的影響卻很深刻綿長。

 天主教羅爾神父是著名的神學家,他在本書中廣泛引用東方,特別是藏傳佛教和印度教的教義,豐富並另闢蹊徑地解釋聖經裡耶穌的教誨,讓人耳目一新。對宗教學有興趣的朋友、基督宗教的信仰者、藏傳佛教和印度聖者的粉絲們,都可以從本書中找到啟發,更可重新檢驗我們的信仰。有趣的是,羅爾神父使用異教信仰來說明聖經的意義,在中古時代可能會被處以死刑。

 本書的三個主題是:臨在、默觀與非二元思考。這些在密宗裡都有深刻的意義。他批判普遍的二元思考:黑白、對錯、自由保守、生死、愛恨、成敗。其實,所有的光明必然明白黑暗,所有語言文字將現實切割成「非此即彼」,而人們的經驗卻是「兩者皆是」。臨在(presence)就是佛教講的當下,但必須事先經過了榮格所謂的「個體化的過程」才能理解當下的意思。菩薩就是個體化的模範,他像耶穌一樣已經解決了精神與物質的二元矛盾。菩薩行具有四個化身,耶穌是三位一體,都超越了二元思考的獨斷性。非二元思考可擴大我們的眼界,越過二元思考帶來的狹窄、矛盾與衝突。

 東方宗教講究修持,羅爾神父強調祈禱,認為祈禱是奧秘者之間共同且持續的心靈經驗,透過祈禱將發現「上主實在在這地方,我竟不知道」。他說我們並不是對基督祈禱,而是透過基督祈禱,或更精確地說,是基督透過我們祈禱。祈禱是願力(念力),具有頻率與磁場,使我們成為神旨意的接收平台。

 論及默觀時,羅爾提示我們人有三隻眼。第一隻眼是肉眼,看到最表象。第二隻眼是理性之眼,沉思及反省,而第三隻眼是真正的通曉之眼(默觀)。這與「覺知」和「觀想」的意思很接近。

 本書提到人的轉化是進入奧秘的法門。他把皈依、開悟等同轉化,亦即神聖。密宗修行者每天都要歷經破除表象,進入清明覺察的過程,把一切舊的自我概念打散,化為空性,接著又從真實本性中死而新生,這就是死與轉化的進程,提醒我們「心理更新」。本書也強調轉化的重要性,但可經由耶穌的死而復生為我們進行轉化。信仰天主就是一切的解鎖。

 我自己是個不夠虔誠的天主教徒,也對東方宗教好奇。以前以為兩者完全不同,本書啟發我了解到原來偉大宗教的本質都很相似。這樣我就放心了,相信異教部分的道理並不會受到懲罰,也不是魔鬼入侵,不必產生罪惡感;是殊途同歸的。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私的藝術  〈推薦序〉

當頭棒喝的新典範/卜大中

 看完這本書稿,好像被當頭打了一棒。不是打昏了,而是打醒了。

我一直是亞當.史密斯和富利民(M. Friedman)學派的信仰者,相信管得越少的政府,是越好的政府;而自由市場是自動調節價格的看不見的手。我忽略了其中人性因素造成的干擾,可能比政府的干擾還更為害。

運轉成功的自由市場其實需要一個假設性的前提:每個人基本上都是善良和正義的,至少要有基本的社會責任感。但是,二○○八年金融海嘯的成因讓我們大失所望,原來一小群貪婪、自私、操作技術高超的華爾街金融專家們(例如高盛公司),就可以一手翻雲,一手覆雨,煽動起全球性的金融災難。政府還拿全民天文數字的納稅錢去給他們紓困,因為他們「大到不能倒」;而他們發給自己的年終紅利竟達數十億美元,極端無恥。他們毫無羞恥心、對受連累而破產民眾毫無同情心與罪惡感,還公然鮮車怒馬,招搖過市,對新興主張政府管制的意見冷嘲熱諷。

這些人的惡形惡狀讓我覺察到,公共事務還是需要人性作為基礎。經濟學原先是討論人性與經濟的學問,但經濟學科學化之後,主張價值中立,擺脫對人性的關照,固然成為有利於經濟發展的科學與技術,但若自私貪婪的因素進入而沒有控制機制,後果很恐怖,無異率獸食人。

這本書的後半部就在討論公共事務與人性、道德的關係。前面則討論基本的道德(善惡與正義)問題。我們一般的道德教誨還停留在前現代的世界裡,像是儒家、基督教、佛教等,但是本書推著我們進入後資本主義和後社會主義的後道德議題裡,像是氣候變遷、環境災難、資訊爆炸、基因改造、多元文化、種族融合等全新的分配正義與道德問題。

有段時間,演化生物學(或社會生物學)流行把人類道德意識的來源解釋為基因互助有利於彼此生存。我也是信徒之一。本書也介紹了這種道德起源論,但作者批評基因決定論及「互利原則」還停留在猜測階段,尚無確定的認識基礎(反例很多,像是猿猴類互殺、人類戰爭)。作者認為,構成我們道德世界的,不是基因或利益,而是理由。

本書牽涉的學問領域廣得嚇人,哲學無疑是基本工夫,其中很多部份的敘述氣氛類似桑德爾的《正義》,然後加進生物學、社會心裡學、神經生物學、人種學、動物學、經濟學、政治學、人類學等。作者相信人性具有善的本能、人有道德需求、道德對人類的生存與演化極為重要等。由於全球化的效應,人們越來越無法處理快速全球暈染的重大事物,像是金融風暴,而人性的自私與貪婪,也很難單純以道德教誨可以駕馭,必須仰賴大政府來進行正義與福利的分配與危機的控制。

作者總結各門科學做出結論說,我們的道德由四項元素構成:直覺的道德感、我們的基本原則和信念、對充實滿足生活的嚮往,以及在意他人對我們的尊重。作者提出這四點結論用以涵攝各門學科對道德片面的、見樹不見林的摸象之說。

有趣的是本書一筆帶過東方倫理教誨對道德內化的看法。雖然蜻蜓點水,但也觸及像密宗那樣涉及靈性的開竅點。《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這本書可以補充理解個體化過程與自性諸多神祕的內在聯繫與相互效應。但《無私的藝術》引證多門科學領域,不介入神祕主義與靈性議題,是它保持強大說服力的原因之一。

本書還討論了為什麼不該有戰爭,首先批駁了戰爭爆發的基因散佈理論:「男人越好戰,傳宗接代的機會就越少」;其次否決了我們生物性黑暗面的擴大。但為什麼有戰爭?作者認為是由於缺少強而有力的中央集權政府(霍布斯觀點)以消弭爭端;其次是領域資源的爭奪。他總結認為戰爭不是侵略本能的社會與政治的延伸,而是非理性的、被操縱的恐懼感作祟。作者分析為什麼「人是善的,但人們是惡的」,認為是「從眾」的心理壓抑了為惡的罪惡感,戰爭時善良的人互相殘殺,與從眾有關。

作者與桑德爾一樣,被學術界歸類為「社群主義」(雖然他們不喜歡)思想家,是對新自由主義的反動。主張市場和道德密不可分,反對社會中立,經濟中立,力主政府來建立經濟秩序,阻止人民在市場的競爭中道德淪喪。他提出「經濟人文主義」,主張從政府到中央銀行都要遵守一個信條:「社會要遵行公平、正直、關懷、照顧、誠實和信任的正確價值」。

建議閱讀本書後也閱讀《正義》,尤其到後段時兩人的主張幾乎一致,例如呼籲人們思辨共善的新政治:公民精神、犧牲、服務;市場須有道德限制;貧富差距縮小、團結並加強公民品德;互相尊重的道德對話。本書作者也認為重點在於培養新的態度和倫理。政府的責任不是減少而是增加,尤其要嚴格監督金融機構的危險遊戲。

這是新一回合西方(新)自由派與(新)保守派的鬥爭,接續至少五百年的戰火。此書高舉社群主義的大旗,讓保守派見識到對手新的思想武器。保守派如何應戰是西方思想史上的有趣話題。且讓我們拭目以待。也許今年11月的美國大選之前就可以看到雙方亮出的新觀點之刃。

這本書顛覆了傳統的思惟與見解,應該是金融海嘯的痛苦和啟發,呼籲恢復失去很久的「社會愛國主義」,培養公民匡時救弊,捨我其誰的責任意識。聽起來很教條、很老套,但一股反省的思潮已在歐美興起,正由邊緣進攻中心。台灣的問題呢?我們的普列希特和桑德爾在哪裡呢?

(本文作者為《蘋果日報》總執筆)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專文推薦

出死入生,喜樂躍龍門/趙可式

 

最後的44堂奇蹟課  第38個故事:生活在愛中的海娜臨終時,摯愛的丈夫、小女兒、及三個妹妹窩在她的床邊,邊禱告,邊鼓勵她說:「上天堂去吧!海娜,放心,去就是了!」海娜回答說:「好啦,好啦,我去了,別催了!」說完,她便平靜地離開人世了!

您見過上述的情境嗎?死別是人生中的「最慟」,最自然地就是悲傷痛哭,或強忍飲泣,心碎情裂。上述情境是幽默小說嗎?不然!這本小書述說了44個真實的故事,皆是活生生地發生在生命之中,雖然是美國的背景及一些外國人的名字,但生命是相通的,「瑪莉安」可以變成「阿珠」,「布萊恩」可以變成我們的「阿輝」,這44個案例可以超越時空,給現時現地的我們許多攸關生命的重要啟示。

作者荷莉絲女士是位有三十多年照護臨終病人經驗的資深安寧療護護理師,祖籍愛爾蘭,具深厚天主教信仰的美國人。她在本書中除了描述多位病人臨終的情況之外,更加入了自己的父親、母親、公公、婆婆及丈夫的姑姑等多位親人的生命故事。從這些真實的案例中,發現與我多年的臨床經驗完全契合之下列三點生命真理:

 

一, 深度的信仰能打破「死亡恐懼」的迷思:

近三十年來中外皆有許多以「死亡恐懼」為主題的研究報告或著作,我卻認為這個名詞是極為不妥的迷思。「死亡」一定不是件好事,若有一位臨終病人告訴您:「我對死亡一點也不害怕!」您是否相信呢?世上有多少人對死亡毫不恐懼呢?問題是恐懼的內容為何?一般人對死亡的恐懼原因有:害怕臨終時的痛苦;死亡時自己的形貌是否安祥尊嚴;害怕殘留的遺憾與悔恨;對所愛的不捨;未了的心願;未解的恩怨情仇;及對死後世界的未知等。有一位年近70的獨居老人告訴我:「我對死亡毫無所懼,只有一點,我獨居1人,子女各忙各的家庭與工作,偶而才來通電話。若我那天死在屋子裏,家人發現時可能已經腐爛了。而且我房間反鎖,要打進來也不容易,我最害怕的就是這點。」

從他的描述,可以知道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大致可以從「6W」角度來探討:

◆Why:害怕死亡的原因,是久病纏綿病榻呢?還是意外突然死亡?

◆When:死亡在那年那月那天來臨,誰知道呢?

◆Where:死亡的地點是安穩的自家床上?醫院中?還是發生車禍在馬路上或飛機上?死後又會到那裏去呢?

◆How:死亡時的各種情境如何?

◆What:死亡時自己的身體、心理、靈性到底會發生什麼變化?

◆Who:臨終及死亡時,誰會在我身邊?他們在做些什麼?

就因為無人能預知並掌握此「6W」,才會產生「死亡恐懼與焦慮」。但是若人有深度的信仰,在活著時信靠上帝,時時祈禱,事事感恩,常常喜樂,與上帝連結,那麼他就會堅決相信上帝會在最恰當的時間,用最好的方式,接他回天家,與主永遠同在。在世時,若能日日生活在神身邊,他就會有足夠的安全感,「死亡」如同「老友」,在它面前輕鬆自在,自然地打破了「死亡恐懼」的迷思了。堅定的信仰就能活出耶穌基督所說的:「你們不要為了明天憂慮…你們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和它的義德,其他的一切自會加給你們。」(瑪631-34)。在世的日子敬天愛人,活得有意義,至於死亡,就信賴地托付給上帝了!

「死亡恐懼」是一個「集合名詞」,對不同的人各有其獨特的意涵,重要的是,每人要在有生之日規劃好自己的生死大事,儲備足夠且恰當的資糧,以使因應這個生命中最重要的時日。深度的宗教信仰使人全然信賴上帝,在所有的「未知」之中,將自己的生命交託給上主的愛。本書中的44個生命案例,打破了「死亡恐懼」的迷思,每一位主角是如此安祥、被愛圍繞、甚至迫不及待地迎接死亡,因為他們在臨終與死亡的過程中,是緊密地與上主同行。例如作者最後一個故事「我的媽媽」中,老太太在病情惡化時,不斷地問作者女兒:「上帝什麼時候要帶我上天堂?我只想坐在主耶穌的腳前,和主在一起,對此生我已經不再眷戀,天堂的門在哪兒?我可以現在就去嗎?」恐懼是因為缺乏安全感,當人在活著時與創造自己的生命主宰親密結合,而且完全相信通過死亡,就可以歸回天父懷抱,與最愛的主耶穌永遠同在時,就有了全然的安全感,又何懼之有呢?在我所照顧的臨終病人中,類似書中的案例頗多,有次我直接問一位五十六歲卵巢癌末期的天主教信仰女士:「妳怕不怕死?」她一秒鐘也不考慮地回答:「不怕!我要「回家」見最愛我的「爸爸」了,為什麼會害怕?」另一位六十四歲基督教大學教授,在癌症末期時告訴我:「我渴望一睡不醒,因為當我再度睜開眼睛時,會發現自己躺在天父愛的懷抱中。」至於「是否害怕獨自一個人死在屋中未被發現?」則「身體是個臭皮囊,管它的!我已經與主耶穌在一起,就心滿意足了!」

所以,深度的信仰使人具有充分的安全感,足以打破「死亡恐懼」的迷思!

 

二、 善生、善終、善別的生命真理:

本書中的44個案例在在說明了一個人要「善終」,就必須先「善生」;而病人若能「善終」,愛他的親人才得以「善別」。作者在第一個故事「我的父親」中描述:「他一生熱愛生命,離開的時候我們雖然覺得難過,卻也覺得是個溫和自然的過程。那是因為他長時期與神同在,點點滴滴受了神的恩典滋養才會有的境地。」這個真實故事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三善」的境界。 

三、 人人需要「四道人生」:道愛、道謝、道歉、道別

在安寧療護的領域中,我們醫療團隊時常幫助病人與其親友在適當的時機,互相表達「四道人生」。本書也點出其重要性,甚至連三歲小兒也需要,例如在「布萊恩」的故事中,三歲的小布萊恩常常坐在母親腿上,雙手緊緊摟住母親,一遍遍地說著:「跟妳說啊,我好愛好愛妳!」也因為表達了這份愛,年輕的父母在喪失了獨子之後,才能從哀慟中走出來。西方歐美文化對表達「愛」毫不吝惜,但在中華文化中,除了在戀愛中的情侶及孩子還幼小時,會自然表達「愛」之外,其他的關係很難講出口「愛」字,總覺得肉麻不自然。有一對結婚52年的老夫妻,妻子在過世前,應護理人員的鼓勵,向老伴表達了「我很愛你,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老伴泣不成聲地回應:「我一直以為妳對我是責任,但心理上並不在乎我,今天才知道妳是愛我的!」也因此有了力量去走晚年喪偶的孤獨哀傷路。

「四道人生」的順序每人不同,在「我的公公」故事中,作者的公公最先做的是與親友「道別」;「梅雷迪斯」則是將與前夫的互相寬恕原諒作為最重要任務;而「道謝」與「道愛」也需視時機而表達。只是在華人的文化中,最親的家人之間,最難表達的是「道歉」,於是病人帶著心靈的創傷逝去,親人也帶著傷痕過日子,問題永無解決。安寧療護團隊受過特殊教育訓練,就需把握契機,造就「四道人生」的表達,才能使生死兩無憾! 

本書除了上述三項「通則」之外,是在台灣少見的臨終病人「靈性照顧」的好書,尤其針對基督信仰者,包括天主教與基督教,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分享。我個人認為應作為神學院的教材,以及神父、修女、牧師、執事等神職人員的牧靈參考書。當人與神親密連結,就會如同「傑恩」的故事般,「在體驗自己被愛、被接納、被救贖之後,安然離去!」死亡啊!你的芒刺在那裏?為有深度信仰的人而言,死亡絕不等同於失望或絕望,因為出了死亡,就是永遠的生命,因而能帶著永恆的希望,喜樂躍龍門!

 

(本文作者為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台灣安寧療護推手)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改變是為了發現真正的自己/余秀芷

封面.JPG  

人為什麼要改變?曾經有位剛出社會的女孩這麼問我,為什麼她不能做她自己了。

只可惜我不知道該怎麼跟她說,改變並不是為了要失去自己,而是看見不同的自己,甚至發現真正的自己,而這些除了自我本身願意去執行與感受,沒有人能為她保證什麼。隨時間跟環境的變遷,除非你可以讓時間暫停,不然你在不知覺中還是不斷的經歷著改變,也因此根本無須費時去想這問題。

人為什麼害怕改變?

對於未知,總是讓人期待又害怕,維持現狀讓人較容易感到安全。很可惜地,就算你努力想維持現狀,但你卻無法阻擋大自然這長久以來,常態性的更動與轉變,更何況這世界上還有一種事情叫做「無常」。

我們小時候總想著,我要變成模特兒,我要變有錢,但應該沒有人會想變成一個坐在輪椅上的癱瘓者。只可惜在一夕之間,我成了一個人人都不想成為的癱瘓者,這個重大的變化帶來的不僅是身體上的創傷,心中的痛更是來自於這個沒經過我同意就執行的改變。

我瞬間陷入恐懼、迷惘與憤怒中,甚至絕望的認為,我再也無法成為心中想要的那個美好樣貌,發現我不僅害怕去適應身體突來的變化,更多來自於我害怕這毫無計畫性的改變。

出門工作,會不會有人歧視我?要是我寫出自己的故事,會不會讓人笑話我?諸如此類現在看來很無聊的設想,在當時卻是阻礙我改變想法最大的理由。

有段時間中,我處在絕望卻害怕改變的狀態中,心中渴望突破這窘境的想法慢慢增強,我開始在放棄與突破中做抉擇。放棄改變,人生就這麼渾渾噩噩的過去;勇敢的往前闖一回,很可能會失敗了,但失敗了不也就是現在這個模樣嗎?我幸運的是,再也沒有什麼好失去的,但身邊還有家人的愛做支持,因此決定奮力一搏,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改變這個一蹶不振的自己。

當然這一路上的挫折連連,面對每一次的瓶頸與選擇都是那樣的小心翼翼,雖然擁有強大後盾,卻不容許自己太輕易就被擊垮。奇妙的是,當你全神貫注的往這條改變的路上前進,抬起頭來透氣時,就突然發現自己早已跟以往不同,眼前的機會開始多元起來,你再也不那麼害怕改變,甚至享受人生中「抉擇」所帶來的變化,就像是種探險一樣,期待著看見未來的風景,而更清楚人生該往哪走,該怎麼去過生活才是最愉快。

如果人生讓你重新選擇,你挑癱瘓還是健全著?

演講中同學這麼問,我笑著搖頭。

人生怎能全面讓你做選擇,但無論人生被做了怎樣的安排,你還是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我雖無法選擇癱瘓或健全著,但我可以選擇改變心態,讓自己去接受、並且用正面的態度,去迎接所有改變所帶來的挑戰,因為我深深相信,無論這環境與自身遭遇多大的變化,只要生活態度正確,依然可以在任何狀態裡,過你想過的生活,成你想成為的那個人。你總有辦法在一個令人沮喪的改變中,找到讓自己更好的動力,這也就是大家口中常說「危機就是轉機」的道理吧。

我改變心態,讓自己不再活在悲情裡,因而得到豐富精彩的人生,或許你也可以在這本書中,解開那個猶豫不前、不願改變的莫名情緒,因而勇敢的看到真正的自己。

(本文作者為知名勵志作家、電台節目主持人)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難的書寫:尋找耶穌的腳蹤

我的名字叫耶穌

安萊斯的這一本小說《我的名字叫耶穌:到迦拿之路》,任何內行的小說創作者都知道,光是從書名來看,就已經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但是,弔詭的是《聖經》新約裡的〈路加福音〉大天使加百列說:”For nothing is impossible with God.”(1:37)

我們知道要替經典之作續寫或者擴寫、改寫,都難免狗尾續貂之譏,一般中外的經典也就罷了,可是《聖經》是全世界印製量最大的書籍,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全世界大約有一萬四千多種不同語言版本的《聖經》,超過四十億冊的印量。換句話說,無論從任何一個文化來看,可能都是最為人所知的書籍。要在這樣的前提下,不是翻譯,而是重新書寫耶穌行傳,當然是Mission impossible!不過,如果我們故意誤讀加百列的話語,說因為萊絲寫的是耶穌的足跡、神的兒子的行腳,那沒甚麼不可能的!問題是:可能是可能,但是有可能寫得好嗎?

從執行面來看,這樣的書寫擺盪在信仰的深度、《聖經》的文本、寫作的張力之間,造成一種極難的挑戰。做過這樣嘗試的作家不少,成功的其實不多,比較有名的阿根廷的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寫過〈馬可福音〉(A Gospel According to Mark),從篇名就知道是根據《聖經》中的〈馬可福音〉改寫的,他自己在書前的序言聲稱:是本書中寫得最好的一篇。小說確實也達到了一定的文學成果,不過他是完全跳脫《聖經》的藩籬,另創一個醫學院學生的角色,來把耶穌所行的犧牲放到了一個現代年輕人身上,顯出了一種荒謬性;另外,也為大眾所知的是一九六○年出版的卡山札基(Nikos Kazantzakis)的《基督的最後誘惑》(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 by Nikos Kazantzakis),一九八八年被拍成電影,造成不小的騷動與抗議,主要就是其書寫乃以耶穌的情慾生活為主,讓信徒無法接受。

《聖經》的文本在每一個教堂裡、每一個主日裡被神父、牧師不斷地詮釋,在每一個信徒每一天的靈修、讀經中持續地被閱讀,如何找到一個新的視野確實不易。萊絲的策略是他只寫一小段耶穌的生命,亦即耶穌三十歲即將走出家庭、進入當時的以色列國進行傳道的那一個特定時刻,一直到祂行第一個神蹟:「迦拿的婚宴:水變為酒」。

當我們注目在神蹟時,很容易只關注耶穌的神性,於是祂人性的部分就很容易被忽略;然而,如果這不僅僅是一本信仰的書籍,而是萊斯的創作書寫,那麼無疑地他必然會把重點置放在耶穌「人性」的部分。耶穌的神人二性問題,在教會史早期造成東西方教會分道揚鑣,甚至主張耶穌分具神人二性的敘利亞安提阿教會的聶斯托留教派被誣衊為異端,不過我們看出對於現代作家而言,耶穌的人性書寫才是他們挑戰,因此萊絲寫人類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宗教領袖耶穌與母親、家人、鄉人、朋友等等的互動,甚至他的感情生活,他與亞比該的沉默戀情。萊絲盡量忠於《聖經》的文本寫出耶穌這一位神的兒子如何過一個屬人類肉體的生命,他的寫作基本上收斂、委婉,且達到深沉的力量。

這本小說我相信只是一個開端,應該還有續篇,精彩可期。(本文作者為知名作家、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越人間的哀傷和美麗

我的名字叫耶穌

 

 耶穌,大概是世人最熟悉的其中一個男人。

然而,熟悉還熟悉,耶穌,永遠帶著一種神秘,以及,讓人崇敬的神聖。

在本書中,安.萊絲(Anne Rice)把耶穌人性化的一面呈現,甚至,耶穌有他所愛的女人。像個有血有肉的青年那樣,耶穌的夢裡有她,耶穌愛慕她的純美,耶穌挺身而出保護她。

在安.萊絲的筆下,耶穌優雅沉靜,時而喜悅時而憂鬱。神之子,帶著命運的光輝,以及命運的無奈。耶穌身邊的男性,例如兄長和朋友,就顯得血氣方剛,有著人類男性的憤怒。

聖經和耶穌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但我們仍然希望更細致地了解這個深愛我們的男人。

神之子,曾經如何在我們的人間活過,如何懷抱他獨有的使命。

由寫吸血殭屍到寫神之子,安.萊絲都表現出她書寫非人類的角色的功力。也許,永恆和不朽才是她的點題,而無論她寫魔還是神,她的筆尖都流瀉出超越人間的哀傷和美麗。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期一的心靈夥伴

 

關於回應生命

方念華

雖然我是從出生就被媽媽抱去領洗的教友,一種非常典型的天主教友,但是,一直到大學生活,才和上主建立起一對一的親密關係。那是一種「相信凡事跟著祂的腳蹤行」的關係。

後,像很多成年人一樣,有了伴侶(雖然他也相信主),進入家庭,進入兩頭燒的中年……信仰成為──或說淪為──相信天主在那兒,卻走不到祂跟前的心理狀態。

直到四十歲以後,我發現,不是生活本身在提醒自己,上主和渺小的我常在不離。而是死亡。不斷參加的喪禮,以及不時聽到的悲傷訊息,讓我堅信──人不是無由而生,無處而熄。

如果人卸下了肉體的負累,真正輕鬆地安息,那必然有一個更足以讓人嚮往的所在,讓生到死的循環並非白白運轉。

上主,在那裡等待我們。

換句話說,為了讓我們曉得,有個如此值得等待的對象,那麼在有涯之生,更深入的認識、了解這個對象,不是一件極其合理的事嗎?

「認識」這件事,從這本書來看,絕非一件表面的事。正如書中所說的,那是對 金錢,欲望,軟弱……生活裡種種瑣碎煩擾到巨大痛苦的本質,反覆辯證的一條路。而且,信仰從來不保證這條路無雨時晴;但祂告訴你,此刻行在何處。讓我們在很想很想照著「別人的方法」那樣做、那樣選擇時,有機會看到自己原來擁有一個獨特的座標。

在自己的座標裡,反應生命裡的各種召喚,直到掌握明確的意義。

這麼聰明──或者說在世俗的標準裡,這麼有成就的作者,讓我們看到他一路尋找意義的過程。有細膩的回憶,也有深刻的說理。雖然,像台灣這樣非基督教文明的國家,這樣一本譯著或許很難讓非教友輕鬆自然地讀完;因為作者行雲流水般交代他一路和教會的關係,很可能根本在許多台灣讀著的人生經驗之外。不過,坊間許多諸如「心靈小配方」的書籍已經太多,那些飄飄浮浮的安慰,或者輕輕柔柔的鼓勵,能不能逼得人正視「生之困難」的尖銳核心,從而解開自己觀照人生的盲點死結,我從來就很懷疑。

因此,這本書至少直指我們活在人世的共同疑問:我們如何活出意義。

跟隨作者的腳步,找出屬於自己的答案,好讓走完短瞬一生的平凡我輩,帶著這些「意義的寶藏」,奔赴下一個更叫人嚮往的原鄉!

(本文作者為TVBS資深主播)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歡迎點選以下連結觀看書評

結合當代知識的哲學讀本:《我是誰》http://pots.tw/node/6442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具體到抽象

林正弘

哲學是什麼?有人說:「哲學把原本容易瞭解的道理說得令人不知所云,把原本就不易瞭解的變得更難瞭解。」這是對哲學的極大諷刺,但不全是誣蔑。哲學家會使用非常抽象的語詞,使得概念模糊不清,也會舖陳繁瑣而曲折的論述,令人難以掌握要點。尼采曾說過:「思想深刻的人會設法儘量把話說清楚,而想要表現得很深刻的人,則會故意含混其詞。」不管艱深難懂是否為哲學的「必要之惡」,一本介紹性的入門書理應儘量加以避免。

普列希特這本《我是誰?》成功地避免了艱深難懂的「必要之惡」或「不必要之惡」。這本書的一大特色是極少使用哲學專門術語,也很少直接引用哲學著作。書中出現的科學術語遠超過哲學術語,所引用的科學理論(包括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也遠多於哲學理論。但這並不表示它不是哲學書,而是一本科普書。作者是要借用哲學以外的知識來闡述哲學問題,介紹重要的哲學學說。這樣的引介方法不但能夠使讀者對抽象的哲學學說有具體的瞭解,也較能充分體會哲學的功能。哲學問題本來就是從知識的追求及日常生活所引發出來的。一個從未看過不公平、不合理的社會現象的人,大概不會去想「正義」的問題,也不會對正義理論感到興趣。一個人在求知過程中若沒有遭遇任何困惑(例如:需要做多少試驗,才可以讓H1N1的疫苗上市?為什麼需要如此數量的試驗?),大概很難體會歸納法或驗証理論為什麼必須証成。

本書作者在引用科學知識來闡釋哲學問題及哲學學說的過程中,一方面詳細介紹相關的科學理論,充分呈現科學與哲學之間的關係,但另一方面也清楚指出科學與哲學的異同,科學知識並不能完全解決哲學問題。例如:他從當代腦生理學的知識,談到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並依據當代的知識加以批評。他一方面指出笛卡爾的哲學思考,在腦生理學的發展過程中所做的貢獻,另一方面也指出腦生理學的研究成果,並不能完全回答「自我」及「意識」的哲學問題。

本書對所引用的科學理論及哲學學說都有詳細而清楚的解說,讀者不必有預備知識。它甚至會講述科學家及哲學家的生平、趣事及其主要貢獻。其中有些與所討論的問題相干,有些不太相干,但會引起讀者的興趣,擴展讀者的見聞。例如:除了人類學家之外,大概很少人知道1974年在衣索比亞阿法爾三角洲發掘的那具南方猿猴骨骸為何取名「露西(Lucy)」。作者告訴我們這原來跟披頭四的約翰.藍儂有關。這當然只是一樁茶餘飯後的趣聞,但有些趣事則與所討論的議題密切相關。例如:羅爾斯年輕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從軍經驗,對他的政治哲學有深遠的影響。

哲學家的學說通常會有基本的立場及架構。如果沒有掌握其學說的整體系統,而只零碎地捕捉其對某些議題的看法,則很難充分理解其論述的基礎。作者在本書中雖然沒有充分解說各重要哲學學派或系統的內容,但對所提到的重要哲學家,不但談到他們的生平,也會簡明扼要的介紹他們的學說。這有助於讀者瞭解各哲學議題之間的關係。

哲學家為了清楚呈現哲學問題,或為了論証的方便,往往會設想一些類似科幻小說或鬼怪影片的情節。其中最著名的是笛卡爾的「魔鬼」及帕特南(Hilary Putnam)的「桶中大腦」。其實,在法律書籍中也常出現許多捏造的情節,用來區分不同而相近的概念,或用來論述某一條款設置的必要。但在法律書中所捏造的情節,通常是實際上有可能發生的,而哲學家所設想的情節,很多只是邏輯上的可能,實際上發生的機率極低。這樣的解說或論述方式,儘管在邏輯上並無瑕疵,但會讓讀者覺得不切實際,初學者會認為哲學與實際生活毫不相干。本書所舉的例子,除了極少數(例如:笛卡爾的魔鬼)之外,全是實際發生的例子。作者的知識非常廣博,所舉的例子涉及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古生物學、生理學、心理學、人類學、政治學、經濟學、歷史、文學等領域。他的博學造就了一本令哲學界引以為榮的入門書。

(本文作者為台灣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現任東吳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生命淚水寫出的真實故事,讓你明白幸福就是珍惜你所擁有的

封面_ok-2.jpg 

為生命的摯友寫序的感動

能為生命的摯友——雅雯、照程寫序,不僅是喜悅更是一份榮耀;喜悅的是他們願意將自己生命真實的經歷,化為文字來與眾人分享,將生命的淚水轉化成分享的喜悅;榮耀的是,本書會讓讀者理解雅雯、照程接受孩子是「慢飛天使」時,這群孩子成為他們生命中化妝的祝福而不是咒詛,值得被頌讚與榮耀的。

在閱讀之前,我仍想提醒讀者,即使我和先生曾經見證雅雯、照程生命故事的許多篇章,即使在寫序、閱讀過程中,那種難以言喻的辛酸與煎熬都會油然而生,更何況雅雯、照程夫婦本身。因此,這一步一腳印的故事,每一個感動都是源自那難以數算的生命淚水轉化出來的,而淚水的背後是因為們有「信、望、愛」,使苦難會成為生命的恩典。

相識在我們年輕時

二十幾年前,雅雯照程就讀師大音樂系,可謂「金童玉女」、「郎才女貌」、「才子佳人」。畢業後,有情人終成眷屬,也在他們婚禮中,先生意外的成為證婚人(原證婚人在高速公路出車禍無法趕來),這個意外為我們兩家譜出一段永恆與奇妙的關係。

新生命的誕生帶來的卻是失望

夫妻雙雙都是音樂人,不僅收入豐富生活優渥,也期待孩子的誕生。當我們在醫院探望詠晶時,總覺得這位小美女可以圓媽媽的遺憾——當年來不及參選中國小姐就嫁給了照程。但是幾個月後,卻得知詠晶被診斷為「極重度發展遲緩」,當下的震驚已大過於對診斷的理解;接著老二逸華的出生,被診斷為「重度發展遲緩」,身為朋友的我都難以承受這些事實,更何況是父母--如此優秀的父母。從此,鮮少有他們的訊息。

一連串無法訴說的生命苦毒

他們身上保有「父母對孩子永不放棄」的執著與愛,為了給孩子最好的照顧與復健,他們放棄南部經營的一片天,而搬到科技進步卻疏離的台北居住。照程忙碌在事業中,透過忙碌來避開面對孩子的失望與沮喪;雅雯忙於孩子的治療與復健,緊緊的與孩子綁在一起,他們封鎖自己與世隔離,而我們也卻步進入這沈重的家庭,我猜他們不僅感受到生命的不公平,更寒心這世界的冰冷與無情,那是一種孤單難耐卻無以言喻的苦。

人在盡頭會有許多妄想的空間,例如期待孩子奇蹟式的轉變,願意聽信靈媒之言,放棄原有音樂工作轉而投資精油買賣生意,當投下鉅額的款項卻無以回收時,他們開始過著借貸償債的日子,「借錢」是我們再次意外連結的主因。

生命的轉捩點來自上帝

一通電話,讓我得知照程成為父親多年,卻從未在孩子口中聽過「爸爸」的叫聲,這些苦毒讓他幾近放棄生命……,但這些動容故事的背後卻是為了「借錢趕三點半」;平日絕不借錢給人的我,此刻卻被上帝感召,要我「借錢邀他到教會」的交換條件。,錢借了、雅雯、照程、逸華都依約赴會這場應酬式的主日,上帝是奇妙的,在敬拜中 神召喚這個迷途的羔羊,要他卸下憂慮與重擔,卸下生命的苦毒,回到上帝的懷抱。

愛與接納是源自眼光的轉換

信主後,他們的孩子依舊有障礙、生活仍存有諸多問題、沈重的債務仍環繞著他們,所不同的是他們有了一雙新的眼睛看世界、孩子、及債務,他們擁有一顆喜樂的心面對生命的每一刻,似乎唯有來自上帝的愛才足以承載他們這麼沈重的苦痛。

唯有被愛才能開始愛人

上帝透過很多方式,讓他們真實感受到這份無盡的愛與包容,他們在愛中被呵護、也被治癒先前的苦痛,進而他們將自己的苦難化作眾人的祝福,也深知愛的行動是無法拖延,唯有開始行動才可以幫助這個族群的家長,因而成立「天使心家族」,他們明白「唯有家長走出來,孩子才有希望」,畢竟這就是他們生命的真實寫照。

同理心帶出愛的行動

雅雯、照程以自己的心路歷程為出發點,充分理解有「發展遲緩兒」父母的挫折、懊惱、自責、沮喪、虧欠、失望、羞愧等等感受,因此,每月隔週的課程講座,對家長們而言,不僅僅是課程,更重要的是相互分享、彼此支持、一起面對孩子的歷程。他們在建造一個沒有羞恥、沒有指責、只有分享與支持的心靈家園,也期許有天可以轉換社會對遲緩兒的眼光,讓我們相互理解與接納。

帶著盼望面對生命的苦難

神很奇妙的在使用雅雯與照程,卻也讓他們經歷到大女兒詠晶的意外死亡,他們悲痛失去自己的孩子絕不減於任何一個父母,但透過這個屬世的死亡,讓雅雯、照程看重遲緩兒手足的照顧工作,他們漸漸將眼光挪移到這群手足的感受與發展—美恩是他們健康、美麗、活潑的老三,原來她對姊姊的死亡是有反應的,小小的她也深知自己要肩負照顧姊姊的使命,似乎也剝奪了她成為一個孩子可以擁有的天真與被呵護的權利。雅雯、照程透過自己在每個當下的體會,去理解這些家庭,並發展出天使心的願景。

化小愛為大愛的天使心

除此,他們還舉辦年度的「天使心夏令營」、「天使心音樂會」,這兩個活動都是迷人的大陣仗。藉由夏令營可以讓遲緩兒家庭有共遊的經驗,匯聚許多家庭與家庭間的分享,讓自己不再覺得唯一與孤單;同時讓全家一起跨越出去,面對真實的自己。透過「音樂會」的演出與分享,台下觀眾無不感動流淚,因為,生命的感動是源自於一個個真實感人的故事,每個故事的背後都在述說這群父母的「堅持與不放棄」、以及源源不斷的「愛」--最好的療癒因子。因此,我真的想說,天使心所做的決不是任何金錢可取代的一項偉大的「生命希望工程」。

愛就是化感動為行動

當你閱讀完這本書,希望您可以化感動為實際行動,如果你願意奉獻時間成為志工,你必定會體會「施比受更有福」的真諦;如果你願意奉獻金錢,就可以支持他們將心中的願景實現;如果你暫時不方便當志工或奉獻金錢,你可以與人分享這些故事,讓人們的心變得更柔軟、更接納;你也可以在心中為他們祝福,你會讓自己擁有更多愛人的能力;當你在路上看見這些家長或孩子們時,給他們一些善意微笑與肯定,他們會覺得被社會接納與尊重。

當你願意付諸行動時,你就會明白「幸福」就是珍惜我們所擁有的。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系副教授 賴念華

寫於紐澤西考試前

二○○八年十月十二日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宗回憶錄》單國璽樞機主教序

教宗回憶錄正封面.jpg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是世界公認改變二十世紀人類命運和歷史的偉人。他衛護人性尊嚴和基本人權的努力,以及對人類的福祉和社會正義與世界和平所做的貢獻,多不可勝述,只以他用道德的勇氣和精神的感召,沒有用一兵一卒,和平地瓦解了唯物無神意識形態的獨裁政權,解救了許多受壓迫者,而使他們重獲人性尊嚴和基本人權與自由的貢獻而言,就是一位令人景仰懷念的歷史偉人。為這個緣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二○○五年四月二日逝世的消息震驚了全世界,整個人類不分種族、國家、宗教、階級、年齡、性別,無不同聲哀悼。從四月二日去世到四月八日殯葬的一週之內,由世界各地擁往羅馬哀悼及瞻仰遺容的人,據媒體報導就有四百多萬,並且大多數是青年人。殯葬日有一百五十四個國家的元首率代表團參禮致哀。此外還有各大宗教團體以及國際各大組織推派的代表參與喪禮。這個空前的盛大喪禮,說明了若望保祿二世對促進人類福祉以及對社會正義和世界和平的貢獻是如何偉大,留給世人的影響是如何深遠!

除了對整個人類的貢獻之外,不得不提到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對普世教會的偉大貢獻。他生長於教會多難之秋,內有極端保守與自由前進派之爭,外有納粹以及唯物無神之獨裁政權的暴力迫害,再加上充滿唯理、自我、自由、享受、世俗等主義盛行之社會大環境之污染和滲透,教會急需革新與適應。於是,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聖神的啟迪領導之下籌備並召開了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梵二召開期間,是一位年輕力壯思想敏銳的主教。在大公會議的文獻中留有他許多寶貴的建議。在他當選教宗之後,他認為積極推行梵二大公會議之決議是他的首要使命之一。他本著梵二大公會議的基本精神,一方面勇敢地衛護闡明教會的基本信仰,另一方面大膽開放地向各宗教以及整個世界開誠布公地溝通交談。除了私下接見或拜訪各大宗教領袖之外,還兩次公開邀請各大宗教領袖在亞西西一起為世界和平祈禱。他向世界開放交談,除了到聯合國演講,接見及拜訪世界各領域的領袖之外,他還到一百多國做牧靈之旅,以便接觸當地民眾,瞭解他們的疾苦以及普世各地重大的問題,努力協助予以解決。

二十世紀是人類有史以來遭受普世性戰禍最慘烈的一個時代,曾遭遇兩次世界大戰,各地內戰之頻繁也是其他世紀所罕見。此外,各種社會政治意識形態,例如納粹、法西斯、帝國殖民主義以及唯物無神共產主義等,都以暴力強加於善良平民,使民眾失去他們的人性尊嚴和基本人權,做這些意識形態政權的奴隸。天主為挽救這個時代的危機以及教會的困境,曾以各種磨練準備了一位改變二十世紀人類歷史和教會危機的偉人。他就是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教宗年幼時,飽受戰亂、飢餓、極權統治以及喪親之痛。他九歲喪母,十二歲痛失他所崇拜的長兄年輕醫生,二十一歲時又痛失和他相依為命的父親。現在他不但孤苦零丁,而且還被納粹強迫停學去做礦工,正如孟子所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養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章句》下)。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從小經過各種患難的磨練,養成了堅忍不拔的性格,對信仰及真理的堅持,愈挫愈勇的大無畏的精神,視野遼闊高遠的胸懷,悲天憫人的愛心,待人接物的誠懇,處理事物的洞徹與明快等特長,都是領導現代世界和教會在狂風大浪中穩妥航向真理、正義、仁愛、和平之口岸不可或缺的美德。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人格是那麼崇高偉大,猶如一座高山峻嶺,在他面前我們只能說「高山仰止」,無法窺其全貌。慶幸,他自己寫了兩冊回憶錄:一冊是《禮物與奧蹟》,中譯本也刊印問世;另一冊就是本書《教宗回憶錄》。這本書是教宗為紀念他晉牧四十五週年以及當選伯多祿繼承人二十五週年雙重慶典時所撰寫的,也算是《禮物與奧蹟》一書的續集。在這本書中,教宗特別講述他在一九五八年晉升主教以後的牧靈福傳以及管理教區和普世教會的經驗。在他講述大事時,也常攙雜一些不為人知的有趣小故事,使讀者愛不釋手。並且從這些有趣的故事背後,可以略窺教宗的信仰生活以及他治理教會之高瞻遠矚雄才大略的特質。

從《教宗回憶錄》中可窺見他在主教以及教宗之職位上的成功秘訣。他是一個會祈禱的人,遇到任何事故,他都會用祈禱尋找天主的聖意。在認清了天主的旨意後,他求天主助佑。他信賴天主的助佑,便勇往直前,全力以赴,努力完成天主托付給他的使命。教宗雖然日理萬機,非常繁忙,但他能夠以祈禱將每日的勞苦化做甜美愛的生活。我和教宗接觸二十五年之久,從未見到他煩躁不安。被刺之後,他的健康日漸衰退,連行動不便坐輪椅時,也沒有妨礙他盡教宗應盡的職務。在他去世前五天,在醫院接受氣切後剛出院,就想向聚在伯多祿廣場的群眾致候。因氣切而發不出聲音,看到他做最後發聲努力時的痛苦表情,真使人落淚。教宗為群羊真是鞠躬盡瘁,達到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的地步。能為這樣偉大的一位《教宗回憶錄》寫序,真是我莫大的光榮。

單國璽 序於高雄靜居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保持內心清明與謙遜

慈悲領導正封面.jpg 

《聖經》是神所默示的,是藉著眾先知把祂的話紀錄下來並傳給世人,所以《聖經》不僅僅是歷史書更是一本愛的書信,有恩典,有權柄,也帶著上帝的應許,就因為如此,因著信而遵循上帝的話就能夠得到全備的祝福。

作者查爾斯.曼茲體會與經歷到了其中的奧義,他了解到所謂最好的領導,不只是一時叱吒風雲而已,還要對後世有著極大的影響力。而作者就在觀察了歷史上著名領導人物的特色之後,發覺他們在諸多領導特質與過程中的一些共同點是與《聖經》所教導的不謀而合。作者將這些歸納出來的結論,針對現今社會中有效率與效能的公司治理做了一個連結。

作者查爾斯是一個從業多年的教授與諮詢顧問,從他多年來自身的經驗當中,得到了一個事實——當人把耶穌的教導應用在生活、工作,更甚是個人內在心靈層面時,他發現有些不可能的事情轉變了,有些不可能的任務達成了!所以書中論述了如何運用《聖經》裡的教義與如何成為一個成功領導人所需注重的細節是緊密連結的。其中提及「寬容勝於批評」,強調「愛」與「服務的心」的重要性,在一個企業裡,一個好的領導絕非只是去稱王而已,不光是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而且更要謙卑的知道自己不能夠做什麼。更重要的是,一個真正的領導者是要有影響力的人,一般的思維總認為領導是一個人孤單的往前走,後面的人只要追隨即可,但作者對於這樣的認知卻有不一樣的見解——領導不只是要帶著人往前走,也要細心陪著這些跟隨者,並且期待這些被領導人有一天能成為一個成功的領導人。領導不單是做好一件事情或帶一群人,發揮自己滿腔熱血無止盡的作為而已,一個好的領導者還要懂得領導別人的心,把人心中的信心與愛心引導出來,讓自己成為一個追隨者的典範。

所以作者開宗明義就點出了「作為一個領導者要切實的發揮影響力,必須先懂得領導自己,進而服眾」,因此才能真切地告訴別人如何被改變。作為一個領導者,是要建立於誠懇、關愛與謙卑的基礎之上。

由此可以看出,領導者與被領導人之間是一體兩面的,如果領導是建立在強勢的作為之下,這對被領導人來說,無法產生實質的意義;反之,如以服務為出發點,基於愛的關心與憐憫,才能真正發揮切實的影響力。作者從頭至尾強調的就是出自內心的關懷,唯有發自真切的心,才能引導出正直的行為,成為一個良好的典範,屏棄身分上的芥蒂去關懷跟隨者,這才是能夠使整個團體發揮最大功效的法門。懂得去發揮每個人的優點,目的是為了讓每位員工都能重視自身,所以,有效的「授權」比為員工解決問題、提供答案來的重要且有效,唯有員工被發掘,被肯定自己的能力,員工的潛能才可以被激發出來。特別是在《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十二節到第十三節裡所講到的:「在一百隻羊當中有一隻羊迷了路,牧羊人就撇下了九十九隻羊去找回那隻迷途的羊」作者認為找回協助保全那隻迷途的人有他的重要性,而不該認為某人表現不佳就放棄他,而且也不應該有犧牲部分員工以達到當有目的之想法。

在這本書中,作者引用了《新約.聖經》中許多有關耶穌用來教導門徒的比喻,而以現下的社會來說,儘管隨著時代的不同,只要領導者願意虛心接受而且順服《聖經》裡的教導,就會帶下上帝所應許的祝福。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要有所作為的渴望/史蒂芬˙柯維(《與成功有約》作者)

書封正面.jpg  

 

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於一九九七年九月過世前不久,我陸續聽說他的健康每況愈下、生病,乃至於住院的消息。我急切地想要跟他談談,並表達我對他畢生心血的深切感激—因為他的作品影響了數百萬人,其中也包括了我和我這一生的工作。我知道當時他已經失明,所以他的妻子每天都會到醫院為他朗讀好幾個小時。我永遠忘不了聽到他的聲音,以及見到他本人的那種感受。他聽到我對他表達感激、敬重與愛時,是如此的親切又和藹。我感覺自己彷彿是在與一個偉大且高貴的靈魂交談。他耐心地聽完我的話之後,說:「史蒂芬,你說得好像我很快就要買單了一樣。我可是還有兩個專案等著要完成呢。」這是多麼真誠的行徑,多麼坦蕩的胸懷,多麼忠於意義治療法(Logotherapy)的原理!

弗蘭克持續貢獻的意願與決心,讓我想起了他與加拿大蒙特婁的漢斯.塞耶博士(Dr. Hans Selye)的合作關係。塞耶以「壓力」為題的研究與著作而聞名。他告訴我們,唯有擁有一份有意義的工作及許多計畫,我們的免疫系統才得以強化,退化性的衰老力量才會減緩。塞耶將這種壓力稱為「良性壓力」(eustress),與來自欠缺意義與完整性的「惡性壓力」(distress)有著天壤之別。我確信這兩股力量會互相影響,增強意義治療法在生理與心理上的益處,也強化人類對生命意義的追尋。

那時,艾歷克斯.佩塔可斯(Alex Pattakos)殷勤地邀請我為其大作《活出工作的意義》(Prisoners of Our Thoughts)寫序,並且告訴我,是弗蘭克的家人建議他這麼做,當時我覺得能夠參與此事讓我感到榮幸又興奮—特別是因為他們認定我在組織管理與領導統御上的作品,與維克多.弗蘭克的「工作守則」,也就是這部傑出作品的核心有著精采的相似性。而我看到佩塔可斯寫給我的信中提到,「在他過世之前一年,我與弗蘭克博士坐在他的書房中,他緊抓著我的手臂說道:『艾歷克斯,你的人生意義就是要寫出這本書來!』」,我對此書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體會。

我永遠忘不了,我在一九六○年代研讀《向生命說Yes!》(Man's Search for Meaning)和《生存的理由》(The Doctor and the Soul)這兩本書時,是多麼深受感動與啟發。這兩本書與弗蘭克其他的著作與演講,一再重申關於選擇的權力、自覺的獨特天性、人類的本質,以及人類追求意義的意志等「靈魂密碼」。當時我到夏威夷去放假寫作,處於一種非常內省的心靈狀態下,我信步走在一所大學圖書館的書架間,隨意挑了本書來看。我讀到以下三行文字,不僅令我大為震驚,而且再度重申了弗蘭克的基本教誨: 

在刺激與反應之間,仍有空間。

在此空間中,存在著我們選擇反應的自由以及權力。

而在我們的反應中,則存在著我們的成長及喜樂。

 

我當時並未記下那本書的作者,因此我也無法提供這些話的出處。後來我又有機會回到夏威夷旅行,那時我甚至又回去找尋這本書,卻發現那棟圖書館已然消失了。

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與我們的反應,在這兩者間,我們選擇那種反應的自由,以及它可能帶給我們生命的衝擊,這三者精巧地勾勒出,我們可以是自身決策的產物,而非完全受制於外在環境條件。它們描繪出弗蘭克一再教導我們的三種價值:創造的價值(creative values)、經驗的價值(experiential values),以及態度的價值。我們有權力選擇自己面對所處環境的反應方式。我們有權力去塑造我們所處的環境。事實上,如果我們忽視這個空間、自由,以及責任,那麼我們生命與遺產的本質可能會受到打擊與挫折。

我曾在一個軍事基地教授「以原則為重心的領導統御」(principle-centered leadership)課程。經過一段時間後,我打算離開。我與這個基地的上校指揮官道別時,我問他:「為什麼你明知在軍中會遭遇到強大的文化力量的抗拒,卻仍舊花這麼大的力氣來引進以原則為重心的生活與領導統御方式?這是你從軍的第三十個年頭,而且你即將在年底退休。你的軍旅生涯是如此成功,你大可帶著你多年來服役歲月中所得到的榮譽與喝采,維持這個成功模式,一路幹到退休呀。」他的答覆令人難以忘懷,也深深地烙印在我的靈魂中。他說:「我的父親前一陣子剛過世。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於是把我母親和我叫到他面前。他示意要我靠近他一點,以便在我耳邊對我說一些悄悄話。我的母親則含淚站在一旁看著他。我的父親說:『孩子啊,答應我你不會像我一樣度過此生。孩子啊,我並未好好地對待你和你的母親,也不曾有過真正的作為。孩子啊,答應我你不會像我一樣度過此生。』」

這位指揮官說:「史蒂芬,這就是我想要推動這項改變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我要將整個團隊帶領到一個全新層次的表現與貢獻上。我想要有所作為,而且這是我第一次衷心地希望我的繼任者可以做得比我更好。截至目前為止,我原本希望這就是巔峰,但我現在不再這麼想了。我想讓這些原則可以制度化,同時將它們內建在我們的文化之中,這樣一來,它就可以長久地延續下去。我知道這並不簡單,我甚至考慮要延役,以持續確保這一切能推動完成。我想要做的,是實踐我父親留給我的遺願,而那就是一種想要有所作為的渴望。」

我們從這位指揮官身上學到的並不是無所畏懼的勇氣,而是察覺到某些更重要的事情。在一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用來準備或執行工作,通常是在組織當中。甚至,我們的退休生活理應充滿著有意義的計畫,不論這些計畫是針對組織、家庭,或社會。工作與愛是組成生命本質的基礎。

偉大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在晚年時也提出了類似的想法,而這與弗蘭克的「追求意義的意志」(will to meaning)思想主軸不謀而合。他認為,他自己的需求階層理論也是由需求所決定的,而且自我實現並不是最高的需求。他最終的結論是,自我超越才是人類靈魂最高的需求,而這也正是弗蘭克思想的體現。馬斯洛的夫人柏莎(Bertha)與其研究助理,將他最終的思考以及這些話語收錄在《人性的極致》(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中。

我個人在組織與職場人群方面的作品,多集中在發展個人與組織的使命宣言上。我發現,只要有足夠的人可以自由而協同地互動,同時這些人也清楚知道所處產業、專業,以及自身文化等事實後,他們會開始摸索、發展出一套集體意識與知覺,想要增進價值、留傳後世。他們還會設定價值準則,以便落實那些遺澤。目的與手段是不可切割的;事實上,目的早就存在於手段之中。沒有任何具有價值的目的會經由沒有價值的手段來完成。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人們曾仔細思量過,最令人歡愉、振奮人心、鼓舞士氣的想法,就是選擇的權力—這個想法是說,預測未來的最佳方法就是去創造它。基本上,它與個人自由有關,也就是學著去問維克多.弗蘭克的問題:生命想要我去做什麼?當前的情境想要我去做什麼?「去做」的自由遠比「得到」的自由多。這絕對是一個由內而外,而非由外而內的方法。

我發現,只要人們心中出現這種知覺、這種意識,而且如果他們真心地問自己那些弗蘭克的問題,並探詢自己的良知,那麼幾乎所有人得出的目的與價值觀都是超越性的。也就是說,他們處理的意義感都比他們的生命更巨大,也真正能為其他人的生命增進價值並產生貢獻—其實就是維克多.弗蘭克在德國納粹死亡集中營中所做的事。他們打破了循環,然後創立新的循環與新的正向能量。他們成為我常說的「轉型人物」;他們打破了過去在行為與態度上那種無意識的文化模式。

我們所見所為的範疇,受限於我們未能覺察的事物。

然而正因我們未能覺察那些事物,

我們就難以做出改變。

直到我們覺察到,這種未能覺察是如何塑我們的思想與行為。

—英國精神病學家萊恩(R. D. Laing, 1927-1989

 

藉由此類的思考,以及由佩塔可斯博士在這本重要的書中所描述的七項宏偉原則,發展出一種首要偉大目標(primary greatness)。在此之中,品格與貢獻、良知與愛、抉擇與意義都各自有其功能,且彼此相輔相成。這與本書稍後章節中所提的次級偉大(secondary greatness)是相對照的—所謂的次級偉大,是指那些在社會成員眼中視為成功,但對個人而言卻是不滿足的事。

最後,請容我建議兩個充分運用此書的好主意。第一,把這些核心原則分享或教導給與你一起工作、生活,而且可能對此感興趣的人。第二,身體力行。想學習事物卻不加以實踐,算不上是真正的學習。想要了解事物卻不加以實踐,也算不上是真正的了解。如果我們只是知曉這些核心原則,但僅止於言語表述,未曾分享或施行它們,這樣就像是個一出生就全盲的人,用學術上對光及其特性、眼睛及其解剖構造等的研究,來向其他人解說視覺的意義。你開始閱讀此書時,我要你體驗選擇自己態度的自由、行使追求意義的意志、覺察生命每個契機的意義、不為難自己、從遠處觀察自己、轉移注意的焦點,以及超越自我。我建議你按部就班地學習,也就是先閱讀這些原則,與他人分享,並且應用它,然後再閱讀下一則,以此類推。或許你會想要一口氣將整本書看完,以得到一個概觀,然後再回頭逐一透過自身的經驗來學習。你將會成為一個改變的觸媒,你也會成為一個轉型人物。你將會停止不良的循環並啟動好的循環。生命會呈現出你過去不曾知道的意義。我是透過自身的經驗,以及在工作場合中與無數的組織和個人一起努力後,才知道這一切。

正如同我的祖父教導我的,也如同維克多.弗蘭克教導我的,生命是一項使命,而不只是一種職業。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