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精選好文 (9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英國BBC電視台實錄報導《The Monastery(英文無字幕)

影片截圖


>>> 精采試閱:治療忙碌,聖殿開始
治療忙碌的真正解藥,一定得在消費性世界以外的地方才能找到,而聖本篤為我們描繪出了那個地方。他了解門外的野蠻人世界,所以他必須在那個世界之外另闢天地。過去這幾年,我的修士弟兄們和我開始稱那個天地為「聖殿」。

聖本篤並沒有用這個詞稱呼它,但這個詞卻能鼓勵現代人,達到許多聖本篤最渴望達到的境界。發現聖殿的修鍊,將把我們從忙碌的困境中拯救出來、前往能帶來平和的心靈世界。追尋聖殿的聲音,在眾多當代困境中已越發強烈,而在追尋的過程中,也暗藏了這些困境的解決之道。

在追尋聖殿的人們眼中,這個字的本質其實已經為他們指出了方向。「聖殿」有二層意義:第一個意義來自拉丁字源的“sanctus”,表示「神聖的」,因此它的第一層含義是「一處神聖的空間」,並由此衍生出第二層含義:「一個足堪庇護的場所」,一個逃亡之人可以避難的地方。簡單來說,套裝假期和放鬆的辦法都具備「聖殿」的第二層含義,卻不可能提供最重要的一點:神聖。我之所以一直強調消費性的庇護所不穩固,就是因為它並非奠基在神聖之上。

神聖是消費性社會無法生產的,因為神聖根本無法製造。當我們認識了神聖,才可能找到神聖;它不會像某些為了配合我們需要、讓人暫時喘口氣的商品那樣垂手可得。一如某位在渥斯隱修院避靜的女士所言:「我開始明白『聖殿』並不是只是短暫的休息、在一個連續不斷的狀態中暫停一會兒,而是在其他人非常特別的伴陪下,有一個凝神傾聽的機會。」

關於尋找聖殿,聖本篤在會規的序言中寫下了簡單的要義:「讓我們與先知一起問上主說,『上主,誰能在祢的帳幕裡居住?上主,誰能在祢的聖山上安處?』弟兄們,在請教過上主以後,讓我們諦聽祂的回答,讓祂指示我們到達祂聖殿的途徑吧!主說:『只有那行為正直,作事公平,從自己心裡說誠實話的人。』」(《聖本篤會規》序言23-6)

進入神聖的聖殿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你平常的待人接物;你不能前一刻惡行待人、下一刻就想找到自己的聖殿。尋找這個神聖之處,要從認識你日常生活中的神聖做起。

任何真心想尋找聖殿的人,都需要細心地實踐這些老生常談。這不是不置可否地說聲「當然!」或「我對平和與安靜很感興趣,但對道德則否。」聖本篤為人們帶來的平和,具體化就是聖本篤會的訓言:一個以棘冠環繞的拉丁字「PAX」(平和)。沒有奉獻就沒有平和,沒有公正也不會有平和。這樣簡單的領悟最常見於國與國和種族與種族之間,但它也需要每個人落實在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裡。

在《修院生活》節目中,其中一位參與者東尼.柏克,在四十天避靜期的第三十八天面臨了重大危機。他對到渥斯隱修院避靜一事非常認真。他當時的工作是為情色節目製作宣傳帶,想到要重回到那樣的工作環境便深感困擾。最後一夜,他有了進一步的聖神體驗,領悟到自己的生活必須改變。這次體驗的影響之一,便是他放棄了工作。他現在在一間普通的廣告公司上班,而且每天都會撥出時間默想。

如果我們想在生活中找到一處神聖的空間,就必須「言行無瑕」;當然,我們不可能隨時做到這點,但做不到卻遠勝於從不去做。

德行是進入聖殿的大門

希望在這一節之前,我已經為忙碌的原因、以及現代一些治標不治本的辦法提出了一種新論點。最後,我想以一個前往聖殿的方式、一扇進入神聖之地的門,作為本章的結束。

我提醒過你,日常行為是找到聖殿的關鍵之一。會規一開始,聖本篤便訓誡修士們,精神尋求中最重要的,就是人類生活中的尋常正直。以下簡短的摘文,正好巧妙地歸納出如何追求真實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即人類的美好天性:「勿陷於憤怒。勿讓怨恨在心中滋長。勿懷欺詐之心。勿假裝與人和好。勿違背仁愛。勿發誓,免得發虛誓。說話出於內心的真誠。」(《聖本篤會規》4 : 22-8)

在進入聖殿之前,我們必須找到大門,而那道大門就是「品德」。想幫自己找到這道人生之門,我建議你記住會規的摘要,並以此檢驗你的良知—不妨加入「我」或「我的」作為主詞,像這樣:

「我絕不陷於憤怒,或讓怨恨在心中滋長。我絕不懷欺詐之心,不假裝與人和好。我絕不違背仁愛。我絕不發誓,免得發虛誓。我說話出於內心的真誠。」

如果這個個人化版本不易記誦,你可以把它寫下來放在顯眼處,晨昏提醒。回想並稱讚自己做到這些訓示的時刻,失敗的時候也要勇於承認。慢慢地,日復一日,讓這些字句由你的頭腦進入你的心靈,直到它們永永遠遠地改變了你的生活,以及生活中的各種人際關係。走進聖殿的大門,就是走進你心靈的門。

封面300dpi

來自「西方隱修之父」聖本篤的靈修智慧,絕非隱修士的專屬,
一般人也適用於平衡日常生活中的「忙與茫」


《一個人的聖殿:安頓心靈的七項修鍊》
Finding Sanctuary: Monastic Steps for Everyday Life

作者:克里斯多夫.傑米森

博客來 http://goo.gl/kh6Rw6 、誠品 http://goo.gl/GhHng1
金石堂 http://goo.gl/7Rt1o2   、讀書花園 http://goo.gl/kO1jKI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好評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85x163  

羅德斯說,「學習新事物很好,可是學東西,比如說開車好了,不會在你老的時候帶來什麼神效。大家期待的是身體與大腦功能的強化,運動就能幫助你達到這個目的,它帶來的改善是全面的。」

若要鍛練認知功能,你可以說數獨只有一支鏟子的效果,而運動卻是推土機。

柯克.艾瑞森(Kirk Erickson)曾是克拉瑪的博士後學生,目前是匹茲堡大學的心理學家,他招募一群老人做有氧運動,在第六和第十二個月兩個時間點測量他們的海馬迴生長情況,出乎意料地發現他們的大腦神經細胞新生並未逐漸停止,海馬迴體積就像汽球般不斷擴大,而且後六個月的成長完全不遜於前六個月的幅度。

規律運動竟能用這麼多種方式在大腦留下印記是很令人驚嘆的,似乎要讓人類成為優秀的多功能執行者。貝克曼研究所最近請一群七至十歲的小孩做「洞穴」檢查,還有跟歐嘉一樣的過馬路模擬。結果是這樣的:體能較好的小孩,不但不怕被虛擬的車子撞到,比起體能較差的同齡兒童,更能不費力地同時執行多項任務,不管是在講手機、聽iPod,或走路分心,都能避免被撞,成功過馬路。喬朵醫師說,更厲害的,是「體能好的小孩不是走比較快,數據顯示他們是思考速度快。」

還有證據顯示規律運動會提高創造力。二○○七年有一項實驗,實驗者要在跑步機上跑卅五分鐘,最大心跳率維持在百分之六十到七十之間,結果這群人總是能提出比對照組更獨特的答案。

「有時候我邊跑邊想事情,有時候我只跑步。」籃球傳奇人物塞秋.佩吉(Satchel Paige)說。邊跑邊想比較好。人在運動的時候,整個大腦全醒了。運動本身是充滿驚奇的矛盾,它既是壓力源(如第二章談到的),也是紓壓劑(也許是已知最有效的紓壓工具)。它促使海馬迴增長,腦部海馬迴這個區塊會感受壓力並加以回應,帶動壓力反應。

運動除了製造愉快的神經化學物質,迅速降低壓力感,也能修復大腦專責管理壓力的部位。歐嘉得享運動的種種好處,正好驗證一句俗諺:它為你的人生增加壽命,替你的壽命增添生趣。上半句不重要,重要的是下半句。運動使憂鬱情緒遠離,我們會感到深刻而持久的快樂。(二○○○年杜克大學的研究發現用運動來治療憂鬱,效果更甚於服用「樂復得」【Zoloft】。)

經過運動洗禮的大腦,似乎有些特別之處。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做的一項研究,是訓練原本不運動的老鼠開始運動,先讓老鼠腦部海馬區的神經細胞增生,再仔細觀察這些新生的神經細胞,結果的確有點蹊蹺:這些神經細胞表現出來的壓力反應似乎有受到抑制,而且力道已經減弱。

一個長年規律運動,腦袋裏的神經元大概還留著汗臭味的人,似乎能緩和壓力迴路對心理產生的紛擾。這中間的因果關係不易確認,但是在每個長青田徑賽,都看得到這種長時間養成的鎮靜效果。許多長青運動健將都有一股如佛教徒般超脫的沉靜氣質,尤其在比賽終了那一刻,你會注意到,這股脫俗的氣質立刻回到他們身上。(這是我觀察許多長青運動員之後歸納出最顯著的現象,我稱之為激烈競逐和與世無爭的不連貫。歐嘉也是其中之一。)

至於什麼是最好的健腦運動,現在還不清楚。到目前為止,有氧運動算是最佳選擇,但也許是因為有很多人研究有氧運動。研究證實這種運動能刺激中樞指揮功能,比如批判思考的能力,還有處理不確定狀況的能力。大約從四十歲起,我們的神經元開始喪失絕緣的功能,接著,其它的腦部變化也陸續發生。但有氧運動會使腦細胞的軸突恢復絕緣能力,加快大腦處理速度,使得神經連結的運作更為可靠。我們也知道有氧運動具有絕佳的認知加乘效應。它「啟動神經傳導和神經營養素的製造,並在大腦重要區塊創造更多受體供其所用,」哈佛的瑞特醫師如此形容。有氧運動也會刺激幫助身體展開正向循環的基因。

對於阻力訓練的健腦潛力,我們知道得比較少。(為什麼?因為動物研究總是先於人體試驗,而且把老鼠放在轉輪上讓牠跑,比起訓練牠舉老鼠專用啞鈴來得簡單多了。)

也有證據指出重量訓練對大腦的某些效果類似有氧運動,像是刺激神經營養蛋白,支持腦細胞存活與複製。除此之外,它對大腦的其它訓練效果甚至比有氧運動更佳。卑詩大學老化、活動暨認知神經學實驗室(Aging, Mobility,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Lab)的主任泰瑞沙.劉安珀(Teresa Liu-Ambrose)發現,老年人舉重可以改善自身的執行控制力,比如安排時間、做規畫,以及處理不確定性等,效果甚至比單做有氧運動更明顯。

有些研究者相信,如果人在執行具技巧性複雜動作的同時,使心跳速率加快,對大腦的功效更大。貝克曼研究所的團隊此刻正以舞者為對象做實驗,觀察他們的大腦是否比賽跑運動員更為敏捷。

從這方面來看,歐嘉剛好選對抗老最佳公式。她做的十一項徑賽項目,分別用不同的方式讓身體在能伸展的空間內充分運動,也是高強度的有氧項目。更棒的是,做完這些運動後,還會有人在她的脖子上掛金牌,大大地讚美一番。簡直沒有比這更完美的大腦鍛練了。

運動跟長壽的關聯還不是最強的。到目前為止,最偉大的長壽預測因子就是好運-出生在教育程度高、衣食無虞的先進國家家庭裏。不過,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運動有資格排第二名,超越飲食、職業,甚至是基因。

哈佛大學的流行病學家洛夫.帕芬伯格(Ralph Paffenbarger)是證明運動與長壽有關的先驅之一。他研究五萬多人後,推估出每運動一小時可延長二小時壽命的結論(這個公式並不準確,等一下我們會談到,不是所有的運動都有相同效果)。

運動給我們得享長壽的機會,憑藉的是降低我們罹患疾病的風險,尤其是心臟病。運動也可以扭轉基因的不利影響,比方說它可以關閉肥胖基因,使它停止作用。運動似乎也能透過促進肌肉幹細胞成長,使基因表現和壽命互相連結,甚至拉長染色體端粒等途徑,達到減緩老化的目的。但這不是說一生不斷運動你就能活到一百廿五歲,只是說你生命的每一刻會比不運動的人來得年輕。

年紀愈大,就愈常聽到「要活就要動」這句忠告,其實這是相當晚近的觀念。一九七二年還有一篇影響深遠的文章提出「撤退理論」(disengagement theory),結果一躍成為主流論述。大意是說,當人步入老年,就必須從社會生活中撤退,什麼事都不必做,只要平靜地接受退出社會這個事實,直到死亡。(德國人用wohlverdient這個字來描述退休時坐躺椅享福的動作。)

今天如果有那個醫師敢這麼建議,可能會被投訴。加州大學艾爾文分校演化生物學家羅斯(Michael Rose)主張新的觀念是:「人類從過去以來的演化結果,讓我們可以在死前那一刻都是活躍且健康的。」

愈來愈多證據顯示,不管你做什麼努力,從靜坐到健康飲食,只要再加上運動,就會看到加乘效果。運動能讓每一個好習慣的效能加倍。

(摘錄自「第4章 流汗告訴你的事」)


啟示-最活力的老後-立體書 (小)  
★ 商業週刊 1407 期讀家書詹推薦 ★

歐嘉奶奶77歲才開始想要運動,到95歲打破33項世界紀錄!
她的長壽、健康與滿足的生活證明——老年,可以是很棒的時光。

《最活力的老後:95歲金牌阿嬤教你不只老得很健康,還可以有成就、有夢想!》
What Makes Olga Run?
作者:布魯斯.葛里森

博客來 http://goo.gl/6CnjPP 、誠品 http://goo.gl/Kg6fG1
金石堂 http://goo.gl/7e8QJ4   、讀書花園 http://goo.gl/odXapn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好評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85x163  

>>> 出版小語
謝謝您閱讀這啟示部落格,我們銘感於心。啟示之所以出版《最活力的老後》是因為自家編輯的父母在退休後,生活只剩行禮如儀的慣性。但某一次同事提及平常自滿於每天游泳的爸爸,竟然在一次的游泳比賽之後,人變得更謙虛而且活力滿滿,原因不在於他的父親得了哪一個名次,而是白髮蒼蒼的父親知道原來「自己可以」。

我們很高興在讀者的部落格推薦中,看到「迫不及待地看完這本書,然後決定要快快拿給老爸看!」這樣一句話,因為這也是啟示的出版初衷。您不一定要像歐佳奶奶一樣挑戰金牌,但從歐佳奶奶的身上我們確信:年老永遠不代表著不能動,熟齡之後才是真正激發潛力,沒有什麼好損失的無懼年代。祝福每一位長者都健康,不放棄挑戰自己,挑戰世界。謝謝各位。

>>> 好文分享

事實上,同樣的情節在各種項目的運動員身上都會發生。

二○一二年法國自行車選手羅伯.馬爾尚(Robert Marchand),在瑞士埃格勒以一百歲高齡打破世界紀錄,全場群眾熱烈歡呼。他在七十八歲才進競賽圈。

同樣也來自澳洲阿德雷德的馬各.貝茲(Margot Bates)一百零三歲在泳池中過關斬將,出賽年齡是八十七。九十多歲的傳奇裸足滑水選手「香蕉」喬治.布萊爾(“Banana” George Blair)第一次出賽年齡是四十六,跟其它人比起來算很早出道。

至於歐嘉,七十七才參加徑賽。如果她早出道,那才叫異數。

理論上,只要用對技巧與姿勢正確,身體一生都應耐得住操練(尤其是跑步,動作只有簡單的前後擺動,比其它需要蹬地、扭轉、有時還要出擊的項目來得簡單)。話雖如此,多數人都沒有用對技巧,而且隨著年紀大,壞習慣愈多,身體的情況就愈糟。比賽選手的情況則是過度練習,肌肉益發不平衡,四肢慢慢移位,軟骨與肌腱被過度壓迫後日漸磨損,最後不堪使用。像歐嘉這類的長青運動員能持續不懈的秘密之一,應該是在激烈的比賽後給心臟和身體各部位夠長的時間休生養息。

當然,長青運動員的秘密不僅在於身體管理,心態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年紀比較大的運動員(像是七十歲以上)參加比賽時通常是抱著興奮異常的心情,因為這對他們來說就像是開啟全新的人生外一章,充滿著期待。中年時期不得不把全副精神花在養家,到這個階段終於可以把身體用在好玩的事情上面而不是工作,當然得緊緊抓住良機。沒獎金拿不重要,不出名沒關係,廠商不贊助球鞋也不介意,光是參賽本身就值回票價了。也難怪原想一睹運動明星風采,特地來看長青田徑賽的觀眾有時希望會落空。他們看不到一九六○、七○年代的巨星,比如拉瑟.韋倫(Lasse Viréns)、法蘭克.蕭特(Frank Shorters)和羅莎.莫塔斯(Rosa Motas),這些人不都應該在長青運動賽裏繼續引領風騷,但都跑去那兒?如果他們在奧運光環褪下後維持自主練習,留在跑道上延續優異表現,適應體能變化,那麼今日的世界紀綠絕對能再往前推進,他們也會是當代的惠洛克和歐嘉。

我曾想暗中觀察我心目中的大英雄卡洛斯.洛培斯(Carlos Lopes)。這位葡萄牙籍長跑在卅七歲拿下奧運馬拉松金牌,讓所有老人同感驕傲。之後洛培斯消失在「奧運退休選手,你在何方?」的檔案中,除此之外只在《辛普森家庭》的劇情當中短暫出現(荷馬在看奧運重播時,掐指一算,發現他跟洛培斯同年,大為振奮,二話不說戴頭巾,貼胸貼,去跑春田馬拉松。瑪格:「你們看,爺爺在跑步!」莉莎說,「那不是爺啦!那是跑到脫水的爸爸。」)

「洛培斯現在在那裏?」我問了葡萄牙隊的經紀人路易。他比了一個彌勒佛的肚子。「受傷了?」我問。他搖搖頭。「那麼是錢?」他點頭,說「可能。」路易有個簡單的成本效益分析,他認為洛培斯絕對有能力重新回到運動場上叱咤風雲,不過這麼做有什麼好處?退休後的傳奇跑者仍然被視為英雄,繼續沉緬在過去美好回憶中,在沙灘上溜狗,與知名藝人交往,根本不會嚮往過去的日子。不是每個人都如此。這次比賽之前就有傳言,偉大的肯亞長跑選手亨利.羅諾(Henry Rono)可能會參加。羅諾的後奧運人生你聽了會很難過。他先變成酒鬼,最後無家可歸,整個人胖到一百公斤,連到外地的旅費也籌不出來。羅諾可能回來嗎?長跑運動界對這件事都持保留態度。「如果他狀況很差還來跑,這對長跑界的形象可是很傷的,」某個田徑部落客這麼寫著。很多人似乎認為,如果以某地最近的比賽成績訂出最低門檻的機制,硬性規定每名選手通過後才有資格參賽,也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難堪。對我來說,這個想法好像違反運動精神。但我的意見也許不夠客觀,因為這個制度可能會讓我也參加不了。

還有兩天才輪到我跑,我搭公車到市區另一端的休斯體育場,正好趕上剛剛起跑的八十至八十五歲組男子十公里馬拉松決賽。

如果你去觀賞長青徑賽,你會發現很多人跑得樣子好像從來沒學過跑步。但今天上午卻有位參賽者跑得分外優雅,以美妙的姿態跨著長而有效的步伐在跑道上疾馳。

以波士頓馬拉松的低標成績做為參賽門檻,惠洛克是歷屆選手當中與門檻差距最大的人。廿歲的頂尖肯亞選手與門檻的差距是一小時多一點點,而高齡八十歲的惠洛克成績在三小時十五分,離低標只差一小時四十五分(波士頓馬拉松將八十歲以上的入選資格訂在五小時,所以長青選手還有一項值得說嘴的成就,那就是符合波士頓標準,也許是五小時內馬拉松選手當中最資深的)。

惠洛克踩著節奏規律的步伐,迎著詭蹫多變的風向在跑道上繞了一圈又一圈,四十二分鐘跑完全程,又刷新世界紀錄二分多鐘。如果看比賽時能同時感到振奮又失落,那就是我當下的寫照。振奮是因為能目睹這般威風八面的表現,實在是千載難逢。失落的是我本來還妄想「贏」這組的冠軍。我十分確定自己沒辦法跑得比惠洛克還快。

(惠洛克的經驗也符合我的斷裂理論。他大學時期原本是傑出跑者,但工作與家庭責任佔據他的中年生活,停了卅年後才重拾運動。)

就在同時,歐嘉也拿到好成績。她的百米跑出廿七秒半,對這個成績感到滿意,雖然她自己的紀錄是廿三秒九五。前世界越野賽冠軍佐拉.芭德(Zola Budd)因為受傷退賽,打包回南非之後,歐嘉就變成比賽的勵志焦點。繼歐嘉鏈球破世界紀錄後,媒體再度以記者會來報導這位「卑詩不老傳奇」的英勇事蹟。

 

「我只想讓你分心,你就會忘掉身體的痛」

「各位選手們,預祝大家拿到好成績,比賽即將在六分半鐘之後開始」,主辦單位宣布。

我們被集合在跑道旁一處小小的等待區。選手們來回踱步,用腳尖蹭著地面,調整腰間的號碼牌,試著把心定下來。什麼樣的身材在這裏都見得到。看到幾個哥倫比亞的選手肚子比我還大,我不禁鬆了一口氣。

「你好像跑很快,」我對著一個身材高瘦,長得像電影明星提摩西.赫頓(Timothy Hutton)的人說,他卻回,「外表可是會騙人的。」

我在比賽的前廿四小時一直四處問人,依他們過去幾十年的經驗:該怎麼準備隔天的比賽?

運動員用的招數五花八門。史登龍有青春泉源操,費伊靠飲食(肉和澱粉分開吃)、歐嘉做靠牆抬腿(「讓血液流到心臟,馬上精神起來」)。不過所有的人都提醒我天氣熱的問題,當時的溫度已經超過攝氏卅七度。有個英國人在手心捏冰塊來降低核心體溫,他說「比吃類固醇有效」。

「每個人的建議都聽聽看,要不要做再說,」惠洛克說。

歐嘉說,「能來這裏參加比賽就已經值得慶祝了。」

 

 

啟示-最活力的老後-立體書 (小)  
★ 商業週刊 1407 期讀家書詹推薦 ★

歐嘉奶奶77歲才開始想要運動,到95歲打破33項世界紀錄!
她的長壽、健康與滿足的生活證明——老年,可以是很棒的時光。

《最活力的老後:95歲金牌阿嬤教你不只老得很健康,還可以有成就、有夢想!》
What Makes Olga Run?
作者:布魯斯.葛里森

博客來 http://goo.gl/6CnjPP 、誠品 http://goo.gl/Kg6fG1
金石堂 http://goo.gl/7e8QJ4   、讀書花園 http://goo.gl/odXapn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好評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85x163  

「總有一天,你會知道現在的痛苦是值得的。」

老樹根的生命故事,會用年輪告訴你。如果年輪是寬的,表示那段時間環境條件佳,樹木生長旺盛。當年輪變窄,表示那段期間環境惡劣,可能發生了旱災、氣候異常寒冷,或生長資源被太過靠近的其它樹木搶走了。

假如歐嘉是樹,我們切下一片橫切面來研究(這大概是科學家唯一還沒做的事),她的年輪也同樣會把故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你。

她的年輪應該是從中間呈扇形向外大幅發散,因為她早年的生活是富足、充滿生氣,也幸福洋溢的。

歐嘉生於薩克其萬省(人口三百名)的豐達(Vonda, Saskatchewan),在加拿大的心臟地帶。官方記載如此,但實際上她家一百六十英畝的農場比較接近斯默滋(Smuts),那是一個更小、更偏僻的地方,在大草原上,草原的盡頭依傍著山腰。這塊地是加拿大政府為鼓勵東歐移民移居此地的贈予,當初這裏什麼都沒有,只有石頭和樹木。

歐嘉小時候對季節的感受很深刻,倒不是因為氣溫或日光的改變,而是因為在冬天,父母親的步調都會慢下來,比較常在家。父親瓦西爾.薩瓦格(Wasyl Shawaga)常在冬日晚間讓十一名子女圍坐在爐火旁,為他們朗讀烏克蘭經典文學作品,像是伊凡.弗蘭柯(Ivan Franco)的偵探小說,塔拉斯.謝夫成柯(Taras Shevchenko)的詩(我們將……休憩與共……/你的姐妹星/永恆,即將閃耀),有時候會念烏克蘭文聖經,但絕對、絕對沒有令他們憎惡的俄羅斯作品。
 歐嘉很確定,她那份烏克蘭精神能保存至今,正是當年那些情感深切的時光。她說「如果我生病,病到不能運動跑田徑的時候-但我絕不會輕言放棄-真到那個日子,我總還有這些經典著作能依靠。」

她的母親安娜.貝伊達(Anna Bayda)是十六世紀英勇對抗韃靼人與突厥人的哥薩克民族英雄-迪米托.貝伊達.維涅斯基王子(Dmytro Bayda Vychnetsky)的直系後代。安娜從烏克蘭搭乘「保加利亞號」蒸氣船從烏克蘭來到加拿大時,只有十二歲。她的性格跟丈夫很像,都是沉默寡言,安於禁慾的簡樸生活。歐嘉說到母親,「從來不抱怨,不管發生了什麼事。」相片中的安娜除了臉圓了點,跟歐嘉幾乎一模一樣。

歐嘉的內外祖父母跟他們一起住在農場上。她和外公米開羅(Michaylo)最親,外公過去在烏克蘭的職業是警察。歐嘉很喜歡看著外公,用鉛筆畫下他的模樣。有一天,外公把雙腳直接放在爐子裏取暖,這個景象還被歐嘉捕捉下來。他死後,遺體放在家人自製的棺材中,家裏每個人都可以安靜地陪他一段。當時沒有甲醛(福馬林),歐嘉還記得看到棺木底邊緣有一些泡泡流出來,母親只好再放個小盆子接住那些液滴。

大蕭條期間,她家的情況比大部份的人來得好;即使發生大旱,農作損失也沒那麼嚴重。(在一次家庭聚會當中,她哥哥史堤夫提到因為沒東西餵馬,只能讓牠們安樂死。然而歐嘉完全不記得有這件事,可見她的父母親把孩子照顧得很好,沒有讓他們直接感受外在不利環境的衝擊。)

歐嘉的年輪在她成長後到社會闖蕩初期,還是寬寬的。她先在煤礦公司做了短期的秘書工作,廿二歲去一所只有一間教室的鄉下小學教書,一年級到十年級的學生全包,年薪七百加幣。雖然一名老師得帶很多個學生,但這個工作讓她感到愉快。

接下來,年輪開始變窄。

在一個舞會上,她結識年輕英俊的保險業務員約翰.柯黛格(John Kotelko),擅長花言巧語的他追女人無往不利,二人很快就結婚。婚後幾周,歐嘉就發現不對勁。他除了自己以外誰都不關心,即使原先有那麼一丁點的愛意,婚後也不復存在。如果說他以前都在演戲,很明顯他婚後不想繼續裝下去了。

約翰經常徹夜不歸,在外頭獵豔。他不但酗酒,還羞辱家人,歐嘉一直忍著。大女兒娜汀在婚後第一年出生,那時情況還不算太糟,但是對娜汀來說,父親就像個陌生人,像鬼魂般不見人影。

有天晚上,喝到爛醉的約翰情緒失控,竟拿出刀子攻擊妻女。歐嘉還牢記著冰冷的刀刃緊貼在脖子上的感覺,她說,「如果我沒有逃家的話,早就死了。我的下場一定是這樣。」

一九五○年代,在加拿大保守的鄉村地區,沒有女人會離開丈夫。歐嘉聽都沒聽過有那個婦女離婚。然而,她終究在懷二女兒的那年,鼓起勇氣帶著八歲的娜汀和微薄的積蓄連夜逃出家門,搭上西行的火車。那是在一九五三年的三月。歐嘉說,「就我所知,我應該是全世界第一個單親媽媽。」

她去投靠住在卑詩省新西敏(New Westminster)的妹妹琴恩(Jean)。新新敏位於溫哥華市郊,社區的人都通勤到溫哥華上班。在這裏,歐嘉生下二女兒琳達(Lynda),也去碼頭區的木材防腐劑工廠上班。工作之餘她去上大學,取得教育學士學位。這段期間過得非常辛苦,她開始吸菸,但只允許自己一天二根。四年後,歐嘉滿卅九歲,菸說戒就戒。

此時,她的年輪很快地再度開展。三個女人,沒有男人的陪伴一點都不成問題。有一天,歐嘉決定在原地重新蓋房子。這件事很簡單,只要打通電話,就有一群壯丁帶著重型機具來上工。錯了!完全不是這樣。「她和娜汀二個人自己動手把房子拆了,拿著簡易到不行的工具,根本是徒手操作。」琳達回憶。新家落成多年後,歐嘉在一九六五年接到電話通知約翰死了,享年四十三歲,死於長期吸菸造成的肺病。

接下來數十年,歐嘉這棵樹進入生長旺盛期。在一九九○年,木紋又變窄了,

這次是娜汀生重病,一九九九年過世。心理學家曾提出「逆境理論」(Adversity Hypothesis),內容大致是說:人的恢復能力是學習而來的。困境出現後,人在面對並加以克服的過程中,就會培養出自我恢復的能力。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的心理學教授強納生.海德(Jonathan Haidt)告訴我,這個理論有溫和與極端二種版本。溫和版認為:苦難會帶領你成長。

極端版則主張,人必須受苦,才能達到發展的巔峰。他還說,「溫和版有實證研究支持,極端派是從奇聞軼事推導而來。」但不管如何,「我相信成長有一段關鍵期,約從十幾歲到卅出頭,如果那個階段沒有遭遇重大挫折或災難,你的恢復能力會變弱。我認為人遇到困難算是好事。」歐嘉生命中最煎熬的時期,就在廿幾歲到卅幾歲。

(摘錄自「第2章 逆境理論:面對壓力的生活哲學」)


啟示-最活力的老後-立體書 (小)  
★ 商業週刊 1407 期讀家書詹推薦 ★

歐嘉奶奶77歲才開始想要運動,到95歲打破33項世界紀錄!
她的長壽、健康與滿足的生活證明——老年,可以是很棒的時光。

《最活力的老後:95歲金牌阿嬤教你不只老得很健康,還可以有成就、有夢想!》
What Makes Olga Run?
作者:布魯斯.葛里森

博客來 http://goo.gl/6CnjPP 、誠品 http://goo.gl/Kg6fG1
金石堂 http://goo.gl/7e8QJ4   、讀書花園 http://goo.gl/odXapn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好評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85x163  

科學家對於活得久又活得好的人那個面向較突出深感興趣。他們重覆測量,找出特定的模式雖然有其價值,但這跟在人瑞身上尋找共同基因的意義類似,就是都想要發現一套特定的處方。不過,性格跟基因有所不同,基因改不了, 但我們可以對性格有些作為。個性有一半跟遺傳有關,剩下的會受到生命經驗所影響,是開放修改的。

 

一‧開放性

歐嘉很常說一句話,頻繁到我都想替她印一件T恤,上面就刻這幾個字:「我有什麼好損失的呢?」

有些研究發現,在開放性面向得高分的人壽命較長、有好奇心、接受度高、想像力活躍、常問假設性問題,對於新奇的事物會有挑戰感而非威脅感,也較不受傳統束縛,對權威的遵從度較低。

開放性這項特質跟自由主義者的關聯比較強,跟保守主義者的關聯較弱。歐嘉的量表填答結果被研究者歸類為「進步型」(所以說政治傾向也是長壽的預測因子囉?其實這個問題沒有確切的答案。不過自由主義者再加上開放性面向分數高的人,飲食習慣確實比較健康。可是保守主義者比較有錢,富裕跟健康的關係也很強,所以保守主義者說他們比較健康。總而言之,這實在說不清楚。)進步型對不確定的承受力頗佳,而且有這項特質,不論政治傾向為何,都跟長壽有正相關。

讓歐嘉感到自豪的,就是她即使一生泰半時間處於貧窮當中,負擔不起豪華旅行,也能行遍天下。她平常努力存錢,等待機會,時機到了就行動。有一次她透過交換教師計畫前往非洲烏干達,再外加一小段行程到泰國曼谷(這是透過同團正在做紅燈區學術研究的牧師的安排)。在曼谷行程結束後,她決定不原路線返國,而是飛其它點,包括開羅、里斯本、南安普頓,最後再回國。這樣繞行地球一圈,只多付卅七分加幣的服務費。

「你生命中還有那些想做的事?」最近我問歐嘉這個問題,結果她一時語塞,想了一下才說,「我對自己做過的事還算滿意。」這讓我想起老化學家卡爾.畢勒瑪(Karl Pillemer)曾經系統性地蒐集並整理美國老人給的建議。他發現,所謂的「快樂之鑰」對不同人有不一樣的意義,但「不快樂之鑰」確實存在,那就是後悔。歐嘉做的一切都是自己決定的,所以沒什麼後悔可言,也因此,她的待做清單是空白的,只除了一件。

「我要學彈琴,」她說。家裏有一台直立式鋼琴,本來是要讓女兒們彈的,但因為她的關係(她不想逼小孩,卻又找不到讓她們自動自發的辦法),女兒們都沒有繼續彈下去。也許她會在社區裏找個鋼琴老師,或者自學。

歐嘉的開放性分數:高

(五大性格因素量表的分數呈鐘型曲線,是常態分布。四分之一的人會在某個特定面向得到「高」分,只有百分之七的人分數是「非常高」)

 

二‧嚴謹性

嚴謹性本質上是測量目標導向的程度,代表即使過程辛苦,也持續朝著設定好的目標穩健前進,更不會投機取巧。

提出五大性格模型的柯斯塔(Costa)與馬瑞(McRae)認為,嚴謹的人「在需求得不到滿足時會加以忍受,也不放棄自己的行動計畫。」

嚴謹性面向得分高的是那些人?就是你翹課還願意借你筆記的人;當你把錢都花在買漫畫書時,他們已經在做投資組合。他們還會去撣門上方的灰塵。

長壽研究的計畫主持人傅利曼和瑪汀(Martin)的研究結果,發現嚴謹性是預測長壽的明確因子。嚴謹性可能是五種性格當中最複雜難懂的,而且在好幾個次面向上,都能看到歐嘉的身影。「重視細節」是其中一項,如果有一天歷史學家想研究歐嘉的運動記錄,不管找那個機構索取,絕對不可能像歐嘉自己的日誌那麼詳盡。她把每次參賽的項目與成績完整地記下來,時間長達十年。

她自我改正的習慣,會讓富蘭克林那些廣為傳頌的守則相形失色,那就是失敗-檢討失敗-改正。有一句話她很喜歡:「絆了一腳之後,你便能預防跌倒。」她很清楚,出一點錯可能是提醒自己注意之後的大災難,所以犯點小錯反而是好事,最重要是學到教訓。研究運動表現的科學家也認為歐嘉的策略非常有效,那就是當我們得到立即回饋,有錯馬上挑出來,對的可得到正向強化,表現會更好。這個工作教練能做,我們自己如果心態嚴謹,不必教練也能做得到。標槍好手史登龍也說,「身體就是一部電腦。每當我準備要投的那一刻,身體一定在同步統計過去丟壞的那五千次動作。」

歐嘉對於她的長青運動同儕的最高評價之一,就是稱讚他們是「誠實」的競爭對手。像是卡蘿.拉法葉堤(Carol LaFayette),歐嘉讚美她「是個誠實的跑者。」我一直追問她,那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這是說她對於自己從事的運動是認真誠懇的,很投入,願意花時間訓練。」

嚴謹性的社交面經常被忽視。嚴謹的人會注意維繫他們的社會網絡,而且有非常實際的理由,因為在你碰到無預期的困難時,朋友是最好的緩衝,朋友是你放在銀行裏的存款。歐嘉至少有三個銀行可用:教會、家人,還有她的徑賽朋友。如果你在朋友圈的信譽良好,就等於持有黃金擔保的貨幣。

嚴謹的人達到他們設定的目標時會感到快樂。快樂的人也會繼續活下去。

歐嘉的嚴謹性分數:高

 

外向性

英國百歲人瑞研究的一項子計畫做了跨世代研究,對象是百歲人瑞的下一代,研究目的是找出這些人從超級長壽的父母親身上遺傳了那些特質。

這些小孩當中有很多是外向個性。

(什麼是外向個性?簡單說,如果你在離開一場朋友聚會時,比剛去的時候帶著更多的能量走出來,你就是外向的人;如果你沒有帶著更多能量離開,那你就是內向的人。)

歷史告訴我們,外向的人具有演化優勢,他們精力充沛,容易和別人建立合作關係,前進充滿挑戰的世界冒險。

證據顯示外向者活得比較久,關於其中的機制有許多人提出理論加以解釋,包括壓力荷爾蒙濃度低、身體活動程度高等。英國人瑞研究的主持人湯瑪士.皮爾斯(Thomas Perls)補充另一點,外向性程度高的人跟「會照顧自己」這個變項也有相關。

我不認為歐嘉很外向,她應該跟大部分的人相似,各種特質都有一點。有時候她覺得人太多,也會想一個人獨處(她的生活就是這麼安排的,女兒女婿住在同間房子不同層最合適她。有點像美國作家梭羅住在瓦爾登湖畔小屋那樣子,覺得太安靜的時候就去找母親共享一頓熱騰騰的晚餐。)

不過,歐嘉積極擁抱人群的樣子,我也看過好幾次。

在甘露市的錦標賽當中,歐嘉擲完五次標槍,其它選手也都離開了,她張開雙臂,以擁抱向每位裁判表示感謝,其中一個只是去收攝影機腳架,還表明「我不是裁判!」,卻不敵歐嘉的熱情,只好翻著白眼回抱了她。

最近幾年來她外向的比例大概是三分之二,其餘三分之一待在家裏。她也用慷慨行為來表現她的外向。往返荷蘭與美國的遊輪歐羅丹號船長有一天在臉書上放了一張有趣的照片,那是一臉驚訝的船長被身高只到胸前口袋的九十歲老太太抓著手,堅持送給他在芬蘭百米賽跑的金牌:這是你的!

五大性格因素量表的研究者認為歐嘉「在公開場合中表現傑出」。

歐嘉的外向性分數:高

 

隨和性

隨和性面向得分高的人朋友很多,敵人很少。他們會傾聽,不吝於表達讚美與情感(要測試是否具備這種性向,可以觀察人們如何對待毫無利害關係的人。如果還是一樣,那這樣的人隨和性分數是高的)。很多認識歐嘉的人,都喜歡她個性那份豪爽與坦率。這種性格不是裝出來的。

在德國記錄片「金色的秋天」(Autumn Gold)當中,我們看到九十四歲的義大利運動員露比卡.高布莉(Ljubica “Gabre” Gabric),她正在準備二○○九年在芬蘭拉底的世界盃長青室內田徑錦標賽。

高布莉心情很不好。她曾經是一九三六年義大利夏季奧運選手,身體還記得過去的輝煌歲月,但如今最好的表現遠不及往日,不管是跑還是跳,都做不到過去的三分之一,讓她非常挫折。

更令她煩心的是本來以為九十歲組只有她一個人,現在才聽到有個新人報名,這個人一天到晚破紀錄,在運動場上所向披靡,把對手殺得片甲不留。

鏡頭轉到歐嘉,她露出親和力十足的笑容。

高布莉在鉛球項目輸給歐嘉。特寫鏡頭下的她如洩氣的皮球般難過地站在一旁。不一會兒歐嘉入鏡,輕輕把手放在高布莉的肩膀上對她說「高布莉,你的表現真的很好!」這時高布莉似乎不知如何回應。這句話聽起來似乎是嘲諷,還帶著一點炫耀,因為歐嘉的表現「更好」!

高布莉說歐嘉讓她氣得冒煙。

「高布莉,我比你年輕!」歐嘉說,「我只有九十歲,你是九十四歲。」高布莉的臉色完全僵掉了。導演揚恩.唐海文(Jan Tenhaven)說「她氣瘋了。」因為她在拍攝過程中費盡心思,絕不透露實際年齡,是唯一一個在片中不肯說自己多大的運動員,「她很怕別人覺得她很老,如果被發現她已經九十四,你也知道,人家連你過馬路都會想來扶你。」那知最後竟然被歐嘉在鏡頭前當場說穿。

就在一場社交災難即將爆發的前一刻,歐嘉使出魔術大師胡迪尼的逃脫術,成功化解危機。她對高布莉說,她要記住自己是全世界最棒的九十四歲運動家。這句話講得非常真誠,高布莉的神情馬上就不一樣了,原本高張的防禦心頓時融解,臉上甚至還出現一抹微笑。

猶太人的意第緒語中「曼須」(mensch)這個字,從字面來看指的是「人」,不過可以用來形容某人身上具備人類最難得的兩種特質,那就是仁慈與慷慨,而且會反射性地在日常生活當中表現出來。

五大性格因素量表當中,歐嘉在親和性的得分最高。這個測驗很準,她常常把「我愛你」掛在嘴邊,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令我難以忍受。每當她對著才見過面的人說出這句話,聽的人總是不知所措(不知道是不是該說同樣的話?如果不說會不會不禮貌?)。不過,最後我還是被她說服了,真的相信她是發自內心這麼說,而且也被感動了。其實這個習慣跟某個新朋友跟你說「Namaste」- 向你心中的上帝致敬 -並沒有什麼不同。

可以確定的是,並非所有的老人都是「曼須」。心理學家指出有些人的個性會隨著年齡增長變得乖戾,他們的論調是認為人一旦變得衰弱,心理也容易感到脆弱,總覺得要表現出強悍的樣子才能存活下去。作家克里斯.柯勞利(Chris Crowley)用「長了疥癬的老狐狸會對著小小威脅狂吠」來說明這個現象。不過,長青運動員的「曼須」特質十分突出,尤其是頂尖的,甚至在競爭激烈的種子運動員當中。

艾克朗大學(University of Akron)的心理學家在一九九○年代初期研究年齡介於六十六到一百零一歲的老人,這些人比他們的手足平均多活七年。研究發現,親和性是讓他們活得更久的特質,他們都有較佳的幽默感。

有一點要澄清,在令人發笑,或是好脾氣當中,歐嘉是那一種?她一定不是前者,她是後者。會逗人笑的可能很難搞、易怒,就像喜劇演員不一定都很 “nice”,跟一般人相較也不見得比較長壽。作家漢娜.荷姆斯(Hannah Holmes)在她的精彩著作《怪胎》(Quirk)當中就指出這一點。好笑的人會引發衝突,好脾氣的人會避開衝突,這對自身確實是有益的。希臘的研究也發現百歲老人會避開讓他們感到緊張或心情不佳的人。當他們發現周遭的緊張情勢升高時,就想辦法開溜。

歐嘉就是這樣。

好脾氣是個相當實際的特質,它很吃香,因為人們偏好跟好脾氣者共事。所以,心理學家瓦蘭主持的哈佛畢業生長期研究發現仁慈、慷慨與賺大錢有相關,似乎也可以理解。

歐嘉的親和性分數:非常高。

 

神經質

 

剛剛我說想替歐嘉做T恤,正面印「我有什麼好損失的呢?」,背面我打算印她常說的第二句話:「該來的跑不掉。」這句話顯示的溫和宿命論,剛好與神經質成反比。神經質的人把生活想得很複雜,擔心行星撞地球,對餐廳的上菜順序感到焦慮,也許還不裝電話答錄機,因為這樣即使根本沒人打電話,依然可以繼續猜測可能漏接了來電。神經質是五種性格中,我們唯一不會想要得高分的項目。

 

我們用扁桃腺來比喻神經質。它在面對新事物時表現逃或戰的反應有多快?(更準確的說法,是扁桃腺如何與額葉皮質溝通,如何一起決定對於新事物該有什麼感覺)。同樣一件事,神經質個性視為威脅,非神經質個性的人反而看成向世界展現優點的絕佳機會(亦即聖經雅各書當中的「恆久忍耐」)。與神經質相反的是沖浪歌王傑克.強森(Jack Johnson)型的隨和,即使海浪即將從身後打下,仍是一派輕鬆地撥弄吉它。隨和是預測健康很重要的因子。

 

神經質比懶散更具演化優勢,因為這種個性夠敏感,能察覺潛在災難,而且較少冒險,所以有這種個性不一定會活得比較短。事實上,有關神經質的壽命,到目前並無一致的證據。美國的長壽研究顯示無憂無慮、沒有野心的人,死亡風險較高,但英國人瑞研究卻做出相反結果。後者不但發現年紀很大的人個性隨和,連他們的後代也如此,神經質得分低表示他們懂得釋放壓力。

 

史丹佛大學的神經內分泌學專家薩波斯基多年在肯亞叢林做狒狒研究,他比較動物外顯行為和血液樣本內分泌分析結果,才知道狒狒的性情對健康的影響至鉅。他最近才發表這個看法,「即便是地位最高的狒狒,如果不具備特定性格,牠的生理機能可能跟地位排名廿的狒狒一樣糟。」

 

用擬人化的方式說明,最健康的狒狒,神經質的程度最低。牠們只對真正的威脅嚴肅以對,不浪費精力想像不存在的挑釁,也不關心超出牠們控制範圍的議題。當牠們因為打敗仗感到傷心難過時,會找同伴尋求支持與慰藉,一方面釋放壓力,另一方面也維繫社會聯結的強度。

 

薩波斯基發現平常不為小事煩惱的狒狒,血中糖皮質激素(壓力荷爾蒙)的濃度比神經質的同伴少一半,而且還多活二至三年。也就是說,天生冷靜的話,可以增加百分之十的壽命。

 歐嘉的神經質分數:低。

 

(摘錄自「第8章 可以長壽的個性與信念」)


啟示-最活力的老後-立體書 (小)  
★ 商業週刊 1407 期讀家書詹推薦 ★

歐嘉奶奶77歲才開始想要運動,到95歲打破33項世界紀錄!
她的長壽、健康與滿足的生活證明——老年,可以是很棒的時光。

《最活力的老後:95歲金牌阿嬤教你不只老得很健康,還可以有成就、有夢想!》
What Makes Olga Run?
作者:布魯斯.葛里森

博客來 http://goo.gl/6CnjPP 、誠品 http://goo.gl/Kg6fG1
金石堂 http://goo.gl/7e8QJ4   、讀書花園 http://goo.gl/odXapn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好評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宗001

教宗方濟各:基督徒的慈善工作是愛天主及愛身邊的人。它可以從救助開始,但不能僅止於募款活動。有些事情被稱為慈善工作,但實際上是「社會良心的自我安慰」活動。這類活動的目的只是為了使自己感覺良好,但是,「愛」需要一個人從自己走出去,將自己真正地給別人。我們要去愛一個人,就必須親身為他服務。不過,有許多慈善工作只像個諷刺漫畫。我有跟你說過一個勞力士金錶的故事嗎?

思科卡拉比:沒有。

教宗方濟各:我在當主教時,有一次明愛會(Caritas)邀請我去參加一個慈善募款晚宴,他們宣稱參加者都是社會頂層的精英。我決定不去參加。那一天,當時的總統也出席了。酒過三巡之後,他們拍賣了一隻勞力士金錶。這是多麼丟臉、多麼恥辱的事。這是不當使用慈善工作,這是在尋找一個會為了虛榮而戴這隻手錶的人來救濟窮人!

感謝主,明愛會不再做這種事了。現在,他們長期在學校服務,興辦單親媽媽及遊民收容所,在烏拉圭以及總統府前的里瓦達維亞大街(Rivadavia Avenues)街角開麵包店,在那裡,他們也出售技術學校的孩子們做的工藝品。這是讓窮人他們自己來提升窮人。

有時,以慈善之名,而非行慈善之事,就像一幅意義良好,但畫得極差的漫畫。沒有愛,就沒有慈善工作。如果虛榮是幫助貧困這個工作的一部分,當中沒有愛,那它就是虛假的慈善。

 

思科卡拉比:我將慈善工作定義為:對迫切需要之人給予協助,並且由此延伸,對需要立即與快速協助的人也予以協助。不過,聖經是用另一個字「tzedakah」來表示對貧窮者的幫助。拉比將這個字解釋為我們應該付的一種幫助窮人的稅。這個字與「tzedek」(公義)的字根相同,似乎也由此產生了一種觀念:任何一個有貧窮人存在的社會,本質上就是不公義的,必須藉著「tzedakh」來修正這種錯誤,或者至少能改進一些。

我們在《塔木德》發現另外一種「gemilut hasadim」的觀念,這個名詞可以翻譯為「溫柔仁慈的行動」。這是指一個人對他同胞的幫助無論是金錢的濟助還是助人的行為,無論是為了富人或窮人、生者或死者,如果是對死者,要妥善地埋葬他們。我相信基督信仰所宣揚的愛,也包含類似這兩種觀念。

 

教宗方濟各:關於「溫柔仁慈的行動」這個觀念,讓我想到「慈善的撒瑪黎雅(撒瑪利亞)人」的比喻。耶穌問誰是那遭遇強盜之人真正的近人時,群眾回答說:「是憐憫他的那人。」

你提到的第二個與公義有關的觀念,在基督信仰裡,是從教會的社會教義中發展出來的。社會公義的觀念過了相當久的時間才傳揚開來,但現在已經是普世的價值了。一般人如果拿教會社會教義的教導文件來讀,會訝異於它所抨擊的事,譬如譴責自由經濟主義。大家都以為教會反對共產主義,但實際上,教會對今日我們所見的自由經濟主義的反對,不亞於對共產主義的反對。

我們必須追求公平的機會與平等的權利,也要為社會福利、有尊嚴的退休、員工休假、休息時間、工會自由……等等而努力。建立起社會公義的,就是所有這些事情。沒有人應該被剝削,也沒有任何事比剝削更可惡我要強調這點,剝削比讓一個人無法謀生、比不讓人工作更惡劣。

有一則軼事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在這個議題上的教會良心:在羅馬帝國對教會迫害期間,皇帝命令一位名叫樂倫(Laurence)的教會執事將所有教會的財產都交出來。當期限到來,樂倫帶著一群窮人去見皇帝,說:「這些就是教會的財產。」這種典範便是我們必須護衛的,因為每當我們把這種典範棄置一旁無論是整個教會這樣做,或只是一個小團體我們就違反了我們的本質。

我們應該以弱小的人群為榮,因為他們使我們向前邁進。窮人是教會的寶貝,我們必須看顧他們。如果放棄了這種理想,我們擁有的就會是一個不冷不熱、衰弱而平庸的教會。我們真正的力量必須來自服務。我們不能一邊以心神敬拜天主,一邊卻不容納需要救助的人。我相信我們都同意這一點。

思科卡拉比:當然。猶太人帶著果樹初長的果實到耶路撒冷聖殿,為此感謝神。<申命紀>第二十六章說,到了那個時刻,我們要在神的面前聲明說:「我的祖先原是個飄泊的阿蘭人,下到埃及……」他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他飢餓無食。這幾句話讓我們想到貧窮。

今天,猶太人及基督徒一起幫助貧窮的人。培培(Pepe)神父與艾福路齊(Avruj)拉比兩人在貧民區合作無間。雖然身為拉比的我們在會堂的工作非常忙碌,但我們還是會將部分時間保留起來,專門用來幫助前求助的人。我們人很少,所以我們沒有很大的組織,無法主動地去找尋需要幫助的人,也沒有常在貧民區或窮鄉陋巷露面。但是,當拉比到貧民區去幫忙時,他去幫助的並不只是猶太人。我們不勸人信教,只是完全地奉獻幫助我們的同胞。

我們是個小團體,所以缺乏可以定期到貧民區做更深入服務的人。我們的人數限制了我們可以做的事。讓一位神父去管理一個百分之九十都是基督徒的社區的新教堂,與去興建一座猶太會堂是兩回事,因為沒有那麼多猶太人。

 

教宗方濟各:從阿根廷的歷史來說,貧民區的神父是相當晚近的現象,是大約四十年前才開始的。那時的扎根曾經歷了一些困難,因為那是在教會體制系統內的新嘗試。同時在這個情形下,也必須釐清其中沒有任何政治動機,因為有時政治與宗教會被不當地連結在一起,而造成不信任。

神父參與了這類工作,就能透過群眾的虔誠而感到自己更歸屬於教會,他們也會得到長上更親切、了解的對待。無論如何,那時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總主教被人指責對貧民區的神父偏心,這也不是什麼新現象了。

在義大利,鮑思高神父為最貧窮的人服務便引起了主教們的不信任,就更別提鮑思高神父的神師創辦慈幼會的嘉法沙神父(Don Cafasso)與創建愛德傳教小修女會的奧廖內神父(Don Orione)了。他們是為貧苦者服務的先驅;在某種程度上,是他們迫使了教會當局的改變。在這裡,貧民區的神父也促成了教會機構在管理上的改變。


>>> 書籍簡介
教宗002
《與教宗對話on Heaven and Earth》教宗方濟各談信仰、家庭、人生與社會

「救贖在於望德,祂終會向我們完全的啟示。」-- Papa Franciscus

中華民國駐教廷特命全權大使 王豫元
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李家同
天主教台北總教區 洪山川總主教
天主教高雄教區 劉振忠總主教
──重量級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 全省實體書局、網路書店,暢銷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宗001

思科卡拉比:宗教對消滅貧窮有完全與絕對的義務。《塔木德》的很多部分都有條文告訴我們,必須要幫助貧苦之人。先知也一再呼籲,特別是先知書中的歐瑟亞(何西阿)、亞毛斯(阿摩斯)、米該亞(彌迦)及依撒意亞(以賽亞),他們講道的重點都是全心為了窮人。

我們要建立一個公義的社會來榮耀神,在這個社會中,每個人都可以有尊嚴地活著。聖經的基本要義之一,就是沒有一個社會、城市、民族我要再加上國家可以忽略健全的倫理要素以及對社會各階層的保障。聖經中一再重複,要幫助寡婦與孤兒。猶太社區的傳統,會為飢餓的人成立一個救助團體。在阿根廷,由「阿根廷猶太人互助會」發展的社區扶助計畫,以及他們聯合其他猶太機構所做的救濟工作,都十分聞名。他們一直致力於協助貧困的人。

在聖經中,所有關於財產權利的條文,都試圖要保證個人不會累積大量的地產(這樣一來,每個家庭都能有足夠的土地維生),同時設立規定,防止土地被過分使用。根據《托拉》的規定,每一塊土地可以耕種六年,但第七年必須休耕,讓土地得以恢復它的養分。

在阿根廷,當災難發生時,這個國家總是立即伸出援手幫助貧困的人。我們社會的許多部門在濟助窮人這方面有很悠久的傳統。我記得在小學時,有次發生大水災,我帶了幾條毯子及幾箱衣物去學校,幫助那些災民。我們家非常熱心地幫忙,即使我家並不富裕。我們社區長久以來對猶太及非猶太人都提供援助。在比尼提卡瓦(Benei Tikva會堂,我們會收集衣物,捐到聖地亞哥德爾艾斯德羅省(Santiago del Estero)以及查科省(Chaco)的潘帕德爾印婓羅(Pampa del Infero)。

令人心痛的是,在我們竭盡心力幫助時,全國很多地區只是袖手旁觀。這是不公義的。許多孩子們無法去上學,只因為他們沒有鞋子可以穿著走路去學校。我們不是在表演奇蹟,我們只是盡力而為。畢竟,是聖經要求我們這麼做的;因為聖經說,當我們的弟兄受苦時,我們不能站著不動。

容我再多說幾句。我想要讓大家知道,長久以來,猶太人一直非常支持所有為了爭取西方世界所公認的自由、平等所做的奮鬥。譬如,在俄國革命時,猶太人對其結果非常關心,因為這完全是為了被壓迫的階級。他們認為,經由這場革命,可以讓所有像猶太人一樣受到煎熬與痛苦的人找到解決之道。我們不需要翻到太久遠的歷史,在七年代的社會解放運動時,基於理想主義而行動的群眾中,猶太人的比例遠超過猶太人在整個社會中的比例。

無論是參加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的政黨,還是所有為了低層人民爭取生活所需的運動,總是有猶太人的加入。即使是無神論的猶太人,他們也仍奉守祖先的命令,不只是為了個人的福利而奮鬥。如果另一個人遭遇困難,他必須為那個人奮鬥。即使我自己過得很好,只要其他人過得不好,那就是不夠好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尊嚴地活著。

 

教宗方濟各:基督信仰從依撒意亞先知那裡承接了猶太的這段經文:「將食糧分給飢餓的人,將無地容身的貧窮人領到自己的屋裡,見到赤身露體的人給他衣穿,不要避開你的骨肉……」我們可以在最後審判的比喻中發現這個關鍵。那時,天上的君王將一些人分在他的右邊,一些人分在他的左邊(分別是好人及壞人),祂對右邊的人說:「我父所祝福的,你們來罷!因為我餓了,你們給了我吃的;我渴了,你們給了我喝的;我作客,你們收留了我;我赤身露體,你們給了我穿的;我患病,你們看顧了我。」那些人問祂,他們什麼時候做過這些事,祂回答說,每次他們為王國中最卑微的兄弟所做的,就等於是為祂所做的。其他那些沒有這樣做的人,是有罪的。

在基督信仰內,我們對貧窮者必須具備的態度,簡單來說,就是「要真正地實行」。祂更進一步要求:必須是面對面、親身地實行。只是透過其他慈善或中介機構來實行,是不夠的。雖然中介機構顯然會有幫助,因為他們能使效果加倍,但是我們不能以中介機構為藉口,而不與需要幫助的人建立個人的接觸。病人我們必須要照顧,即使我們覺得他們很令人反感或厭惡;在監獄裡的人,我們必須去探望……我覺得要去監獄是一件很艱難的事,因為那裡的生活惡劣不堪。但是,我還是去了,因為上主要我親身去到那裡,與受苦的、貧窮的、病痛的人在一起。

對於貧窮的人,我們首先要關切的是他們所需要的幫助:「你餓了嗎?這裡有食物可以吃。」但是,我們的幫助不能僅止於此,我們必須朝著人格的提昇與社會的合一而努力。貧窮的人不能永遠被置於社會的邊緣。我們絕不能接受隱藏在心底的這種想法:「我們生活富裕的人要給生活貧困的人一些幫助,但他們應該就是那樣,離我們遠遠地。」這不是基督徒的行為。我們必須儘快將他們納入我們的社會,經由技職訓練……等方式,這樣他們才能改善生活。

十九世紀末葉,鮑思高神父(Don Bosco)為他在教堂內收留的貧苦無依的孩子們創建了學校,就是基於這樣的理念。他認為把他們送到公立高中沒有意義,因為那不會幫助他們改善生活,所以他創立了技術學校。布宜諾思艾利斯的神父們也在做一些類似的事。他們希望能幫助孩子們,讓他們花兩年的時間學會那些可以改變他們生活的手藝,成為電工、廚師、裁縫……等等。

我們必須協助他們學會謀生的技能。如果我們不為那些貧窮的人傅上自尊的工作就是貶低他們的人格。我們絕不可以用厭惡的眼光看貧窮的人,我們必須正視他們的目光。有時也許這會讓我們很不自在,但我們必須要能這樣做。幫助窮人時的最大危險(或者可說是最大誘惑)就是落入一種家長式的保護心態,結果是不讓他們成長。基督徒的責任是要盡一切可能,將最弱勢的人納入他所屬的社群,一定要納入他們。

 

思科卡拉比:聽了你所說的之後,我要指出其它一些有趣的地方:將人聚集在一起,正是反映了《托拉》的教導每個人都必須要被包含在內。我們也必須為了幫助人們而創建學校。首先創立職業技術訓練學校(ORT)的是俄國,他們剛開始時,也是只著重在手藝及技工的訓練。最初他們創建這類學校是為了貧窮的人,雖然現在的情況稍有不同(現在這些學校更是為了中產階級,而不是為了所有人),但是它們基本的信念仍是「工作帶來尊嚴」也就是教導學生學會一個專長,讓他能夠面對生命的挑戰。


>>> 書籍簡介
教宗002
《與教宗對話on Heaven and Earth》教宗方濟各談信仰、家庭、人生與社會

「救贖在於望德,祂終會向我們完全的啟示。」-- Papa Franciscus

中華民國駐教廷特命全權大使 王豫元
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李家同
天主教台北總教區 洪山川總主教
天主教高雄教區 劉振忠總主教
──重量級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 全省實體書局、網路書店,暢銷熱賣中 ※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宗001

 

思科卡拉比:先知最嚴厲指責的一種行為,就是一個人有祈禱,卻沒有正直的行為。你不能做了這個,卻不做那個我們必須幫助身邊的人,供飢者食,供寒者衣。手上沾了血的人不能就這樣滿手血腥去與神說話;同樣地,搶奪或偷竊他人的人也不能。我們必須努力達成一個沒有人需要伸手乞求施捨的社會這是真正的挑戰。任何一個社會,只要有人需要乞討,就證明它是不健全的。確切地說,祈禱也意味著「看著別人的眼、握著他們的手」,這樣我們才能體會這些受苦的人也是我們的兄弟姊妹,我們的任務是要根除貧窮。

教宗方濟各:幫 助身邊之人,就是將公義化為具體的行為,這個行為就是一種祈禱。如果缺乏這樣的祈禱,我們就會陷入偽善的罪惡中,有如靈魂得了精神分裂症。如果一個人不了 解、也不接受「天主在我的兄弟內,而我的兄弟處在飢寒中」,他的心靈就會受到這種不正常的癥狀所折磨。如果一個人不照顧他的兄弟,他就無法向父親我們的天父講述他兄弟的事,也無法和天主對話。我們一般的傳統總是要顧及兄弟的。

另外我要說的是「懺悔」在祈禱中的重要性:我們要祈求天主的仁慈,因為我們是罪人。耶穌講過一個比喻,有個富人在聖殿祈禱,他感謝天主,因為他自認跟別人不一樣他遵守法律,做了一切該做的事。在他後面的另一個人,是負責向人民收稅交給羅馬人的稅吏。他俯伏在地,沒有勇氣抬起頭來,他祈求天主的憐憫,因為他知道自己是個罪人。第一個人離開時,與他進來時完全一樣;但第二個人離開時,已成為一個正直的人。這就是悔改將自己放在天主面前,承認自己的愚昧、罪惡,並在祂面前自卑、自謙。就是因為這個緣故,驕傲的人不會祈禱,自滿的人不能祈禱。


思科卡拉比:每一個犯罪的人都可以回到神的身邊,我們應該歡迎所有想要回歸上主的人。此外,如果某些人造成很多人死亡無論那是因為個人的意識型態,或是更糟的,是以神之名這樣做只要他們能夠真心懺悔並化為行動,對人性便有所助益。這些可怕的領導者們之所以會這麼做,是出於他們可笑的、神格化的享樂主義,覺得自己比造物主還要偉大。他們把自己所下的命令當作不能稍改的誡命,必須嚴格遵守。他們的所作所為不是為了光榮上主,而是為了非法的利益。這樣的錯誤不能重蹈覆轍。我們必須明白,信仰是人性最崇高一面的展現,但那只限於信仰是單純的情況下。如果不是那樣,信仰就會扭曲、變形,被利用來製造享樂,把人以及人的自我當成偶像來崇拜。

聖 經是個關於簡樸生活與人性的故事,也是關於人類努力去控制自己欲望的故事。在聖經裡,我們看到達味(大衛)犯了錯,也承認自己的罪過。我們看到亞巴郎(亞 伯拉罕)的長處與弱點,看到他內在的掙扎,看到他的偉大與軟弱都是出於他的人性。但是後來,人們不斷地為了各自的團體組織而相鬥,為了保護團體組織,以上 主之名殺人。他們變成了這些組織、權力、王國的殺手。這就是宗教的影響力之所以衰退的原因。實際上,宗教影響力的衰退是由於宗教組織的衰敗,而宗教組織的 衰敗是由於它所犯的各種錯誤,因為它不是為了真誠地尋找上主。

教宗方濟各:在那個時代,達味是個姦夫,也是個智慧型兇手,但是我們仍然尊他為聖人,因為他有勇氣說出「我犯了罪」,他在天主前自謙自卑。

一個人可能做出非常糟的事,但他也可以在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改變生活、彌補自己的過失。確實在信徒當中,有些人用智力或親手殺了人,也有些人是用間接的方式殺人他們付出不公平的工資、濫用人力資源,他們可能公開地成立一些慈善機構,卻不照員工的工作付給他們應得的工資,或是違法雇用員工這就是偽善,也是我所說的靈魂上的精神分裂。當然,我們知道他們所做的,知道他們假裝是天主教徒,但是他們抱持的是從不悔改的無恥心態。就是因為這樣,在某些場合中我不親自給聖體,我退到後面,讓我的神父給聖體,因為我不要這些人有機會來跟我合照或談話。

如 果一個人公開犯了大罪而且沒有悔改,我們可以拒絕讓他領聖體,但是這點很難去檢驗。領受聖體意味著領受主的身體,並且與祂成為一體。但是如果一個人不但沒 有幫助人們與天主合一,反而扭曲了許多人的生命,這樣的人是不能領受聖體的,因為他的行為與聖體的意義完全背道而馳。這種靈性偽善的情形發生在許多人身 上,他們隱藏在教會內,不按照天主要求的公義生活。他們沒有表現悔意。這就是我們所通稱的「過著雙重生活」的人。


>>> 書籍簡介
教宗002
《與教宗對話on Heaven and Earth》教宗方濟各談信仰、家庭、人生與社會

「救贖在於望德,祂終會向我們完全的啟示。」-- Papa Franciscus

中華民國駐教廷特命全權大使 王豫元
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李家同
天主教台北總教區 洪山川總主教
天主教高雄教區 劉振忠總主教
──重量級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 全省實體書局、網路書店,暢銷熱賣中 ※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宗001


思科卡拉比:祈禱可以幫助人們合而為一,因為祈禱時,我們眾口同聲。尤其,根據我們的法典《塔木德》,當十個以上的猶太人一起祈禱時,祈禱的力量就變得更大。祈禱也可以是一種顯示我們身分的行動。我們用同樣的話語、同樣的方式祈禱,祈求與其他人同樣的結果。除此之外,當我們需要自我省察,想要找到內在的生命,以及開始與神交談時,祈禱就是一種深刻內省的行動。
要這樣做並不容易,因為我們必須分辨哪些是我們自己的聲音,哪些是神的聲音。如果我們對聖經有深刻的領悟,就能在其中找到準則,幫助我們更容易地分辨這兩種聲音。總而言之,更加地接近神,是所有神秘經驗的目標;用某種方法去感受到祂,則是我們在祈禱時至關緊要的內心狀況。「祈禱」這個詞當作動詞使用時,在希伯來文是「l’hitpalel」,意思是審判自己。每當我們要更加接近神的時候,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我們個人的缺失。

教宗方濟各:祈禱是釋放與自由的行動,但有時人們的祈禱顯現出一種操控的意圖,這就等於想要去操控天主。之所以會這樣,與某種畸形的心態、過多的繁文縟節、太多想要控制的心態有關。祈禱是傾訴與聆聽。許多時候它是深沉的靜默、敬拜,以及等待結果發生。在祈禱中,也同時存在著虔敬的靜默與類似討價還價的舉動,就像亞巴郎(亞伯拉罕)為了索多瑪與哈摩辣(娥摩拉)的懲罰而向天主求情一樣。梅瑟(摩西)為了他的人民也與天主討價還價,希望天主不要懲罰他們。這種勇敢的態度伴隨著謙遜與虔敬,是祈禱的精髓。

思科卡拉比:在我們與神的關係中,最糟的事情不是與祂爭執,而是我們變得冷漠。一個信徒即使在最低潮的時候也要繼續向神傾訴,就像千萬名要走進毒氣室受死的猶太人所做的,高唱著:「聽啊,以色列,上主是我們的天主,上主是唯一的主!」這是對信仰的宣認:無論發生什麼事,他們仍然相信祂。
在我們的贖罪節祈禱禮中,加入了一個在華沙猶太廢墟(Warsaw Ghetto)找到的一份文件上所寫的故事。這個作者敘述他的妻子及兒女都死了,他是全家唯一倖存的人,他在極度痛苦中向神抱怨,但其中有一段他也說到,無論經歷什麼樣的試探,他依然對祂信賴不移。這就是真信仰。

教宗方濟各:冷漠有許多不同的型態。當禮儀的行為變成社交的場合時,它們就失去了力量。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結婚典禮,有時會不禁讓人懷疑這個禮儀有什麼信仰的意義,因為當神父或牧師在講述婚姻的價值時,許多人都轉到別的頻道去了!他們結婚,是因為他們想要天主的祝福,但那種想望似乎被掩埋而看不見了。老實說,這樣的情況我也不知道要如何矯正。在有些教堂,婚禮就像是伴娘跟新娘的激烈競賽,比妝扮、比衣著,這些女士不是來進行任何宗教禮儀,她們是來炫耀的。
這種情形實在讓我的良心有愧。因為我身為一個神父,卻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我也不知道該如何阻止。我之所以用婚禮來做例子,是因為在舉行婚禮時,這種問題最明顯。

思科卡拉比:這種情形會發生,是因為我們活在一個非常世俗的社會,只關心此時此地。我發現,要避免這種情形發生的唯一辦法,就是先與準新人及他們的父母討論。我會立下基本要求,並向他們解釋禮儀的重要性。我告訴他們,不要忘了,他們將要踏入的地方是聖堂,那裡沒有服裝規定,但如果需要的話,總會有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戴上頭紗或披上圍巾。
在討論時,我會試著強調婚禮的神聖與莊嚴,並且提醒他們夫妻將會面臨的挑戰與困難,譬如建立家庭以及將孩子帶入這個世界。在我講道時,我也做同樣的事。我知道這是我的機會,確保這個場合不會變成一個時裝秀或成為膚淺議題的焦點。

教宗方濟各:讓我再繼續婚禮的例子。我們也是與準新婚夫婦一起準備他們的婚禮,讓我們看看現實狀況—有些已經同居在一起,有些才剛訂婚不久—但不論如何,神父跟他們強調的是宗教的價值觀。有些教堂的準備工作做得很好,但有些只是像個形式。初領聖體(first communion)的禮儀也是一樣。譬如,現在女孩子已經不穿初領聖體的衣裙了,而是像其他人一樣穿個白袍,於是初領聖體的衣著消失了。
如果一個人想要操控祈禱,對自己與天主的關係漠不關心,結果就是他會為了世俗之物而放棄更重要的東西。你剛才講到這個世俗世界時,提到了文化的問題。我相信,世俗是充滿自我陶醉、消費主義及享樂主義的。禮儀慶典的精神必須有一個不同的格調:它與靈性有關,與跟天主相遇有關。 

思科卡拉比:在猶太文化中,沒有劃分出純粹的靈性與完全的物質,就像身體與精神無法分隔一樣。人是一個整體。我們所做的每一件與身體有關的事,也顯示了我們最深的感覺。說到金錢,它本身不是壞東西,它也沒帶著什麼不好—它只是一個工具,就看我們怎樣使用它。當它本身變成一個目標,人們只貪婪地想要更多時,它就變成某種邪惡的東西。
宗教團體也需要金錢來維持及運作。雖然這是必須的,但他們應該要極端謹慎,以企業或非營利機構的認真心態來管理;因為如果他們不這樣做,就會破產。在猶太新年及贖罪節的「聖潔日」(High Holiday)三日慶典時,即使是在最小的會堂,會眾也要付錢來保留他們的座位。那些被叫到講台上宣讀《托拉》或先知書的人也會奉獻金錢—他們可以藉著讀經來榮耀神,所以為了這份榮譽而奉獻。也有些人會奉獻金錢讓其他人享有這個榮幸,讓那些貧苦的人也可以榮耀神。
在古代,如果有人想要榮耀神,他要拿出他所擁有的東西作為奉獻的祭品。在榮耀神的許多方法中,有一個是供給物質所需,以便集中精力在靈性上的事。在贖罪節之前的這段時間,是收到最多奉獻的時候。會堂邀請富裕的人—他們也必須是誠實的人—讓他們擁有手捧《托拉》的榮譽。但是,我們不只邀請富裕的成員,也邀請那些因為品格完善而堪當這份特別榮譽的人。我們必須保持平衡,因為那些奉獻財物來支持團體運作的人也應當受到表揚。
每個人都想要受到肯定 —有些人是全年都出席,有些人是幫助社會服務,也有些人是在物質上給予支持。不是所有與金錢有關的都是壞事,要看我們如何使用它而定。

教宗方濟各:這真是有趣,我們從祈禱的問題一路講到冷漠與金錢的問題。在天主教的傳統中,保留座位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但是我們有「彌撒獻儀」來支持我們的敬拜場所。這些資源最好是來自信徒,而不是其他地方。有時,有些人會認為奉獻金錢可以換來神奇的效果,有些人會認為只要捐錢就能達成他的心願。但是這並不是買賣,而是像你所說的,是獻上自己擁有的東西作為祭品。
當我看到有些宗教禮儀有「價目表」時,我會非常生氣。兩年前,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個堂區有付費的領洗,價格則端看那是一週中的哪一天而有所不同。有時我還會看到,一對愛侶想要結婚,堂區的秘書跟他們會面時,會交給他們一張「價目表」,上面標明如果鋪紅地毯要加多少錢、不鋪紅地毯是多少錢……等等。那是用敬拜來做生意。這是我們自己造成的世俗。
在福音書中,耶穌做了一個很有趣的反省。祂與門徒們一起看著聖殿的奉獻箱,觀察信徒們如何投入他們的獻儀。有位富人放進很多錢,後來有位寡婦來到,只放進很小額的錢幣,此時,耶穌卻對門徒們說:「這個女人給的比所有其他人都多。」他這樣說,是因為其他人是將他們剩餘的放進去,而這婦人是將她生活所需的全部金錢投入。這才是真正的施捨與奉獻,它不是來自我們所剩餘的,而是來自會使我們貧窮的。
當有人來辦告解時,我問他,你施捨給窮人了嗎? 通常一般人會說,有。然後我會問他們,你有看著那個被你接濟之人的眼睛嗎?最常見的回答是:「我不曉得。」我繼續追問:「你有碰到那個你所施捨的街邊乞丐的手嗎?」這時他們臉紅得不知如何回答。對身邊之人施捨,是非常濃厚的人道愛心。但這不是買賣交易。


>>>
書籍簡介

教宗002
《與教宗對話on Heaven and Earth》教宗方濟各談信仰、家庭、人生與社會

「救贖在於望德,祂終會向我們完全的啟示。」-- Papa Franciscus

中華民國駐教廷特命全權大使 王豫元
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李家同
天主教台北總教區 洪山川總主教
天主教高雄教區 劉振忠總主教
──重量級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 全省實體書局、網路書店,暢銷熱賣中 ※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耶穌比宗教大bn
跌跌撞撞跨過終點
★ 蟬聯全省基督宗教類銷售冠軍、查經班指定討論書。
全省誠品六月份特惠 79 折、十本以上團購 75 折 (專線 02-25007008#2084 何先生) ★


「不犯罪」指的不是「不惹麻煩」,而是全心相信造物主完全瞭解祂的創造,也計畫好了要讓世界以特定方式運行。離開祂的創造秩序便是扭曲,要是我們堅持走歧路,便意味著我們把自己當成了神,比神更瞭解什麼才是好的、對的。我們最需要回應的問題不是同性戀、偶像崇拜、酒醉、貪婪或對錯,而是:我們是否相信上主最瞭解世界?亦或認為自己的思維、意志、情緒會做出最正確的判斷?

我想說的是:人不會只因為是同性戀就得下地獄,從來不會。幾百萬年來,神也沒有因為一個人是同性戀便將他打入地獄。人之所以會下地獄,是因為他們想當自己的神、想做自己生命的主宰、想自己決定是非對錯。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跌跌撞撞跨過終點的。在耶穌裡當然有勝利,藉著基督,我們當然也會大獲全勝,就像使徒保羅說的一樣,但不該忘記的是:即使是保羅,身體也始終疼痛、像是插了根刺。大多數人在靈性上都有致命弱點,也遲早都會有靈性痛苦與創傷。有些人跨過終點時,仍在與色欲奮鬥;有些人跨過終點時還是貪吃;同樣地,也有些人跨過終點時還是被同性吸引。

問題的重點並不在一個人是好是壞,而在於一個人有沒有懺悔。誰是他生命裡的神?誰是主宰?他們一生追求的是什麼?他們是相信人還是相信自己?我相信只要耶穌的恩典重重撞擊一個人的心,那人一定會越來越靠近耶穌,一天比一天更肖似於他。

我們確實有盼望、也會得勝,但要切記的是,我們也受召要嚴肅對待罪惡,竭盡全力遠離它、奔向耶穌。〈希伯來書〉的作者很明確地說:我們「應該排除一切的障礙和跟我們糾纏不休的罪,堅忍地奔跑我們前面的路程。我們要注視耶穌,因為他是我們信心的創始者和完成者。」

〈希伯來書〉承認障礙重重,我們身上一直沾黏著罪,就好像衣物烘乾後老是沾著棉絮一樣。然而,〈希伯來書〉還是要我們堅忍,不斷注視著耶穌,一直盯著他看,千萬不要閃神。因為耶穌是我們信仰的起點與終點,信仰依恃的是他,而不是我們,只要一直注視著他,我們便能持守信仰。所以千萬不要驕傲,千萬不要認為這場賽跑的主角是菁英、是「好人」,或是夠資格的人,不是!這場賽跑的主角是邊緣人、低下的人、受排斥的人。

聖經裡最吸引我的段落之一,是那位井邊婦人的故事(記載於新約〈約翰福音〉)。她是第一位獲耶穌揭示自己是彌賽亞的人。這不挺有趣的嗎?耶穌第一次透露自己是彌賽亞的對象,並不是什麼達官顯要,而是一位撒瑪利亞婦人。

我來多提供一點背景知識:在新約時代,撒瑪利亞人不被承認為「正港」猶太人,只被當成猶太人和外邦人的「雜種」,猶太人普遍看不起他們;更何況她還是女人,在那個時代,她等於天生就是次等公民;最糟的是,耶穌點出她婚姻情況混亂,結了又離、離了又結。但也就是在這當口,耶穌向她表明了自己的真實身份,讓她成為〈約翰福音〉裡第一個知道耶穌就是彌賽亞的人!此外,耶穌不僅沒有指責她的婚姻狀況,反而大方地告訴她自己是「活水」,只要喝了,她就永不再渴。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耶穌——也就是神——親自將廣大的恩典與殊榮,給了一個血統不純、低社會地位、淫亂而重婚的婦人。耶穌會這樣做不是沒有理由的,因為神總是愛找邊緣人,如此一來,祂的拯救才會被真真切切地視為恩典,而不歸功於被拯救之人的智慧。耶穌全然摧毀了社會、性別、經濟的框架,對他來說這些藩籬毫無意義,對初期教會也是一樣。新約裡的基督徒,最令人感動的是他們對鄰人的愛,但今天的基督徒,最為人詬病的卻是排擠低下的人。

就我看來,問題的根本是偶像崇拜——將任何人或事放在耶穌之上,將其視為價值、快樂或身份認同的終極根源。偶像崇拜的問題不僅在於將沒那麼重要的事神格化,也在於將另一方的人妖魔化。想知道何謂偶像崇拜,只要看看政治人物有沒有把政敵妖魔化就好了。共和黨員當然可以不同意民主黨員的意見,並為自己的信念與民主黨員辯論,然而,如果哪位共和黨員不僅如此,還將民主黨視為一切罪惡的淵藪,那他便創造了一個偶像,創造了一個虛假的、沒有意義的神。換句話說,如果你將自己任為對的事偶像化,便是將那些與你不同的人妖魔化,把他們貶為「邪惡的」、「世俗的」。

想知道自己把什麼東西偶像化了嗎?只要看看你把什麼東西妖魔化了便知。如果你把耶穌當偶像,自然也會把魔鬼當魔鬼——對我來說,這有道理多了。如果你把耶穌和他的義視為終極的,自然也會把魔鬼視為邪惡的根源,而不致錯認政治、財富、性別是問題的根本。你當然可以與人辯論,但要是你已將某種東西當成神,那你自然不惜花上龐大的精力捍衛它。

名嘴比爾‧馬艾(Bill Maher)的觀點,我大部分都不能認同,但有一點他說對了:

新規則:如果你自認是基督徒,卻支持凌虐、殺死你的敵人,那你最好別再說你是基督徒……
「汝當誆騙敵人」不是耶穌會做的事……
我不是在論斷你,只是想釐清一下邏輯:如果耶穌要你做的事你都不做,你當然不算基督徒,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
這樣的人不算追隨基督,充其量也只算基督的粉絲。

我們是不是該認真、嚴肅地看待耶穌,而不要只是假裝很在乎他呢?由於比爾並不是基督徒,所以我有時覺得不用理他說了什麼——他根本不懂自己談的是什麼嘛!怎麼還敢講得那麼振振有詞呢?但我不得不承認的是:他說的其實沒錯。如果你曾見過許多所謂的「基督徒」如何對待特定族群,從此對「基督徒」退避三尺,卻還是想進一步認識耶穌,我想跟你說的是:他們也許根本不算基督徒,只是打著「基督徒」的名號而已。如果我們真的愛耶穌,就該追隨他、學習他的榜樣,而不要只是當個粉絲。世界在看著我們,而且也能分辨其中區別。

問題討論
1. 為什麼愛「他們」如此之難?
2. 傑夫說基督宗教在受壓迫、被禁止的時候,也是發展最蓬勃的時候。你認為為什麼會這樣?
3. 你是否曾試著自己洗淨罪過,而不讓耶穌用恩典洗淨你?
4. 耶穌這個人的什麼地方最吸引你?請說說看。
5. 傑夫認為,偶像崇拜指的是「將任何人或事放在耶穌之上,將其視為價值、快樂或身份認同的終極根源」。我們為何會把其他事物放在耶穌之上呢?你的價值、快樂與身份認同又在哪裡?
6. 如果你真的追隨耶穌,人生會有什麼不一樣嗎?

爆紅影片搶先看


立體書沒書腰版
如果恩典是水,教會就該是海洋;
我曾經誤入歧途,直到我認識耶穌!

《耶穌比宗教大:我熱愛耶穌,為什麼卻討厭宗教?》
Jesus Religion:Why He Is So Much Better Than Trying Harder, Doing More, and Being Good Enough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到博客來買 >>到金石堂買 >>到誠品購買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照片
傑弗森.貝斯齊(Jefferson Bethke)
小名傑夫,他不是牧師、神學家或諮商師,只是一個想要活出生命意義的美國年輕人。

2012 年,當時 23 歲的傑夫寫了一首熱情而強烈的詩〈為何我討厭宗教卻熱愛耶穌〉,他和朋友把這首詩的影片上傳到YouTube,沒想到短短 48 小時之內竟然吸引了 700 萬個人點閱,一年的點閱人數更高達2300百萬以上!影片內容掀起廣而深的宗教文化討論,吸引了以年輕人為主的網路世代,不分教徒和非教徒,從無神論者到宗教界各方領袖都認真關注和回應。喜愛寫作的他以此為主題,寫成《耶穌比宗教大》這本書。

貝斯齊目前與妻子、愛犬住在華盛頓州的塔科馬,擁有一家蠟燭工廠,希望藉由燭光照亮社會。

影片搶先看


【影片內容】
假如我告訴你:耶穌是來廢除宗教的;
祂的使命不是叫你去投共和黨;
共和黨不等於基督徒;
你說人盲目,並無法讓你得到光明;那麼,你會怎麼想?

我想問的是:如果宗教這麼偉大,為什麼它引發這麼多戰爭?
為什麼它能蓋巨型教堂,卻無法餵養窮人?
為什麼只因為離婚成了單親媽媽,它就說上帝不愛她們?
而且舊約裡,神還說宗教人士是娼妓呢!

宗教也許談到了恩典,做的卻是另一套
他們嘲諷神的兒女,正像當年嘲諷施洗約翰一樣
他們沒法解決自己的問題,所以乾脆掩蓋起來
不知道這樣跟在棺木上灑香水沒兩樣
發現宗教出了什麼問題嗎?它根本沒觸及核心!
只是調整外在行為,列一長串「應做事項」
只管衣著光鮮,外形乾淨體面
這跟把會腐爛的屍體做成木乃伊有什麼兩樣嗎?
我不想論斷什麼,只希望大家能拿下假面具
只是在臉書的宗教欄打勾,並不等於你是基督徒
這種邏輯根本不通,我們也不會用這種方式面對人生其祂面向
就像買了件湖人隊球衣,並不等於你是湖人隊球員
老實說,我以前也是這種人,但沒人因此批評過我
我表現得像個教會乖寶寶,私下卻沉溺色情
我禮拜天上教堂,禮拜六卻胡天胡地
好像我受造的目的就是為了性與享樂
並建立一個整齊、體面的偽裝
但我現在認識了耶穌,所以我反而大聲宣告我的軟弱

如果恩典是水,教會就該是海洋
教會不是好人好事博物館,而是破碎之人的醫院
所以我不必隱瞞失敗,也不必隱瞞罪過
因為我依靠的不是自己,而是祂
因為在我與上帝為敵、不想接近祂時
祂往下望著我說:我‧要‧那‧個‧人
所以耶穌討厭宗教,叫那些宗教人士傻瓜
你不覺得這比死守規則好得多嗎?
我想講清楚:我喜愛教會、喜愛聖經,我也相信原罪
但若耶穌去你教會,他們會讓祂進去嗎?
宗教人士曾說祂好吃、貪杯
但上帝之子從不自命清高,過去不會,現在也是

回到正題,有件事一定得說:
耶穌和宗教相去甚遠
一個是上主天工,一個是人為發明
一個是治療,一個是感染
宗教要你做一些事,耶穌則是把這些事都做了
宗教把你當奴隸,耶穌把你當兒女
宗教給你束縛,耶穌放你自由
宗教使你盲目,耶穌讓你看見
所以,宗教與耶穌根本毫不相同

宗教要人尋求神,基督信仰則說是神尋找人
因此救贖是我白白得到的,寬恕早就與我同在
那不是靠我自己爭取,而是靠耶穌的順服
因為祂戴上荊棘之冠,鮮血一滴滴流下祂的臉
祂帶走了原本該由我們承擔的苦果,所以這叫做「恩典」
祂被人類謀殺,卻放聲吶喊:
「父親哪,赦免他們,因為他們不曉得自己在做甚麼。」
當祂被釘上十字架時,心中想的是你
祂帶走你一切的罪,把它們帶進墳墓
因此我跪在十字架前邀你過來,這裡還有位子
因此我討厭宗教,實在有夠不喜歡
因為當耶穌說「成了」的時候,我相信祂說的是真的

【英文原文】
What if I told you Jesus came to abolish religion
What if I told you voting Republican really wasn't His mission?
What if I told you republican doesn't automatically mean Christian
And just because you call some people blind doesn't automatically give you vision

I mean if religion is so great, why has it started so many wars
Why does it build huge churches, but fails to feed the poor
Tells single moms God doesn't love them if they've ever had a divorce
But in the Old Testament, God actually calls religious people whores

Religion might preach grace, but another thing they practice
Tend to ridicule God's people, they did it to John The Baptist
They can't fix their problems, and so they just mask it
Not realizing religion's like spraying perfume on a casket
See the problem with religion, is it never gets to the core
It's just behavior modification, like a long list of chores
Like let's dress up the outside make it look nice and neat
But it's funny that's what they use to do to mummies while the corpse rots underneath
Now I ain't judging, I'm just saying quit putting on a fake look
Cause there's a problem if people only know you're a Christian by your Facebook
I mean in every other aspect of life, you know that logic's unworthy
It's like saying you play for the Lakers just because you bought a jersey
You see this was me too, but no one seemed to be on to me
Acting like a church kid, while addicted to pornography
See on Sunday I'd go to church, but Saturday getting faded
Acting if I was simply created just to have sex and get wasted
See I spent my whole life building this facade of neatness
But now that I know Jesus, I boast in my weakness

Because if grace is water, then the church should be an ocean
It's not a museum for good people, it's a hospital for the broken
Which means I don't have to hide my failure, I don't have to hide my sin
Because it doesn't depend on me it depends on him
See because when I was God's enemy and certainly not a fan
He looked down and said I want, that, man
Which is why Jesus hated religion, and for it he called them fools
Don't you see so much better than just following some rules
Now let me clarify, I love the church, I love the Bible, and yes I believe in sin
But if Jesus came to your church would they actually let him in
See remember he was called a glutton, and a drunkard by religious men
But the son of God never supports self righteousness not now, not then

Now back to the point, one thing is vital to mention
How Jesus and religion are on opposite spectrum
See one's the work of God, but one's a man made invention
See one is the cure, but the other's the infection
See because religion says do, Jesus says done
Religion says slave, Jesus says son
Religion puts you in bondage, while Jesus sets you free
Religion makes you blind, but Jesus makes you see
And that's why religion and Jesus are two different clans

Religion is man searching for God, Christianity is God searching for man
Which is why salvation is freely mine, and forgiveness is my own
Not based on my merits but Jesus's obedience alone
Because he took the crown of thorns, and the blood dripped down his face
He took what we all deserved, I guess that's why you call it grace
And while being murdered he yelled
"Father forgive them they know not what they do."
Because when he was dangling on that cross, he was thinking of you
And he absorbed all of your sin, and buried it in the tomb
Which is why I'm kneeling at the cross, saying come on there's room
So for religion, no I hate it, in fact I literally resent it
Because when Jesus said it is finished, I believe he meant it

立體書沒書腰版
如果恩典是水,教會就該是海洋;
我曾經誤入歧途,直到我認識耶穌!

《耶穌比宗教大:我熱愛耶穌,為什麼卻討厭宗教?》
Jesus Religion:Why He Is So Much Better Than Trying Harder, Doing More, and Being Good Enough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到博客來買 >>到金石堂買 >>到誠品購買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耶穌比宗教大bn ★ 蟬聯全省基督宗教類銷售冠軍、查經班指定討論書。
全省誠品六月份特惠 79 折、十本以上團購 75 折 (專線 02-25007008#2084 何先生) ★


我們都受邀赴宴
耶穌用浪子回頭的故事,說明天父對全人類的愛。故事裡的兩個兒子,一個努力工作、服侍父親;另一個則是先要了屬於自己的遺產,然後說聲「掰掰」就走了,到處旅行、參加派對,最後一文不剩,淪落到吃豬的飼料。

你大概已經在教會聽過這個故事了:故事的主人翁是小兒子,他是標準的紈絝子弟,放浪形骸、花天酒地,後來終於發現日子不能這樣過下去。他感到羞愧、心碎,覺得父親絕不可能再次接納自己當他兒子,但還是有可能讓他在家當傭人,而且回家當傭人,還是好過現在一貧如洗。於是他回家去,準備求父親給他一份工作。沒想到的是,父親不但沒罵他,還遠遠就向他跑來,擁抱他、親吻他。父親根本不在意他的道歉,反而大宴賓客歡迎他的歸來。他覺得能在家幫傭就心滿意足了,但父親還是把他當兒子看待。總之,這是個優美又充滿恩典、救贖的故事,說明了天父多想找回我們。

不過,教會通常只看這則故事的其中一面,沒注意到它更有趣的另一面:這個浪子回頭的故事,是耶穌說給宗教人士聽的,不是講給叛逆小子聽的。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都把焦點放在浪子身上,而非另一個循規蹈矩的兒子身上呢?

〈路加福音〉在講到這則故事之前,提到法利賽人埋怨耶穌不該「接納壞人,並且跟他們一起吃飯」。看來宗教人士兩千年來沒怎麼變呴?衡量基督徒之心的最佳判準,就是看看他吸引了哪些人,又批判了哪些人。如果耶穌在你心裡,你應該會跟他一樣,吸引到社會上的邊緣人。但在此同時,也會有群人看你不順眼。

耶穌是以這則寓言來回應法利賽人的批評,知道這個背景相當重要,因為這則寓言的重點不只是浪子的得救,也包括哥哥對弟弟獲得拯救的反應。大家都以為這則寓言的主角是弟弟,但從說寓言的背景看來,耶穌是為那些「虔誠」的「哥哥」們講這則寓言的。

聖經上說:「那時候,大兒子正在農場。他回來,離家不遠,聽見音樂和跳舞的聲音。」大兒子遠遠聽見了宴會的聲音,我挺好奇他那時是怎麼想的。我相信在那當下,他還完全不知道弟弟已經回來了,搞不好他覺得老爸的中年危機終於爆發,竟然找了DJ,還到處掛起布條。

等他發現這場宴會是為他任性的弟弟而辦時,聖經說他「非常生氣,不肯進去」。他心裡應該在想:這太不公平了!我為老爸盡心盡力,把他照顧得無微不至,但我弟呢?他不過是個揮霍家產的敗家子罷了!為什麼老爸為他辦宴會,卻什麼都沒給我?

他憤怒地質問父親:「你看,這些年來,我像奴隸一樣為你工作,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令,你給過我甚麼呢?連一頭小山羊讓我跟朋友們熱鬧一番都沒有!但是你這個兒子,他把你的財產都花在娼妓身上,現在回來,你就為他宰了小肥牛!」

有些人很像大兒子,覺得只要自己好好做,天父就會賞賜厚禮,至於別人?他們壞透了,根本不配從天父那裡得到任何東西。

有些人則像小兒子,對過去的所作所為感到羞愧,認為自己不配接受天父的禮物。但實際上,天父是自由贈禮給祂揀選的人,激進地展現祂的愛與恩典。

祂會對犯罪的孩子說:「把那頭小肥牛牽來,宰了,讓我們設宴慶祝!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復得的。」

但對那些自以為是、覺得自己是社會棟梁的人,神也會忽視他們的驕傲,慷慨地邀他們赴宴,說:「孩子啊,你常跟我在一起;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可是你這個弟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復得的,我們為他設宴慶祝是應該的。」

這則故事吸引我的地方在於:這位父親沒有放棄他的大兒子,沒有脫口而出說:「好,隨便你,反正我跟你弟弟要去宴會了。」

相反地,他聽到大兒子不肯進來,馬上跑出去跟他談,想辦法安撫他。很多虔誠的基督徒什麼人都憐憫,就是無法憐憫像大兒子這樣的人。但神不一樣,祂對小兒子施恩,也對大兒子施恩;祂想拯救每一個人,也想賜福每一個人,祂希望虔誠的人、反叛的人都來赴宴。我們可以繼續自以為是、顧影自憐,但也可以歡喜領受天父的一切恩賜。

想得很深一點,你也會發現:這位父親對兩個孩子毫無虧欠,但他們都不知感恩,只是表現方式不同而已。

小兒子笨,大兒子驕傲;
小兒子是人迷失了,大兒子是心迷失了;
小兒子輕視父愛,大兒子則以為父愛要靠爭取得來。

我們這些神的兒女,從創世以來也是這樣對待天父的,可是祂還是邀請我們與祂同在,享受祂的一切。大、小兒子要學的功課,也是我們要學的功課:人生的喜樂不在於從天父那裡獲得什麼,而在於如何做祂的孩子、與祂同在。天父已準備了饗宴,我們也全都受到邀請。

事實上,自詡為虔誠信徒的人比誰都難接近基督,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已經夠好了。在浪子回頭的故事裡,我們只看到小兒子開開心心接受了父親的愛,但耶穌沒有說大兒子後來有沒有參加宴會,這則寓言沒有結局。那位父親試著安撫大兒子、邀他一同參加宴會,但大兒子的反應如何,則不得而知。

耶穌用這則沒有結局的寓言,作為對我們這群「大兒子」的邀請。他真正想問的是:你願意參加宴會嗎?

無論是第一次尋找耶穌,或是曾經假裝自己遇見了他、現在再重新回頭找他,或是曾在聖經之上添加自己的規則、希望能藉此成為義人——想接近耶穌,一定需要他的恩典與真理。不論是嘻哈歌手、在街上兇你的人,或是剛參加完查經班就去抽大麻的棒球隊員,都無法讓你認識耶穌。我們有時是誤解真理,另一些時候則誤解了恩典。

然而聖經裡的上主是慈愛的天父,不僅充滿恩典,也充滿真理。

問題討論

1. 傑夫說他有時也執迷宗教律法與過時的正統教理,卻忽視活出信仰。你呢?
2. 你是否也認為在宗教圈裡,大家更在意規則(如不可喝酒、不可賭咒、不可刺青),卻很少對窮人、被壓迫的人付出同樣的關心?
3. 依你之見,一般基督徒對同志社群的態度是否展現了慈悲、公義與信仰?理由何在?
4. 傑夫說:「天堂不是為畏懼地獄的人設的,而是為熱愛耶穌的人設的。」你又怎麼看天堂呢?
5. 「在內心沒被耶穌的大能轉化之前,我們只能列出一份外在行為清單,一一照著做,好讓別人認為我們是基督徒。」你也有過類似的經驗嗎?如果有的話,請分享一下。
6. 如果看你吸引、批判了哪些人,就能發現你真實的信仰,你會怎麼做?
7. 在浪子回頭的寓言裡,那位父親希望兩個兒子都能參加宴會。你呢?你想參加還是想抗拒?原因何在?

爆紅影片搶先看


立體書沒書腰版
如果恩典是水,教會就該是海洋;
我曾經誤入歧途,直到我認識耶穌!

《耶穌比宗教大:我熱愛耶穌,為什麼卻討厭宗教?》
Jesus Religion:Why He Is So Much Better Than Trying Harder, Doing More, and Being Good Enough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到博客來買 >>到金石堂買 >>到誠品購買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耶穌比宗教大bn
★ 蟬聯全省基督宗教類銷售冠軍、查經班指定討論書。
全省誠品六月份特惠 79 折、十本以上團購 75 折 (專線 02-25007008#2084 何先生) ★


他不是你學到的那個耶穌
回頭想想主日學和基督教營隊的時光,我記得他們常用兩段經文鼓勵我們這些小孩:

倚靠上主的人,充沛的精力源源不絕。
他們會像老鷹一樣張開翅膀;
他們奔跑不疲乏;他們行走不困倦。


還有這段:

惟有我知道我為你們安排的計劃:我計劃的不是災難,而是繁榮;我要使你們有光明的前程。

經文說神對我們有美好的安排,我們既珍貴又獨特,如雪花般片片不同;經文還說只要我們倚靠祂,祂就會讓我們像老鷹一樣振翅高飛。

這些經文是真的嗎?當然是真的。可是,它們的真義跟我們認為的不太一樣。神對我們的人生的確有重大計畫,但那可能跟我們預想的計畫不一樣。在基督教早期,許多基督徒被視為國家之敵,有些還被丟到競技場餵猛獸。所以,下次你再看到這些經文時,請提醒自己一下:無論對你、還是對那些被獅子活活撕成碎片的人來說,這段經文都同樣真實。如果說他們的遭遇也是神對你最好的安排,你會不會對神失望呢?

如今回想,我當初完全扭曲了這些經文,把它們套進我那「自我感覺良好」的基督教。神為我安排的「美好計畫」是打擊、受考驗?別開玩笑了!苦難當然是魔鬼幹的好事,不是嗎?但事實上,神為我們安排的美好計畫,有時就是要我們變得更像耶穌,人生充滿痛苦。只不過我們不會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些經文,只把它們印在T恤、汽車貼紙上。

我只有一次看到T恤上印了很不一樣的話(而且它印在前面,不怎麼好看):「從他口中吐出一把鋒利的劍;他要用這劍來擊敗列國。他要用鐵杖治理他們,並且要在全能上帝那忿怒的榨酒池中搾出烈酒來。在他的袍子和腿上寫著『萬王之王,萬主之主』這名號。」

不過,我們顯然不喜歡這段經文。它看起來充滿危險,而且跟現代對神的看法很不搭。然而,這句經文就跟我們印在書籤上的那些經文一樣真實。當耶穌第二次降臨的時候,他可不是來散播愛,而是要向罪惡與反叛宣戰。

你相信這位耶穌嗎?
發現我從小認識的基督教有別的面向之後,我開始在聖經中到處尋找這位危險的耶穌。與我那被消毒過的基督教相悖的每一段經文,我都細細閱讀。

耶穌無家可歸?
耶穌稱某些人為魔鬼之子?
耶穌真的要他的門徒跟隨他,不只是舉舉手、簽張卡片而已?
耶穌說要扛起殘酷的十字架,才算是他的追隨者?

我最喜歡的經文之一,是〈以賽亞書〉(〈依撒意亞〉)的這一節:「我們都有罪,連我們最好的行為也像污穢的衣裳。」我們時常忘了:即使是我們「最好的行為」,在神面前也只是「污穢的衣裳」。不管是幹了一堆壞事的日子,還是做了很多好事的日子,在神面前都一樣污穢!那如果我祈禱、讀經、濟貧、一週上教堂九次呢?很抱歉,你還是一件污穢的衣裳,離耶穌和他的十字架遠遠的。如何?這樣夠刺耳了吧?

如果這樣的神還不令你吃驚,讓我跟你說說另一件事:法蘭西斯(Francis Chan)牧師寫過一本《瘋狂愛上神》(Crazy Love),裡頭說「污穢的衣裳」的希伯來文,也可以解釋為「月經帶」。也就是說在這句經文裡,神認為我們的善行沒比一條沾血的棉帶更好。下次你去洗手間時不妨看看垃圾桶,提醒自己那就是你和耶穌善行的差距(這樣講很粗魯,我知道)。

不只是聖父會說這麼刺耳的話,耶穌也會,而且他是跟他那時代最虔誠、最狂熱的人說——他說他們是「偽君子」、「毒蛇」、「兇手」。你想想,這樣的耶穌會不會痛斥你的教會或部落格不夠謙卑、仁厚呢?

耶穌最嚴厲的言詞,竟是用來指責當時最虔誠的人,你不覺得這很有趣嗎?你原本大概會想,他應該會指責那些社會邊緣人犯罪,例如娼妓、毒品販子、稅吏等等。可是他卻對宗教領袖這樣說:「我鄭重地告訴你們,稅棍和娼妓要比你們先成為上帝國的子民。因為施洗者約翰來了,他指示你們應當走的正路,你們不信他;可是稅棍和娼妓倒信了他。你們看見了仍然沒有改變心意,還是不信他。」

如果一個虔誠的人聽了這話沒暈倒,我還真不知道什麼能讓他暈倒。

耶穌成天跟社會裡的最邊緣、最受蔑視的人在一起,也強烈反對別人用假惺惺的方式介紹他。他的話應該不只讓我們吃驚,更讓我們害怕,因為他當年指責宗教領袖、法利賽人的話,完全適用於指責今日的基督徒。

以我為例,我就常常只關注自己的外在表現,努力做事來爭取救贖,卻忽略掉旁人很小、很簡單的需要。我常常更像法利賽人而非聖徒;愛聽別人告訴我我有多棒,卻不太想知道耶穌有多棒;往往更在意別人的罪,而非自己的罪。總之,我常常覺得自己身上有法利賽人的影子。

面對真實

你曾陷入內在掙扎嗎?你可曾明知什麼念頭是錯的,卻就是無法擺脫它?當我自以為是、或是從律法的觀點來看事情的時候,常會陷入這種困境。有時我真痛恨自己待人的方式,更厭惡自己脫口而出的話。有時我越讀新約越沮喪,因為一看到法利賽人的故事,我就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確更像他們,雖然我更想效法的明明是耶穌。

每當我頑冥不靈,耶穌尖銳的話語總能把我喚醒。耶穌的話有某種風格、某種力量,總能搖醒我,把我拉回現實。很重要的一點是:耶穌從不無的放矢。他希望每個人都悔改,所以如果他很嚴厲地說了什麼,那也是因為唯有如此,我們才願面對真實。某些時候,好言相勸就是無法打動、刺激、喚醒我們。就像挖開硬土得用鐵鏟一樣,耶穌有時之所以會疾言厲色,也是為了敲碎我們剛硬的心。他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讓我們得到喜樂。

我想耶穌會說這麼嚴厲的話,是要警告大家別忽略真實、重要的事,只關心實際上無關痛癢的事。我們已經全然忘了神在意什麼、做了什麼,也忘了該怎麼與祂深交。神很明確地說過祂不在意外在行為,只在意我們的心。祂心之所繫的不是你的作為,而僅僅是而已。但你真的知道這件事嗎?你真的有好好想過嗎?

耶穌絕不僅止於「不抽煙、不喝酒、不耽溺情慾」,他比這些事重要太多了。身為基督徒,我們必須停止用自己的方式看待聖經,相反地,我們應該靜下心來,謙卑地敞開心胸,期盼上主能更深刻地向我們揭示祂自己。當然,這是個危險又令人生畏的主張,但我們如果能不再抗拒耶穌,不再把他塑造成我們想要的樣子,純然接受他的樣貌、傾聽他的話語,我們一定會發現:他是個文化叛逆者,我們那美觀、可愛、袖珍的「基督徒」小盒子,根本容不下他。但在接受耶穌原本的樣貌之後,我們也會更自由、生命更豐富。

當我想透過好好表現來尋求耶穌時,我其實遺忘了那個真實的耶穌——那個希望我們不是為了他的賞賜而愛他、服事他的耶穌,那個危險、不可預測、激進而迷人的耶穌。

問題討論
1. 傑夫在開頭時說:「我真正的宗教大概跟大多數美國青年一樣,是一種披上基督教外衣的道德感。」你覺得他的意思是什麼?你自己在生活中有類似的經驗嗎?
2. 基督宗教在你生命中變得理所當然?如果是的話,為什麼會這樣?
3. 傑夫知道媽媽的性傾向之後,放棄了神、也開始叛逆,但他說叛逆就像是喝鹽水。你是否也有類似的經驗?是否也曾試著止渴,卻找錯了東西喝?如果有的話,請談談這段經驗。
4. 為什麼在我們的文化裡,靜默是許多人最大的恐懼,年輕人又尤其如此?
5. 你曾將聖經視為情書嗎?有的話,為什麼?沒有的話,又為什麼?
6. 傑夫開始跟隨耶穌不久後,就發現他跟隨的是個安全、無生氣的耶穌——一個他創造出來的耶穌,而非真正的耶穌。請描述一下真實的耶穌是什麼樣子。
7. 傑夫提到基督宗教已經變成一門生意。你也有過同樣的經驗嗎?你是否曾感到,基督宗教其實是超越消費文化的?
8. 你曾否拒絕相信,生命中的磨難也許是神的計畫?神可能會用什麼樣的考驗,來讓你變得更像耶穌?
9. 為何基督徒常常更注意循規蹈矩,而非關注別人的需要?

爆紅影片搶先看


立體書沒書腰版
如果恩典是水,教會就該是海洋;
我曾經誤入歧途,直到我認識耶穌!

《耶穌比宗教大:我熱愛耶穌,為什麼卻討厭宗教?》
Jesus Religion:Why He Is So Much Better Than Trying Harder, Doing More, and Being Good Enough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到博客來買 >>到金石堂買 >>到誠品購買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寂靜之書001

很久以前,大概是在太初的時候,有原始的黑暗恐懼(Chthonic Terror)。在初民社會裡,還沒有誰有時間擔心抽象的東西—那個時候還有更緊要的問題,實際上是有兩個彼此糾結的問題。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們確信自己不是動物嗎? 如何證明這一點?」用神話的方式回答這個問題就是通過言說—語言是人類才有的,從本質上來講動物是沒有語言的。但是第一個問題就簡單多了,「我們如何才能活著?」

原始的黑暗恐懼是指黑暗能吞噬光線,會狼吞虎嚥地吃掉它,將其消滅或者毀掉。黑夜將征服白晝;太陽不再升起,火焰熄滅,寒冷將肆無忌憚;人類都將死去。光就是生命;黑暗就是死亡。這並不是象徵的說法;事實就是如此,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講就是如此。為了減輕恐懼心理,我們可以做任何事情來助太陽一臂之力,或者加以勸導安慰,威逼利誘;儘管太陽力量強大,但看上去卻脆弱而難以捉摸。我們必須做點什麼,我們也準備做點什麼。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祈求太陽」的儀式幾乎非常普遍,從墨西哥的阿茲特克到古代塞爾特人的慶典都說明了這一點。一方面這些儀式可怕陰森、代價高昂、殘酷無情,另一方面它們富有創造力,華美而又蘊含著豐富的象徵意義。

重要的是,這些儀式起作用。每天早晨太陽升起,而在遙遠的北方,這裡陽光的問題顯得更重要,每年春天太陽都會重新回來。有趣的是,儘管如此,還是有人對此心存疑慮,而且是越寒冷的地方,懷疑就越是多了幾分。維京人從來就不曾有過完全的自信:我所知道的唯一一個例子就是在北歐神話裡這種情況非常突出。所有的神會出來參戰,造成萬物滅絕。他們竭盡所能,為了自己,為了人類,為了光明;但是美麗與光明之神巴德爾死了,我們無處得知是善神還是黑暗勢力獲得了勝利。即使是眾神贏了,也會付出慘重的代價,以悲劇收場(像《魔戒》裡的哈比人一樣)。恐怖只是暫時給趕跑了,但並沒有失敗;現在勢均力敵,難分勝敗。我想這或許就是為什麼維京人的文化從來沒有提到、沒有渴望得到或者發現過靜默的優點,這樣的文化目前我還是第一次碰到。瓦爾哈拉神殿也是我所遇到的最為喧鬧的地方,這裡根本就沒有為北歐英雄們準備任何永遠的安寧和溫馨的音樂;他們所能夢見的就是酩酊大醉後的狂呼亂叫,和一片叮叮梆梆的摔打敲擊聲。

然而對絕大多數文化來說,魔法是有效的—而且因為我們能用魔法,我們覺得自己聰明過人(必須要指出來的是,使用這些魔法的理由是比較正當的)。我們贏了。太陽升起;春天到了,冰雪融化,河水流過肥沃的土地。最終我們覺得自己聰明絕頂,非常有安全感,所以就發明了「科學」,用不帶有一點神話與魔法的內容,來解釋為什麼太陽沒有給吞吃了,以及同樣重要的,為什麼太陽明天也不會被吞噬掉。這樣一來,我們不僅覺得身心舒暢;而且還極大地節省了人力物力和時間。這可是大獲全勝—確實如此。這是我們的規則—我們自己的法則,而不是神的,也不是光明自己的規律,「我們的」這個詞就被供奉到了神龕裡。是我們的語言—而不是動物的語言—讓太陽(光輝、生命、食物、未來、物種和世界)獲得了生命。

那麼現在情況又如何呢? 當我們試著抑制真正的恐懼而又不願意承認這些恐懼時,會發生什麼呢? 恐懼或許出現的面孔不太一樣;它在語言裡(語言總是如此)從具體轉換成抽象;從實實在在轉換成象徵。於是現在恐懼就在其他領域出現了。

(當然,這個心理分析過程是有可能的,而且整個故事都真的帶有戀母情結的成分—用小孩子的話來說就是,爸爸的存在會不會奪走媽咪的愛呢? 還是媽咪帶來的混亂吞噬了爸爸的權威? 坦白說,我對此表示懷疑。)

現在抽象的恐懼就是擔心靜默將吞噬語言—靜默將壓制意義的產生,重新製造空白,光明將離我們遠去,而我們則統統死亡;而死了的人是相當安靜的。既然我們已經放棄使用魔法,因而我們無法像曾經祈求太陽一樣,通過儀式強求語言健康無恙。我們需要新的策略。不用說我們會想到狡黠的辦法:否認靜默的存在,視之為缺少或者缺失,讓它不起作用。我們說靜默「需要」—因此也就期待著被打破:就像馬兒一樣必須被馴服。但是我們仍然感到害怕,而不斷發生的生態災難增加了這種恐懼,我們擔心總有那麼一天,科學也幫不了我們,語言會消失,光明也會消失。我們對靜默充滿了恐懼,所以我們盡可能少的去接觸它,即使這意味著我們可能失去體驗靜默有利的一面的機會,就好像孩子們獨自或者沒有看管在鄉間漫遊一樣。

我們認為靜默就是缺失了什麼東西,是一種消極的狀態,我們否認它的力量和意義。因為感到恐懼,我們將其從自己的生活中驅趕出去。

在我去威爾戴山谷之前,我還沒有注意過公共場合裡有噪音,但是一旦我體會到不同的靜默,我對噪音變得越來越敏感。在我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之前,我於某日去了蓋茨黑德(Gateshead)的市中心買一個廢紙簍,還有一些我需要但是不急著用的東西,這些東西並不是特別重要,我大可以在不忙的時候去買—因此購物本身並不是招致煩惱上身的原因。購物廣場或多或少被設計為噪音盒子—裡面到處是光滑的表面,非常有利於聲音的傳播;屋頂可以阻止聲波穿過,並且將其反射回來形成回聲;許多商店還播放背景音樂,充斥著每個走道;而廣播聲則不時引起陣陣騷動,到處都是三三兩兩的人群。我很快就發現這樣的環境讓我煩躁不已—讓我覺得身體不適,感到心慌、疲憊。我完全買不成東西了,不到一個小時就只能流著眼淚離開購物中心。

我花了好一會功夫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我以前沒有得過廣場恐懼症或者幽閉恐怖症(這兩者在診斷上症狀很相似),當然好像也從來沒有發作過。我堅信這是聽覺上的過度刺激造成的—再沒有更好的解釋了。現在知道這一點,也就能夠很好地加以控制。但是到城裡去,或者參加大型聚會,或者去任何沸沸揚揚、鬧哄哄的地方都會讓我心煩意亂,疲憊不堪。我在倫敦生活多年,自己卻從未意識到這一點,更別提為噪音所困擾了,但是現在我發覺這幾乎難以忍受;只要我到了城裡,睡眠就很糟糕,我得喝很多酒來幫助睡眠,可喝酒讓我很容易犯睏。事實上,數以百萬計的人整日生活在一個不斷充斥著噪音的環境裡:這肯定不利健康,對我而言則剛好可以解釋為什麼街上到處充滿著緊張和暴力,還有一張張表情嚴峻、閉著嘴巴的臉。這樣的環境下要擺脫周圍的噪音,很多人使用「隨身聽」自由選擇,將喜歡的音樂灌滿耳朵,這麼做看來是有道理的,儘管實際上卻是製造了更多的噪音—比方說滋滋作響的耳機。

這不僅僅是主觀上的感覺。強有力的證據表明了過多地接觸噪音有害身心健康,會引起高血壓、攻擊性行為、失眠、高度焦慮,耳鳴和失聰;而這些症狀會導致其他的健康問題,例如心血管疾病。英語中「噪音」(noise)詞源已不可考,可能從兩個詞語演變而來,一個是「nausea」(拉丁語是「病了,不舒服的」意思),另外一個是「noxious」(拉丁語意思是「有害的」)。

我開始認識到我們低估了這一危險:比較低的聲音,尤其是連續不斷而且又不在我們控制之中的低沉聲音,看上去不起眼,而實際上卻是非常有害。我們覺得這種噪音不算大,但它有可能具有破壞性。

和其他形式的環境污染一樣,噪音污染相對來說是新出現的問題。人口越密集的區域不可避免地越是要吵鬧一些;讓一個時時刻刻活動著的人不發出一點聲響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個地方的人越多,噪音也就越多。過去二百年裡歐洲人口迅猛增加,但是農村人口卻急劇下降,直到現在還是如此,這說明更多的人擠在更為狹小的空間裡,承受著更多的在十八世紀簡直不敢想像的噪音。這種變化還在繼續:比方說,蘇格蘭地區島嶼上的人口在過去十年裡比之前減少了百分之三。而且,地表越是堅硬光滑,地勢越是起伏不定,噪音增量越多。十九世紀社會學家、新聞記者亨利.梅休(Henry Mayhew)在他那本著名的《倫敦的勞工和窮人》(LondonLabour and the London Poor)一書中提到,過度密集的人口以及由此必然帶來的喧鬧,在理智與道德上給城市貧民帶來相當大的傷害;後果是複雜的,因為那些曾經一個人或者幾個人一起做農活的人,現在去了工業革命時期嘈雜喧鬧、使用蒸汽機作為動力的工廠裡。越來越多的工人__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狹小的空間裡工作,被工廠和礦井裡地獄般的噪音所吞噬。

如果說十九世紀人們身邊的噪音是因為城市化和工業化而增加,那麼到了二十世紀,更多的噪音是作為技術發展以及不斷增加的繁榮的副產品而出現。馬匹發出的聲音比腳要更多一些;汽車和火車製造的聲音又比馬匹多些;而飛機製造的噪音則是最大的。同樣的事情,幾乎所有省力的機器—吸塵器、冰箱、榨汁機、中央暖氣設備和空調、電腦,甚至是吹風機—都比用手工來做的噪音要大些。收音機、立體音響和電視機—加上其他休閒娛樂的電器—也增加了噪音。我們的家也許比過去要更講究私密性,但是它們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安靜了。總之,無處不在的通訊技術增加了人類的交流,減少了人們周圍靜默的總量。

中世紀的基督宗教學者認為,魔鬼慣用的伎倆就是誘惑人類到這樣一個地步:永遠不能單獨與神在一起,也永遠不能面對面關注另外一個人。基督宗教傳統中,撒旦總是受制於自己,無法創造新的東西—他既缺乏想像力,又沒有藝術細胞。於是,行動電話在我看來,代表著地獄力量的一次重大突破—這是新的事物,允許魔鬼在自己偉大的設計中向前邁進了重要的一步。有了行動電話,一個人就永遠不會覺得寂寞,也不會全身心去關注別人。從魔鬼的角度來看,擁有行動電話最為得意的事情在於,相當多的人相信這並非什麼好東西,但還是不得不擁有。當然,我完全清楚行動電話極大地改善了某些人的工作環境—但奇怪的是,行動電話給派上了一些奇特的用場。例如,許多醫生告訴我,行動電話讓他們的出診變得如何容易了,但是他們顯然沒有注意到,得到這種方便的同時,他們就再也不上門看病了。

(以上摘自《寂靜之書》第四章〈諸神與靜默〉)

寂靜之書封面
作者:莎拉.梅特蘭
定價:350元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寂靜之書001

清晨。流光溢彩的早晨,與平時大不一樣,危高處,並無一絲風。這裡寂靜得近乎完美:先是一對烏鴉沙啞地粗糲地叫了幾聲,拍打著翅膀飛過,接著不知名的小鳥也啁啾幾聲。今天是十月的第一天,白腰杓鷸和蠣鷸都飛到海邊去了。過一會兒,峽谷的另一側將傳來一陣喧鬧聲—從格拉斯哥(Glasgow)開往斯特蘭拉爾(Stranraer)的兩節車廂列車將隆隆地駛過,跟著另一個聲音也許就要響起—尼爾照料完放養在我房子後面山坡上的羊群後,會開著四輪摩托車轟隆而過。他要是路過,准會朝我招招手,我也向他揮揮手。情形差不多就是這樣。

我端著一杯咖啡在自家小屋門前的臺階上坐下來,俯瞰峽谷,欣賞著只有我才讀得懂的空靈。實在是太美了。我們都知道維吉妮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那句家喻戶曉的話:每一位女作家都需要屬於自己的房間。在我看來,這話只對了一半。我需要整個荒原。一位朋友對此擔心得不得了,專門來看看我是不是瘋了,此舉顯然有些小題大做。最後她無可奈何地說:「看看你,莎拉—方圓二十英里什麼都沒有!」

這裡並非「什麼都沒有」。事實上,有千變萬化的雲彩,有蘆葦、雜草、石楠花和鳳尾草在風中別樣搖曳的身姿,還有瞬息變幻的光影:從早到晚,一年到頭也都是如此。太陽和雲彩交相輝映,轉瞬即逝。從某種意義來說,朋友是對的。正是這種無邊的空寂讓我身不由己地投向它的懷抱。我看著它,可觀之物甚少倒反而看得真切。我傾聽著,這無音之韻、無聲之律方才和諧。山上電線杆和電信杆踏著步,翻山越嶺而去;四周山脊線蜿蜒起伏,圍成碗狀,盛滿了寂靜。向下望去,隱約可見數條銀練,似斷非斷,似續非續。哦,這不是那山谷中蜿蜒而下潺
潺的小溪麼?

我昨天拿到了房屋竣工證書,一大早不免有些自鳴得意。蓋新房子,要拿到設計和施工許可,完工後檢驗員來驗收,檢查房子是不是按章建造,有沒有違反建築規定和標準。我的房子樣樣符合,現在造好了,驗收合格。一切都完工,清掃乾淨了。昨晚和工人結算了工程款,一起小酌了幾杯,一年來為了房子,我們之間既有痛苦,也有歡愉,現在一切都結束了。而今我就坐在這裡,重溫屬於我的從一開始就為之而來的靜謐。

三分鐘之前,一隻白尾鷂捕獵飛落到離房門不到二十米的小溪邊。牠仿若上天賜給我的禮物,可遇不可求。在英國很少有人在花園裡能見到白尾鷂,牠們數量非常少,在蘇格蘭高地最多也不過一百對出頭罷了。牠們個子比禿鷹略小,體重卻輕了許多,常常棲息在荒涼幽僻的地方。雄性白尾鷂盤旋在空中,從下面看來,如同幽靈一般—渾身純白,頭部灰色,翼尖卻又醒目地點綴著黑色。牠們低空滑翔獵捕食物,翅膀展開成V字:勇猛,瀟灑,自由自在。這種鳥我很少碰到,不過我第一次來到被廢棄的牧羊人小屋—也就是我現在新家的位置—的時候,在石塊壘成的矮牆邊就看到過一對。牠們向我述說著群山的寂靜,歡迎我來到這片空寂之地。

這安靜的鳥兒悄無聲息地離開忙自己的事兒去了,牠掠過西山頭,和來的時候一樣,轉眼就不見了。我感覺今天早上牠飛過來就是迎接我的,想到這我不禁一陣狂喜,慢慢地這欣喜讓我感到踏實,更加滿足。儘管還有很多事情要馬上做,我卻點燃了一根香煙,坐在門前的臺階上。十月份還這麼暖和實在少見。上週下了第一場霜,在汽車擋風玻璃上留下了晶瑩剔透、巧奪天工的美麗圖案。回想起來,覺得當時的霜花多麼漂亮,自己又是多麼開心。接下來想想卻__覺得有些奇怪。怪就怪在我會開開心心待在這樣一個靜謐的地方,沉浸在金色的晨曦中。在接下來的兩週裡,日記裡只是一片空白,什麼也不願記下來。除了偶爾爬一爬山,或是下山在海邊散散步,或是禮拜天去做彌撒,我哪裡也不去,更別提有人來拜訪我了。我一直想弄明白自己為什麼要來這裡,又是怎麼到的,這確實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因為,我的生活一直是鬧哄哄的。

事實上,大家都過著喧鬧的生活。和其他威脅我們健康和安全的污染一樣,「噪音污染」也已經被正式列入生態社會的討論議題中。許多人抱怨英國皇家空軍低空飛行訓練帶來噪音;公眾場合播放的背景音樂沒完沒了;鄰居們大聲嚷嚷,酗酒的人說話粗聲粗氣,讓人無法忍受。

抱怨歸抱怨,可是很多人知道自己確實離不開行動電話,行動電話是想打就打,不分場合,就是在自己家裡也一樣,製造出來的噪音塞滿了自己的耳朵。所以,當他們不得不面對真正的寂靜時,會覺得不習慣,甚至感到恐慌。因此人們認為,「交流」(這個詞一直被認為就是「交談」)是建立良好關係的必要條件。「獨處」和「孤獨」幾乎成為同義詞,也許更為糟糕的是,「沉默」和「沉悶」兩個詞的意思看起來越來越接近了。孩子們足不出戶,在自己的房間裡看電視、玩電腦,充斥著嘈雜之音;火車上的吸煙車廂更名為「安靜區」了,可是這裡面的乘客也帶著耳機聽音樂。

我們都夢想能擁有平和與寧靜,願意尊重隱私,也以為和在熙熙攘攘的社會中相比,人在獨居一隅、沉默寡言的時候更真實。但是我們卻很少主動享受這份安靜。一方面我們對安靜抱有浪漫的幻想,另一方面卻覺得它很可怕,對心理健康不利,妨礙了我們的自由,要想方設法不惜一切代價避開它。

我的生活充滿著噪音,這可是千真萬確的。

(以上摘自《寂靜之書》第一章〈生於喧囂〉)

寂靜之書封面
作者:莎拉.梅特蘭
定價:350元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浸淫書頁的智慧,體會啟示的美好,拉近我們與祂的關係

即日起到2014年2月28日,填寫特惠書單
傳真到(02)25001990或25001991
就能享有系列書籍75折優惠,滿400元免運費!


若不知如何操作,請直接打電話給讀者服務專線
(02)2500-7718~9 (服務時間:周一~周五9:30~18:00)


>>>按這裡下載 75折特惠書單 (解壓縮 zip 檔內有兩份文件)



特別推薦:《聖五傷畢奧神父傳》
( 單本75折 省120 元)

畢奧神父-立體書  

他能驅魔、說預言,擁有分身能力、可以治病、讓腫瘤消失…

他身上有耶穌受難時的五道傷口,無法治癒卻散發馨香…

他是天主差來的使者,助人抵抗邪惡,帶領靈魂歸向基督。


名人推薦

輔仁聖博敏神學院教授 吳伯仁
台北總教區神父 林之鼎
終身義工 孫越
卡內基訓練負責人 黑幼龍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回顧畢奧神父的一生,可以說是天主「在一個平凡的人身上,成就不平凡的事」。畢奧神父所接觸的人士來自四面八方、各個階層,他不論宗派——即使不是基督徒也不例外——他總是熱情地接待。他的熱誠接待,無異是一個先知性的行動。──吳伯仁,輔仁聖博敏神學院教授

如果人們昧於所看見的傳奇,而忽略了畢奧一生所忠勤追隨的是真人真神耶穌、並唯天主旨意是從,那麼所看到的畢奧神父,將只會是一幅失焦的圖像!在這些 奇蹟的背後,反映出的是一種渴望、一種追尋,而畢奧神父某方面讓我們碰觸到了——主的真光。──林之鼎,台灣天主教總修院神父

五傷畢奧神父的一生是奇蹟。他的手腳有紅腫出血的傷痕,他能說出別人以前做過的事,他能「猜」到別人心中在想什麼,令人難以置信。其實宇宙的存在就是 一個奇蹟,人的一生也是一個奇蹟。人都可以活出永恆的生命,我滿心希望你相信。──黑幼龍,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


原價:480元、曬書節特價:360元 (每本省120元)
團購訂書另有優惠,請洽 (02)2500-7008 #2084 何先生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香港城邦書店 電話:(852) 2877-8606 傳真:(852) 2578-9337 
地址:香港灣仔駱克道 193 號 東超商業中心 1F 43334

■ 以下書店也可以購買「啟示出版」書籍

香港書店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40x250.jpg

重建信任的練習不侷限於感情的修復。絕大多數的人是因為童年或過往人際關係中遭受過虐待、漠視、遺棄或辜負等經驗,使他們一生都必須面對重建信任的課題。在現在發生的信任破裂問題,會誘發童年或從前與之相仿的感受;所以解決現在的信任問題,幾乎等於面對、療癒過去的信任問題。當委屈消失時,我們同時化解了陳年的傷痛。

首先,你可以試著將身為「旁觀者」的自己從「經驗者」的自己抽離出來。「經驗者」的自己是我們沉浸在各種感受與念頭中的部分,而「旁觀者」的自己是我們冷靜見證「經驗者」的部分——後者帶來更遼闊的覺醒及更深層的智慧。舉例而言,「經驗者」的自己會說:「我覺得充滿威脅感,因為我愛的人最終總是離我而去。」此時「旁觀者」的自己則會客體式的描述:「背叛觸發了我從前的記憶,因此這件事與過去的相關性,比它與現在的相關性還高;這個機緣前來邀請我好好處理尚未了結的過去。」

接下來提供的練習方式無關選擇,你不需要在「經驗者」的自己與「旁觀者」的自己之間分別孰高孰低,這不是非此即彼的練習。你只要覺察並且接受兩者皆為真,支撐自我療癒和自我成長的智慧自然會隨之而來。刻意否認或自嘲「經驗者」的自己,是在羞辱自我、削弱自我信任。當我們能夠同時認同「經驗者」與「旁觀者」的自己時,練習效果尤佳:「我有這樣的感受,而我理解這感受是受過去經驗所觸發的反應,但我的感受未變。」接著以一個具有連貫性的故事為自己旁白,然後再試著提出、處理和解決過去的問題(同時也是現在的問題)——恐懼。這是我們學習宏觀、擺脫恐懼驅使力量的良藥。

練習過程中的旁白可能是這樣:

我感到傷痛、害怕,我的生活因伴侶的不忠而分崩離析。

我對於這種傷痛與恐懼的結合相當熟悉,但這份熟悉感無法緩衝這次事件帶來的衝擊。

我同時記得童年與成年階段的故事,因此我能同時提出現在與過去發生的問題。

讓自己感受痛楚帶來的悲傷;讓自己感受恐懼而不企圖逃避;讓自己感受對生命中曾經背叛我的人的憤怒,然後,我便能處理過去發生的問題以及它與現在的連結。

我知道自己正在盡力地依據我的需求,解決從前尚未了結的情緒問題。

我專心一意投注在自己的經歷和課題中,而非想著如何報復另一半。

現在,我明瞭真正的恐懼是出自無能為力的過去,因此我下定決心重建自己的力量。

我向自己確認:我允許自己內心的所有感受,我也能免於恐懼。這個事件現在已成為我用以療癒過去、提升力量的契機。

但需要留意的是:人類智識所架構而成的過去,往往僅是脫離真實的表象。通常,我們會預設腦海裡浮現的過去是一幅對現實精準的描繪,實則不然;它可能不過是反射的影像罷了,如同鏡中的自己。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運用記憶的片段,拼湊出最接近真相的版本;人類的細胞、全身上下、感官認知與各種情緒都有助於喚起底層的回憶。例如:「當某人對我發怒時,我變得無能為力。」加入回憶中較為清晰的部分,我們的旁白可能變成:「父親以前常打我,而我又不能還擊。」於是,無能為力的感受就能與早期接收憤怒的經驗建立關聯性。由此我們理解了自己的情緒反應源自孩童經驗;當時影響力極為強大,但我們相對弱小。

認知過去與現在情緒反應的關聯性之後,生理記憶便轉化為一段個人歷史。後續的課題是:承認事實、充分感受,並將之當作指引我們前行的線索。此時,我們擺脫了長期以來的「受害者」身份;因為受害感來自模糊不清的記憶,也來自舊事逼真的連結——它羈絆著我們的現在並且誘發失調的情緒反應。這項練習的意義就在於把我們從過去成型的制約中解放,以獲得更多自由。

封面圖檔.jpg

…以上摘錄自《信任的療癒力
大衛.里秋/著, 張宏秀/審訂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40x250.jpg

或許你的本性戀家而安於室,卻不巧愛上某個樂於當彼得潘的對象。漸漸地,你會執著在一個「讓他安定下來」的念頭中,並好奇他的行蹤,甚至因為他無法滿足我們的希望而感到不快樂。同樣的模式可能出現於任何一種關係之中,只要是其中一人想要的比對方能給的更多。

如果我們開始沉迷於我們的彼得潘,我們便賦予了他凌駕我們的力量,允許他主宰我們的快樂。銅板有二面,每個人手中的人生亦是如此:一面是彼得潘對我們很重 要,另一面是我們賦予他的力量。一面超出我們的控制,另一面則不然。要抹滅、甚至減少我們對某個人的感情,能施力之處其實相當有限,但是我們可以拒絕他對 我們的掌控。

當你對伴侶(或未來伴侶)產生迷戀或偏執之情時,試著降低此人在你心中的影響力──實際表現出來,而非只是假裝。善用放下自我的「FACE練習法」(Fear-Attachment-Control-Entitlement),表現得像是對方不再是你生命的全部:

恐懼(Fear):問自己害怕的究竟是什麼,在確認自己恐懼的來源以後,無論對方做了什麼,都以慈愛的態度回應。堅持「履行慈愛」的一貫原則(在此處,慈愛的練習毋須提及對方的名字,使用概稱即可,例如:願「我的朋友」幸福)。

依附(Attachment):告訴自己:「我正以不健康的方式依附對方,我要放手,並且捨棄讓對方成為我心中理想形象的一切手段。」

控制(Control):「不管我以何種手段控制對方,使他/她更想與我在一起,我都必須允許他/她保有原本的樣貌,絕不得寸進尺。放棄要他/她為我而改變的妄想,將焦點移轉到如何善待對方、自己與周遭所有的人。改以健康的經營來維持個人界線。」

應得權利(Entitlement):每個人都有權追求幸福,但是這份幸福不應出自對他人的要求。我們無權向他人索討幸福,我們應轉為持續地自我反省,並試問自己:「如何在不指望對方給予自己什麼的情況之下維繫這段感情?」

封面圖檔.jpg

…以上摘錄自《信任的療癒力
大衛.里秋/著, 張宏秀/審訂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40x250.jpg

「我很愛你,但我無法信任你……」這是很矛盾的衝突,對嗎?但是,根據我筆記本上的記錄,這樣的問題卻很普遍地存在於前來向我尋求協助的伴侶和親子的個案中。

如果真正愛對方,為什麼不全然的信任呢?若是不信任,為什麼要愛?沒有信任的愛,能算是真愛嗎?

「你昨晚一直都沒接電話,你究竟去哪裡?」「你明明答應過我,十一點要回家,為什麼到十二點還不見人影?」「你說和前女友已經沒聯絡了,為什麼你的臉書和他的臉書裡,會貼出同一張小火鍋的照片?」……

類似的疑問,你是藏在心中千迴百折;或是會直接說出口,要求對方給你一個真相?就算他說了,你相信他的解釋嗎?

回顧我過往的人生,這些問題「似乎」都不曾存在過。我沒有懷疑別人的最主要原因,是我非常信任自己。我相信,只要能好好處理信任的問題,有關於愛的疑問幾乎就跟著消失了。

但隨著人生階段的不同,我發現對自己的信任,其實有非常不同的意義。

從前,我相信的是自己的直覺與判斷。因為個性太敏感的緣故,任何人的謊言在我眼前都無法遁形。輕易識破這些假象,我選擇和對方保持距離,甚至直接離開。有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到現在,我沒有很多普通朋友,只有少數幾的知己好友。其中有幾位,確實不曾對我說謊,他們很信任我,因此覺得不必對我說謊;另外幾位曾說謊,但我在當下就在「情有可原」的心情下釋懷。

能夠釋懷,並不容易。那意味著我信任自己可以承擔起被對方背叛的傷害,或我已經不在乎這樣的傷害。所以,我接受了已經發生的事情,原諒對方,放過自己。

後來有段時間,我的寬恕是基於同理的憐憫。對方說謊或背叛,一定比我更煎熬。而且,啊哈,惡有惡報,老天會懲罰他,我何須如此介意呢!

接下來的階段,我懂得臣服於宇宙崇高的力量。我的信任並非只建構於對自己能力的了解,更多的是我信任宇宙崇高的力量,會提供我更強大的支持。而宇宙崇高的力量,並非為了替我伸張正義,而去處罰背叛過我的人,祂是用慈愛去感化我對這些背叛的憤怒,療癒曾經有過的傷痕。

仔細閱讀完大衛.里秋博士最新的著作《信任的療癒力》,比對我過去幾年來自我成長的過程,更加折服這位我所敬愛的作家,他總能非常善解地悲憫眾生的處境,提供「心理」和「靈性」雙管齊下的解方,透過他溫暖的筆觸、豐富的實例、獨到的觀點,讓讀者可以自我檢視從出生到現在,我們如何解構與重建這四座信任的橋樑,包括:對自己、對他人、對已經發生的事、對宇宙崇高的力量。

里秋博士是資深心理治療師,他學問淵博、廣泛閱讀,?本著作都能根據講解理論與實務的需要旁徵博引,無論是哲學、文學、電影的取材舉例,都是為了讓讀者更加身歷其境地體會、理解。在本書中他舉出的許多實例中,我對電影「詭計」印象至為深刻,女主角隱瞞丈夫,和前男友往來,在電影結尾,向丈夫坦承殺害前男友的事實,同時將過去的戀情全盤托出,把自己從埋藏多時的秘密解放出來後,反而對丈夫產生前所未有的親密感。我讀到一絲悲涼中的溫暖,歷經生離死別之後才產生的信任,令人悵然之餘,產生相愛時就要珍惜的渴望。

我非常喜愛里秋博士的作品,到目前為止,我已經反覆讀過他寫的《當恐懼遇見愛》、《與過去和好》、《回歸真我》等幾本書。我也很敬佩遠在美國德州女子大學任教的張宏秀博士,將里秋博士的系列作品引進台灣,讓更多像我這樣很願意透過覺察自我的讀者,可以很清楚地看見自己內在的脈絡,並應用書中提供的具體方法學習成長。

幾個月前,我將自己這幾年研究靈性成長的經驗,詳細記錄出版《向宇宙召喚幸福:靈魂療癒的旅程》,書中也分享我從里秋博士的作品學到並應用的生活經驗,獲得讀者熱烈迴響。我很樂意推薦里秋博士最新的作品《信任的療癒力》,它不但可以幫助我們加強對別人的信任,也能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被信任的人。

我一直認為:信任,是愛的核心。唯有信任,可以讓我們無所畏懼地相愛。我們無法渴求一段百分之百沒有背叛與傷害的關係,卻能夠因為信任而讓自己願意接納與釋懷,因此而更真誠地付出並得到,愛。

封面圖檔.jpg

…以上摘錄自《信任的療癒力》吳若權推薦文
信任的療癒力》由大衛.里秋/著, 張宏秀/審訂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