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精選好文 (9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確定版正封.jpg  

這十種請求,神一定會答應你!

神之所以選擇「拒絕」我們的祈禱,是因為那些祈禱是我們「想要的」,卻不是我們「需要的」。例如,作者曾虔心祈求想得到一份很好的政府工作,到頭來卻一場空;這不禁讓他開始懷疑神是否真的有在聽?甚至懷疑神是否存在。不過,後來想起這件事,他便豁然開朗;如果那時神答應了他的請求,他將會做一些對自己無益的事,例如踏入政治圈,而他今天也不會寫出這樣一本書。

這本書用十個簡短、強而有力的祈禱,探討了人們在尋常生活中,所面臨的大小難題。從相信神的存在,到面對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從克服內心的恐懼,到發現自己天賦的命運。作者用一種不容質疑和活力充沛的態度,導正我們心靈上的傾斜。這些祈禱將會幫助人們找到生命歷程中各種困境的解決之道,並對於人生中所面臨的種種難題,提供一些最有意義、最激勵人心的回答。

 

【精采試閱】神啊,請引領我走向我的未來

究竟,我是為了什麼來到這個世界?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特且獨一無二的,因為我們身上都扛著一份特殊而獨立的使命必須去完成。被選擇的不是那些數不盡的其他人,而是我們;因為這些任務,只有我們才能完成。而我們的生活之所以充滿了令人費解的曲折,就是因為我們都已做好特殊的準備,迎接這些挑戰。即使我們擁有人格缺陷和人性弱點,我們仍然都是完美的個體,等著處理宇宙中一些特殊的、只有在歷史上特定的時刻才能解決的問題。

分析到最後我們可以知道,我們不只是人類,而是鑰匙——一把把神精心製作的、只適用於某些鎖上的鑰匙。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因為必須交由我們來打開的那道鎖只適用於某一把鑰匙——一把外觀與眾不同、使用起來與眾不同、感覺也與眾不同的鑰匙,一把擁有與眾不同的情緒、熱情、技巧和缺陷的鑰匙。事實上,在整個世界和所有的時間之流中,也只有惟一的一把鑰匙,有能力打開那一組獨特的鎖——而你就是那把鑰匙。

不過可別把鎖搞錯了,只有當你找到那道鎖的時候,你才會了解自己的命運。它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它可能很吵,也可能很安靜;它可能使你一夕成名,也可能使你沒沒無聞。可能你注定要在一場大火或一場災難中,拯救某人的性命,也可能是要在某段簡單的對談中改變了某人的一生;也可能在某一天你會創造出某種能幫助人類的東西——一種發明、鼓舞人心的音樂、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也可能是你的兒子或女兒注定要達成某種令人嘆為觀止的成就——而沒有你對他們造成的影響,他們就不可能會完成。你的命運可能會出現在你生命中一個充滿決定性、戲劇性的時刻,也可能會是你耗費多年的許許多多個行動。但是誰會知道呢?不論事情將如何演變,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對世界上的生命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而對於你本人,也會有極其重大的成就感。

但有一個關鍵點要記住:我們在這裡所談論的「命運」,和你的「夢想」不一定相同。人們總是強調「追求夢想」的重要性,單就這一點來看他們並沒有錯。在我的生命中,也曾擁有成千上百的夢想:成為一個大聯盟職棒選手的夢想、成為一名醫生的夢想、擁有一個經由選舉產生的職位。在我生命中的許多時刻,我也曾經非常認真地祈求這些夢想可以成真。但是,沒有一個夢想被實現。感謝神!你看,不論我多麼希望可以實現這些夢想,但是這其中沒有一個夢想關係到我的命運,沒有一個夢想關係到神希望我成為的那種人,也沒有一個夢想,能夠使我對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感到滿足。

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長久以來,我的妻子一直想要成為一名律師。當她還是一個小女孩的時候,她就深深地為電視劇裡的審判團、陪審團和法庭所著迷。事實上,當她逐漸長大以後,有兩件事成了她生命中的最愛:成為一名律師的夢想,以及她的父親。她和父親之間的感情非常濃厚,他們兩人幾乎是密不可分的。當然,她也深愛自己的母親、哥哥和家庭中其他成員,但她無疑地更是「爸爸的小女兒」。有一次,當她只有五、六歲的時候,她無意間偷聽到父親說他要去另一個城市出差。她突然變得相當憂慮,她回到自己的房間,收拾她的史奴比電動牙刷,她的「菲蒂」(feetie)睡衣、一雙襪子,她將他們全數塞進她的小圓拼布手提箱。然後,她穿戴好帽子和外套,端坐在屋子門廊等待她的父親出來。當父親打開門,看見她膝上放著拼布手提箱坐在門階上時,他很自然地問她在做什麼。她只回答:「爸爸,我必須要跟你一塊兒去——不然,誰來照顧你呢?」他們之間的關係就是這麼親密。而隨著時日推移,他們的感情也越來越深。

成為一名律師的夢想,也隨著她的日漸長大而逐漸增長。當她十幾歲的時候,她非常用功讀書,獲得各種學術獎項,她在大學裡主修法律預備課程。然而,如同生命中經常發生的事一般,她的計畫有了變化。家庭成員的死亡大大地震撼了她,而後她決定先休學一年,之後再進入法學院就讀。在那段時間,她獲得一個在幼稚園當老師的工作機會,那只是一個短期工作,可以讓她暫時喘口氣,並且存一些錢,為將來進入法學院做準備。

但就在那一年,一些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她發現自己愛上了她的新工作。她喜歡和孩子們一起工作,她也喜歡看著孩子們學習。她愛上了擔任老師的這一份工作——幫助孩子們綁鞋帶、繫上外套的鈕扣,擦掉他們臉上的淚珠、為他們擦鼻涕,教導他們學習字母以及幫助他們開始閱讀。當她察覺到這一點時,一年、兩年過去了,然後,三年、四年過去了。她的「短期」工作已變為她生命中不能缺少的熱情。所有她過去的夢想──站在人潮擁擠的法庭上,宣布激昂的結案證詞,贏得一場場困難的官司的美夢──已完完全全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幻夢場景是,真實生活中的小小男孩和小小女孩,用一種無辜、透徹而崇拜的眼光仰視著她,彷彿她是他們的第二個媽媽一樣。儘管這份工作賺的錢並不多,並不能像身為一名律師那麼地「揚名立萬」,但是她清楚地知道,每天站在教室裡的自己正在做些什麼,而這比起她過去的許多夢想更讓她深刻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價值。簡單地說,她了解自己正朝著自己的命運前行。

到了這裡,或許已足以說明故事的結局。但是,事實卻不是如此,神總有祂的美意。當我的妻子擔任老師十年之後,她的父親被診斷罹患了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如果你不曾經歷過一個摯愛的人罹患這種疾病,就不可能明白它有多可怕。他不僅會忘記他所認識的人們、熟悉的地方或記憶,還會忘記生活中許多最基本的事情。他會忘記甚麼是刀叉,他會忘記數字和字母,他甚至會忘記如何扣上襯衫上的鈕扣和如何繫好鞋帶。而負擔最大的可能是他身邊的人——特別是他的家人。我妻子的母親很偉大,成為她父親的首要看護者。但是她無法獨自做到這一點,她需要幫助。在這件事發生後,我的妻子也幾乎無法承受這個打擊,於是她開始參與照顧父親的工作。她搬回家,每天從學校下了課之後就回家幫忙,週末的時候就帶父親到處旅遊,週日她陪父親觀看足球賽,空閒的時候就陪伴著父親。發生了這件事,對她來說很令人心碎,卻也很美好。她知道自己正送給父親一份很棒的禮物,她將父親一生中灌注在她身上的大量的愛,逐一回報給父親。雖然她恨透了疾病,但是,她衷心感謝神給予她減緩父親痛苦和維持父親尊嚴的能力。

不久後,有一天,當她為父親拉上夾克的拉鍊時,她突然間頓悟了。每一件她所為父親做的事——包括教她的父親綁鞋帶、教他分辨數字與顏色的不同、重複地回答父親提出的相同問題、教父親書寫自己的名字——這所有的事情,她在擔任幼稚園老師時,都已受過專業的訓練了。就好像她花了十年時間所做的這些特殊訓練,都是為了要幫忙照顧這個她在世界上最愛的人一樣。她終於了解,為什麼從來沒有人強迫她繼續完成學業——神之所以引領她到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的原因。假如她已經成為她夢想中的律師,她不僅會失去幫助那些可愛小孩的機會,她更無法以一個有意義的方式幫助她的父親。

這故事僅是巧合嗎?我並不這麼認為。這故事太過崇高,充滿了愛和自我犧牲。這個故事中充滿的不是接受,而是毫無保留的付出;這故事是幫助身邊承受苦難的人,並將之轉化為一種長久的寶藏。換言之,我們將能從中發現神所留下的痕跡。

 

以上摘錄自改變生命的10種祈禱

 安東尼.戴斯特法諾 著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25x255  

他從二十五個人的貧窮教會,搖身一變成為華盛頓特區
擁有數萬人信眾的熱門主任牧師,這一切全都是因為……

《勇敢告訴神,讓祂成就你的夢想》
The Circle Maker: Praying Circles Around Your Biggest Dreams and Greatest Fears

從「太瘋狂」轉變為「這太棒了」 的夢想實踐法!

 

>>> 帶來驚喜的元素
我們家族有很多代代相傳的經典名言,那是我們家族傳說的一部分。我不確定這句是什麼時候傳下來的,但是我記得我祖母不只一次說到:「你絕對永遠有時候不會知道。」這句繞口令是個腦筋急轉彎,所以你可能需要讀兩次。翻譯在此:「什麼事都可能發生!」

讓我回到這句名言,並給它一個運用於祈禱的範例。當你用祈禱圈住一個承諾,你絕對永遠有時候不會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什麼事都可能發生!你絕不會知道神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方式、在什麼地方回應你的祈求。祈禱在你的生命中加入了一個驚喜的元素,它比一場驚喜派對、一份驚喜的禮物、一段驚喜的愛情故事還要美妙。事實上,祈禱會讓生活成為派對、禮物和愛情故事。

神讓我驚喜了好多次,以至於我已經不會再因祂給的驚喜而感到意外。那不代表我比較不喜歡驚喜了。我敬畏神,敬畏祂用各種奇妙和神秘的方式回應我們,但是我已經漸漸可以預期到那些無從預期的,因為神是可預知地不可預知。神永遠在祂至高的袖子裡保留了一個神聖的驚喜!我唯一可以斬釘截鐵地預期到的是:你祈禱得越多,就有越多神聖的驚喜會發生。

好幾個月前,神用一個在美國國家足球聯盟(NFL)的教堂裡講道的機會,讓我感到欣喜。我之前已經有過幾次類似經驗,但是這次是很特別的,因為這次是為我從小就一直支持的隊伍祝福。不僅如此,我最喜歡的球員,那個我在比賽的日子都會穿著他背號球衣的球員也在場。說實話,我有點緊張。在那麼一大群男人面前,他們個個板著臉孔、帶著鋼盔,會引發令人害怕的威脅感,而且他們的擒殺隊長就坐在最前排。

那天晚上我嘔心瀝血地佈道,因為老實說,我想要他們在隔天贏得比賽!但我也知道,那是神的決定,而我也感到一份特別的感召。神會挑選一個死忠的球迷來為這個隊伍講道,一定有祂的道理。之後,我跟球員們握了手,以為就這樣結束了,但是你絕對永遠有時候不會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球季結束以後,我跟我支持了整個比賽生涯的球員一起用晚餐。晚餐後我們站在餐廳的停車場,我忍不住咯咯發笑。我跟他說,我已__經為他祈禱過上千次,但是每次的祈禱都是關於美式足球。那天晚上,我是為他祈禱。

但不是為一個美式足球球員,而是為他個人。那就像神給人的感覺一樣,不是嗎?當你畫出一個祈禱圈,即使那個圓圈因為你的無知而變得有限,你絕不會知道神會如何或在何時或在何地回應它。一個祈禱會牽引出另一個,另一個再引出另一個,這些祈禱會帶你到哪裡,沒有人知道,只有獨一無二的全知之神知道。

過去一年來,我用很高的頻率重複同一個祈禱:「神啊,請祢做出令人無法預測、無法控制的作為吧!」那是個可怕的祈禱,尤其是對我這個控制狂來說。但是,那還不至於比「沒有神聖驚喜的生命」來得可怕。而且你不能兩者都要。如果你要神給你驚喜,你就要放棄你的控制欲。你會失去一些預知能力,但是你會開始看到神用無法控制的方式行動!

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


…以上摘錄自
《勇敢告訴神,讓祂成就你的夢想》

馬克.貝特森 著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25x255  

他從二十五個人的貧窮教會,搖身一變成為華盛頓特區
擁有數萬人信眾的熱門主任牧師,這一切全都是因為……

《勇敢告訴神,讓祂成就你的夢想》
The Circle Maker: Praying Circles Around Your Biggest Dreams and Greatest Fears

從「太瘋狂」轉變為「這太棒了」 的夢想實踐法!

 

>>> 祈禱的承諾
二○○六年三月十五日,我們在國會山的咖啡屋開張了。打造「以便以謝咖啡屋」的總花費超過三百萬美元,我們的不動產抵押是兩百萬美元。一天,我在祈求神的恩時,突然想到要為一個兩百萬元的奇蹟祈禱。首先,我必須釐清這個靈感是來自我自己想要擺脫債務的欲望,抑或是聖靈把這個承諾放到我的心裡。要分辨自私人欲望跟神聖旨意是很困難的,但是我大概百分之九十可以確定,是聖靈將那份承諾放進我心裡。我不知道神會怎麼做,但是我知道我必須用祈禱圈住那份承諾。

我跟幾個畫圈人提到我想要祈求一個兩百萬的奇蹟,他們也開始跟我一起為此禱告。當然,有時會有幾個星期或是幾個月的時間,我忘記或沒有為這個承諾禱告,但是這四年來,我們一直斷斷續續地圈著那個兩百萬的承諾。

在神給我那個承諾一年以後,我以為自己想到了一個兩百萬的主意,就是創立一個網路公司GodiPod.com。蘿拉和我投注了一些資金來創業,但那個兩百萬的點子,最後卻變成一筆一萬五千美元的個人損失。回想起來,我那時是想要「幫」神創造奇蹟。那不也是我們常常試圖去做的嗎?當神沒有馬上回應我們的祈求,我們就試著代替祂回應。就像那天摩西打算自己解決事情,殺了一個埃及工頭,那樣我們就超前了神。但是,當我們試著幫神做祂的事情,最後終究會變成反效果。試著超前神,讓摩西付出了四十年的代價。當然,儘管如此,神還是救贖了摩西,祂讓摩西度過了看守羊群的四十年流浪生涯,並以此作為看守祂的羊群—也就是以色列子民—的準備。只要我們懺悔,神就會回收我們的過錯。

說到我們創業失敗,好的一面是我學到了一些關於祈禱未被回應的寶貴教訓,那些教訓的價值遠比我們因為Godipod.com損失的一萬五千美元來得珍貴。首先,我謙卑地認為,因為我們並不是全知的,所以我們的祈禱常常會被誤導。我第一個要承認,我曾經為了錯的原因,在錯的事情上面畫了祈禱圈,而神並沒有依照我希望祂回應我的方式給我承諾!如果我們絕對地坦誠,就必須承認我們大部分的祈求都有主觀、個人企圖安逸的取向,而不是為了神的榮耀。如果神應許了那些自私的祈求,那它們將會阻礙神放在我們生命中的目標。我們會無法學習神要教導我們的事物,也無法培養出神要在我們裡面塑造出來的人格。

我學到的第二個教訓是「不」未必永遠表示「不」,有時候「不」只是表示「還沒」。當神沒有在我們希望的時候、用我們希望的方式回應我們的祈禱,我們都太快就放棄祂了。也許你的期限並不吻合神的時間表,也許「不」只是代表「還沒」,也許那是個神聖的延緩。

最後我學到,我們不應該像找尋神那樣,熱切地找尋答案。這樣我們會過於焦慮,因為我們只想加速找到自己的答案,而不是信任神的時機。這裡有個重要的提醒:如果你尋找答案,你就會找不到答案;但如果你尋找神,答案就會自然找上你。在你不顧一切地祈禱到某個程度之後,你必須放下,讓神來做工。如何放下?透過抵抗誘惑,不要一直想要製造答案來回應你自己的祈求。

在GodiPod.com失敗之後,要抽回資金、放棄那兩百萬的承諾是很容易的,但我沒有,我仍持續圈著那個承諾。我仍然相信,神終究會用某種方式,在某個時間點回應那個祈禱。我永遠不可能猜到,那個回饋會發生在一個談論教會管理的會面,但是我停止製造我自己的答案,只是信任神會在我準備好的時候給我答覆。然後在一個下午,大約三點鐘的時候,神就這樣憑空出現,帶著一個神聖的驚喜,來兌現祂的承諾。


…以上摘錄自
《勇敢告訴神,讓祂成就你的夢想》

馬克.貝特森 著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25x255  

他從二十五個人的貧窮教會,搖身一變成為華盛頓特區
擁有數萬人信眾的熱門主任牧師,這一切全都是因為……

《勇敢告訴神,讓祂成就你的夢想》
The Circle Maker: Praying Circles Around Your Biggest Dreams and Greatest Fears

從「太瘋狂」轉變為「這太棒了」 的夢想實踐法!

 

>>> 寫下屬於你的成功定義

隨著逛街的人在路上來來往往,我在餐巾紙上潦草地寫下我個人的成功定義。那張餐巾紙也可以是神在西奈山上用手指寫下文字的石板。神重新定義成功,幫助我在那張餐巾紙上寫了下來。就像在字典裡描述一個字有不同層面的意義那樣,我記下了「成功」的三種不同的定義。

第一個定義看起來也許很普通,但是它在任何一個情況下都是很具體的:

1.在你所處的環境中,以你所擁有的資源,盡你所能全力以赴。成功不是看情況的。我們常會把重點放在我們在做什麼事或是我們要去什麼地方,但是神最關心的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常說要「實行」神的旨意,但是比起「實行」神的旨意,更重要的是在本質上成為那樣的人。重點不是要在對的時候,處於對的地方,而是即使你身處於一個錯的環境中,你還是要當對的人。成功跟你有多天才或是多有辦法沒有關係,它跟你在任何情況中都能盡可能利用它來榮耀神,才最有關係。「成功」可寫成「服務事工」,而「服務事工」可寫成「成功」。

我寫下的第二個定義,掌握了我的本分。不管是我在寫作、講道或是教育時,這是我的生命動力:

2.協助人們將天賜的潛能發揮到極致。潛能是神給我們的恩賜,我們用它來做的事,就是對神的回報。協助人們極致發揮神賜給他們的潛能,是神讓我存在這星球上的原因。那是讓我早上早起、晚上晚睡的原因。再也沒有別的事能比看到人們在神賜給他們的天分中成長,更令我欣喜了。

第三個定義,揭露出我心裡最深處的渴望:

3.我的渴望是,最懂我的人,能夠最尊重我。成功不是用我牧道了多少人數,或是我賣了多少本書來衡量。成功是要用那樣真實的完整自我活著,因而那些最懂我的人,事實上也最尊重我。我一點都不在乎外在的名或利,我只想要在我自己的家中有名。那就是最大的財富。

如果你沒有一個你自己對成功的定義,你可能會在錯的事情上面成功。你會走到生命的盡頭,然後發現你寫下了錯的成功。而如果你寫錯了,你就會有所誤解。你必須圈出神要你去追求的目標、神要你去要求的承諾、神要你去追尋的夢想。一旦你寫出了你的耶利哥,你就必須用祈禱去圈住它。然後,你必須持續不斷地畫圈,直到城牆倒下。


…以上摘錄自
《勇敢告訴神,讓祂成就你的夢想》

馬克.貝特森 著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25x255  

他從二十五個人的貧窮教會,搖身一變成為華盛頓特區
擁有數萬人信眾的熱門主任牧師,這一切全都是因為……

《勇敢告訴神,讓祂成就你的夢想》
The Circle Maker: Praying Circles Around Your Biggest Dreams and Greatest Fears

從「太瘋狂」轉變為「這太棒了」 的夢想實踐法!



>>> 好文分享

我差點拒絕了一項奇蹟。

一對剛加入全國社區教會的夫婦要求跟我見面,而我差點拒絕了那個請求,因為他們說要跟我談談教會管理。我非常喜愛談論傳道和教會的理念,教會管理?那就沒那麼喜歡了!況且,我那時有緊迫的截稿壓力,我的行程也沒有太多空檔,因此我差點拒絕了,而且如果我真的拒絕了,我就會錯過一次神蹟。

我們坐在我位於以便以謝咖啡屋(Ebenezer)上方的辦公室裡,他們用關於法規、經費支票、收支平衡、決策擬定等相關的問題轟炸我。雖然那時候我覺得有點受到攻擊,但現在我了解他們只是在實行他們理應確認的功課,就像投資人在買股票之前,會先研究那家公司的營運一樣,他們只是想要確認自己的投資會有好的回報。

在花了將近九十分鐘回答他們的問題之後,他們最後問我,我們教會的願景是什麼。在講完了政策跟協定這些很壓抑情緒的話題之後,我就開始滔滔不絕地回答。我分享了我們想在第八區建立「夢想中心」的計畫,第八區是我們城市裡最貧窮的區域,也是把我們的國家首都變成殺人首都的地方。我講到我們想把在國會山的咖啡屋變成一個連鎖咖啡屋,把它所有的淨收入都用在傳道工作上。我還講到我們打算在德國柏林創立第一所國際分區。接下來,我分享了我們想要在大華盛頓區的各個地鐵站電影院設立許多分區。最後,在有點尷尬的情況下,這次面談很倉促地結束了。他們說想要投資給全國社區教會,但是沒有說如何進行或是投資多少。他們離開了,留下我一個人摸不著頭緒。

我不確定那次會面會不會有什麼結果,但是幾個星期後,他們跟我的助理聯絡,預約了一次電話會談。在一個原本沒什麼事的星期三下午,大約在美東時間下午三點左右,我接到了此生最難忘的幾通電話之一。

「馬克牧師,我們想要接續上次會面的議題,讓你知道我們想要捐贈一份禮物給全國社區教會。」

我的心跳馬上開始加速。

我們教會的會友一向慷慨地令人驚喜,但是他們的平均年齡是二十八歲,而且將近三分之二的人都是單身,也就是說,大部分的會友都還沒有到達他們收入能力的最高點。他們是國會山的上班族、城裡的學校教師或是咖啡屋的店員,即使他們很虔誠地捐出收入的十分之一,但是他們沒有足夠多的收入或儲蓄可以讓他們奉獻大額的款項。他們得專心繳學貸,或是籌備婚禮費用。

在那之前,我們收到最大筆的單額款項,是來自一筆房屋出售的什一奉獻—四萬兩千美元,我不禁懷疑這次的捐贈會不會超過那一次。畢竟,如果這份禮物不值一提,你應該不會特別提出來,不是嗎?

「我們想要捐贈一筆款項,不過上面不會標記文字。但是,在我告訴你我們要捐贈多少錢之前,我想要你知道我們為什麼要捐這筆錢。我們奉獻這筆錢,是因為你們的視野超越了你們的資源。」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句話:「你們的視野超越了你們的資源。

那份禮物背後的道理,就跟禮物本身一樣深具意義。那個理論也啟發我們持續地編織看似不合理的夢想。這幾個字,你們的視野超越了你們的資源,已經變成了全國社區教會內部的慣用語。我們拒絕讓經費多寡決定我們的視野。用左腦主導的方法是用錯地方的方法,因為它拘泥於我們有限的物資,而不是倚靠神的無限恩澤。信仰可以讓你用神所賜的視野,來決定你的經費。那當然不表示你可以濫用經費、揮霍無度,然後弄得負債累累。這表示,當你在信仰裡更進一步,神會給你一個視野,而你因為相信給你這個視野的神,所以你自然會有所準備。記住,既然這個視野是來自於神,它就必定會超越你的能力所及。

「擁有超越你現有資源的視野」跟「擁有偉大的夢想」是一樣的意思。那會讓你覺得好像會讓自己面臨失敗,但事實上,你正在為神準備施展神蹟的機會。神要如何施展神蹟,是祂的工作;而你的工作,是要在神賜的夢想周圍畫圈。如果你做好了你的工作,你也許就會發現自己已經站在淹沒到腰際、三呎深的鵪鶉海裡頭。

「我們想要捐給教會三百萬美元。」

我講不出話來。即便我是個講道者。

那是個時光靜止的神聖時刻。我耳朵聽到了,但是我無法相信。我被這份禮物嚇得措手不及。就像那陣帶來一億五百萬隻鵪鶉進到帳棚裡的風,神的恩澤是憑空出現的。那個時候,我們甚至還沒進行任何宣傳活動!

人為的計畫不能撼動全能之神,能感動全能之神的,是偉大的夢想和勇敢的祈禱。在我說不出話來的一片寂靜中,我聽到聖靈微小低沉的聲音。聖靈按下了迴轉鍵,讓我想起我四年前曾經畫過的那個祈禱圈。

讓我娓娓道來關於那個圈的故事......

 

…以上摘錄自《勇敢告訴神,讓祂成就你的夢想》

馬克.貝特森 著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25x255  

他從二十五個人的貧窮教會,搖身一變成為華盛頓特區
擁有數萬人信眾的熱門主任牧師,這一切全都是因為……

《勇敢告訴神,讓祂成就你的夢想》
The Circle Maker: Praying Circles Around Your Biggest Dreams and Greatest Fears

從「太瘋狂」轉變為「這太棒了」 的夢想實踐法!



>>> 好文分享
我一直都堅信著祈禱的力量。事實上,祈禱是我從我祖父母那裡得來的精神遺產。我的祖父會在夜晚時跪在他的床邊,拿掉助聽器,然後為他的家人禱告。他沒有戴助聽器是聽不到自己聲音的,但是家裡的其他人卻都可以聽到。很少有事情能比聽到有人信實地為你發聲更令人印象深刻的了。

他 在我六歲時就過世了,但他的祈禱並沒有隨之逝去。我們的祈禱是不死的。在我的生命中,聖靈曾經對我說過:「馬克,你祖父的祈禱現在正在你的生命中得到回 應。」那些時刻,是我生命中最謙遜的時刻。在發現畫圈人何尼的故事之後,我終於了解到,我的祖父在我根本還沒出生之前,就已經為我畫了祈禱圈。

畫 圈人何尼的故事,就像是對祈禱能量的啟發。它讓我有了新的辭彙、新的意象、新的方法。它不僅激發我大膽說出我的祈求,同時也幫助我更加堅定地祈禱。我開始 在祈禱中為所有的人事物畫圈。在聖經故事當中,耶利哥(耶里哥)之役特別讓我有所啟發。在這場戰役中,神讓以色列人獲得了進入應許之地的第一場勝利,也藉 此實現了一個四百年的承諾。雖然這故事並沒有明確提到人們祈禱的細節,但是我肯定,那些以色列人在繞城的時候也一邊在祈禱著。那不就是你在面對一個遠超過 你能力所及的挑戰時,自然而然會做的事嗎?以色列人連續七天繞著耶利哥城行進的景象,就是畫祈禱圈的活生生實例。這也正是本書的背景故事。



耶利哥繞城之行
初次看到耶利哥城的感覺,是令人敬畏和膽顫心驚的。以色列子民流浪了四十年,從沒見過像耶利哥城的城牆那樣高聳入雲、彷彿直上天際的事物。他們越接近,就越覺得自己渺小。他們終於了解,為何他們的祖先會像蚱蜢一樣,因為恐懼而無法進入應許之地。

一 道下半部寬達六呎、上半部高達五十呎的城牆,緊緊環抱著那座古老的城市。用泥塊和磚塊砌成的城牆又高又厚,讓這座面積十二英畝的城市成為一座難以攻下的城 堡。神似乎承諾了一件不可能達成的事,而祂的戰略看起來也同樣荒謬無稽:「你要率領軍隊,每天繞著城走一週,連續六天。到第七天,你要率領軍隊繞城七 週。」

軍隊裡的每個士兵都難免疑惑。為什麼不動用攻城槌?為什麼不攀越城牆?為什麼不切斷城內的水源或是用火苗箭射進城裡?相反地,神要以色列軍隊安靜地繞城行走。並且祂承諾,在他們七天之內繞了城牆十三次以後,城牆就會倒下。

在 繞城第一圈的時候,士兵們必定感到有些愚蠢。然而,隨著他們每走一圈,他們的腳步就變得更加持久、有力。他們每畫出一個圈,他們就感受到靈魂深處升起一股 越來越強烈的神聖信心。到了第七天的時候,他們的信念已經滿溢而出。他們在天未亮的時候就起來作息,早上六點就開始繞城畫圈。他們用每小時三英里的速度行 走,而繞行這座城市的路途是一.五英里,所以每一圈要花半個小時。九點鐘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走最後一圈。他們遵守著神的規定,在六天內都沒有說半句話, 只是靜靜地圈出這個承諾。然後,祭師吹著號角,伴隨著群眾的吶喊,六十萬以色列人發出堪比芮氏地震規模的神聖叫喊聲,終於,城牆坍塌了。

在進行了七天的耶利哥繞城之行以後,神實現了一個四百年的古老承諾。祂再次證明,祂的承諾並沒有有效期限。峨然矗立的耶利哥城倒塌了,這見證著一個簡單的真理:只要你堅持圈住承諾,神終究會實現它。

 
你要圈住的是什麼?
這個神蹟是一個縮影。它不僅揭露出神展現這項神蹟的方式,也建立起一個供我們遵循的模式。它激勵我們要信心滿滿地對神給我們的承諾畫圈。同時,它挑起了一個疑問:你的耶利哥是什麼?

對以色列人來說,耶利哥象徵著一個源於亞伯拉罕(亞巴郎)的夢想終於實現。那是要求應許之地的第一步,那是他們企盼許久、等待了一生的神蹟。

那麼,你要圈住的耶利哥是什麼?你在祈禱的是什麼?你要繞著走的是什麼樣的神蹟?你的生命圍繞著什麼樣的夢想在打轉?

畫 出祈禱圈,要從認定你的耶利哥開始。你必須先找出神要你懷抱的承諾、神要你相信的奇蹟,以及神要你追求的夢想。然後你要持續地畫圈,直到神給你祂想給你 的、祂要給你的,那就是我們的目標。現在問題來了:我們大部分人都得不到我們想要的,只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要的到底是什麼。我們從未圈過神的承諾,從未寫 下我們生命目標的清單。我們從來沒有為自己找到成功的意義,而我們的夢想,就像密布的烏雲一樣朦朧不清。我們畫的不是圈,我們畫的是空白。


你想要的是什麼?
在 耶利哥的神蹟發生後一千多年,在同樣的地點,發生了另外一件神蹟。當時,耶穌正要離開耶利哥城,有兩個瞎眼的男人像招計程車一樣喊住祂:「主啊,大衛之 子,可憐我們吧!」耶穌的門徒們只把這當成世俗之人的打擾,耶穌卻把它視為神的指示。於是他停下腳步,用直接的問句回應他們:「你們要我為你們做什麼?」

老 實說,這個問題根本不需要問吧?他們想要的東西不是很明顯嗎?他們瞎眼、看不見。但是,耶穌強迫他們準確地說出他們要他做什麼。耶穌要他們用言語說出他們 的渴求。他要他們一字一句地說出來,但並不是因為耶穌不知道他們要的是什麼,他想要確定他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那就是我們開始畫祈禱圈時要做的事:知 道你要圈住的是什麼。

假如耶穌問你這個同樣的問題:「你要我為你做什麼?」你能夠說出神放在你心裡的承諾、神蹟和夢想嗎?恐怕我們很多人根本說不出來。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要神為我們做什麼。當然,最諷刺的是,如果我們不回答這個問題,我們的心靈就和那兩個瞎眼的男人一樣盲目。

儘 管神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一定會幫助我們,大部分人還是不知道我們到底要神為我們做什麼。那就是為什麼我們的祈禱不只對我們來說枯燥乏味,對神來說也毫無 意義的原因。如果信仰是「確定我們所希望的」,那麼「不確定我們期望什麼」不就是信仰的相反?發展良好的信仰會帶來清楚明確的祈禱,清楚明確的祈禱會帶來 豐富喜樂的生活。

如果你讀這本書時,還是無法回答這個問題,那麼你會錯過最重要的一點。就像那兩個耶利哥城外的盲人,你需要遇見神子耶穌。你需要回答他仍舊在詢問的這個問題:你要我為你做什麼?

很明顯地,這個問題的答案會隨著時間而改變。我們在不同的生命狀態,會需要不同的神蹟。我們在不同的生命階段,會追求不同的夢想。我們在不同的情況下,會要求不同的承諾。這個是浮動的目標,但你必須從某個地方開始。那麼,何不從此時此地開始?

不要只是閱讀聖經,要開始圈住承諾。
不要只是許願,要寫下一連串能榮耀神的生活目標。
不要只是祈禱,要養成寫祈禱日記的習慣。

定義你的夢想。
要求你的承諾。
寫下你渴求的神蹟。

 

…以上摘錄自《勇敢告訴神,讓祂成就你的夢想》

馬克.貝特森 著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的生命共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奠定我們的身分和地位,在這個階段中,我們追求的是現實的成就,包括學業、事業、婚姻、個人表現和自我定位……等等。到了生命的第二階段,則是追求靈性的發展,我們將找出隱藏已久的真實自我,尋得人生真正的意義與價值,讓心靈獲得永恆的平靜與自由。

 

許多人一輩子都活在第一階段,而不知第二階段的存在,更不知該如何踏上更進一步的旅途,抵達人生的第二階段。隨著年紀增長,人生的各種困境接踵而至:身體病痛、壓力倦怠、情緒低潮、心靈空乏……但是,正是這些「必要的苦難」拉著我們脫離安逸已久的舒適圈,踏上生命的第二旅程……

 

如果有所謂人類可達的完美,那想必是從處理我們身上隨處可見的不完美開始。上主將聖潔隱藏在讓人意想不到之處,唯有謙卑和誠摯者才能發掘。最後,一個「完美」的人,是能出自真心地原諒、接納不完美,而非自以為高於、超越了不完美的人。一旦你大聲地說出口,一切就會顯而易見了。事實上我會說:「要求完美,正是善美的最大敵人。」完美是個數學或超凡的概念,善美則是一個囊括我們大家美麗人性的概念。

 

否認自己的痛苦、避開該有的失敗,讓許多人與自己的靈性深度隔絕了,也因此遠離了他們的靈性高度。強調「第一階段人生」的宗教總是離不開各種類型的純潔法規,或是豎立種種「你不可」規則,來確保我們向上、明確、潔淨而團結一致,就好像童子軍一樣。某種程度的「純淨」和「自制」相當有用,至少短暫地在第一階段的人生是如此──一如猶太妥拉經(Torah)完美地展現。在我十歲時,我曾經是星級童子軍、天主教輔祭,一大早就騎著腳踏車去進行清晨六點的彌撒服侍。我希望你和我一樣對此感到印象深刻。

 

沒有人希望自己在成長的路上,因為不完美、刻意搜尋、甚至懷疑而走上一條向下的道路,所以我們必須受到權威的「神聖啟示」。於是耶穌讓此成為核心定律:在這段路途上,走在「最後」的確實比「最先」的早一步出發了,而那些花太多時間想要當「最先」的人,反而永遠都到不了(瑪竇/馬太福音20:16)。耶穌早已在聖經中多處用許多比喻清楚地闡明這一點,即使仍走在第一階段人生旅途的我們完全聽不進去,認為那些純粹是宗教的玩意兒──就如大多數西方歷史所明白指出的。我們對於這個道理的抗拒大到幾乎可以稱之為否定它的存在了──就連在虔誠的基督徒當中也是如此。人類的自我寧可接受任何東西,也不要墜落或是改變或是死亡。「自我」就是我們內在熱愛維持現狀(就算現狀已經行不通了)的那個部分。它緊緊地附著在過去和現在上,並且恐懼著未來。

 

當你處於第一階段的人生時,你會無法接受任何失敗或是死亡的可能,即使那是必須經歷或是為了你好(根據耶穌的說法,那些生命從來不曾向上的人,例如貧困者和社會邊緣人,或許真的在屬靈上起步得更早)。但是通常,我們必須先看到一些很好的成功範例,來建構我們的自我結構和信心,然後才能繼續前進。神很慈悲地將年輕人腦子裡關於死亡的想法隱藏起來,然後很遺憾地,我們會在年紀增長後不斷地閃躲,直到被迫接受死亡的現實。厄尼斯.貝克爾(Ernest Becker)曾經說過,推動世界的不是愛,而是「拒斥死亡」。或許他說的沒錯?

 

有些人稱這種為了向上要先向下的原則是一種「屬靈上的不完美」或是「受創者的道路」。在基督宗教中,聖女小德蘭(St. Therese of Lisieux)的《小道》(Little Way)、聖方濟(St. Francis)的安貧以及「戒酒無名會」(Alcoholic Anonymous)都一再確定了這個說法。聖保祿(保羅)以他神祕的「因為我幾時軟弱,正是我有能力的時候」(格林多/歌林多後書12:10)傳達了這個不受歡迎的訊息。當然,當他這麼說的時候,不過是闡述他所謂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愚行」──一場荒謬的悲劇,而後轉而復生的的死亡。

 

就像溜冰一樣,我們必須透過不斷地左右橫行才得以向前進。這種現象正是我研究男性成人禮時的核心,而且這種原理在宇宙中反映得更清楚,尤其是在物理和生物方面的龐大模式:持續的消逝與重生、死亡與轉換、型態與力量的改變,有些甚至可以從混沌理論來理解:「例外」就是唯一的規則,然後他們創造新的規則。聽起來很可怕,不是嗎?

 

會否定這種模式存在的,通常是一般實質上的無神論者,或是選擇無知的信徒和神職人員。許多人選擇了在西方基督宗教中常見、遍及世界各地又平易近人的自我安撫宗教、人類成長模式,或是「亨通福音」(Prosperity Gospel)。我們確實成長、增強了,但走的卻遠非來自我們自我所想像的道路。個中道理,唯有靈魂知道、理解。

 

我希望藉由這本小書,不用強制說服任何人,就能讓兩個人生階段的順序、任務和方向更加清晰。然後,你可以自行下結論。這就是我為什麼稱之為「向上墜落」的原因。那些準備好的人,就會明白這個顯而易見的道理:那些已經向「下」的人,才是唯一了解什麼是「上」的人。那些為了某種原因而狠狠墜落過,並且有從中好好學習過的人,才是唯一能向上而不濫用「上」的人。我想讓你們知道,在第二階段的人生中,所謂的「上」是什麼模樣──以及它可以是什麼模樣!我更想探索我們是如何從這一端進入那一端──這絕非靠著自我意志或完美德性就可以成就的。它將和我們之前的想像大不相同,我們也不可能自己設計出來。我們只能等著遭遇它。

 

如果這樣說恰當的話,我再提醒一件事:你無法確定我說的這件事是否真確,直到你抵達了「上」的那一端;你也絕對不敢想像這是真的,直到你經歷過「向下」的過程,並以更茁壯的型態走出來。你一定是受到「從高處而來」的命運、環境、愛,以及神的推動,若非如此,你不會想要相信或是經歷這一切。「向上墜落」是靈魂的「秘密」,不能經由思考或是證明來理解,只有當你冒著失去靈魂的風險(至少一次),你才能真正地理解。試著讓自己被帶領吧──一次也好!那些曾讓自己被帶領的人都明白這是真的,雖然他們都是經歷過後才有所了解。

 

這可能就是耶穌稱讚信心、信任甚至超過愛的原因。經歷了「向下」或失敗卻不因此而支離破碎,這需要穩固的信任基礎。當你等待、期待並且相信時,只有信心握住你,與你同在。然後,唯有那時,更深刻的愛才會浮現。英文中(聽說在其它語言中也是如此)說「戀愛」是「墮入」情網(falling in love),誠如上述,這種說法也就毫不令人驚訝了。我想那是前往那裡的唯一一個方式。沒有人自願要去,如果我們早知道「愛」對我們會有什麼樣的要求。人類信心的基礎,就是在持續不斷地發掘愛的需求的過程中累積而成的。不要懷疑:真正偉大的愛,一定是一種發現、一種啟示、一種神奇的驚喜、一種墜入某種比我們更偉大、更深奧、更超越的存在之中的過程。

 

以上摘錄自《踏上生命的第二旅程》
Falling Upward A Spirituality for the Two Halves of Life
作者:理查.羅爾 Richard Rohr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刊頭  

很多事情,或者因為媒體錯誤的引導,或者因為我們自己的傲慢,疏於觀察與傾聽,只看表面,以致於輕易論斷別人的過錯,造成別人的傷害。

我曾在臺北捷運車廂裡目睹一件事,令我難以忘懷,每回想起來總是百感交集。

不讓座的女孩
那天,捷運乘客非常多,車廂內很擁擠,有一個年輕女孩坐在博愛座上,一動也不動,頭低低的。不久,一個老師帶著一群小朋友上車了,女孩沒有讓座給小朋友。又過了一會兒,有位老人家也上來了,女孩還是沒有讓座。大家默默將眼光投向那位年輕女孩,怎麼她就是不讓座呢?
一個坐在普通座位的年輕男性乘客站了起來,讓位給老人,這使得大家更把眼光集中於那位年輕女孩身上。她顯得有些不安,一直低頭玩弄手指。我心想,這樣一直被大家的目光掃射,她不難過嗎?
又上來了一個老人。另一個坐在普通座位的乘客接著站了起來,讓給第二位老人。果然,有「正義之士」出聲了,而且音量還不小,是那位老師。
「小朋友,你們知不知道博愛座是專門給老弱婦孺的?」老師拉開了嗓門,大聲講道。
那位年輕女孩還是沒反應。老師似乎氣不過,接著又說:
「要讓位給老人家喔!不能低頭假裝沒看到!」
空氣瞬間凝結,陷入一種尷尬的沉默之中,幾乎全車的人都轉過頭來看了。
女孩頓時漲紅了臉, 但還是一直低頭玩弄手指。當下的氣氛真是尷尬到極點。
又過了兩站,那位女孩終於站起來,理了理包包,大家的目光再一次向她集中。她擠過密麻人群,出了車廂,一跛一跛地走著。門關了起來,列車緩緩啟動,她那蹣跚的身影也漸漸遠去。
突然,周圍的人都停止交談,說不出的詭異。沒有人再說一句話,只剩下車輛行進間發出的聲響。

事 情真的不能只看表面,我剛好目睹了這一切,相信剛剛那位正義發言要女孩讓座的老師,知道真相之後心裡也不好受吧。在人生的過程中,類似的事常發生,我們常 以為自己知道,但事實上我們並不知道,我們聽錯了,而且下的結論太快,甚至傷害了別人。我們不懂就發言,我們不關心就論斷。

你看到事情時,真的瞭解事情的真相嗎? 如果不瞭解,請多投入一點時間,耐心觀察。

你聽人家講話,真的懂人家想講的意思嗎? 如果不懂,請多投入一點時間,耐心琢磨對方話語。聽話不要聽一半,更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別人的話語上頭。

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我們必須瞭解每一句話都代表責任,要在別人的過失中找到自己的責任。講的時候很容易,但要負責任是很難的;傷害別人很容易,但要安慰別人是不可能的。

快快地聽,慢慢地說。關於這點,我還在學習。希望大家也一起來學習。

文章摘自《用心說好話
作者:陳少民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荷西在書中所遭遇到的困境,就和你我一樣。身為牧師的他,某天突然發現自己得了職業倦怠症,對生活失去了熱情,甚至懷疑自己根本沒能力當牧師。一向是帶領人前進的他,如今卻成了迷失方向的那一個,而這一切,直到他與一位八十三歲的老牧師相遇,經歷了一段彷若重生的心靈洗禮,他心中的迷霧才終於開始散去,綑綁已久的心結也一個個解開……

 

「當你事奉神的時候,你會享有一些榮耀。然而要記住,在成功裡面,有一個非常毒的成分,你要小心不要因此沉醉其中。」

 

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就像神本身用鑿子刻印到我心裡一樣。我必須很快地反應,才不會被它困住,因為老牧師口中繼續吐露出智慧。

 

「有些人將他們的精力花在努力讓自己變得眾所皆知的愚蠢行為上,而且可能的話,他們想讓自己成名。那是多麼愚蠢!」

 

他的聲音中沒有憤怒。他是平靜地說出來的,但其中信念的強度很令人震撼。

 

「我從來都不了解那些努力炫耀自己能力和價值的行為。我們試著表現給誰看?我們的能力難道能讓神看得目瞪口呆?當祂選擇了一個人,那個人不必努力去展現他的天分,神自然會有打算。」

 

他說話的力道充滿感染力且振奮人心。

 

「我看過很多福音牧師都被成功的病毒所侵蝕,所以我知道,榮耀的味道就像酒精一樣:它容易跑進我們的腦海裡,讓我們為之沉迷。它會遮蔽我們的視野,讓我們醜態百出。這就是為什麼神容許我們在路上遇到阻礙、不阻止我們犯錯,因為我們最後的脆弱,其實會轉變為我們真正的力量。」

 

他的眼神中閃耀著一個完全信服真理的人想要急切分享的光芒。

 

「有件事比克服失敗還要困難。」

 

我疑惑地瞇了眼。比克服失敗還困難? 我心想。對我來說,失敗就像是墜入一個沮喪的深淵。

 

「比克服失敗還困難的事,就是克服成功。」他強調。

 

他保持沉默,讓自己思考一下,也許是想給我回覆的機會。不過,他突然又繼續說:「明日成功的最大敵人,就是今日的成功。事實證明,每一百個在逆境中忍耐的人當中,只有一個能領受成功──我不是僅指經濟上的成功。那些成功的勳章,即使是你光明正大得來的,也可能轉而成為致命的負荷,沉重地壓在你的胸口。那些代表軍階的軍袖斜條,也可能會壓垮我們的肩膀,把我們壓倒在地。」

 

他再次堅定地看著我,對我說:「從你的失敗中站起來,但是不要讓你的成功打敗你。有時候逃離能帶來勝利,讓你感受到脆弱能帶來真正的力量。」

 

「你曾經感到脆弱嗎?」我問。

 

「你有所不知……」他笑了起來:「如果你能看到我的裡面,你會驚訝我曾受到多麼大的恐懼和顫慄。有些日子,我必須告訴自己一百遍上帝告訴使徒保羅(保祿)的話:『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格林多後書12:9)

 

當我聽到他的坦言相告時,想起自己多次看到那個人大膽地宣揚十字架的信息。他的話灌輸到我們身上,帶著一種完全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和為何要這樣說的堅定性。他在椅子上稍微坐起,問我是否可以告訴我另一則故事。在我跟他說我很樂意聽之後,他開始說了:

 

很久以前,在一個由聰慧的女修道院院長所管理的古老修道院裡,有一百多位修女一起禱告、工作、事奉上帝,過著簡樸平靜的生活。一天,她們知道她們其中之一將會被派到外面去說道傳福音。在經過冗長的決議和詢問之後,她們決定要由克拉拉修女來執行這個任務,她是一位很優秀的年輕女性。她們指示她要研讀,所以克拉拉花很多年時間在修道院的圖書館裡解讀聖經古抄本,最後精通了其中奧祕的知識。當她結束她的聖經研讀時,她已經熟稔經典著作,她能解讀原文所寫成的手抄本,她也精通中世紀的神學傳統。她在修道院裡傳教,每個人都喜歡她的博學多聞和她智慧話語的洗禮。當她結束了佈道,克拉拉修女到修道院院長面前,問:「我可以出去傳道了嗎?」

 

老修道院長看著她,好像能讀出她的想法一樣,她也很高興克拉拉修女已經在心中累積了成千上萬的答案。「還不行,孩子……還不行。」她回答。然後她指派她到花園去,讓她在那裡從凌晨工作到黃昏,忍受冬天凜冽的寒冷和夏天酷暑的炙熱。她撿拾石頭和雜草,細心整理葡萄園的每一株植物。她學習了等待種子長成,知道如何辨認汲取的樹液,何時是修剪栗樹的時機。她獲得了另一種智慧,但那仍然不夠。

 

修道院長又派她去跟農夫們說話。她聆聽他們在辛勞奴役工作之後的埋怨心聲。她聽到暴動的謠言,也激勵了那些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們。修道院長叫她來,凝視著她,看到她的心裡充滿答案,而眼神裡充滿疑問。「時候還沒到,我的孩子。去禱告吧!」克拉拉修女在山上的偏僻小屋裡花了很長的時間。當她回來時,她的靈魂已經煥然一新。「時候到了嗎?」她問。還沒。時候依舊還沒到。

 

然後鄉間發生了傳染病,克拉拉修女被送去照料那些病患。她很多個夜晚都熬夜沒睡,照料病人,也痛苦地為埋葬那些去世的人而哭泣。疫情結束後,她自己也因疲累和悲傷而病倒了。村莊裡有戶人家擔起照顧她的責任。她學習軟弱和謙卑;她讓自己能夠被愛,然後重新獲得平靜。當她回到修道院時,修道院長看著她,讀著她的靈魂,發覺她更人性化,也更脆弱了。她看起來很寧靜,腦海裡充滿答案、眼神中充滿疑問,而她的心裡充滿名字。

 

「時候到了,我的孩子……現在,去傳福音吧!」她告訴她。

 

這個故事深深打動了我。

 

老牧師想要總結這個故事,他靠近我,非常緩慢地說:「如果她沒有決定變得脆弱、向她的生命低頭,那麼神一切的智慧和力量都不再重要的。美國作家亨利.米勒(Henry Miller)說過:『如果神不是愛,祂就不值得存在。』

 

以上摘錄自《月光下的十字架:老牧師與我的十四堂重生課》

Mondays with My Old Pastor
作者:荷西.路易斯.那瓦荷 Jose Luis Navajo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幾周台中地檢署破獲一百多名藥頭,被捕藥頭底下每名都有數百藥腳,其中有三十多名藥頭的身分居然是學生或中輟生。百分之七十以上被逮捕藥頭都在銷售K他命。給青少年一個理由:「三級的,不會怎樣」,原本不用毒品的青少年,因「三級」沒有刑期,價格便宜,有用的意願,並被利用販賣毒品。

當局將K他命列入三級,其原因為:一、使用者多是青少年,擔心影響青少年前途;二、K他命吸食人口眾多,勒戒所不敷使用;三、一旦K他命列入二級,會有另一個新興三級毒品出現。

幾點建議:一、讓不小心染毒的青少年有機會改過,應將三級毒品的累犯等同二級毒品。二、在法令中增設「類源毒品」的規範也就是新興毒品,避免類似K他命的新型毒品出現無法可管。三、開放家庭用毒品篩檢劑,加以宣導,讓家長在第一時間就可以知道孩子是否染毒?四、將家長納入反毒規範及宣導範圍內,對十八歲以下吸毒的家長進行強制上課處分。

各界為各種食品含有毒物或過期原料擔心之際,其實真正動搖國本的是「校園染毒」,青少年一旦吸毒對社會影響之巨大超乎想像,筆者經過多年的研究與走訪,歸納以上建議,懇請立法者盡速制訂相關法案,一個法令的修改勝過許多反毒活動。

 

IMG_2390

文章來源:中國時報 2013.06.19 王倩倩/《上癮的真相》作者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刊頭  

萊特的飛機 / 仔細地聽,謹慎地說

聽人家說話的時候,你都在做什麼、想什麼? 低頭做筆記,專心理解人家的
話語,還是急於做判斷,忙著想待會兒自己要說什麼?

許多人在聽人家說話時,看起來很專心聽,其實內心總是縈繞著各種念頭,並沒有真正把人家的話聽進去,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字句。一旦內在興起什麼想法或判斷,就立刻回應,也沒思考自己說的話是否恰當。

小機長的志向
美國知名主持人理察‧ 林克萊特,有天訪問一位小朋友未來的志向。
「你長大後想要當甚麼呀?」林克萊特問。
「我要當飛機的駕駛員。」小朋友天真地回答。
「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燃料突然用完了,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麼辦?」林克萊特接著問。
「我會告訴所有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再掛上降落傘跳出去。」小朋友想了想,認真地說。
在場的觀眾都笑得東倒西歪,林克萊特專心注視這位小朋友,想看看他是不是自作聰明的傢伙。沒想到,緊接著,這孩子的兩行熱淚奪眶而出,林克萊特這才發覺這孩子的悲憫之情遠勝於其他人。於是,林克萊特繼續問:
「為什麼要這麼做?」
「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小朋友真摯地說。
然後,小朋友沉默了一會兒,又小聲地說了一句:
「我還要回來!」


看 到這則小故事,我非常感動,替那位小朋友感到不捨。當全場觀眾哄堂大笑時,他的內心一定覺得有點受傷吧。當下聽到這些話的大人們,可能以為他傻呼呼地,或 者以為他太自私了,怎麼可以放下乘客,自己掛降落傘逃生呢? 殊不知,這是大人的邏輯,瞭解飛機操作原理的人的邏輯,卻不是小朋友的邏輯。小朋友雖然不知道等他拿燃料回來時,飛機可能早已失事,但他救人的心意是真摯 的,他想進行的努力是偉大的。

發明飛機的是一對兄弟,他們的姓氏跟這位名主持人很像,叫做萊特。在萊特兄弟那個年代,一般航空飛行的研究 者都認為,除了物體升高外,飛行應該與平面運動相差不遠,所以飛行器的設計應該比照船舶、火車或汽車,讓它能在空中保持某一高度,就像船在水面、火車在鐵 軌上行駛一樣。像今日的飛機那樣進行側傾或翻滾的概念,對於當時這批研究者而言,似乎並不可取,甚至想都沒想過可以這樣做。有些研究者認為,飛行員駕駛的 飛行器,勢必接受風的巨大干擾,不可能利用機械控制做出迅速有效的反應。

但是,萊特兄弟的想法跟同時代的研究者不同。萊特兄弟從對鳥類的 觀察中發現,鳥類會改變牠們翅膀兩端之間的相對角度,使其身體往左或往右滾轉,以傾斜的角度飛行。同時,萊特兄弟認為,飛行應該像人們學習騎自行車一樣, 透過不斷練習,掌握利用身子傾斜來保持車身平衡的技巧,這將有助於駕駛員在遇到風的干擾時,迅速操作飛行器,使之傾斜或滾轉來平衡風力,達到飛行器前進的 穩定性。

經過許多次挫敗及多年努力,萊特兄弟終於成功仿效鳥類的翅膀,打造出有弧度的機翼,並發明瞭飛機器控制器系統,在一九○三年完成 世上首度「完全受控制,附機載外部動力,機體比空氣重,可以持續滯空不落地」的動力飛行。兩年後,他們進一步做出世上第一種實用的固定翼飛機,實現了人類 數千年來飛馳天空的夢想。

萊特兄弟的成功,在於他們沒有人云亦云,而是仔細觀察鳥類這種最善於飛行的動物,並深刻洞悉鳥類飛行的原理。這種觀察與洞悉,就是傾聽最重要的功夫。

很多事情,或者因為媒體錯誤的引導,或者因為我們自己的傲慢,疏於觀察與傾聽,只看表面,以致於輕易論斷別人的過錯,造成別人的傷害。

 

文章摘自《用心說好話
作者:陳少民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刊頭  

破水瓶
大年初一早晨,眷村裡對街的林大叔家正興高采烈地過年,念高中的兒子不小心碰倒了熱水瓶,弄得滿地都是水和玻璃碎片。

很在乎「過年要吉利」的林大嬸心裡咕噥了一下,林大叔也張大了嘴,不知說什麼好。這時,林家女兒小紅卻拍手高興地說:「好兆頭!好兆頭!」聽得大家滿頭霧水。

小紅說:「小弟今年高考,就應該打破原有水準(瓶)才能升級嘛。要是還保持舊水準(瓶),怎麼行呢?依我看啊,這水瓶(平)破得好。」一番話,說得全家都笑起來,剛才的不快一掃而光。歡欣快樂的過年氣氛又回來了。

俗話說:「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言出唇六月寒。」言語轉正的力量,不可小覷。本來是一個歡歡喜喜的日子,只因一個小意外,全家剎時陷入愁雲慘霧之中。但是,卻由於一句有創意的話,一句正面的話,讓一個很尷尬的場面轉悲為喜,大家破涕為笑,在深冬裡感受到濃濃暖意,豈不妙哉。

一 件事情的好壞,端看你怎麼解釋,用心體會其中酸甜滋味。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因言語齟齬、不愉快或發了頓脾氣,讓原本很好的氣氛急轉直下。如果希望能在一生 中活得愉快、有品質,那麼就應該避免發生這種情況。快樂需要自己經營,人要善於講正面的話語,營造歡樂的氣氛,而且要用智慧讓愉悅長久持續。

在職場上,難免遇到脾氣大的老闆或同事,遇到他們對自己生氣時,如何以正面的話語化解危機,可是一門大學問。口頭表達搞砸了,搞不好連工作都不保;說得好,危機變成轉機,老闆從此對你印象深刻,覺得你是個正面思考、能讓他發笑的人,對日後的工作發展如虎添翼。

桓玄的龍椅
桓玄是東晉名將大司馬桓溫之子,對自己的才能與出身頗為自負,總以為自己是英雄豪傑,於是竄位,逼東晉安帝獻上國璽,禪位給他。

桓 玄稱帝後,改國號為楚,平日好施小惠來攏絡人心。他親自審訊囚犯時,不管罪刑輕重,多半給予釋放;遇到攔御駕申冤者,通常也會給予救濟。然而,在處理政事 時,他卻相當好大喜功,愛自我炫耀,喜怒無常,而且對臣子相當苛刻,曾有官員寫錯詔書中的一個字,結果該單位所有經辦人員均被降級或免職。

有一次,桓玄發現他的龍椅略微凹陷,臉色立刻變得很難看,左右臣子怕他怪罪,腦袋搬家,個個心裡七上八下,面無人色。

此時,擔任侍中的殷仲文很機伶,立刻向桓玄進言:「這一定是聖上德行深厚,連無所不載的大地也無法承受。」桓玄聽了,轉憂為喜,眾臣子都鬆了一口氣,對殷仲文有技巧的馬屁讚賞不已。

服侍強人老闆是苦不堪言的差事,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無妄之災上身,腦袋就落地。只因皇帝的龍椅凹陷,眾臣苦無對策,深恐得罪,只能個個趴在地上,大氣也不敢喘。殷仲文的幾句機智良言,卻使局勢整個逆轉,龍心大悅,眾
臣的腦袋才得以繼續掛在脖子上,回家敘天倫。

看到桓玄龍椅的小故事,我不禁感謝我母親那樂觀的性格。不論遇到任何事,她總是以正面態度看待,從小到大未曾對我說過一句負面的話。我到四歲時,話都還講不清楚,但她總說:「沒關係,我們的孩子是最棒的。」

小時候,有個賣豆漿的流動攤販常推著他的小攤車到我家巷子來。有一次,我跟媽媽拿了錢,自己下去買豆漿。那個小攤車只靠中間兩個輪子支撐,不能用力壓,偏偏我很皮,趁老闆打豆漿時,整個人站上小攤車,結果整個攤子翻倒過來,上頭的碗全都落地碎掉了。

我很害怕,傻傻地轉頭就往家裡走,豆漿攤老闆娘追上來,跟著我回家,敲我們家的門,要求賠償。我媽見狀,只說了一句:「我這孩子很乖,沒事,沒問題的。」然後立刻掏錢給老闆娘,好像這件事完全沒發生一樣。

我跟大家一樣,不論唸書、工作,都是挫折不斷。然而,因為母親永遠給我正面肯定,使我始終對人生保持樂觀態度,不論事情有多難,總是很願意嘗試,而且覺得自己是可以做成事情的人。

我 兒子生來就樂觀到極點,又很隨性,讀書都讀一半就覺得自己讀完了。這樣的學習態度,在北美的小學和初中並沒有問題,學生還是可以過得很快樂,可是,上了高 中之後,大家紛紛發揮出自己的特殊潛能,開始變得頭角崢嶸,每個人一樣都下午三點回家,看似過得很輕鬆,但考試成績出來就是不一樣。受到成績的影響,我兒 子突然變得很挫折,覺得以前輕鬆讀就能得到理想成績,現在為什麼突然不行了。

我平常很少管小孩,但為了鼓勵兒子,就決定介入他的生活,陪他一起讀書。我知道嚴格的要求對兒子沒有幫助,如果希望他跑五千公尺,就必須陪他跑五千公尺。因此,我每天早上六點多送他去上學,工作到晚上八點回家,吃完飯後就陪他在書房用功;他讀到十二點,我就陪他到十二點。

兒子有時很怕失敗,擔心花了功夫卻得不到好成績,我一直鼓勵他:「你不要放棄這科。爸爸沒放棄你,我相信你能做到。你要對自己說:I can make it!。你是個潛能無限的孩子,只要你願意,什麼都難不倒你。我相信你能做到。」

就 這樣,兒子的態度慢慢改變了,就算成績沒拿到A,還是願意讀、願意嘗試。陪兒子讀書雖然辛苦,但我內心卻很滿足,並因此更常回憶起母親對我的好,覺得她真 是個有智慧的人。母親的好話、鼓勵的話,賜予我豐富健康的人生,我希望把這樣的正面話語循環帶給小孩,讓兒女也能傳給下一代。

好話一句,豈止三冬暖? 這是一輩子的珍寶,也是一輩子的功課。坦白講,我自己還做得不夠好,臨危應變的機智不足,沒辦法時時刻刻都只講正面的言語,但我不斷提醒自己這點很重要。好話的春陽暖意,照在別人的身上時,也一定會同時照在自己身上,何樂而不為?

文章摘自《用心說好話
作者:陳少民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推薦序

       愛,是恐懼的最佳療癒力量 蘇絢慧

  我有幸先睹為快大衛.里秋博士的最新中文版作品《當愛遇見恐懼》。閱讀里秋博士的書(台灣已出版了幾本),向來都是我與心靈對話、面對陰影與檢視傷痛的最佳指引與陪伴。

  此本書,一開始便指出了人的生活中,「恐懼」幾乎是如影隨形的存在著。而我們做的許多選擇、許多反應,更是基於恐懼的驅動而做出的。無意識中,我們被恐懼綁架,被恐懼控制,也被恐懼影響著,卻無能為力,有時甚至無法自覺。

  若活在一個恐懼的世界,對我們而言,這世界會盡是傷害與危險。因此,我們必須時時刻刻的防衛;時時刻刻的猜測他人是否話中有話;時時刻刻的謹防他人在背後的嘲笑;時時刻刻的恐嚇自己不要觸怒他人;時時刻刻的糾正自己不要惹人非議;時時刻刻的要自己謹守戒律與規則!

  恐懼常常是鋪天蓋地而來,沒有一刻能讓人安心與放鬆,好似隨時都有人在攻擊與批評,隨時都有人惱怒與準備施以懲罰,隨時都有人羞辱與嘲笑。

   即使,外在的威脅讓人感到防不勝防、精疲力竭,然而最大的威脅是──那令人恐懼的聲音始終在你的心中,從來沒有一秒停歇或消失,那才是最大的折磨與糾 纏。而這些恐懼,幻化為無法計量的害怕;害怕與人靠近,也害怕獨處;害怕失去,也害怕擁有;害怕被認識,也害怕不被認識;害怕接收,也害怕付出;害怕改 變,也害怕不變;害怕前進,也害怕停頓;害怕被拋棄,也害怕被吞噬……

  我們活在一個充滿拉扯與矛盾對立的衝突中無法解脫。這些衝突不僅存在於我們和外在之間,也存在於我們內心的小世界。

   這些都是因為我們原本要建立的功能性自我受損與受破壞,以至於自我呈現為一種神經質的狀態。神經質的自我乃來自於過去童年時期的我們,因為遭遇到驚嚇、 恐嚇、威脅、批判,甚至暴力,使我們的生命無法隨著成長歷程而成熟與茁壯,反而停留在那個受到驚嚇、威脅與恐嚇暴力的經驗中,遲遲無法被釋放。

   也就是說,受傷的童年早期記憶會自動化地形成我們對人世(包括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的設定,像是:這世界是充滿危險的,別人都是會批評我的,我是一 無是處的。或是:這世界是冷酷競爭的,別人都是壓迫者與侵略者,我是無助可憐的。這些因為早期生命經驗而累積形成的「設定」,若沒有處理與改變,便會反複 讓我們無法自拔地被「恐懼」的情緒風暴席捲,處在完全無助與遭受這些情緒攻擊的狀態。
  
  因此,自保的第一步是,正視恐懼,瞭解恐懼 的機制。人人都有恐懼,但每個人形成恐懼反應的路徑並不相同,會有所恐懼的因素也不同,只有對自己的恐懼感受有足夠的體察與瞭解,才能讓自己辨識哪些情境 容易促發恐懼,這些情境又是如何的被解讀、被認知,以至於恐懼總是來得又快又猛,並且失控。

  唯有我們願意為自己擔負起照顧生命的責任,並且願意學習肯定自我的存在與權利,我們才能還給自己力量。關於這部分的學習與練習,書裡給了我們清楚的方向與習題。

  而生命的各種課題,最終我們要能經歷冒險,離開我們自認為的安逸舒適(一種神經質恐懼所設定的合理化安全需求),願意朝向真實的體驗邁進,而不是停在被誇大的危險想像中。在真實歷練中,我們感知新的經驗,習得新的處理方式,並且穿越恐懼的迷障,接觸真實人我與世界。

  這一切的冒險與探索,之所以我們願意、有勇氣,乃來自於靈性的力量──愛與慈悲。有愛與慈悲的力量,恐懼也就有了安定的承接與陪伴。事實上,愛與慈悲是人類最美好的恩典,它們是溫柔又強大的力量,讓苦難與傷痛有了觸摸,也有了安息的依靠。

   要單靠意志與訓練去克服恐懼,或許仍有效果,但那效果都不及一個內在有愛與慈悲力量的人所經驗到的自由與開展。大衛.里秋博士的這本書讓我們瞭解透過心 理與靈性的整合,我們能以一個完整生命的存在,來重新體認我們與世界的關係,並超越個體的有限性,與更宏大的力量連結。如果,您渴慕這樣的自由與開展,也 渴慕生命對世界與宇宙的全然信任,推薦您與這本書相遇,與愛相遇。

(本文作者為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

--------------------------------------------------------------------------------

本書介紹

作者簡介

大衛.里秋(David Richo)

   資深心理治療師、教師、工作坊帶領者與作家。他以婚姻、家庭與兒童諮商見長,非常強調心理及靈性的重要。除了從事心理治療外,也在加州聖塔巴巴拉和舊金 山帶領避靜團體。目前在全美各地的依沙蘭靈修中心(Esalen institute)、靈磐避靜中心(Spirit Rock Retreat Center)、聖塔巴巴拉市立大學成人教育中心、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等處授課,並常在英美各地舉辦工作坊。

  他把榮格、佛洛依德、超個人學派的觀點巧妙融入專業實務中,亦常在作品中引用文學與詩歌,激起讀者的共鳴並從中獲得啟發。他著有多本探討心靈的作品,包括《回歸真我》、《與過去和好》、《以愛之名,我願意》……等等。

譯者簡介

曾育慧(翻譯)

  現為專職譯者。

張宏秀(翻譯、審訂)

   德州女子大學家族治療研究所兼任教授,美國婚姻家族治療師學會認證督導,身兼心理治療師、督導、教師、工作坊帶領者等身分。肯定心理及靈性的互惠,二十 年來在婚姻家庭諮詢、創傷治療、身心症與耗竭療癒中納入靈性議題,以增加生命轉化的資源。對心靈治癒與整合有三十年的個人經驗,也帶領靈性整合工作坊及團 體。

【專家好評】

   我完全同意作者主張「對待恐懼,需要做心理成長與靈性成長這兩項功課」,本書開出的「功課」不但是關鍵,更是我所讀過最實用的「自我肯定」技巧訓練守 則。讀者若能反覆練習、再三體會,便能充分關注、接納、欣賞身邊的人,並容許對方做自己,從而建立「成人對成人」的健康關係。──吳佳璇,精神科醫師、金 鼎獎得獎作家

  里秋博士以其心理與靈性整合的一貫風格及實例,帶領讀者循序地反思並整理恐懼經驗,協助讀者從恐懼的瞭解、聆聽與接納、克服、進而在靈修中放下對恐懼的控制心態,並以慈悲待之,讓恐懼成為靈性轉化的助力!──張宏秀,心理治療師及婚姻家族治療督導

   人人都有恐懼,但每個人形成恐懼反應的路徑並不相同,會有所恐懼的因素也不同,只有對自己的恐懼感受有足夠的體察與瞭解,才能讓自己辨識哪些情境容易促 發恐懼;唯有我們願意為自己擔負起照顧生命的責任,並且願意學習肯定自我的存在與權利,我們才能把力量還給自己。──蘇絢慧,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

 

博客來網路書店連結: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88378
本文引用自gracesusu - 2013年重量級的推薦書籍:大衛里秋博士【當恐懼遇見愛】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刊頭  

有一幅漫畫題字這樣說:「選對老婆靠I.Q.,不讓老婆跑掉靠E.Q.。」把老婆換成老公也很貼切;你同意嗎?若你認同E.Q. 是維繫婚姻最重要的因素,一定會贊成的。

換句話說,兩人的人際關係若處理得當的話,可以藉著互相幫助來面對各自或家庭的問題;問題處理得不好,兩人的關係要受挫、倒退,甚至一直累積下去,使情況越來越惡化。到了某一個地步,雙方都感覺難以繼續下去時,正如耶穌所說:「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

最後,離婚就變成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了。可是,離婚可不像「揮刀斬亂麻」一樣問題一下就能解決;相反的,會帶給雙方、孩子、親朋無限的傷害或困擾。
為什麼「因愛結合」的婚姻會變成離婚收場呢? 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
一、有沒有正確的婚姻觀
二、情緒傷害的影響

正確的觀點是婚姻幸福的基礎
婚 姻問題千頭萬緒,講不清、理還亂。然而,婚姻是否幸福快樂,跟雙方有沒有正確的婚姻觀有絕對的關係,因為婚姻觀影響夫妻兩人建立與維繫婚姻的基本做人態 度、相處之道。正如箴言第四章第廿三節所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保守自己的心是要讓心保存善良與正確的觀念,不 要讓不義的邪念入侵。就像這樣,婚姻是否能產生美好的果效,全看結婚的人是否有正確的婚姻觀,這應該是非常正確的看法。

最新式的電器用品, 都要詳細閱讀所附的說明書,照表操作才不會把機器弄壞。如果用了不同廠牌的說明書,很可能無法操作,因為操作觀點是不一樣的。電腦是現代人引以為傲的創 造,能讓我們得心應手地做許多事情,功能之多、效率之快……真的是引人入勝。可是,如果你不照規矩來操作,或指令下錯了,很可能就無法達成目的,甚至還會 當機、中毒,讓使用者不勝懊惱呢!

然而,婚姻關係要比操作電腦更難。因為電腦是機器,只需要照章行事就行,而人是活的,婚姻關係更是千變萬 化的。悲哀的,今天我們從哪裡獲得婚姻觀呢?說得難聽一點,是從電影或小說、雜誌來的,學到的是所謂的「好萊塢觀點」。這些觀點裡有些確實是出自很嚴謹的 學術觀點,但是無可否認的,不少是虛浮的、粗製濫造的、只為賺錢的、偏見的、甚至是幻想的,代表著一個人或一群人的理念或欲望而已,對婚姻不見得有真正的 幫助,反而可能灌輸了一些錯誤的觀念、幫了倒忙呢! 可是,其影響卻是無遠弗屆的。

文章摘自《找回快樂的婚姻
作者:彭德修 牧師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刊頭  

結婚多年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嘆:要是有一個婚姻學校,教我們夫妻相處之道、做愛學、人際關係、孩子管教等等,那該多好!為什麼要等到焦頭爛額之際才頓悟其中的巧妙或悔不當初呢?為什麼這麼重要的課題不由有關教育機構來正式開課、嚴肅地探討呢?

為什麼結婚不必執照?
在 家庭協談中心當一陣子的義工後,我深深感嘆的一個現象就是,到那裡去的人真正要探討問題的反而不多,大多是要我們幫助他/她怎樣得以離婚;換言之,兩人的 關係已經病入膏肓、對所經營的婚姻早已不留戀了。為什麼會這樣呢?最讓我吃驚的,其中有不少人對婚姻之道完全不懂(包括知識份子),或者病急亂投醫地抓了 一些錯誤的建議,就當作堅持己見的憑據;不但無濟於事,反而有礙於解決問題。那時,我常想,為什麼不早日面對問題、設法解決? 為什麼這麼重要的問題,偏偏大多數的人卻一知半解?

現代人從事許多影響深遠的行業都要有執照,然而,為什麼結婚不用事先上課或補習呢?不知 道怎樣維護婚姻,怎能任由兩人結婚呢? 那是多麼冒險的事啊!沒有拿到駕照就開車,危害的豈止是自己而已呢?為什麼只有部分機構—如教會—在做婚前協談呢?真的以為一結了婚,就能「從此過著幸福 快樂的生活」嗎?大家都知道,事實絕對沒有這麼理想。然而在現實的生活中,現代人越來越全神貫注在向「錢」看,忙得不可開交,好像真的「有錢能使鬼推磨」 一樣。我發現,連家庭教育都幾乎快要停擺了,更何況是婚姻之道,該由誰來傳授呢?

從哪裡學習婚姻之道?
從 古至今,我們都耳濡目染父母長輩的表現,偶爾他們也會講一些道理給我們聽聽。然而,他們是從哪裡得到這些道理與功夫呢? 幾乎都是老一輩人的口耳相傳或自己從經驗中琢磨出來的道理;可是卻沒有人能保證那是深具權威的教導。最糟的是,其中還夾雜著自以為是、吹噓亂蓋、以訛傳訛 的無知;換言之,是否是正確的知識與真理,他們自己也無由得知呢。

現代社會注重個人主義,婚姻卻講究兩人的親密互動,要面對的問題就格外的 多了。加上近代社會、文化的變遷與衝擊,婚姻碰到了更多的挑戰,許多人越來越不知所措,家庭亮起紅燈的越來越多。近年來有關這方面的書籍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了不少,雖然有許多人買來認真研究,可是也還有不少人絲毫不知其重要性,繼續活在「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幻想裡,不願意下任何功夫。就好像明知罹患重病卻相 應不理,既不看醫生也不肯服藥一樣,令人感嘆。

民國九十二年,台灣的立法院通過家庭教育法案,其中一項是:未婚男女結婚前應接受四小時以上、由縣市政府開辦的家庭課程,培養正確的婚姻觀。可見,社會大眾確實已經開始有此共識了。

然 而,四小時好像太少了吧,能學到婚姻的精髓嗎?在國外,曾聽說有個教會在舉行婚前協談上,足足用了一年的時間,每個月一次,每次兩小時。無論如何,但願法 案的通過是一個好的開始,不久的將來會越來越確實執行這個重要的教導。但願教育單位能提供更多的課程、更具體的教導,讓所有想要結婚或已經結婚的人,都能 學得更多有關婚姻之道的功課。

正如過去先賢所云:「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事實上,大多數家庭的幸福快樂,就是社會、國家平安和睦 的根基。我們更看見,家庭中最重要的其實是夫妻關係;婚姻出了問題,影響所及,孩子都深受其害。耳濡目染之下,這些孩子的心理多少都會出現狀況,對他們將 來的婚姻也等於埋下了各種弊端。真希望有關單位,要當作重要事情積極地去進行。所謂防範未然,保養重於修理。

 

文章摘自《找回快樂的婚姻
作者:彭德修 牧師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求基督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治療記憶與心理健康概述

 

治療記憶有助於克服四種情緒,帶來心理健康,以〈天主經〉(〈主禱文〉)進行祈禱、默想也可以。這兩種方式,都能讓我們重新碰觸自己恐懼、焦慮的時刻,好好處理憤怒(「寬恕別人」)、罪惡感(「寬恕我們」),直到那些讓我們恐懼、焦慮的時刻,轉而成為對我們的祝福(「祢的國來臨」)。

 

無論哪一種方式,在真正經驗寬恕之時,我們都會由衷感謝那些曾讓我們焦慮、恐懼的事物。療癒是沒有終點的,所以,在一個人藉著寬恕克服四大情緒之後,絕不會說:「好了!治療完畢!」因為他永遠能變得更感恩、更懂得寬恕。治療四大情緒的關鍵,是〈天主經〉與治療記憶都有提到的兩種寬恕:寬恕我們(克服罪惡感),寬恕別人(克服憤怒)。

 

還有許多人藉著兩種寬恕的力量,走出心理疾病或困擾。以凱特為例,在退學之後,她發現自己很難找到工作、也很難交到好朋友,她也害怕因為自己定不下來,沒人會願意和她結婚。四年前,凱特因此陷入嚴重憂鬱,並兩度試圖自殺。她開始看心理醫生,並在心理治療多年之後,發現自己之所以害怕跟人建立親密關係,是因為怕他們像當年的爺爺一樣,拋下自己一個人離去。凱特的爺爺在她四歲時過世,因為他生前非常疼她,他的過世讓凱特倍感孤寂。於是凱特不自覺地告訴自己:「別再愛上任何人了,他們遲早也會離妳遠去。」

 

不過,雖然凱特透過心理治療發現了這件事,但幾年下來,她還是沒勇氣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直到有一天,凱特請求耶穌與她和她的爺爺同在,她祈禱說:「我想原諒爺爺拋下我,也請祢寬恕我這麼多年沒善待自己。」接著,她覺得自己與耶穌和爺爺同行,一起到了天父面前,她將爺爺的手放在天父的手上,然後轉身離去。經歷這次祈禱經驗兩星期後,凱特的心理醫生宣布她完全好了。此後,凱特能與人建立親密的友誼、也能長期做同樣的工作,今年年尾,她也要結婚了。

 

凱特越是感謝那段無法與人建立親密關係、始終焦慮、恐懼的日子,就康復得越好。在準備結婚時,她也感謝那段不敢出門、不敢交朋友,只敢成天窩在家裡的日子,因為這讓她練出了烹飪、家務、布置的好手藝。透過治療記憶,基督讓凱特見到了兩種寬恕的力量,重獲心理健康。一位心理醫師說得好:發現寬恕有益治療心理的重要性,不下於發現盤尼西林能治療肉體。

 

 基督透過兩種寬恕,為人治療記憶、帶來心理健康

 

基督總是運用兩種寬恕助人重獲心理健康,不僅對凱特如此,對別人也是如此,當祂顯現給那兩位前往厄瑪烏(以馬忤斯)的門徒時(〈路加福音〉2413-35,也為他們做了同樣的事。那兩位門徒為基督的死沮喪不已,他們對未來感到焦慮,也擔心生命從此失去意義,在上路時,他們仍未獲得轉化沮喪的力量。然而,在基督無條件地寬恕了他們、幫助他們克服憤怒和罪惡感之後,他們也得到了轉化的力量。

 

在與他們同行的時候,耶穌接納了他們的憤怒,他們不但氣祭司長和領袖們處死了默西亞(彌賽亞),也氣先知明顯誤導了他們。此外,基督也知道他們一定會為自己如此遲鈍(〈路加福音〉2425,而感到罪惡、頹喪。他們也許正捫心自問:「基督當初明明就說他會死,我們怎麼偏偏聽不進去呢?我們為什麼沒膽子留在耶路撒冷,跟其他人一起躲起來呢?他們明明也嚇個半死啊!」在基督向他們解釋過聖經之後,他們顯然會為自己的遲鈍深感罪惡。不過,他們其實不必為自己的遲鈍沮喪,因為這將讓他們領受基督的寬恕。

 

事實上,他們當時已經感受到基督的寬恕了,所以他們邀請祂進了屋子、一起用餐。在祂與他們同坐時,祂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被愛,事實上,祂也的確始終愛著他們。最後,他們終於發現即使自己滿腹牢騷、行事也無足稱道,耶穌還是接納了他們,於是他們不再一臉頹喪,反而全心充滿寬恕,欣喜若狂,「隨即動身,返回耶路撒冷」,和那些處死基督的人同在,給予他們無條件的愛,一如基督給了他們無條件的愛。

 

回耶路撒冷的路上,門徒們重新思考默西亞的死。不過,這不再讓他們恐懼或焦慮,反而被他們視為祝福,因為這讓以色列對救主有盼望,也讓他們經驗了無條件的愛與寬恕。他們的記憶獲得療癒,歡欣鼓舞地回到了耶路撒冷,這個曾讓他們焦慮、恐懼的傷心地。基督透過兩種寬恕治療記憶,幫助我們克服潛伏在心理困擾與疾病背後的焦慮、恐懼、憤怒與罪惡感,讓我們重獲健康。在下一章裡,我們將要進一步談到:基督透過兩種寬恕治療記憶之後,不僅能帶來心理健康,也能帶來身體健康。

 

…以上摘錄自《治癒生命的創傷:圓滿走過寬恕,心靈不再痛苦》

林瑪竇神父、林丹尼斯/合著;吳伯仁神父/審訂

 

>>> 看更多

影片下載:治癒生命創傷,找回愛的能力 (無音樂).pps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刊頭

保羅是名導演,他太太露西是名演員;露西的名氣太大,讓做丈夫的保羅頗沒自尊。為了拍攝「蝴蝶夫人」這齣電影,保羅主張女主角應當請真正的藝妓來主演才會更傳神逼真,不贊成讓露西來擔任,因此兩人嚴重的意見分歧。

一 行人前往日本拍片時,製片家與露西串通,讓露西暗地裡前去日本。她暗中拜師學習藝妓之道,然後偽裝成藝妓,還取了個日本名字叫森洋子。這件事瞞著身為導演 的保羅,以及所有的演員與工作人員。一切都是為了讓片子拍得好、賺錢、揚名,沒有惡意。製片家計畫:首映典禮時,專機邀請大批美國影評人員與記者前去日本 參加。首映結束後,再安排藝妓森洋子上場,當場取下裝扮,還原露西的真面目,想必全場轟動,氣氛達到了最高峰。

不料片子殺青前,保羅發現了真相,怒不可抑,但仍然佯裝不知情。他還故意調戲露西扮演的藝妓森洋子,也讓露西怒不可抑,以為保羅故態復萌,真的愛上了藝妓,讓她幾乎崩潰。

保羅告訴製片家決定要跟露西離婚了。他說:「我發現露西有了新的情人—她的事業,那是她的最愛,比我還重要。我不要排在後面!」保羅與露西都悶悶不樂,強自隱忍不發,製片家更是如熱鍋上的螞蟻,唯恐害了好友夫妻反目、分道揚鑣。

首映典禮的最後一刻,保羅上台接受歡呼時,在後台,擔任森洋子助手的真正藝妓臨別送了一隻扇子給露西,上面印著用日文寫的一句諺語:「夫君,沒人比你重要,包括我在內。」

露西聽了真正藝妓的解釋,聰明的她立刻頓悟過來。輪到森洋子上台接受歡呼時,她已將一身藝妓裝扮卸了下來,以露西的身分上台宣布:「森洋子小姐,即影片中的蝴蝶夫人,今晚不克出席。這是她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演戲,因為她已經出家,我們再也見不到她了……」

此舉不但維護了先生的自尊,還加上一句恭維丈夫的話說:「身為本片導演保羅先生之妻,我深深引以為榮!

保羅原來認為自己會因為露西的壓軸好戲而受辱,聽到露西的話,大受感動,上台和露西攜手接受大家的歡呼。故事這才有了圓滿的結局!

請問讀者,你得到了什麼啟示?事業比婚姻重要? 維護另一半的自尊真的這麼重要嗎?!

許 多時候,尤其是到了離婚的地步,可以清楚發現,雙方都在堅持己見。問題是自己堅持的理所當然,對方卻深深不以為然。有時候只是所站的立場不一樣,從不同的 角度看事情而已。比方說,有的媳婦藉口婆婆欺負自己,丈夫卻認為太太應當為了自己順服老人家;各自堅持己見不能妥協,難怪連清官也幫不上忙。

情緒傷害最嚴重的弊病就是強迫行為—要求別人(尤其是親近的人)照自己的理想去做。所以會如此,大都是過份絕對化自己的理念或經驗所造成的,並不是出於惡意;然而夫妻之間的爭端常常都是源於此,不可不察。

宗 教信仰對不少人是一種絕對化的理念,信仰不同常會造成爭端。基督徒堅持絕不拜偶像;但拜拜的人卻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由於家族力量難以抵抗,社會又明顯的男 尊女卑,妻子不順服是很難堅持到底的。因此女方是基督徒時,就會事先約法三章,不能勉強她拜偶像。有的男方當時不以為意、一口答應,事後卻軟硬兼施逼媳婦 或妻子拜拜,因此發生不少令人驚心的案例。還好,時代越來越進步,大家的觀念也變很多了,信仰自由越有保障,這樣的事情也越來越少了。

但是,正在寫本書時,報上赫然出現「信仰不同、情愛變調,休妻獲准」的新聞,生活作息、行事為人的態度等,因著信仰而產生的歧異,有時還是會讓夫妻難以調和好一陣子的,不可不知。

 

文章摘自《找回快樂的婚姻
作者:彭德修 牧師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誰也不要自欺:你們中若有人在今世自以為是有智慧的人,該變為一個愚昧的人,為成一個有智慧的人。──〈格林多前書〉(哥林多前書)3章18節

 我們要如何視彼此為基督?有太多矛盾的證據了。難道我們只能假裝嗎?──我收到的來信

 

不久前,我在電視上看一場創造論(或稱為智能設計論)與演化論的辯論轉播。對立的雙方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有不少是受到景仰的專業人士。我一直等有人說「這其實是個錯誤的假設前提」或是「這根本就不必是一個問題」,但是在整整兩個小時內,沒有半個人提出!雙方繼續根據他們的立場,以早已辯論多時的語言,不斷地強化他們所明確代表的「科學世界觀」或是「創世主世界觀」。他們視對方為敵人,當言論變得火爆的時候(當然,這些言詞跟本就不會有任何共識),什麼結果都不會產生,有的只是防禦跟被羞辱的心智而已。

我期待有一天,科學家能接受奧秘對靈魂、理性和文化意義的重要性,但他們卻只是不斷敲打著事實和資訊的鼓,完全不去反思這些事實的前後關係與意義。我期待宗教人士能認真地看待「道成肉身」(神成為人),並且看見一位創造出能夠不斷自我創造之事物的神有何睿智之處。然而,他們只是不斷地敲打著另一張鼓──一個極度缺乏想像力而且疏離的神。那實在太讓人難過、太枉然、太徒勞了。

雙方都應該更加明瞭才對。

 

不夠好的知:非黑即白的想法

觀看這場辯論讓我覺得極度挫敗,但是老實說,我也做過一樣的事。在我的生命中,非黑即白的想法使我犯下了嚴重的錯誤、下了糟糕的判斷、傷害了別人和自己、拒絕去愛、也錯判了情勢,這種想法對我的影響,遠超過我其它任何的人格特質。儘管這種思考方式有著嚴重的缺陷,二元化或是對立式的思考方式還是深深地烙印在西方人的腦海中。二元化思考本身並沒有錯或是不好,事實上,幾乎在所有(就算不是所有,至少是大多數)的情況下,二元化的思考都是必須的。只是,在面對人生的重大問題或抉擇時,二元化思考明顯地不足。

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對待自己和別人呢?我難道不知道每一個觀點,都只是從某個角度看事情而已嗎?我為什麼不能退一步,平靜地觀察自己向來都有某種傾向、成見或是需求,即使那或許是一種有幫助的正面傾向?難道到現在我都還不明白,我所掌握的資訊永遠只是部分而不是全部?為什麼當我一旦打定主意就那麼難以改變,尤其是在我公開表示之後?

這種退一步、平靜地、不急著下評斷地觀察自己內在的掙扎,就是靈性視覺的基礎;也是耶穌親身活出、佛陀透過體驗所教導的「治死老我」的主要形式。越來越多人同意,不管怎麼稱呼,這種平靜而無自我的「看見」,毫無例外地是所有文化與宗教最高階層的行為與愛。能這樣做的人,是我們稱之為賢人、智者或聖哲的人,他們看待事物的眼光,就像奧秘者的看見一樣。

在西方,已經好幾世紀沒有人實際或是有系統地教導我們這種高階的看見了。那將是本書的重要主題之一。這種缺失所造成的悲劇性結果,在左派就是理性主義、世俗主義和無神論主義,在右派則造成了基本教義、族群思考和認知僵化。兩者對我們都不夠好,這也是我質疑宗教是否做到了它該做的事的原因。幸好,我們仍有古老傳統的延續。在此我必須對保守派基督徒道歉,我指的是更古老、更紮實的傳統,而從這些傳統中,我們能夠再度學習。【注1】

 

更好的「知」:默觀和存在

對於那些應該要擁有更好的「知」,同時也應該要被他們的宗教教導得更好的人而言,現今世上那些不必要的苦難,其實是很棒的。在西方,宗教太專注於告訴人們要知道什麼,而不是如何知道;告訴大家要看到什麼,而不是如何去看。這導致我們只能朦朧地見到神聖,嘗試用一個被削弱的心智去理解偉大的事,試著用我們微小、分割的心去愛上主。這就像是試圖用五美元的便宜望遠鏡去觀看銀河一樣。

你將會看到默觀──我用以稱呼「更宏觀的看見」的字眼──開放了整個視野;它讓我們在當下、在事件或人開始對立並試圖去征服與控制之前,維持著開放的態度。默觀者拒絕製造錯誤的對立,也拒絕只為了迅速地安撫他們的自我而劃分立場。他們不會為了要解除自己的焦慮,而急於產生對立的想法。他們就像尼苛德摩(尼哥德慕)與加瑪里耳(迦瑪列【注2】,這兩名接受過良好訓練、有著紮實傳統的猶太律師,儘管當時所有人都已經下了加害耶穌的決定,他們仍願意給耶穌機會,甚至尊敬他──即使在那時,耶穌完全不符合他的族群對神聖的共同定義。在尼苛德摩與加瑪里耳身處的世界裡,他們兩個一點都不理性,也不正確。在某些層次上,他們都是默觀者,他們突破了現狀,進入非二元化的思考。

我想要把默觀稱為「全面性的知」──不是不理性,而是同時兼具了前理性、非理性、理性和超理性。默觀拒絕變得越來越刪減。默觀是一種演練,可以讓你的心和你的心智空間一直保持開放,直到你看見其它隱藏的素材。那是對赤裸的當下的滿足,並且等待著上主和恩典所賜予的未來。因此,在我們對某物或對我們自己有完整的了解之前,我們必須先付出某種程度的愛。正如達賴喇嘛的洞見:「改變心意,就是改變主意。」你也可以倒過來說:「改變主意,就是改變心意。」歸根究柢,兩者都必須改變,才能讓我們清楚地看見。

西方的猶太基督徒往往對「非二元性」感到不自在。他們總是(負面地)把它和東方的宗教混為一談。但是我相信,耶穌就是西方第一位非二元化的宗教導師

而且就是因為我們試圖用二元化的心智去理解,【注3】我們才無法理解他絕大多數的教誨,就更別提去遵循了。那是本書的另一個主題,不過我得先清除來自多方的瓦礫,所以,與其就這樣相信我所說的話,你們倒不如自己去看。

非二元性(梵語advaita,不二論)這個高明的字眼,被許多不同的東方傳統用來區別完全、絕對的吸納或交纏。面對現今的生態和量子物理學上的相同挑戰,他們不想說所有事物在形而上或是物理上其實都一樣,也不想要去區分和切割一切。事實上,東方和西方的默觀心智,都會避開貼標籤或是太過迅速地加以分類,好讓自己能夠真正地看清事物原來的面貌,而不是看到一些取代它們的字眼和概念。

人們通常這麼想:他們會以為,他們同意或不同意某件事物的想法,就算是真正地面對這個事物了。默觀者說,其實不然。我們必須真正面對的,是那件事物的本身。我把這種遭遇稱為「臨在」,那是另一種知曉當下、接觸當下的方式。那更為脆弱、易感,不會讓我們產生任何的操控感。多默(多馬)對於耶穌自有想法,但是他也必須親自把手伸進耶穌的肋間,才能「知曉」真相【注4】。這種全面而更深刻的看見,需要很多練習,卻能獲得絕佳的報酬。我相信,對於這世界的喜樂與真理而言,這是必須的。

非對立性的思考,是三大宗教(印度教、佛教和道教)的核心事實,足以要求我們至少要像加瑪里耳一樣,聽一聽其中的道理。我會試著去呈現這點,雖然我所用的字彙不是像「非二元」那樣地明確,但是那種想法,卻持續在基督信仰中採用、暗示、甚至是教導了至少一千六百年之久。然而基於某些因素,這個想法逐漸轉入地下──關於這一點,我們將在本書中慢慢地揭示。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種看日落的方式

 

三個人站在海邊,看著同一個日落。

第一個人看到實際且無與倫比的美,並且享受了日落。這是個知覺類型的人,就像這世上百分之八十的人一樣,面對他可以看到、感覺到、觸摸到、移動和改變的事物。對他而言,這些就夠實際了,因為他對於更大的想法、直觀,或是事物偉大的結構沒什麼興趣。他用「第一眼」看,這很不錯。

第二個人看到日落。他享受到第一個人所感受到的美。但是和所有喜愛邏輯思緒、科技與科學的人一樣,他也享受到理解宇宙與解釋他所發掘之事物的樂趣。他想到天體行星的週期運轉。透過想像力、直覺和理性,他用「第二眼」看見了,比起來,這更好一些。

第三個人看到日落,明白也享受到了第一個和第二個人所明白與享受的一切。但是,他從看見到解釋、再到「品嘗」的能力中,在面對一種能讓他與萬物連結在一起的潛藏奧秘、和諧與寬廣時,仍舊維持著敬畏之心。他用以觀看的,是可以看見一切、知曉一切的完整目標「第三眼」,而這是最棒的。

 

      我們迫切需要「默觀的看見」

第三眼所看見的,是奧秘者的所見。他們不排斥第一眼──感官對他們而言也很重要,但是他們明白不僅止於此。他們也不排斥第二眼,但是他們知道,不可將知識的深度或是單純的正確資訊,和意識本身的轉化混為一談。【注1】奧秘(靈性)的看見架構於前兩者之上,但是更進一步

這在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當我們的內心空間、心智空間和身體知覺透過某種「絕妙的巧合」而在同時毫無抗拒地開啟時。我喜歡將這種狀態稱為臨在。那是在一個深刻的內在連結產生時才會有的體驗,而且總是能將你拉入極度的滿足與赤裸而毫無防備的當下,同一時間,這也往往與深刻的喜悅和哀傷結合在一起。在那個時候,你不是想要寫詩、祈禱,就是會進入絕對的沉默之中。

在中古世紀初期,巴黎的聖維多修道院(St. Victor)的兩名基督徒哲學家,替這三種不同的「看見」命名,此舉對西方的學者以及尋道者有著深厚的影響。聖維多休(Hugh of St. Victor, 1078-1141)和聖維多李查(Richard of St. Victor, 1123-1173)寫到,人類被賦予三雙不同的眼睛,每一雙都架構於前者之上。第一雙眼是肉體的眼(想法視覺),第二雙眼則是理性的眼(沉思反省),而第三雙眼,是真正通曉的眼(默觀)。【注2】

我一再地強調,這三雙必備之眼與我們的分割與失落,正是西方宗教的危機和短視的根源。缺乏這種智慧,不論是教會、政府或是領導人,都很難超越自我、掌控的慾望,以及矯揉造作的表面工夫。一切都被劃分成對立的,例如「自由」或「保守」,各自有著互相拉扯的既得利益。在這個層次的對話,不可能擁有真理。就連神學都成了對權力的追逐,而不是對神與奧秘的追尋。

我們不免要懷疑,一個缺乏某種程度的靈性視覺與行動的精神導師或政治領袖,到底能領導我們走到哪兒去?那些說著「我們或他們」的看見,以及那樣的看見所導致的二元化想法,幾乎就是世界上所有不滿與暴力的根本,一點都不誇張。【注3】這樣的看見與想法,造成了宗教和政治的領導人遠離他們的創始人、國家的理想以及更好的直覺。少了默觀的看見,這種領導人終將只會停留在尸位素餐和技術人員的層次而已,因為沒有任何宏觀的願景作為長期的引導。世界上和教會裡充斥著這種人,他們往往以神的語言來掩飾自己的不明確與淺薄。

擁有第三眼的人,一直都是聖者、先知、詩人、形而上學者,或是能夠看見宏觀全景的真正奧秘者。然而,奧秘的視覺,絕不僅止於「狂喜的視野」而已。如果人們忽略了第一眼和第二眼,那他們的第三眼所看見的,往往是短暫而淺薄的,而且無法與其他人分享。我們需要的是能以這三雙眼睛去看的真正奧秘者,而不是奇人、狂熱份子或是叛逆者。真正的奧秘者謙卑而富有同情心,因為他知道自己什麼都不知道。

 

       成為奧秘者的意義

可別讓「奧秘者」這個字眼給嚇到了。這只不過是指從單純的信仰系統或歸屬系統進入到真正內在體驗的人而已。所有屬靈的傳統都相信,這樣的改變是可能的、理想的,而且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事實上,耶穌似乎說:這就是重點!(你可以參考若望/約翰福音10:19-38

有些人將這種改變稱為皈依,有些稱為開悟,有些說是轉化,有些則說是神聖。那是保祿(保羅)所提到的「三層天」,他在那裡聽見了「不可言傳的話,是人不能說出的」(格林多/哥林多後書12:24)。不論這是不是有意識地,讓你持續停留在第一或第二層天,對組織性宗教而言是有既定益處的,因為一切都可以透過適當的語言解釋,看起來又充滿確定性。這能讓你不斷地回到教會,也讓我們這些神職人員不致於沒工作。

這樣說並不是出於任何人的惡意,只是你能帶領人們走到的,就只有你能走到的最遠的地方。在後面我們將會看到,經歷過轉化的人,能夠轉化別人。光是聽許多神職人員口若懸河地說「奧秘永遠都是奧秘」,就可以明白他們從未親身經驗過第三層天,所以無法教導他們所不知道的事。缺乏靈性經驗的神學訓練,是非常致命的。

 

現在,我們已準備好去看、去品嘗完整的日落,並且不再需要去證明或是描述它了。我們只要享受它──還有更多!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空虛自己》海報1

以下內文摘錄自單國璽樞機主教《空虛自己》內文「癌末,活出生命巔峰 」
由廖金常修女撰寫


前言
單國璽樞機主教一生奉獻給天主,他說:「我沒有什麼現世的財產,信仰是我的至寶,我不願這個至寶同我一起被埋葬,而願將它交給我親愛的朋友」,這個至寶「使我認清人生的來源、歸宿、意義和方向」,他最渴望的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得到這份珍貴的禮物,然而天主給他的使命卻是一條更寬廣的路,多年來都是在教會的頂層宣講,接觸的大都是熱心福傳的教友,沒有在第一線福傳的機會。直到退休後,才有機會做第一線最直接的傳揚福音的工作—開慕道班。

緣起
單樞機退休後住在高雄市四維路的耶穌會院,當時住在對面大樓余政道的太太張良穗是乳癌病人,得悉樞機主教也是癌症患者,詢問是否可以見見樞機,聽聽他的抗癌心路。相談之後,余太太才知道堅定的信仰,對抗疾病的療效遠超過藥石,遂熱切的想認識單樞機信仰的天主是誰。

就這樣已是癌末的余太太和先生及鄰居黃德強、侯瑞璇夫婦及李宏文(慕道者)、呂琦茵(教友)夫婦,成了第一批慕道者。從二○○九年十一月開始,每週六下午4:00-5:30 講授天主教要理。單樞機的客廳,就成了慕道班溫馨的小窩。

信仰不只是理論知識的了解而已,最重要的是親身的體驗,和天主建立親密的關係,所以一般慕道期最少是一年,他們風雨無阻的聚在單樞機的客廳,飽享心靈的饗宴。即使身體極端虛弱、要靠輪椅代步的余太太也從不缺席,有一次在四維文教院的騎樓,她堅持從輪椅中站起來,儘管舉步維艱,她還是一階階的走上去,表達願虛心聆聽樞機主教的教導,領受天主聖言的虔敬。

余太太了悟塵世生命的有限,回到天主那裡才是永恒的生命,她殷切期待早日成為天主的女兒,因為她知道以自己的病況無法等到一年後才領洗,因此要求提早領洗。她一直說她認識天主太晚了。她何其有福,對同是罹癌的單樞機原本只是仰慕,竟然陪伴她走過最艱辛的抗癌路,她是多麼感激天主的恩典啊!

余太太領授洗禮後,全心的交託與信靠,虔敬的祈禱,讓她感受到天主的慈愛與安慰,重新激起生命的能量。單樞機多次到她家探望,為她祈禱、舉行彌撒等,讓她勇敢的面對病苦。她在醫院進進出出,單樞機為她祈福,甚至祈禱說:「我已是老廢物了,如果天主要叫余太太回去,我願以我的生命來換取她的生命,她才四十多歲,而我已八十八了,天主可以叫我回去了」。

滿滿的祝福與溫暖讓余太太很平安的回到天父的懷抱,家人無盡感激,先生與女兒(余若瑛)一直留在慕道班。

第一期慕道班有四個人:張良穗、黃德強、侯瑞璇夫婦及李宏文於翌年復活節領洗,之後陸續有人加入慕道班的行列,這些新加入者都是口耳相傳,自動要求來聽道理的,有些人聽完一年領了洗,仍覺不足,志願留下來,他們戲稱為「留級生」。二○一二年復活節有7位領洗:余政道、洪淑珍、鄭國憲(妻藤倉由紀子,教友)、陳政宏、游淑儀、洪艷秋(夫林俊芳,教友)、曾嘉德。

嚮慕者愈來愈多,第三期有二十五人之多,風雨無阻地聚在四維會院單樞機的客廳,準備聖誕節領洗。而單樞機卻等不及,天主將他召回,由劉振忠總主教接棒,繼續單樞機未竟之課程,同樣是預定在今年(二○一二年)聖誕節領洗。即將領洗的是:魏韻儀、王寶娸、郭永忠、杜振國、趙志浤(妻張迺琦,教友)、陳世釗、林思偉(夫曾嘉德)。

慕道班的學員有不少人是來自傳統民間信仰的家庭,關切的是家中的父母是佛教徒或一般民間信仰,以後能得永生嗎?單樞機回答,無限仁慈的天主,接納所有的人,我們的老祖宗幾千年前也不認識天主,可是只要本著良心去做,一樣會得到恩寵。信仰雖不同,但良心是一樣的,家庭生活中重要的是我們要彼此尊重對方的信仰。簡潔的話語,化解了大家心頭的疑慮。

週末,「家」的饗宴
退休後住在四維文教院的頂樓,自己照料生活起居。慕道班上課前,親自排椅子,準備茶水、餅乾、水果。這些點心都是別人送的,所以每樣不多,卻有很多樣,往往排滿一桌。杯子也是大小不一,卻同樣裝了滿滿的愛。

「每次上課,他都親自到樓下接待我們,一一握手致意,然後一起上樓。下課後,他又堅持我們不可剝奪他的運動-收拾善後,後來我們實在不忍心勞累老人家,就搶先一步洗杯盤,把椅子歸位。」
「樞機和我們平起平坐,讓我們非常自在輕鬆,絕不凸顯他樞機的高位」。
「如果不是體諒單樞機正在做化療,體力有限,我們真的想賴著不走」。
天主之所以吸引人常常是因為見到一個人的典範或一件事的發生,使人深受感動,這個感動深入人心,轉化為真實的生命。信仰就是這樣培養起來的。

慈母的關懷
望之儼然,即之也「凜」,這是單樞機在祭台上,在會議中給人的形象,位高權重的樞機主教,只能仰慕,無緣親炙。除了公事,必要的交談,別無一句閑話家常,多年來,他一直是個謹言慎行的嚴父。然而他在罹癌開慕道班之後,潛藏內在的母性光輝完全表露無遺,顯露了完整的天主性-包含父性和母性,他不只一次感性的說:「生病六年來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時光」,他深深地體會到「家」的溫馨,與「家人」之間彼此的關懷、親密的友誼。

慕道班的學員像他的孩子一樣,他記住每個人的名字,家庭狀況,除了見面問候外,還時時以電話關心學員的家人、工作、健康等,讓他們感動萬分,就如同慈母的關懷。

單樞機在他的客廳裡,用羸弱的雙手親自排椅子、拿杯子,準備茶點;奮力挺直顫抖的雙腳,站在水池邊,一粒一粒的剪葡萄,一個一個的洗水果,迎接他的「孩子」來分享他的「至寶」。讓「孩子」回來感受到「家」的溫馨,自在的吃吃喝喝,輕鬆的話家常,溫婉細膩的慈愛在彼此間流動。

愛之泉源
道理不只用「講」的,而是在生活中「做」。在與人群互動中,愛之泉汩汩而來。一個行路疲倦的旅人,到了一個客棧,喝了一碗熱湯,吃一盤炒飯,睡了一覺,第二天精神飽滿的上路,湯飯已被消化掉,但所產生的熱量,給旅人足夠的力量,繼續走未來的路。每週一次的慕道班課程,就像這樣,是源源不斷的生命能量。

慕道班的學員於二○一二年六月九~十日兩天聚集在真福山,分享他們慕道的心得;學員們誠摯的表達心裡的感動,從他們的分享中,可看出單樞機福傳的熱誠,他的言行典範對學員的影響遠甚於道理的講述。

以下的篇章就是慕道班的學員寫的心得,他們當中有多對夫婦,這是單樞機一直努力推行的全家歸主,夫妻有一方還不是教友的,鼓勵他們來慕道,夫婦同心,效法「聖家」營造幸福美滿的家庭。

 

空虛自己 《空虛自己:單國璽回憶錄》

作者:單國璽
出版社:啟示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7470744
裝訂:平裝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