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空虛自己》海報1

以下內文摘錄自單國璽樞機主教《空虛自己》內文「癌末,活出生命巔峰 」
由廖金常修女撰寫


前言
單國璽樞機主教一生奉獻給天主,他說:「我沒有什麼現世的財產,信仰是我的至寶,我不願這個至寶同我一起被埋葬,而願將它交給我親愛的朋友」,這個至寶「使我認清人生的來源、歸宿、意義和方向」,他最渴望的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得到這份珍貴的禮物,然而天主給他的使命卻是一條更寬廣的路,多年來都是在教會的頂層宣講,接觸的大都是熱心福傳的教友,沒有在第一線福傳的機會。直到退休後,才有機會做第一線最直接的傳揚福音的工作—開慕道班。

緣起
單樞機退休後住在高雄市四維路的耶穌會院,當時住在對面大樓余政道的太太張良穗是乳癌病人,得悉樞機主教也是癌症患者,詢問是否可以見見樞機,聽聽他的抗癌心路。相談之後,余太太才知道堅定的信仰,對抗疾病的療效遠超過藥石,遂熱切的想認識單樞機信仰的天主是誰。

就這樣已是癌末的余太太和先生及鄰居黃德強、侯瑞璇夫婦及李宏文(慕道者)、呂琦茵(教友)夫婦,成了第一批慕道者。從二○○九年十一月開始,每週六下午4:00-5:30 講授天主教要理。單樞機的客廳,就成了慕道班溫馨的小窩。

信仰不只是理論知識的了解而已,最重要的是親身的體驗,和天主建立親密的關係,所以一般慕道期最少是一年,他們風雨無阻的聚在單樞機的客廳,飽享心靈的饗宴。即使身體極端虛弱、要靠輪椅代步的余太太也從不缺席,有一次在四維文教院的騎樓,她堅持從輪椅中站起來,儘管舉步維艱,她還是一階階的走上去,表達願虛心聆聽樞機主教的教導,領受天主聖言的虔敬。

余太太了悟塵世生命的有限,回到天主那裡才是永恒的生命,她殷切期待早日成為天主的女兒,因為她知道以自己的病況無法等到一年後才領洗,因此要求提早領洗。她一直說她認識天主太晚了。她何其有福,對同是罹癌的單樞機原本只是仰慕,竟然陪伴她走過最艱辛的抗癌路,她是多麼感激天主的恩典啊!

余太太領授洗禮後,全心的交託與信靠,虔敬的祈禱,讓她感受到天主的慈愛與安慰,重新激起生命的能量。單樞機多次到她家探望,為她祈禱、舉行彌撒等,讓她勇敢的面對病苦。她在醫院進進出出,單樞機為她祈福,甚至祈禱說:「我已是老廢物了,如果天主要叫余太太回去,我願以我的生命來換取她的生命,她才四十多歲,而我已八十八了,天主可以叫我回去了」。

滿滿的祝福與溫暖讓余太太很平安的回到天父的懷抱,家人無盡感激,先生與女兒(余若瑛)一直留在慕道班。

第一期慕道班有四個人:張良穗、黃德強、侯瑞璇夫婦及李宏文於翌年復活節領洗,之後陸續有人加入慕道班的行列,這些新加入者都是口耳相傳,自動要求來聽道理的,有些人聽完一年領了洗,仍覺不足,志願留下來,他們戲稱為「留級生」。二○一二年復活節有7位領洗:余政道、洪淑珍、鄭國憲(妻藤倉由紀子,教友)、陳政宏、游淑儀、洪艷秋(夫林俊芳,教友)、曾嘉德。

嚮慕者愈來愈多,第三期有二十五人之多,風雨無阻地聚在四維會院單樞機的客廳,準備聖誕節領洗。而單樞機卻等不及,天主將他召回,由劉振忠總主教接棒,繼續單樞機未竟之課程,同樣是預定在今年(二○一二年)聖誕節領洗。即將領洗的是:魏韻儀、王寶娸、郭永忠、杜振國、趙志浤(妻張迺琦,教友)、陳世釗、林思偉(夫曾嘉德)。

慕道班的學員有不少人是來自傳統民間信仰的家庭,關切的是家中的父母是佛教徒或一般民間信仰,以後能得永生嗎?單樞機回答,無限仁慈的天主,接納所有的人,我們的老祖宗幾千年前也不認識天主,可是只要本著良心去做,一樣會得到恩寵。信仰雖不同,但良心是一樣的,家庭生活中重要的是我們要彼此尊重對方的信仰。簡潔的話語,化解了大家心頭的疑慮。

週末,「家」的饗宴
退休後住在四維文教院的頂樓,自己照料生活起居。慕道班上課前,親自排椅子,準備茶水、餅乾、水果。這些點心都是別人送的,所以每樣不多,卻有很多樣,往往排滿一桌。杯子也是大小不一,卻同樣裝了滿滿的愛。

「每次上課,他都親自到樓下接待我們,一一握手致意,然後一起上樓。下課後,他又堅持我們不可剝奪他的運動-收拾善後,後來我們實在不忍心勞累老人家,就搶先一步洗杯盤,把椅子歸位。」
「樞機和我們平起平坐,讓我們非常自在輕鬆,絕不凸顯他樞機的高位」。
「如果不是體諒單樞機正在做化療,體力有限,我們真的想賴著不走」。
天主之所以吸引人常常是因為見到一個人的典範或一件事的發生,使人深受感動,這個感動深入人心,轉化為真實的生命。信仰就是這樣培養起來的。

慈母的關懷
望之儼然,即之也「凜」,這是單樞機在祭台上,在會議中給人的形象,位高權重的樞機主教,只能仰慕,無緣親炙。除了公事,必要的交談,別無一句閑話家常,多年來,他一直是個謹言慎行的嚴父。然而他在罹癌開慕道班之後,潛藏內在的母性光輝完全表露無遺,顯露了完整的天主性-包含父性和母性,他不只一次感性的說:「生病六年來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時光」,他深深地體會到「家」的溫馨,與「家人」之間彼此的關懷、親密的友誼。

慕道班的學員像他的孩子一樣,他記住每個人的名字,家庭狀況,除了見面問候外,還時時以電話關心學員的家人、工作、健康等,讓他們感動萬分,就如同慈母的關懷。

單樞機在他的客廳裡,用羸弱的雙手親自排椅子、拿杯子,準備茶點;奮力挺直顫抖的雙腳,站在水池邊,一粒一粒的剪葡萄,一個一個的洗水果,迎接他的「孩子」來分享他的「至寶」。讓「孩子」回來感受到「家」的溫馨,自在的吃吃喝喝,輕鬆的話家常,溫婉細膩的慈愛在彼此間流動。

愛之泉源
道理不只用「講」的,而是在生活中「做」。在與人群互動中,愛之泉汩汩而來。一個行路疲倦的旅人,到了一個客棧,喝了一碗熱湯,吃一盤炒飯,睡了一覺,第二天精神飽滿的上路,湯飯已被消化掉,但所產生的熱量,給旅人足夠的力量,繼續走未來的路。每週一次的慕道班課程,就像這樣,是源源不斷的生命能量。

慕道班的學員於二○一二年六月九~十日兩天聚集在真福山,分享他們慕道的心得;學員們誠摯的表達心裡的感動,從他們的分享中,可看出單樞機福傳的熱誠,他的言行典範對學員的影響遠甚於道理的講述。

以下的篇章就是慕道班的學員寫的心得,他們當中有多對夫婦,這是單樞機一直努力推行的全家歸主,夫妻有一方還不是教友的,鼓勵他們來慕道,夫婦同心,效法「聖家」營造幸福美滿的家庭。

 

空虛自己 《空虛自己:單國璽回憶錄》

作者:單國璽
出版社:啟示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7470744
裝訂:平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