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基督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治療記憶與心理健康概述

 

治療記憶有助於克服四種情緒,帶來心理健康,以〈天主經〉(〈主禱文〉)進行祈禱、默想也可以。這兩種方式,都能讓我們重新碰觸自己恐懼、焦慮的時刻,好好處理憤怒(「寬恕別人」)、罪惡感(「寬恕我們」),直到那些讓我們恐懼、焦慮的時刻,轉而成為對我們的祝福(「祢的國來臨」)。

 

無論哪一種方式,在真正經驗寬恕之時,我們都會由衷感謝那些曾讓我們焦慮、恐懼的事物。療癒是沒有終點的,所以,在一個人藉著寬恕克服四大情緒之後,絕不會說:「好了!治療完畢!」因為他永遠能變得更感恩、更懂得寬恕。治療四大情緒的關鍵,是〈天主經〉與治療記憶都有提到的兩種寬恕:寬恕我們(克服罪惡感),寬恕別人(克服憤怒)。

 

還有許多人藉著兩種寬恕的力量,走出心理疾病或困擾。以凱特為例,在退學之後,她發現自己很難找到工作、也很難交到好朋友,她也害怕因為自己定不下來,沒人會願意和她結婚。四年前,凱特因此陷入嚴重憂鬱,並兩度試圖自殺。她開始看心理醫生,並在心理治療多年之後,發現自己之所以害怕跟人建立親密關係,是因為怕他們像當年的爺爺一樣,拋下自己一個人離去。凱特的爺爺在她四歲時過世,因為他生前非常疼她,他的過世讓凱特倍感孤寂。於是凱特不自覺地告訴自己:「別再愛上任何人了,他們遲早也會離妳遠去。」

 

不過,雖然凱特透過心理治療發現了這件事,但幾年下來,她還是沒勇氣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直到有一天,凱特請求耶穌與她和她的爺爺同在,她祈禱說:「我想原諒爺爺拋下我,也請祢寬恕我這麼多年沒善待自己。」接著,她覺得自己與耶穌和爺爺同行,一起到了天父面前,她將爺爺的手放在天父的手上,然後轉身離去。經歷這次祈禱經驗兩星期後,凱特的心理醫生宣布她完全好了。此後,凱特能與人建立親密的友誼、也能長期做同樣的工作,今年年尾,她也要結婚了。

 

凱特越是感謝那段無法與人建立親密關係、始終焦慮、恐懼的日子,就康復得越好。在準備結婚時,她也感謝那段不敢出門、不敢交朋友,只敢成天窩在家裡的日子,因為這讓她練出了烹飪、家務、布置的好手藝。透過治療記憶,基督讓凱特見到了兩種寬恕的力量,重獲心理健康。一位心理醫師說得好:發現寬恕有益治療心理的重要性,不下於發現盤尼西林能治療肉體。

 

 基督透過兩種寬恕,為人治療記憶、帶來心理健康

 

基督總是運用兩種寬恕助人重獲心理健康,不僅對凱特如此,對別人也是如此,當祂顯現給那兩位前往厄瑪烏(以馬忤斯)的門徒時(〈路加福音〉2413-35,也為他們做了同樣的事。那兩位門徒為基督的死沮喪不已,他們對未來感到焦慮,也擔心生命從此失去意義,在上路時,他們仍未獲得轉化沮喪的力量。然而,在基督無條件地寬恕了他們、幫助他們克服憤怒和罪惡感之後,他們也得到了轉化的力量。

 

在與他們同行的時候,耶穌接納了他們的憤怒,他們不但氣祭司長和領袖們處死了默西亞(彌賽亞),也氣先知明顯誤導了他們。此外,基督也知道他們一定會為自己如此遲鈍(〈路加福音〉2425,而感到罪惡、頹喪。他們也許正捫心自問:「基督當初明明就說他會死,我們怎麼偏偏聽不進去呢?我們為什麼沒膽子留在耶路撒冷,跟其他人一起躲起來呢?他們明明也嚇個半死啊!」在基督向他們解釋過聖經之後,他們顯然會為自己的遲鈍深感罪惡。不過,他們其實不必為自己的遲鈍沮喪,因為這將讓他們領受基督的寬恕。

 

事實上,他們當時已經感受到基督的寬恕了,所以他們邀請祂進了屋子、一起用餐。在祂與他們同坐時,祂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被愛,事實上,祂也的確始終愛著他們。最後,他們終於發現即使自己滿腹牢騷、行事也無足稱道,耶穌還是接納了他們,於是他們不再一臉頹喪,反而全心充滿寬恕,欣喜若狂,「隨即動身,返回耶路撒冷」,和那些處死基督的人同在,給予他們無條件的愛,一如基督給了他們無條件的愛。

 

回耶路撒冷的路上,門徒們重新思考默西亞的死。不過,這不再讓他們恐懼或焦慮,反而被他們視為祝福,因為這讓以色列對救主有盼望,也讓他們經驗了無條件的愛與寬恕。他們的記憶獲得療癒,歡欣鼓舞地回到了耶路撒冷,這個曾讓他們焦慮、恐懼的傷心地。基督透過兩種寬恕治療記憶,幫助我們克服潛伏在心理困擾與疾病背後的焦慮、恐懼、憤怒與罪惡感,讓我們重獲健康。在下一章裡,我們將要進一步談到:基督透過兩種寬恕治療記憶之後,不僅能帶來心理健康,也能帶來身體健康。

 

…以上摘錄自《治癒生命的創傷:圓滿走過寬恕,心靈不再痛苦》

林瑪竇神父、林丹尼斯/合著;吳伯仁神父/審訂

 

>>> 看更多

影片下載:治癒生命創傷,找回愛的能力 (無音樂).pps

arrow
arrow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