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20160303.jpg

帶來新應許的門徒》作者  吉米.伯恩斯  序言
Francis, Pope of Good Promise by Jimmy Burns

二○一三年十一月,在羅馬,一個晴朗而舒適的禮拜三早上,冷冽寒冬到來之前的涼秋之末,我見到了教宗方濟各,離他就任教宗才幾個月而已。我帶著一張票和主業會友人的建議,早早到了人還不多的聖伯多祿廣場,站在教宗會經過的路線挺前面的位置。雖然站在人群裡不可能和他好好說上話,但能親眼見到我的研究對象還是值得。

一個小時不到,廣場便擠滿了人,我幾乎被人潮沖走,擠在一家子阿根廷人和另一群興奮的義大利年輕學生之間。人們揮著國旗,或是自己學校、神學院或組織的旗幟。大多數人似乎是天主教徒,講的多半是西班牙文或義大利文,但仔細去聽,還是能聽出其他語言,我匆匆一瞥,也看到幾個其他信仰的團體。在興奮期待的人潮中,我發現一對義大利夫婦也擠在人群裡,媽媽小心翼翼地抱著一個三、四個月大的嬰兒。他們站的位置挺後面,不太可能近距離看到教宗,於是我開口叫他們,跟他們說等教宗到了,乾脆把孩子傳到前面來讓我幫忙抱。

於是,等到教宗站在敞篷車上進廣場、往我的方向駛來時,我手上多了個嬰兒。大家小心地把他傳到我懷裡,像是遞包裹一樣。我欠這孩子一個大大的人情,因為他的關係,教宗在這裡待得比我預期中久:教宗看到我抱著孩子,便請車子停下,我將孩子高高舉起,讓教宗俯身親吻、祝福了他。那幾秒鐘裡,廣場像是空了一樣,只剩我、孩子和教宗親密地聚在一起。全場就我抱著別人的孩子,就算這不是奇蹟,也是天意—我很早就被宣告無法生育,我為此悶悶不樂了好一陣子,後來太太和我一起決定領養小孩,才讓我稍微釋懷,生命也因此多了很多喜悅。教宗當然不知道這件事,但當他和我四目相接時,我霎時覺得受到鼓勵、獲得認同,一切壓力與心結都消失了。他離去前對著我微笑、也祝福了我,我深深被他發自內在的美善觸動,望著他迎向幾千個等待他的人。

這樣的畫面我稍早也看過。那年夏天,是他第一次以教宗身分跨洲出訪,前往巴西主持世界青年日(World Youth Day),我也跟了過去。一路上,每當教宗方濟各與人潮中的個別人士互動,似乎總是散發出超乎尋常的同理心。我在羅馬秋日的那次經驗,從他就任之後很多人都體驗過。

教宗方濟各用來解釋這種轉化性相會(transformative encounters)的詞語之一,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俗話「nos primerea」,字面意思是「他先於我們」,這是教宗跟他支持的聖老楞佐足球隊學來的。阿根廷球迷看到神射入門時常喊這句話,稱讚球員「遙遙領先」或「先馳得點」。

我和教宗的轉化性相會,十分切合天主教徒從小認識的教宗形象:教宗是基督在世間的代表。不過,不論是過去的伯格里奧,或是現在的教宗方濟各,顯然複雜得多,不能就這樣一句話帶過。我的目標不是勾勒一位完美無瑕的聖徒,而是講述一名深具人性的神父如何與艱困的環境奮鬥,真摯地為自己的信仰做見證。他不追求高位,也沒預料會接任教宗,但他卻在教會與世界陷入政治、經濟危機時,被推為天主教會最高領袖。

本書將以伯格里奧接受的耶穌會信念為經,阿根廷紛亂不安的政治為緯,講述這些背景如何形塑他成為獨樹一格的神父、主教。我也想探討他社會意識的形成,究竟受阿根廷爭議民粹總統璜.裴隆(Juan Perón)將軍及其妻艾維塔(Evita)影響多深? 還有,當阿根廷軍政府對異議人士發動「骯髒戰爭」(Dirty War),數千人遭受酷刑、殺害、下落不明時,他的道德立場何在呢?

畢竟當時有人怪罪他努力不夠,沒有盡全力營救包括耶穌會神父在內的受害者。不過,這些指控也應放在更廣闊的脈絡中看,對照教會歷史脈絡、政治與宗教權利的競合,以及現實政治的運作,並試著理解:即使是最屬靈的人,有時似乎也不得不遷就現實,施展某種程度的政治手腕。伯格里奧當時謹慎避免公開譴責人權罪行,但私下與當局協商,低調保護、救援異議人士。結果他不但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也確實挽救了某些人的生命。

軍事執政結束後,他也自我轉化為更積極的社會公義倡議者,他的謙遜贏得國人尊敬,他也不懈地抨擊政治及其他層面的腐敗劣行。在挑戰繼任總統、銀行家、企業、甚至教會領袖時,伯格里奧向全世界的墮落體制釋放一個訊息:我們身處的時代,無論是靈性或政治都必須更新。

教宗方濟各已具全球影響力,但他在任還不夠久,世人對他的了解還不夠深,所以各界對他有不同期許,對他的決定也常霧裡看花、各有解讀。教宗選舉後一度出現大量關於他的報導和討論,以放大鏡挑剔他的一言一行。在這個方面,我頗認同教宗的環保顧問、巴西神學家李奧納多.波夫(Leonardo Boff)的看法:「重要的不是伯格里奧和他的過去,而是方濟各和他的未來。」

不過我也認為:不仔細了解他幾十年的耶穌會神父經歷,不熟悉阿根廷這段時間的文化與歷史,我們將很難了解這本書的主人翁。為了好好敘述接下來的故事,我也會深入探究梵蒂岡裡對教宗具有影響力的重要人物,以及教宗對整體世界──不僅止於天主教徒──的影響。

這本書不僅是傳記,也是場個人旅程。我帶著自己的特殊背景動筆:我是天主教徒,我所接受的耶穌會教育向各式信仰表述與實踐開放,從密契主義到大眾信仰,從儀式到社會、政治行動,盡皆包容;在此同時,我也是專業記者,曾長年派駐布宜諾斯艾利斯報導南美情勢;而現在,我的身分是教宗方濟各的傳記作者,我將深入調查伯格里奧在羅馬和其他地方的作為,踏遍各洲訪問他生命中不同階段的重要人士。

我曾為足球巨星馬拉杜納(Diego Maradona)和我老父作傳,兩次都不是容易的工作。但為教宗作傳又特別有挑戰性,就像我朋友說的:「吉米,要寫天主一定很難吧?」天主教教理說教宗是「主教們和信友群眾的一個永久而可見的統一中心與基礎」,作為基督代表及全體教會的司牧,他「對教會有完全的、最高的、普遍的權力,能時常自由地使用」。

不過,我不是以天主教作者的身分來寫這本書,而是單純以作者的立場出發,但也不刻意壓抑自己的天主教徒身分。我在寫作過程中,可能難免會受自己的天主教信仰影響,但我絕不會只是歌功頌德,將這本書寫成聖徒傳。

我因良知而相信:如果要讓這本書具有意義,我就該持平納入不同的資訊與評論,將自己的疑慮與信心都寫進去。畢竟,這是趟透過懷疑尋求真理的旅程,我有義務客觀訪查那位成為教宗之人的腳蹤—雖然方濟各本人刻意迴避「教宗」這個頭銜,更偏好「羅馬主教」這個更謙遜而具學術氣息的職稱。馬拉基(Malachy)預言說他是最後一位教宗,或許是真的也說不定—誰知道呢?也許方濟各之後的教宗也都用「羅馬主教」這個頭銜,馬拉基預言就這樣應驗了。

在採訪、寫作的過程裡,我始終堅信:了解伯格里奧和方濟各的關鍵,就在於掌握他是耶穌會士的事實。對耶穌會會祖聖依納爵.羅耀拉(St Ignatius of Loyola)而言,最大的靈修信念之一就是「在萬物中發現天主」。依納爵深信,上主絕不侷限於天主教會之內,在每一刻、每個人身上,你都能找到祂。與這個概念密不可分的是:不論信仰、文化或背景,正面覺察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除了惡行以外)都有益處。依納爵靈修的另一個目標則是「在行動中默觀」(contemplation in action),換句話說,就是在緊湊的生活中開放心胸傾聽的能力。與此相關的還有言行保持彈性,隨時以專注、創意的精神面對每個情境,不囿於教條而逕行排拒或譴責。這也是我為何甘冒不諱取了這個書名:帶來新應許的教宗。

少有教宗選舉如這次一般引人注意,畢竟,豪爾赫.伯格里奧樞機是第一位來自美洲的教宗,也是一千年來第一位出身歐洲之外的教宗。我想他會繼續引起廣大關注與爭議,也明白自己的主要挑戰是超越種族和國籍,成為引領世界的導師、先知與傳道人。伯格里奧一定相當清楚自己任務艱鉅,因為他獲選教宗時呼求的亞西西的聖方濟,不就是因為高聲呼籲的謙卑與改革被教會漠視,最後黯然辭去自己一手創立的修會會長之職嗎?

雖然我出身天主教家庭,但我希望這本書不只能打動教友,也能引起非教友的共鳴,讓讀者進一步認識這位當代宗教領袖,因為他的政治、社會影響很可能超越教會,遍及全世界。......節錄

 

立體書封-小.jpg

帶來新應許的門徒:看守世界的心靈革命家
Francis, Pope of Good Promise


這不僅是教宗方濟各的傳記,更是一場透過懷疑尋找真理的旅程。
這場旅程沒有地圖,但絕不欠缺希望。


光啟文化事業社長 甘國棟、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李家同
輔仁聖博敏神學院教授 吳伯仁、台大哲學系教授 孫效智  ──鄭重推薦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好評熱賣中 ==
博客來 金石堂誠品 讀書花園讀冊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Pope Francis 教宗 方濟各
    全站熱搜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