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x250.jpg

在診間裡,一個個身心受苦的生命故事,在空氣中流蕩。家暴、性侵、背叛、詐騙、創傷、意外等傷害事件發生的同時,個案常會有對於生命信任感動搖或崩解的現象,這個狀況可能比事件本身的影響更加深遠,個案變得不知道如何去相信,如何去確定對方是否真誠、善意,如何才能放心地信賴、託付,心中不安全感增加,懷疑、緊張、害怕、過度警覺、防備、沒有自信、徬徨無助等情形干擾著生活中,此時,想要進一步健康地開展生活,可能會困難重重。個案常需要經歷時間與考驗,才能慢慢地重新建立對自他與環境的信任感。

大衛.里秋博士著作本書的緣起,正是以「信任感重建」為核心,廣泛且深入地探討「信任」這個貫穿日常生活、自我成長與靈性生命的重要課題。他以心理學清晰完整的論述,幫助我們了解信任感建立的過程:信任能力如何受到嬰幼兒時期與過去生命經驗的影響。以正念、慈心禪與5A的愛(關注、接納、欣賞、情感、容許)來進行深入的自我探索與自我療癒。

透過信任議題的省思,瞭解自己內在的缺憾,以哀悼來接納與釋放過去曾經在信任歷程中所受到的傷害,以成熟的態度幫助自己發展出值得信任的特質,尊重、允許與欣賞自己,活出真實的我,以智慧的信任讓親密關係與人際互動更加健康。更進一步幫助我們信任生命境遇中所發生的事物,無一不是為了超越自我、圓滿生命所需要的功課。也信任超越自我的神聖力量,信任生命中本自圓滿具足的自性,唯有安住於自性,安住於當下,信任的終極課程才算完成。

信任,是安全感的基石,是穩定自己的重要能力,心理學家艾瑞克森視信任議題為人類心理發展歷程中,第一個需要解決的任務。以客體關係理論來說,嬰兒在出生後六個月的自閉至共生階段,如果有一個夠好的母親(good enough mother,不需要完美的母親)能夠適切地辨識與滿足他的生理與情感需求,便會增進嬰兒對外界的信任與內在的安全感。約自六個月到兩歲的分離─個體化階段起,嬰兒開始意識到母親是不同於自己的另一個人,自他的區別開始形成;當嬰兒爬行離開母親、向外探險一段距離後,會回頭查看母親是否還在,如果母親始終都在,嬰兒安心、信任了,便會再度開始更遠的探險;有時母親沒有陪伴在身邊,孩童會以毛毯、洋娃娃等物品,作為過渡性客體來替代、象徵母親的陪伴;以臨睡前說故事或唱催眠曲等方法,作為陪伴到分離的儀式;在朝向分離自主的方向發展時,孩童也會覺察到孤獨,便會要求母親對他增加關注,希望能夠重回過去與母親共生融合的親密狀況,如果母親能以一致性關愛的方式,支持孩童分離,孩童便會在自主─親密之間,學習到平衡,慢慢地增加自主性。

隨著足夠的美好經驗的支持,孩童在認知與情感上的客體恆久性可以被建立起來,母親可以被內化成一個具有穩定形象與撫慰力量的內在客體,只要孩童需要或想要,他相信母親會為他而出現,即使母親不在,這個內在客體一樣可以陪伴、安撫他。在成長的過程,如果父母親能夠允許孩童,以自己的方式嘗試不同的遊戲玩法,欣賞他的創意,在錯誤時予以指正、但同時也看到他正向的部分時,孩童會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並且增加自信。有一天,孩子會發現,早先「理想化」「像神一般」的父母親,其實也會犯錯,也有能力上的限制,無法全然地滿足他的需求,也會拒絕或責罵他,這些趨向真實的瞭解與過去完美期待的落空,也許會減少孩子對父母親的敬畏感,但是並無損於親子之間的愛與信任。這個孩童期的成長經驗,是建立我們對於他人、世界及自己的基本信任感與安全感,感受被愛、被接納的重要歷程。由於孩童時期,我們自己並無足夠的力量,來控制成長過程中的變數,因此心理會發展出不同的防衛機轉,來保護自體的完整性,而形成了不同的個性特質。除此之外,如果將心靈成長或宗教儀式的原理與上述歷程相比較時,會發現,這其中的心理動力其實是很相似的,我們可以有意識地運用上述的原則來增強自己內心的力量。

書中運用正念練習,來深刻地認識自己與生命的本質,建立深度的信任感,是作者實修的體悟,也是給讀者的珍貴禮物。平時,我們常會以不自覺的習慣模式來看待周遭人事物,當他人的表達或外境改變時,我們毫無感知,以為苦難一成不變地延續著,讓自己受苦,也影響著生活、人際關係與我們對生命的信任。而正念,是指單純地覺知當下的身體感受、情緒、想法與情境,如實地接納當下的狀況,不抗拒、不逃避、不批判、不扭曲它們,只是如天空觀看雲朵,或如尚未有概念的孩童(赤子之心)觀看世界一般,以真誠、開放、好奇、欣賞的態度,去感受身心世界。

我們會發現,原來每一個瞬間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因緣都是如此的不可思議,生命是如此地豐富美妙。當我們靜觀內心的想法、情緒與身體感受時,會體會到原來它們並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真實,而是無常、變化的,「想法只是想法,不是我」,這將改變我與它們之間的關係,從原本被想法、情緒綁架的奴隸,轉變成可以主宰意念的主人。例如:當有憤怒的情緒或傷害人的念頭出現時,如果我可以接納、允許與觀察它的升起、變化,而不被它操控的話,我對於自己的信任感與內在力量的感知,將會大大地增加。此外,在生活中,當我覺察到自己的心理運作模式,亦包含了許多人性的恐懼、邪惡與陰暗面,明白自己的限制與界限時,我知道,其實我與他人並沒什麼不同,都受苦於人性的脆弱,這份體認,使我自然地謙卑,更能同理他人的苦難,並且願意陪伴。隨著靜觀能力的增加,會發現自己是有意識地行使想法、情緒與選擇,它們都有力量來影響自他的當下與未來,體會到自己是需要負起責任的,在言行舉止上自然會謹慎,對於生活中的人事物會看得更清晰,並以更合宜的方式處理。

如同其他的學習一樣,正念修習是需要有實修實證的老師,在旁指導、見證、印證的,這也開啟了以「信任為道途」的學習之路,學習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允許自己懷疑,以自身的經驗與智慧來抉擇,讓信任之路自然地開展,畢竟,正念即是如其所是地安住於當下。隨著正念的深化,會感受到,內心有一片超越善惡分別、不被動盪侵蝕、語言文字所無法描述的寧靜與明覺,這個體驗,會讓我們對生命的真實本質產生深刻地信任,對於無常世間的不安全感與執取將會自然減輕。

當我身心平穩時,我能夠瞭解事物表象背後的特質或意義,覺察與安住在這片安詳中。但是當身心過於耗弱、內心沒有力量、無法安住於正念時,可以將專注力放在一個我信任、可以全然託付的佛菩薩、神祉、師長、父母或重要他人上,輕輕地念誦祂的名字或拿著代表祂的象徵物,向祂祈禱,召喚出這份藏於內心的信任力量,感覺祂以無盡的愛,全然地接納我、疼惜我、撫慰我,讓我在這份溫暖慈愛中安歇,得到護佑與依靠。我知道,這份力量是由許多善緣結合而成,我從不孤單;這份信任的生命力量,始終安住於心中,伴隨著我,只要我需要,祂就會出現,只要我願意相信。

(本文作者為台中慈濟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封面圖檔.jpg

…以上摘錄自《信任的療癒力
大衛.里秋/著, 張宏秀/審訂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540x250.jpg

重建信任的練習不侷限於感情的修復。絕大多數的人是因為童年或過往人際關係中遭受過虐待、漠視、遺棄或辜負等經驗,使他們一生都必須面對重建信任的課題。在現在發生的信任破裂問題,會誘發童年或從前與之相仿的感受;所以解決現在的信任問題,幾乎等於面對、療癒過去的信任問題。當委屈消失時,我們同時化解了陳年的傷痛。

首先,你可以試著將身為「旁觀者」的自己從「經驗者」的自己抽離出來。「經驗者」的自己是我們沉浸在各種感受與念頭中的部分,而「旁觀者」的自己是我們冷靜見證「經驗者」的部分——後者帶來更遼闊的覺醒及更深層的智慧。舉例而言,「經驗者」的自己會說:「我覺得充滿威脅感,因為我愛的人最終總是離我而去。」此時「旁觀者」的自己則會客體式的描述:「背叛觸發了我從前的記憶,因此這件事與過去的相關性,比它與現在的相關性還高;這個機緣前來邀請我好好處理尚未了結的過去。」

接下來提供的練習方式無關選擇,你不需要在「經驗者」的自己與「旁觀者」的自己之間分別孰高孰低,這不是非此即彼的練習。你只要覺察並且接受兩者皆為真,支撐自我療癒和自我成長的智慧自然會隨之而來。刻意否認或自嘲「經驗者」的自己,是在羞辱自我、削弱自我信任。當我們能夠同時認同「經驗者」與「旁觀者」的自己時,練習效果尤佳:「我有這樣的感受,而我理解這感受是受過去經驗所觸發的反應,但我的感受未變。」接著以一個具有連貫性的故事為自己旁白,然後再試著提出、處理和解決過去的問題(同時也是現在的問題)——恐懼。這是我們學習宏觀、擺脫恐懼驅使力量的良藥。

練習過程中的旁白可能是這樣:

我感到傷痛、害怕,我的生活因伴侶的不忠而分崩離析。

我對於這種傷痛與恐懼的結合相當熟悉,但這份熟悉感無法緩衝這次事件帶來的衝擊。

我同時記得童年與成年階段的故事,因此我能同時提出現在與過去發生的問題。

讓自己感受痛楚帶來的悲傷;讓自己感受恐懼而不企圖逃避;讓自己感受對生命中曾經背叛我的人的憤怒,然後,我便能處理過去發生的問題以及它與現在的連結。

我知道自己正在盡力地依據我的需求,解決從前尚未了結的情緒問題。

我專心一意投注在自己的經歷和課題中,而非想著如何報復另一半。

現在,我明瞭真正的恐懼是出自無能為力的過去,因此我下定決心重建自己的力量。

我向自己確認:我允許自己內心的所有感受,我也能免於恐懼。這個事件現在已成為我用以療癒過去、提升力量的契機。

但需要留意的是:人類智識所架構而成的過去,往往僅是脫離真實的表象。通常,我們會預設腦海裡浮現的過去是一幅對現實精準的描繪,實則不然;它可能不過是反射的影像罷了,如同鏡中的自己。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運用記憶的片段,拼湊出最接近真相的版本;人類的細胞、全身上下、感官認知與各種情緒都有助於喚起底層的回憶。例如:「當某人對我發怒時,我變得無能為力。」加入回憶中較為清晰的部分,我們的旁白可能變成:「父親以前常打我,而我又不能還擊。」於是,無能為力的感受就能與早期接收憤怒的經驗建立關聯性。由此我們理解了自己的情緒反應源自孩童經驗;當時影響力極為強大,但我們相對弱小。

認知過去與現在情緒反應的關聯性之後,生理記憶便轉化為一段個人歷史。後續的課題是:承認事實、充分感受,並將之當作指引我們前行的線索。此時,我們擺脫了長期以來的「受害者」身份;因為受害感來自模糊不清的記憶,也來自舊事逼真的連結——它羈絆著我們的現在並且誘發失調的情緒反應。這項練習的意義就在於把我們從過去成型的制約中解放,以獲得更多自由。

封面圖檔.jpg

…以上摘錄自《信任的療癒力
大衛.里秋/著, 張宏秀/審訂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40x250.jpg

我們在幼年時,因為涉世未深,常有一種「單純的相信」:

相信這世界都是好人。
相信只要我對人好,人也一定對我好。
相信我不害人,人亦不害我。
相信好人會有好報。


這些單純的相信,是一種被道德或教條灌輸的信念,往往沒有經過考驗與反覆驗證,就這樣被注入在我們的認知架構中,開始被我們在生活中執行。也因此,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或多或少要經歷衝撞與打擊;當你被騙、被害、被傷、被背叛、被操弄……你會驚慌失措、恐懼驚訝,怎麼發生的這一切和你「認定」的世界這麼不一樣?怎麼會有這樣一個可怕的世界存在?

那些騙我們、傷害我們的,可能來自於一個陌生人,更多時候,它來自一個我們非常親近的朋友、師長、手足,甚至伴侶或父母。可想而知,我們在經歷這樣傷害與欺騙時,是最沒有防禦與保護的時候,我們赤裸,沒有保護盾與盔甲,因而傷痕累累,備受嚴重打擊。

傷痕累累的我們,漸漸地走向「騙子」或「受害者」。這兩個走向都是因為信任能力崩毀;不再信任人,也不再信任這世界。而最大的崩毀是:不知道如何信任自己,摒棄所有對自己正直與忠誠的選擇,過度地認同欺騙與謊言的世界(騙子),不然就是只能無助與無力地任憑欺騙與謊言的傷害(受害者)。

這當然都無法使我們成為一個心靈健康而豐富的人。我們可能會在詭詐、狡猾、計算與阿諛奉承的社會中,不再願意誠實面對自我,也不敢與他人有真實連結與親密。我們閃閃躲躲,不願表達真實內心,更不願承認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對外在的競爭世界如此,對身旁親密關係也是如此。因為無法信任,我們就無法在關係中交出自己、分享出自己。我們太害怕在關係中被吞噬;害怕失去自我,失去自由,失去安全。

大衛.里秋博士此本新書《信任的療癒力》,如過去任何一本他的著作,開啟人的生命智慧與學識,不論從學理出發,或是真實生活的處境描寫,皆讓讀者有系統地回看自己信任感如何失去與被破壞,也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命狀態,重啟與自己的對話,及進一步的經歷修復。

在本書中,大衛.里秋博士也如往常一樣,給予我們一個指引,引導我們重建信任的道路。這道路絕非一帆風順,也常要披荊斬棘,再次重建信任感的歷程,我們需要一點努力,也需要一點好機運。我們需要自己肯下功夫,學會信任自我,傾聽自己內在智慧;也需要遇見那值得信任、可以給我們機會重新體驗安全連結的對象。沒有什麼祕笈或捷徑,重建信任就是需要付出代價。

對於信任感被破壞的人而言,重建信任是相當辛苦的歷程,當我們對於重建信任無能為力時,我們就可能因此跨進「受害者」的位置。而破壞信任感的人,也必須瞭解,要重建他人對你的信任感,也一樣要付出辛苦與代價,若想逃避愧疚,或任何難受情緒而採取合理化(為自己的欺騙行為找到藉口),或視而不見、置之不理,終究信任感是不會重建,反而會走到更大的毀壞與關係無法再彌補的終點。

這本書出版在現在這個充滿謊言與欺騙的世代,對我們而言,是何等重要的啟示。正巧我們國家經歷了政治、民生生活(飲食)、國防組織等等的欺騙與謊言行為的傷害,人民的信任動搖,該信誰?該不信誰?誰也無法確信。成天活在欺騙與謊言中過日子的人民,或許只能無奈地成為受害者,或是認同謊言的世代,而成為下一個破壞信任者。

但我相信,我們不只有這兩個選擇。我們可以承認這是個詭詐與充滿欺騙的世代,我們可以不再以單純與無知面對世事,同時,我們可以重拾信任的能力,建立自己的正直,對自己忠實。當我們可以修復與自己連結的能力,我們不再搞不定自己,我們可以因此瞭解:即使這世界會有辜負、會有失望、會無法如你所預期的發生,會有人對你造成損失與傷害……你仍然會對自己有情有義,仍然會成為自己最值得信任的人,為自己選擇,為自己行動,也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願你在這本書的引領下,即使有再大的苦痛與傷害曾經發生在你生命中,都能以溫柔及可靠的陪伴,牽引你再次與自己相遇,信任自我,成為自己最真實與最忠誠的伙伴。

(本文作者為諮商心理師、療癒系列書籍作家)

封面圖檔.jpg

…以上摘錄自《信任的療癒力
大衛.里秋/著, 張宏秀/審訂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40x250.jpg

或許你的本性戀家而安於室,卻不巧愛上某個樂於當彼得潘的對象。漸漸地,你會執著在一個「讓他安定下來」的念頭中,並好奇他的行蹤,甚至因為他無法滿足我們的希望而感到不快樂。同樣的模式可能出現於任何一種關係之中,只要是其中一人想要的比對方能給的更多。

如果我們開始沉迷於我們的彼得潘,我們便賦予了他凌駕我們的力量,允許他主宰我們的快樂。銅板有二面,每個人手中的人生亦是如此:一面是彼得潘對我們很重 要,另一面是我們賦予他的力量。一面超出我們的控制,另一面則不然。要抹滅、甚至減少我們對某個人的感情,能施力之處其實相當有限,但是我們可以拒絕他對 我們的掌控。

當你對伴侶(或未來伴侶)產生迷戀或偏執之情時,試著降低此人在你心中的影響力──實際表現出來,而非只是假裝。善用放下自我的「FACE練習法」(Fear-Attachment-Control-Entitlement),表現得像是對方不再是你生命的全部:

恐懼(Fear):問自己害怕的究竟是什麼,在確認自己恐懼的來源以後,無論對方做了什麼,都以慈愛的態度回應。堅持「履行慈愛」的一貫原則(在此處,慈愛的練習毋須提及對方的名字,使用概稱即可,例如:願「我的朋友」幸福)。

依附(Attachment):告訴自己:「我正以不健康的方式依附對方,我要放手,並且捨棄讓對方成為我心中理想形象的一切手段。」

控制(Control):「不管我以何種手段控制對方,使他/她更想與我在一起,我都必須允許他/她保有原本的樣貌,絕不得寸進尺。放棄要他/她為我而改變的妄想,將焦點移轉到如何善待對方、自己與周遭所有的人。改以健康的經營來維持個人界線。」

應得權利(Entitlement):每個人都有權追求幸福,但是這份幸福不應出自對他人的要求。我們無權向他人索討幸福,我們應轉為持續地自我反省,並試問自己:「如何在不指望對方給予自己什麼的情況之下維繫這段感情?」

封面圖檔.jpg

…以上摘錄自《信任的療癒力
大衛.里秋/著, 張宏秀/審訂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40x250.jpg

「我很愛你,但我無法信任你……」這是很矛盾的衝突,對嗎?但是,根據我筆記本上的記錄,這樣的問題卻很普遍地存在於前來向我尋求協助的伴侶和親子的個案中。

如果真正愛對方,為什麼不全然的信任呢?若是不信任,為什麼要愛?沒有信任的愛,能算是真愛嗎?

「你昨晚一直都沒接電話,你究竟去哪裡?」「你明明答應過我,十一點要回家,為什麼到十二點還不見人影?」「你說和前女友已經沒聯絡了,為什麼你的臉書和他的臉書裡,會貼出同一張小火鍋的照片?」……

類似的疑問,你是藏在心中千迴百折;或是會直接說出口,要求對方給你一個真相?就算他說了,你相信他的解釋嗎?

回顧我過往的人生,這些問題「似乎」都不曾存在過。我沒有懷疑別人的最主要原因,是我非常信任自己。我相信,只要能好好處理信任的問題,有關於愛的疑問幾乎就跟著消失了。

但隨著人生階段的不同,我發現對自己的信任,其實有非常不同的意義。

從前,我相信的是自己的直覺與判斷。因為個性太敏感的緣故,任何人的謊言在我眼前都無法遁形。輕易識破這些假象,我選擇和對方保持距離,甚至直接離開。有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到現在,我沒有很多普通朋友,只有少數幾的知己好友。其中有幾位,確實不曾對我說謊,他們很信任我,因此覺得不必對我說謊;另外幾位曾說謊,但我在當下就在「情有可原」的心情下釋懷。

能夠釋懷,並不容易。那意味著我信任自己可以承擔起被對方背叛的傷害,或我已經不在乎這樣的傷害。所以,我接受了已經發生的事情,原諒對方,放過自己。

後來有段時間,我的寬恕是基於同理的憐憫。對方說謊或背叛,一定比我更煎熬。而且,啊哈,惡有惡報,老天會懲罰他,我何須如此介意呢!

接下來的階段,我懂得臣服於宇宙崇高的力量。我的信任並非只建構於對自己能力的了解,更多的是我信任宇宙崇高的力量,會提供我更強大的支持。而宇宙崇高的力量,並非為了替我伸張正義,而去處罰背叛過我的人,祂是用慈愛去感化我對這些背叛的憤怒,療癒曾經有過的傷痕。

仔細閱讀完大衛.里秋博士最新的著作《信任的療癒力》,比對我過去幾年來自我成長的過程,更加折服這位我所敬愛的作家,他總能非常善解地悲憫眾生的處境,提供「心理」和「靈性」雙管齊下的解方,透過他溫暖的筆觸、豐富的實例、獨到的觀點,讓讀者可以自我檢視從出生到現在,我們如何解構與重建這四座信任的橋樑,包括:對自己、對他人、對已經發生的事、對宇宙崇高的力量。

里秋博士是資深心理治療師,他學問淵博、廣泛閱讀,?本著作都能根據講解理論與實務的需要旁徵博引,無論是哲學、文學、電影的取材舉例,都是為了讓讀者更加身歷其境地體會、理解。在本書中他舉出的許多實例中,我對電影「詭計」印象至為深刻,女主角隱瞞丈夫,和前男友往來,在電影結尾,向丈夫坦承殺害前男友的事實,同時將過去的戀情全盤托出,把自己從埋藏多時的秘密解放出來後,反而對丈夫產生前所未有的親密感。我讀到一絲悲涼中的溫暖,歷經生離死別之後才產生的信任,令人悵然之餘,產生相愛時就要珍惜的渴望。

我非常喜愛里秋博士的作品,到目前為止,我已經反覆讀過他寫的《當恐懼遇見愛》、《與過去和好》、《回歸真我》等幾本書。我也很敬佩遠在美國德州女子大學任教的張宏秀博士,將里秋博士的系列作品引進台灣,讓更多像我這樣很願意透過覺察自我的讀者,可以很清楚地看見自己內在的脈絡,並應用書中提供的具體方法學習成長。

幾個月前,我將自己這幾年研究靈性成長的經驗,詳細記錄出版《向宇宙召喚幸福:靈魂療癒的旅程》,書中也分享我從里秋博士的作品學到並應用的生活經驗,獲得讀者熱烈迴響。我很樂意推薦里秋博士最新的作品《信任的療癒力》,它不但可以幫助我們加強對別人的信任,也能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被信任的人。

我一直認為:信任,是愛的核心。唯有信任,可以讓我們無所畏懼地相愛。我們無法渴求一段百分之百沒有背叛與傷害的關係,卻能夠因為信任而讓自己願意接納與釋懷,因此而更真誠地付出並得到,愛。

封面圖檔.jpg

…以上摘錄自《信任的療癒力》吳若權推薦文
信任的療癒力》由大衛.里秋/著, 張宏秀/審訂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確定版正封.jpg  

這十種請求,神一定會答應你!

神之所以選擇「拒絕」我們的祈禱,是因為那些祈禱是我們「想要的」,卻不是我們「需要的」。例如,作者曾虔心祈求想得到一份很好的政府工作,到頭來卻一場空;這不禁讓他開始懷疑神是否真的有在聽?甚至懷疑神是否存在。不過,後來想起這件事,他便豁然開朗;如果那時神答應了他的請求,他將會做一些對自己無益的事,例如踏入政治圈,而他今天也不會寫出這樣一本書。

這本書用十個簡短、強而有力的祈禱,探討了人們在尋常生活中,所面臨的大小難題。從相信神的存在,到面對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從克服內心的恐懼,到發現自己天賦的命運。作者用一種不容質疑和活力充沛的態度,導正我們心靈上的傾斜。這些祈禱將會幫助人們找到生命歷程中各種困境的解決之道,並對於人生中所面臨的種種難題,提供一些最有意義、最激勵人心的回答。

 

【精采試閱】神啊,請引領我走向我的未來

究竟,我是為了什麼來到這個世界?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特且獨一無二的,因為我們身上都扛著一份特殊而獨立的使命必須去完成。被選擇的不是那些數不盡的其他人,而是我們;因為這些任務,只有我們才能完成。而我們的生活之所以充滿了令人費解的曲折,就是因為我們都已做好特殊的準備,迎接這些挑戰。即使我們擁有人格缺陷和人性弱點,我們仍然都是完美的個體,等著處理宇宙中一些特殊的、只有在歷史上特定的時刻才能解決的問題。

分析到最後我們可以知道,我們不只是人類,而是鑰匙——一把把神精心製作的、只適用於某些鎖上的鑰匙。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因為必須交由我們來打開的那道鎖只適用於某一把鑰匙——一把外觀與眾不同、使用起來與眾不同、感覺也與眾不同的鑰匙,一把擁有與眾不同的情緒、熱情、技巧和缺陷的鑰匙。事實上,在整個世界和所有的時間之流中,也只有惟一的一把鑰匙,有能力打開那一組獨特的鎖——而你就是那把鑰匙。

不過可別把鎖搞錯了,只有當你找到那道鎖的時候,你才會了解自己的命運。它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它可能很吵,也可能很安靜;它可能使你一夕成名,也可能使你沒沒無聞。可能你注定要在一場大火或一場災難中,拯救某人的性命,也可能是要在某段簡單的對談中改變了某人的一生;也可能在某一天你會創造出某種能幫助人類的東西——一種發明、鼓舞人心的音樂、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也可能是你的兒子或女兒注定要達成某種令人嘆為觀止的成就——而沒有你對他們造成的影響,他們就不可能會完成。你的命運可能會出現在你生命中一個充滿決定性、戲劇性的時刻,也可能會是你耗費多年的許許多多個行動。但是誰會知道呢?不論事情將如何演變,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對世界上的生命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而對於你本人,也會有極其重大的成就感。

但有一個關鍵點要記住:我們在這裡所談論的「命運」,和你的「夢想」不一定相同。人們總是強調「追求夢想」的重要性,單就這一點來看他們並沒有錯。在我的生命中,也曾擁有成千上百的夢想:成為一個大聯盟職棒選手的夢想、成為一名醫生的夢想、擁有一個經由選舉產生的職位。在我生命中的許多時刻,我也曾經非常認真地祈求這些夢想可以成真。但是,沒有一個夢想被實現。感謝神!你看,不論我多麼希望可以實現這些夢想,但是這其中沒有一個夢想關係到我的命運,沒有一個夢想關係到神希望我成為的那種人,也沒有一個夢想,能夠使我對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感到滿足。

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長久以來,我的妻子一直想要成為一名律師。當她還是一個小女孩的時候,她就深深地為電視劇裡的審判團、陪審團和法庭所著迷。事實上,當她逐漸長大以後,有兩件事成了她生命中的最愛:成為一名律師的夢想,以及她的父親。她和父親之間的感情非常濃厚,他們兩人幾乎是密不可分的。當然,她也深愛自己的母親、哥哥和家庭中其他成員,但她無疑地更是「爸爸的小女兒」。有一次,當她只有五、六歲的時候,她無意間偷聽到父親說他要去另一個城市出差。她突然變得相當憂慮,她回到自己的房間,收拾她的史奴比電動牙刷,她的「菲蒂」(feetie)睡衣、一雙襪子,她將他們全數塞進她的小圓拼布手提箱。然後,她穿戴好帽子和外套,端坐在屋子門廊等待她的父親出來。當父親打開門,看見她膝上放著拼布手提箱坐在門階上時,他很自然地問她在做什麼。她只回答:「爸爸,我必須要跟你一塊兒去——不然,誰來照顧你呢?」他們之間的關係就是這麼親密。而隨著時日推移,他們的感情也越來越深。

成為一名律師的夢想,也隨著她的日漸長大而逐漸增長。當她十幾歲的時候,她非常用功讀書,獲得各種學術獎項,她在大學裡主修法律預備課程。然而,如同生命中經常發生的事一般,她的計畫有了變化。家庭成員的死亡大大地震撼了她,而後她決定先休學一年,之後再進入法學院就讀。在那段時間,她獲得一個在幼稚園當老師的工作機會,那只是一個短期工作,可以讓她暫時喘口氣,並且存一些錢,為將來進入法學院做準備。

但就在那一年,一些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她發現自己愛上了她的新工作。她喜歡和孩子們一起工作,她也喜歡看著孩子們學習。她愛上了擔任老師的這一份工作——幫助孩子們綁鞋帶、繫上外套的鈕扣,擦掉他們臉上的淚珠、為他們擦鼻涕,教導他們學習字母以及幫助他們開始閱讀。當她察覺到這一點時,一年、兩年過去了,然後,三年、四年過去了。她的「短期」工作已變為她生命中不能缺少的熱情。所有她過去的夢想──站在人潮擁擠的法庭上,宣布激昂的結案證詞,贏得一場場困難的官司的美夢──已完完全全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幻夢場景是,真實生活中的小小男孩和小小女孩,用一種無辜、透徹而崇拜的眼光仰視著她,彷彿她是他們的第二個媽媽一樣。儘管這份工作賺的錢並不多,並不能像身為一名律師那麼地「揚名立萬」,但是她清楚地知道,每天站在教室裡的自己正在做些什麼,而這比起她過去的許多夢想更讓她深刻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價值。簡單地說,她了解自己正朝著自己的命運前行。

到了這裡,或許已足以說明故事的結局。但是,事實卻不是如此,神總有祂的美意。當我的妻子擔任老師十年之後,她的父親被診斷罹患了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如果你不曾經歷過一個摯愛的人罹患這種疾病,就不可能明白它有多可怕。他不僅會忘記他所認識的人們、熟悉的地方或記憶,還會忘記生活中許多最基本的事情。他會忘記甚麼是刀叉,他會忘記數字和字母,他甚至會忘記如何扣上襯衫上的鈕扣和如何繫好鞋帶。而負擔最大的可能是他身邊的人——特別是他的家人。我妻子的母親很偉大,成為她父親的首要看護者。但是她無法獨自做到這一點,她需要幫助。在這件事發生後,我的妻子也幾乎無法承受這個打擊,於是她開始參與照顧父親的工作。她搬回家,每天從學校下了課之後就回家幫忙,週末的時候就帶父親到處旅遊,週日她陪父親觀看足球賽,空閒的時候就陪伴著父親。發生了這件事,對她來說很令人心碎,卻也很美好。她知道自己正送給父親一份很棒的禮物,她將父親一生中灌注在她身上的大量的愛,逐一回報給父親。雖然她恨透了疾病,但是,她衷心感謝神給予她減緩父親痛苦和維持父親尊嚴的能力。

不久後,有一天,當她為父親拉上夾克的拉鍊時,她突然間頓悟了。每一件她所為父親做的事——包括教她的父親綁鞋帶、教他分辨數字與顏色的不同、重複地回答父親提出的相同問題、教父親書寫自己的名字——這所有的事情,她在擔任幼稚園老師時,都已受過專業的訓練了。就好像她花了十年時間所做的這些特殊訓練,都是為了要幫忙照顧這個她在世界上最愛的人一樣。她終於了解,為什麼從來沒有人強迫她繼續完成學業——神之所以引領她到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的原因。假如她已經成為她夢想中的律師,她不僅會失去幫助那些可愛小孩的機會,她更無法以一個有意義的方式幫助她的父親。

這故事僅是巧合嗎?我並不這麼認為。這故事太過崇高,充滿了愛和自我犧牲。這個故事中充滿的不是接受,而是毫無保留的付出;這故事是幫助身邊承受苦難的人,並將之轉化為一種長久的寶藏。換言之,我們將能從中發現神所留下的痕跡。

 

以上摘錄自改變生命的10種祈禱

 安東尼.戴斯特法諾 著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