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精選好文 (9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no1-taaze-810x326.jpg

你我都想要活出意義並且滿足靈性,只是碰上生命瓶頸時如何找回方向?藉由前摩托羅拉亞洲區總裁 孔毅先生精彩的經驗分享,讓我們重新定位「在做什麼」、「擁有什麼」(第一)和「將成為什麼」、「你是什麼」(唯一),重回命定,成就卓越。

在我輔導的經驗當中,聽過不少人會抱怨說,對公司的貢獻那麼大,為什麼升遷卻不是他—身為某公司華裔主管的Joseph 就是一個例子。

有次碰面,Joseph 忿忿不平地告訴我說,公司所有收入都是從他管的技術產品而來,卻沒有在改組後提升他的職位,「難不成是美國人對我是華裔身分的歧視?」他不禁感到懷疑。

我同樣是華裔美國人的背景,所以希望Joseph 不要先入為主的將種族歧視當作擋箭牌,而應從更深的層次反思,試著依據過往經驗為他一步步分析說:「你想想,照你跟我說的前因後果,在公司改組之前,一定要有人:

1. 先意識到市場改變,並從中找到規律;
2. 按照新規律為公司制定新的願景和策略;
3. 同時進行必要的組織重整;
4. 進用更為合適的人才;
5. 等新市場負責人到位,將符合市場潮流的產品規格定出來之後,才會交由你的部門去執行。」

「換句話說,相較於你只需要用知識來執行確定的任務,前面五個從無到有的步驟,靠的卻是能夠從不確定中找出規律的本事。」

我想傳達給Joseph 的觀念是—解決確定狀況中的問題,靠的是知識;解決不確定狀況中的難題是要靠本事。本事的養成得要有熱情的支撐,所以要成為一名卓越的工作者,熱情和本事缺一不可。

student-849825_1920.jpg

華人世界的刻版印象:抹殺熱情和好奇心的教育方式
世界商界對華人普遍有一些刻板印象。正面印象是:聰明、工作努力、有企圖心、專業能力強;負面印象則是:只顧自己、缺乏好奇心、人際關係差、溝通能力弱、沒有商業頭腦、難以信賴。

綜合前述的這些正反面印象,加上以前接觸華人工作者的經驗,我個人得出了一個結論,就是華人總給人「平均平庸」此一先入為主的形象。

1. 雖然聰明(知識有餘),但實質創新能力不足(本事不足)
2. 工作努力(為己),但只顧自己(功利)
3. 有企圖心(要更高職位),但溝通能力弱(影響力弱)
4. 有企圖心(只會做事),但人際關係差(不懂做人)
5. 專業能力強(只知片面),但沒有商業頭腦(不懂全面)
6. 專業能力強(自以為是),但難以信賴(難擔大任)
本文一開始的Joseph 就是因為專業能力強、但沒有商業頭腦的例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現在有很多八○和九○後的學子,明明高中的時候成績很好,上了大學之後卻無以為繼。

究其原因,其實是出在國、高中時期有明確的學習方向,加上有老師逼著念書,成績自然維持在一定的水準。但念大學就不一樣了,在沒有老師強力督促下,還要學著克服把知識轉換成本事所遇到的挫折,很多學子常常讀著讀著就迷失了,不知道自己讀書是為了什麼? 更別說要有熱情了。

我曾經聽過一個例子是,有個將近三十歲的年輕人,中學時期成績優異,就讀大學時轉了三個學院外加休學兩次,把原定四年學制的大學念成九年,最後還是沒能順利畢業,白白揮霍了大好青春。

華人學子之所以平均平庸,多少跟:(1) 急功近利的社會文化,以及(2) 灌輸知識的教育方式有關。

office-1828124_1920.jpg

關於學習,最理想的一種情況是,應該從小就讓孩子動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學習如何手腦並用。於此同時,也要學習一些素質修養的課,才會懂得如何尊重他人,以及如何成為團體中的一份子。太早背誦知識,容易造成腦筋的固化,為了升學而唸書,更是無法讓人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況且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就是要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嗎? 無怪乎,很多華人出了校園就不讀書。一個無法靜下心來好好讀書的人,只會愈來愈疏遠自己的靈魂。

所以總結來說,華人雖然工作努力,但功利文化使我們失去熱情和不顧團隊;華人之所以學不會解決難題的本事,以及實質的創新能力,原因在於:沒有在做符合本性的熱情的事,以及只求標準答案的學習而失去了好奇心。

兼具熱情和本事,方能邁向卓越
為了將前述的反思,帶入更多華人的思維當中,近來從事職場輔導,我常跟前來聽課的學員們討論,該怎麼有效結合他們個人的熱情和能力,進而在工作上有所突破。意即,如何透過做有「熱情」的事情並學會把知識變「本事」,來活出每個人的唯一獨特性,向來是我從事一對一輔導的重點。

聰明人很會運用知識,但只會解決一般性的問題,有智慧的人是懂得把知識操練成本事,藉此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難題。而仔細觀察世上那些有所作為的人,通常都是同時具備了熱情和本事這兩項條件,甚少例外。
 

undefined

第一與唯一:跨國總裁的16堂人生課
作者:孔毅

在工作中活出你的真實身分 從職場到信仰,從道理到真理,從生活到生命, 你需要智慧的橋樑。

李文機、倪文海、寇紹恩、張泰然、曹松&傅慶農 ---卓越推薦

=== 歡迎參加講座 ===
4
15日下午兩點‧台北松菸六樓‧報名送《第一與唯一》電子書 (價值252goo.gl/zpvdzX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
🌸讀書花園 goo.gl/svLjVg 🍀博客來 goo.gl/5qN6Mq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14114.jpg

克德龍溪(汲淪溪)流經耶路撒冷城與橄欖山之間。「克德龍」在希伯來文裡面的意思是憂愁或者悲痛。「革責瑪尼」(客西馬尼)的意思就是非常肥沃又富饒的山谷,也被稱為橄欖谷。

因此,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天主在這些地名後面隱藏著極深的秘密,福音書作者用心良苦地詳細記錄這些地名,就是要讓未來敬虔又勤奮的信徒能夠在聖神幫助下,瞭解其中深意,若非如此,他們只要表示他前往橄欖山就夠了。

既然我們認為宗徒(使徒)在聖神默示下所寫出的聖經沒有任何冗言贅語,而且連麻雀的生命都在天主的眷顧下,那我不得不相信福音書作者會提到這些地名,以及希伯來人會以此名稱呼它們(不論他們當初這樣稱呼的用意為何)的原因就是,天主的聖神在暗中運作(那些人並不知情),使得這些名稱裡面隱藏著極大的奧秘,而且終將揭露於世。

既然克德龍也帶有憂愁與悲痛的意思,而且它不但是福音書作者提到的那條河的名稱,也是那條河流經的介於耶路撒冷與革責瑪尼之間山谷的名稱,這些地名也就在提醒我們,只要我們還存活在世上(與宗徒一樣),猶如遠離我們的主的異鄉人,我們就必須越過富饒的橄欖山以及宜人的革責瑪尼(它不是一個殘破污穢的村落,而是充滿各種樂趣的村落),正如我說過,我們一定要先經過這個名為克德龍的山谷與河流,也就是那憂愁的山谷與悲痛的河流,讓河水洗刷以及清淨我們滿身腥臭漆黑的罪污。

但我們若為了逃避悲傷與痛苦而往反向走,把這個原本充滿痛苦與懊悔的世界,視為充滿歡笑喜悅的地方,而成為我們的樂園,那麼我們會把自己永遠隔離在真正的樂土之外,並終將溺斃在徒然的悲傷與憂愁裡面,甚至進一步帶領自己陷溺在難耐與無止境的敗壞之中。克德龍和革責瑪尼這兩個地名的寓意巧妙地把這個教訓深印在我們腦海中。

然而,聖經的話語不只具有單一意義,而是充滿了許多奧秘。這些地名恰如其分地成為基督受難的前奏,彷彿就是為了這個目的,天主從起初就選定它們要被冠上這些名稱,與基督在多年之後成就的一切相呼應,藉此表明它們彷彿在古早之前就已經被選定為他所受極大苦難的見證。既然克德龍的意思就是陰鬱幽暗,豈不正符合先知所說,基督在前往他榮耀國度的路上,要遭屈辱而死,因鞭打而身形扭曲,流血,惡意的唾面以及其他種種凌虐,正如經上所寫:「他沒有俊美,也沒有華麗。」

他越過的那條河之所以會是憂愁與悲痛的象徵並非偶然,他自己就曾明確地表示:「我的心靈憂悶得要死。」

這指的就是當時僅餘十一個依舊留在他身邊的門徒。至於第十二個門徒,他在吃下蘸餅後魔鬼就進入他心裡,接著便離開了這群門徒,此時他已不再像主的門徒一樣服事自己的主,反而成為一個處心積慮要毀滅他的叛徒。這正印證基督的話確實無誤:「不隨同我的,就是反對我。」

因為那人確實與基督為敵,當其餘門徒都跟隨他要與他一起禱告時,那人卻在那個最特別的時刻狡詐地謀害他的命。

因此,我們要跟隨著基督,並與他一起禱告呼求他的父。既然我們已經因他恩慈的良善蒙拯救,並與他一起盡情吃喝,我們就不可像猶達斯(猶大)一樣從他身旁溜走,以免下面這段先知的話語應驗在我們身上:「你遇見了盜賊,便與他同僚,與犯姦淫的人,就同流合夥。」


undefined
《基督的憂傷》
作者:湯瑪斯・摩爾


烏托邦作者湯瑪斯・摩爾被囚倫敦塔,即將走向生命終點之際,
全心默想基督的受難,寫下這本敬虔的靈修筆記。

聖功修女會靈修輔導 李純娟、興大歷史系教授 周樑楷
輔大宗教學系教授 陳德光  、前玉山神學院副院長 陳南州
台灣神學院教授 鄭仰恩    、天主教高雄教區主教 劉振忠
──鄭重推薦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
🌸讀書花園 goo.gl/CRIVJt    🍀博客來 goo.gl/rXr6ef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ands-1903104_1920.jpg

當我和家屬面談時,幾乎所有的家屬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不斷地怪自己」:「都是我以前忙於事業沒有關心他」、「自從我離婚後孩子產生偏差行為」、「都是我不好」、「都是因為我」、「因為孩子失去了父親所以才自暴自棄」……通常我會很快制止他們不要再說了,一方面是因為心疼家屬所承受的痛苦,另一方面這樣的悔恨對解決目前的危機沒有幫助。
當人被「癮」轄制時,心靈是封閉的,用心理輔導幫助不大,必須要等到脫離「上癮的綑綁」,再針對內在上癮的原因進行輔導。我會比較關心目前的狀況如:哪一種毒品?什麼時候開始用的?目前的狀況如何?有法律問題嗎?有離家嗎? 和哪些朋友在一起?

大部分的家長都不清楚孩子的吸毒狀況,也不知道上哪一類型的網站,只是不斷地責怪自己,讓我非常於心不忍,我總是會鼓勵他們:孩子上癮不是你的錯,因為這是令人上癮的社會,但是讓孩子脫離「癮」的轄制,只有靠上帝與家屬,所以現在開始請停止一切責怪自己,而是要仰望主,並且關注在「上癮者自己必須負擔什麼責任?」同時讓他們自己承擔結果。
我會這麼回答是因為當我的孩子發生問題時,曾經透過教會的牧者找到一位輔導,她的第一句話問我:「你孩子為什麼會吸毒?孩子成長的過程你疏忽了什麼?」當時的我傷心不已,哭著說:「我真的不知道。」(後來才知道她是婚姻輔導,真是隔行如隔山,輔導不應該隨便接案子)。這樣刻骨銘心的痛苦經驗讓我在輔導開始時絕對不追究家長的過往,而是專注在「從今以後不要再犯了」。

許多藥物濫用者的家屬唯一能做的就是強迫他們去戒毒村,即使勉強去了,生命沒有改變,期滿回家可能規矩一陣子,家屬以為「病」好了,歡喜快樂卻忘了「界限」,以至於沒多久又故態復萌,還是得忍受無盡的折磨。因此當人進入戒毒村,事實上家長也要「戒」,家長要戒的是除去「依附關係」。

為了讓大家了解這個關係的嚴重性,我在《上癮的真相》這本書中稱為「上癮加工者」,坦白說幾乎每個上癮者的身旁都有「上癮加工者」,英文稱為Codependency。「依附關係」大都發生在上癮者的家人身上。家屬應該先調整自己,逐漸拿掉和上癮者的「依附關係」,邁向健康的關係,才有可能幫助上癮者脫離各種轄制,也就是我常說的:「家人先改變,上癮者才會改變。」

什麼是「依附關係」?

如果花了大半的精力滿足上癮者的需要或處理他留下的爛攤子,以至於好像掉進永無休止的陷阱裡,和上癮者的關係似乎達到「失控的狀態」,那麼就可能是「上癮加工者」或者和上癮者產生「相互依賴」的關係。他的狀況嚴重影響到你,這樣的關係不但無法讓你所愛的人戒癮,反而會讓你憂鬱、躁鬱、失眠,甚至精神分裂。

當我聽到:「我真是命苦啊!怎麼會生出這樣的孩子?」其實我很想說:「你命苦,是因為你把孩子應該受的苦,往自己身上攬。」許多家屬團體成了「吐苦水大會」,看誰比較苦誰就比較屬靈、比較偉大?或者安慰自己:「神要我們受苦是為要我們更親近祂。」雖然這是事實,但不是神的心意。

治療上癮者最大的困難不是上癮者的家長或配偶不負責任,而是「太過負責任」,以致家人和上癮者產生「相互依賴」關係(co-dependency,我比較喜歡的翻譯為「失控的關係」 )。當我們的「愛」失去控制,很容易成為上癮者的依賴而無法脫離綑綁,或者延長上癮的時間。說穿了就是「罪的鎖鍊」將上癮者和家人牢牢地綁在一起,而家屬卻毫不自覺。因為「愛」的緣故,維持這樣不健康的相處模式。

華人家庭比起西方社會更加嚴重,單單「讓上癮者自己承擔結果」這一點家長就是做不到,曾經有孩子經常半夜去賭博,家長屢勸不聽,我建議家長不要幫他還賭債,並且實施門禁,家長給我的答案就是:「做不到。」他們擔心孩子被追殺、擔心孩子流落街頭(其實這都是幻想出來的)。事實上這個孩子被上癮綑綁了五年了,家長寧可繼續放任,也做不到讓孩子自己承擔責任,究竟是誰生病了?

01-790-250-2.jpg

前文提及許多家屬為了幫助上癮者脫離上癮,好像身陷在湖中央,在下沉的過程中不斷地抓「浮木」,這個「浮木」可能是機構,也可能是人。到後來才領悟到只有自己學會游泳,才能拯救溺水的孩子,這就是這本書的目的,幫助家屬及輔導了解上癮者及如何幫助他們,也就是教家屬們「游泳」,拯救沉溺在不良習慣中的家人。

首先必須修正家屬們的「錯誤泳姿」,讓家屬以正確的態度面對上癮者,如果你有下列五個以上的徵狀,那麼你有可能產生「依附關係」,也就是「上癮加工者」:

◆覺得很沒面子
華人很喜歡比較,比孩子的成績、比先生的收入、比車子、比房子,無所不比。認為家人吸毒是奇恥大辱,很丟臉,擔心別人瞧不起。很害怕別人知道自己孩子吸毒或老公有外遇、酗酒等,雖然犯罪的不是自己,卻認為非常沒面子。
上癮是典型的「屬靈爭戰」,卻很少在教會聽見請大家為上癮者禱告。也有學校因為怕影響聲譽,刻意將吸毒的學生開除,以致無法有效控管校園吸毒人口。這樣的情況在有身分地位的家庭中更糟糕,寧可掩蓋也不求助,穿了就是「面子問題」,這些家庭和上癮者產生依附關係的情況特別嚴重,當然脫癮也就更加困難。

◆刻意討好人
用「討好」對待上癮者,非但對戒癮沒有幫助,反而和上癮者產生依賴關係,造成越來越嚴重的後果。因為你的禮物、關愛、禮遇永遠比不上網路遊戲、毒品、酒精、色情所帶來的「快感」。討好的結果只會抱怨上癮者沒有良心,為自己帶來更大的失落感。
請牢記,永無止境地關懷、對他好、讓他開心、鼓勵他,是不會讓他悔改的。當孩子或配偶在外吸毒或酗酒回家,幫他們準備熱騰騰的飯食,忙進忙出,心想:「我這麼用心會讓他感動吧?」坦白說這是天方夜譚!甚至許多孩子只有在向父母索取金錢時才願意和父母說話,於是父母成了「提款機」,不斷地滿足孩子的慾望,用不斷地「給予」維持關係,這樣只是表面和諧,無法帶來真心悔改。

◆模糊的界限
所謂「界限」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個「界限」不只是身體、金錢和歸屬,也包括情感、想法和需要。如果將別人的需要、想法和麻煩當作自己的責任,或者因此責怪自己,那麼你可能成為上癮者的依附關係人。例如:默許孩子在家吸毒,卻不斷地勸他去戒毒,為了維持婚姻關係忍受丈夫家暴、孩子交通違規父母繳罰單、先生外遇太太道歉….. 等,上癮者沒有承擔後果,反而讓無辜的人承擔,這就是「界限」問題。界限模糊讓上癮者不斷地測試底線,得寸進尺的結果造成更大的傷害。

◆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
界限模糊的結果會讓你過度在意上癮者的意見,但卻是你不同意的。例如:上癮者對父母說:你根本就不愛我、都是你的問題、都是你造成的……等,其實這只是他「個人意見」,雖然你並不同意但是卻將它吸收並且做出回應、產生自責。不僅如此,也會在意身邊親朋友好所說的,例如:婆婆質疑媳婦沒有好好照顧先生、丈夫責怪妻子沒有教好孩子等等,儘管那不是事實,但是為了不斷回應這些人的「忠告」,讓你感到身心俱疲。

◆過度關心而犧牲自己
常常聽父母對孩子說:「我就是為了你才犧牲自己的前途,移民到美國,沒想到你這麼不爭氣……」為你所愛的人犧牲自己是對的嗎?不見得。你的付出可能並不是他所需要的,如同父親為了提供孩子更好的物質環境而努力工作賺錢,但孩子要的可能只是陪伴。
上癮者的家人如果常將「犧牲」掛在嘴邊(雖然那是事實)如:為了救你脫離毒品我多麼地努力……,這樣反而會造成對方的愧疚感,讓他更無法面對人生的困境,加深對藥物或酗酒的依賴。

◆認為在自己的掌控之下才是安全的
「學習放手」是讓孩子成長的不二法門。例如:先生去大陸會有小三、孩子在
家就安全、不給錢就會去賣毒、在監獄會變壞、離家出走就遇見壞人……等,都是幻想出來卻尚未發生的後果,說穿了就是沒有「安全感」。
人因為「罪性」的關係,滴水不漏的「掌控」只會促使上癮者變本加厲,往相反的方向走。當你的「安全感」建立在自己掌控的範圍,而不是倚靠神,那麼你有可能成為「上癮加工者」。

◆過多為他人著想
我曾經勸告家長將有暴力傾向的吸毒者報警處理或者請成年的孩子離家,以免威脅到家人的安全。大多數的家屬都會告訴我:做不到,他們的理由都是:在監獄會不會學壞?被人欺負怎麼辦? 會不會有犯罪紀錄? 到了戒毒村不習慣、離家出走會不會被人欺負?……憑空杜撰危機。
過度為他人著想會導致恐懼、沮喪。認為上癮者所犯的錯都是他造成的。長期活在與現實不符的幻想之中,逐漸失去判斷能力,帶來更大的沮喪,甚至產生憂鬱症。

◆否定事實
通常孩子吸毒的實際狀況,會比家長理解的更嚴重。有些家長即使在家中看到毒品吸食器,也不相信孩子會吸毒,孩子的解釋是朋友暫放的,家長卻選擇相信。先生整夜荒誕鬼混,還為他準備宵夜早餐。

許多家屬無法面對問題,採取否定的態度,通常他們會認為都是「別人的問題」例如:「我孩子很乖都是被別人帶壞的」、「我很好他才有問題」、「他的孩子比我的更嚴重」……等,有時候會用「專注在別人的問題」來代替自己的「需要」。藉著忙碌、服事,甚至藉著「關懷別人」來掩飾自己才是有問題的人。他們不會尋求幫助,直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undefined

《上癮的治療與陪伴:全人關懷心靈輔導手冊》
作者:王倩倩

全球第一!憑本書回函可免費獲得K他命檢驗試劑
如果你曾為了家人、朋友的沉淪而擔憂痛苦,或覺得求助無門,本書將為你提供實際而有效的方法,一步步幫助他們邁向康復之路。

王捷拓/高檢署檢察官
倪子鈞(小馬)/知名節目主持人
張俊雄/總統府資政、前行政院長
陳長文/公益律師、教育工作者
梁潔瓊/北美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
黃明鎮/更生團契總幹事
黃健庭/台東縣縣長
黃國倫/台灣城市引力協會理事長
劉民和/基督教晨曦會總幹事
顏純左/台南市副市長
顧其芸/新生命小組教會主任牧師 --- 鄭重推薦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
🌸讀書花園
goo.gl/WwFiIY   🍀博客來 goo.gl/JWoM0t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oman-1006100_1920.jpg
不是「不愛」,而是「愛太多」
許多上癮者的家屬不是「不愛」而是「愛太多」,不是「不負責任」,而是「太負責任」。讓自己及上癮者雙雙陷入泥沼中無法自拔。表二可以幫助你檢視自己是否無形中成為上癮者的「依附關係」。表列問題當你有五個以上的答案是「 是」,那麼你有可能成為「依附關係者」,更強烈的說法就是「上癮加工者」。

▌案 例  
陳長老平時熱心公益、建立教會,也是成功商人,經常在各教會講道及教學。他的太太也是教會的區牧,夫妻倆是許多人的榜樣。但是他們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痛」,那就是他們的孩子吸毒已經好幾年了,他們認為兒子就是聖經保羅所說的那根「刺」,讓他們在服事的道路上更加謙卑。
由於不勝其擾,於是將兒子安排在外州的房子獨自居住,每月按時寄生活費,孩子的情況卻每況愈下,陳長老只得不斷地增加生活費,直到有一天警察找上門,原來孩子因為吸毒過量產生幻聽幻覺,被鄰居控告非法侵入及騷擾,這才不得不求助專業輔導。
輔導建議應該斷絕金錢的援助及收回房子,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將孩子送入戒毒村、暫時隔離治療。然而陳長老夫婦卻不以為然,認為:「我是長老也是講員,將孩子送到戒毒村,大家都會知道兒子吸毒,我怎麼去教導別人?哪有臉去幫助別人?」
於是他們拒絕輔導的建議,花錢找律師幫兒子解決法律訴訟的問題,同時尋求教會的牧者同工為孩子法律問題禱告,他們相信孩子將來會成為被上帝所用的人,到處做見證,成為榮耀的器皿,因為有信仰堅定的父母在為孩子禱告。

我不是否認禱告的力量,而是當我們祈求上帝改變環境之前,先改變我們的內心。聖經提到:「 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 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 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雅各書1 章22-25 節)前文提及上癮者到後來是「病人」,無法自己幫助自己,許多親屬也一樣,無形中讓上癮者產生「依附關係」,因此他們也是病人,無法幫助自己脫離「上癮加工者」的角色。他們只專注在上帝的恩典卻忘了上帝對「罪」的零容忍,只在意「救恩」卻忘了「審判」。他們沒有真正解決問
題,而是在「美化問題」。
「責怪」、「控告」是上癮者慣用的語言,他們往往會說:「家人不了解我」、「他們根本就不愛我」,換言之他們的良心已經麻木,家人的善意和無盡的愛,反而讓他變本加厲使用更多的藥物、酗酒,來處理自己的「愧疚感」,因為這是他們唯一的出路。而家人因為害怕揭露真相會帶來更大的衝突,於是試圖隱藏、美化問題,維持表面的和諧,無形中成了「依附關係者」,用更嚴厲的說法就是「上癮加工者」。

▌情況一
母親:「我發現你房間有大麻吸食器。」
孩子:「你怎麼可以隨便進我的房間搜東西? 你一點都不尊重我的隱私,這個家庭我受夠了,你這個爛母親,每天什麼事都不做只會監視我,我要搬出去!」

▌情況二
妻子:「我請你去接孩子回家,結果你居然跑去喝酒? 喝醉了還讓孩子從摩托車上摔倒。」
丈夫:「是妳自己不負責任,我幫妳接孩子,還怪我?都是妳給我壓力,以為妳有工作多了不起?我只是喝一點酒舒緩妳帶來的壓力,有錯嗎?妳這個爛女人娶了妳算我倒楣,這個家毀了都是因為妳!」

通常「依附關係者」只想讓日子好過些,努力嘗試適應上癮者,不要惹他們生氣,不想把他們推到懸崖的邊緣。如果家中還有其他的家人,更會忍氣吞聲,努力地想維持家庭的和諧。於是每天問候孩子,想辦法煮一桌好菜等他回家,或者帶他去旅行,幫他們解決法律問題、幫他們找工作等,其實這些都是「康復」的阻力。
困難的是當家屬要尋求幫助解決上癮問題時,上癮者就會惱怒、攪亂,無論怎麼做都是家屬的錯,以致家屬更加恐懼,不敢將「罪」攤在陽光下,和上癮者綁在一起,活在痛苦的深淵中。

01-790-250-2.jpg

家屬的自我觀護
不會照顧自己的家屬,就無法對上癮者提供正確的協助。許多看似「協助」事實上只是在「拖延」 。當你認清問題並且理解自己無法承擔時,先讓自己成為「健康的人」,例如:經常爬山、運動、參加小組。當親人還在沉溺不願改變時,先將自己照顧好,等待適當的時機。同時將上癮者的「罪」攤在陽光下,不需要「昭告天下」,但是要尋求外人的幫助。
讓他人知道上癮者的問題,也就是尋求「介入者」。不要害怕尋求幫助帶來的衝突或關係的破壞,這些都只是「過程」,要用愛心說誠實話,更重要的是不要控告自己,畢竟犯罪的不是你,但是如果包容罪就是與「罪」有分了。

如果你是上癮者的家人,你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
• 充實關於各種上癮的知識以及如何恢復(恭喜你當你閱讀這本書時你已經開始了),藉此了解他們,在適當時機才能給予正確的協助。
• 尋求合適的第三者介入(見後文),不要單獨面對
• 試著不要責怪、審判自己或其他人甚至上癮者,對家中的任何人而言都是非常艱辛的,責怪、審判對任何人都沒有益處。
• 提供一個沒有毒品的環境,如果受鄰居影響,可以考慮搬家,這樣可以降低使用機率。
• 理解「戒癮」是需要時間,不可能一夜之間改變,需要時間讓上癮者藉著各種不同的方法(見後文)慢慢恢復。
• 不要期待過去的日子會回來,這是不可能的。他的身心靈和大腦都已經受到上癮的傷害,不要期待過去的生活會回來,而是要創造一個無法使用毒品或酗酒的「新生活」。
• 要找到可以讓上癮者放鬆、享受的新生活方式。許多上癮者是為了放鬆才去喝酒,你需要找到健康但是被他接受的放鬆方式,例如:各種他喜愛的運動、一起看電影……等。
• 試著不要用負面的字句和上癮者溝通,例如:都是你的錯、你搞砸了、你害我……等。用負面的字句不會帶來改變,只會增加他們內心的愧疚感,加深躲入藥物濫用或酗酒之中。
• 不要掩蓋或為上癮者找理由,例如:單親、受欺負、不小心、受朋友影響等等,會讓他們忽略自己的責任,無法帶來悔改。
• 不要幫他解決因為上癮而惹出的麻煩如:被警察逮捕、交通罰單、被學校退學、失去工作,事實上這些麻煩及後果會讓他們產生想戒的意願。因此無論他如何哀求,千萬不要幫忙解決。
• 設立雙方都同意的界限,如:驗毒、門禁、斷網路、斷零用錢……等,它目的是幫助家人們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生活,但不要將「界限」當作懲罰或者羞恥。要讓上癮者明白這不是懲罰而是「界限」。「界限」是雙方的立約,要事先談好,無法遵守就必須付代價。
• 如果你真的要在金錢上幫助他,最好買食物或者服務,而不是直接給金錢。如果你要幫他付房租、加油,也要直接付給房東或用悠遊卡加值。
• 當他真心悔改、有心要戒,此時會感到恐懼茫然,因此當他進入戒毒村或去勒戒所時,建議要陪伴,給予正面鼓勵,並且常常探望。
• 常常為他禱告,要知道只有上帝才能改變人心,我們能做得十分有限。

如果你是上癮者的家人,你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
• 好好照顧自己身心靈,陪伴上癮者長期耗盡心力,無形中你也生病了,也需要時間康復。當你所愛的人不願離開成癮,此時的你應該鍛鍊自己的身體,如:運動、登山、游泳等,同時仰望主,等候主的時間,當他們願意悔改時,你才有足夠的體力與靈力去拉他們一把。
• 不要自責,你無法掌控「人的決定」,更無法強迫改變他們,這是他們的選擇。雖然我們在孩子的教育上或經營婚姻關係上曾經犯錯,但最終還是他們的選擇。
• 不要太過用心或者用力去照顧上癮者,這樣反而你更加失落,你的付出喚不回他們的心。最好的方式不是幫他們做什麼,而是鼓勵他們戒掉,在行為上成為他們的榜樣。
• 尋求專業第三者的幫助,並且持續參加家屬支持團體。這是場持久戰,沒有同伴很難撐的下,面對所愛的親人會有許多盲點,需要專業的第三者從旁協助。最好不要將其他的親人捲入,那樣只造成更多的糾葛。
• 不要爭論,不要試著和上癮者討論或爭論他們的問題,爭論對錯不會帶來任何的改變,指出「罪」只會讓對方離你遠去,更加深你的挫折感。
• 傷害自己或負面語氣只會讓他們越陷越深,盡可能不要用負面的語氣和上癮者溝通,那只會讓他們增加他們的愧疚感,促使他們更加依賴藥物或酒精。
• 不要因為上癮者的攪擾而忽略了其他的家人,要知道他們也是受傷的一群。

undefined

《上癮的治療與陪伴:全人關懷心靈輔導手冊》
作者:王倩倩

全球第一!憑本書回函可免費獲得K他命檢驗試劑
如果你曾為了家人、朋友的沉淪而擔憂痛苦,或覺得求助無門,本書將為你提供實際而有效的方法,一步步幫助他們邁向康復之路。

王捷拓/高檢署檢察官
倪子鈞(小馬)/知名節目主持人
張俊雄/總統府資政、前行政院長
陳長文/公益律師、教育工作者
梁潔瓊/北美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
黃明鎮/更生團契總幹事
黃健庭/台東縣縣長
黃國倫/台灣城市引力協會理事長
劉民和/基督教晨曦會總幹事
顏純左/台南市副市長
顧其芸/新生命小組教會主任牧師 --- 鄭重推薦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
🌸讀書花園
goo.gl/WwFiIY   🍀博客來 goo.gl/JWoM0t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oodbye-kingstone-925x255.jpg
◆ 來自醫療現場的一封信……強行續命只是「生財工具」?

有天我收到了一封信,來自一位於札幌市內某醫院工作的同業。

我在這家醫院工作已經五年了。我是為了腹部早口導食管這個議體而寫信來的。

碰到已經不具有人類的正常機能,狀況彷彿植物一般的老人時,向患者的家人解釋腹部造口導食管,他們經常是無法理解的。碰到這種情形,醫師總是對患者家屬說「有些患者在做了腹部造口之後,逐漸恢復了進食的能力」,這麼一來,那些家屬們喜上眉梢:「醫生拜託你了!」,紛紛搶著請醫生施行手術。於是,患者們腹部的造口就這麼一個接一個挖了出來。而因為接受腹部造口導食而恢復進食能力的患者,這五年來,我一個也沒見過。連一個好消息都沒有,倒是聽過很多家屬為了支付龐大的醫藥費,被過勞的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甚至也有轉入特種行業以賺取更多金錢的例子。這真的是適當的醫療嗎?身而為人的尊嚴,以及能夠以人的身份自然死亡的環境,都是我們醫療從業人員的使命。您知道嗎,延命的醫療措施,甚至被人諷刺說是醫院的生財工具。請求您務必在社會上將這個議題傳達出去。

今年終於鼓起勇氣提筆一書,周遭的朋友也都與我同樣想法。

再來,我熟識的醫師也寄來了如下內容的電子郵件:

晚安。我今日正好值班。腹部造口、靜脈點滴、監控螢幕、尿袋、拘束帶等等,我看著一位全身插滿各種塑膠管,身上接滿了儀器,躺臥在病床上的老人,那孤伶伶的身影,讓人心頭充滿難過的情緒。值班室既寬又閒著沒事做,份外感到空虛。我人微言輕,發揮不出什麼影響力,但再怎麼樣,就算只能幫助我自己的患者,我也都用盡心思不讓他們受到這種悲慘又難熬的折磨。臨終期的醫療,需要來自法律、專業判斷的制定,也需要患者本人在有意識情況下做的決定,但是我們身為醫師、身為患者的家屬,都應該找出一條路,能夠讓患者的人生結束得更像一個人,我認為這是我們刻不容緩的難題。

room-928653_1920.jpg
◆在醫療現場不允許議論「延命措施」

我想,在醫療院所各級的職員中,和我這位醫師朋友有同樣想法的人應不在少數。但是,在真正的醫療現場,卻幾乎從未聽過有人對無效的延命措施提出質疑之聲。此外自醫師的視點來說,近來終於開始看到一部分的醫師學會,開始討論起臨終醫療的相關議題,但大部分的醫師對此都不積極。反過來,甚至不時會聽到有醫師出手阻撓相關議題的發展和解決。

如此現況,國民將會對醫師失去信賴感。

醫師們握有解決臨終期醫療的關鍵,不去正視及解決高齡者臨終醫療的問題是不行的。

我們在二○一二年時,發起了「高齡者臨終醫療討論會」。正是因為高齡者承受臨終醫療後,人生的結尾竟是如此悲慘而沒有尊嚴的。為了讓患者能夠平靜安詳地向人生告別,到底該怎麼做才好,我們一邊不停地思考及討論,一邊每年召開講座,向醫療、看護相關業者及一般市民推廣觀念。

至今召開的講座每次都大約有將近四百人參加,最近的第五次講座,一口氣暴增至一千八百人。足見高齡者的臨終醫療問題正確實地在社會上發酵,透過講座,我們也看到了醫療、看護現場出現的煩惱、一般市民的困惑和掙扎。在醫療職場上無法大聲說岀真相的「沉默的大多數」,請和我們一起攜手正視、改善高齡者臨終醫療的問題吧!

讀者回函:該怎麼做才好?
我個人在老人安養院工作。院內有做了腹部造口導食的患者,也有不希望承受過多醫療的居住者。人在面臨年老,各種身體機能都會不斷退化,我認為這是無法避免和阻止的事。以家屬的立場來看,當然還是會希望能減緩惡化的速度、盡量保持現在的狀態,但對於已逐漸無法飲食,進食慾開始越來越低的高齡長輩們,該在什麼範圍內鼓勵他們努力活著呢?什麼時候該放手呢,我每天都在不停思考這個問題。──虎斑貓

hospital-834157_1920.jpg
◆宇航員與臥病在床的老人~名為臥床的折磨

宇航員在太空站中,每天都會進行長時間的運動健身。因為長時間生活在無重力空間,人的手腳都會變的細瘦,骨質也會逐漸疏鬆。但是,即使是這麼努力在運動,自宇宙回到地球的宇航員,踩在地面上時,如果沒有拐杖仍然無法靠自己的雙腳走路。連他們這樣體能和健康都在頂峰狀態的人,都有如此大的耗損和流失,更何況是高齡的患者們。

長期的臥床狀態,就類似於生活在無重力的太空站。通常只要臥床一個月,肌肉就會開始萎縮,肌力退化到原來的一半一下。半年內,骨骼的密度會降到原來的三分之二。這麼大的流失,對高齡者的影響遠大過年輕人。

臥床的時間一長,關節會僵化並且開始彎曲,變得無法伸直。而僵化的關節如果要硬去伸直,自力或由外力去做動作,都會產生劇烈的疼痛。

此外,由於無法自己翻身,也會造成各種病痛。人的身體只要三小時不換動作,壓著的皮膚下,血流會被抑制住,組織開始壞死導致褥瘡。骨質也會變疏鬆,在長年臥床的患者中,很多都只是在換衣服的過程裡折斷手臂。還有無法自己把痰咳出來,為了避免氣管堵塞發生窒息,要將管子插入氣管中把痰抽出來。就算是毫無意識的人,都會感到非常巨大的痛苦,無疑是一種酷刑。

再者,為了確保點滴的針管和灌食管不會被拔掉,患者也可能會被綁起來。手腳被綁住的患者,常常會驚慌地哭泣,悲憤地問:「為什麼要綁我?我到底犯了什麼錯?」。有些患者,蜷縮成ㄑ字型,孱弱瘦小的身體被柔道腰帶那麼粗的皮帶綁在床上,殘酷得無法直視。

在日本,接受靜脈注射和點滴,長期在這種環境下活著的高齡者,想必也很多吧。在被綁著的狀態下死去,實在是非常不幸的事情。究竟什麼樣的醫療,是硬要把虛弱的老人綁起來也要進行的醫療呢。人生的最後,用這付模樣劃下句點,怎麼可能會是好的呢。


◆讀者回函:長期臥病在床的高齡者究竟是什麼情況呢?

我自己本身是個看護士,以下是我以看護士教導員身份,帶著學生們去各養護院所參觀時的感想。即使是到著社會上異口同聲地講求尊嚴的時代,卻仍存在許多養護院所,往往以人力不足為理由,在執行業務時草率行事,枉顧長者們的尊嚴。

像是為了保護腹部造口跟點滴的管子,把患者的手腳綁起來,為了避免患者在輪椅上躁動而摔倒,將患者捆在輪椅上……然而高齡者的身體若沒有了外界的刺激和活動的機會,就會迅速的萎縮退化。他們的心也一樣,被綁起來扔在一邊,三兩下高齡者就會一臥不起,他們身為人活下去的力量也將被奪取一空。個人覺得,許多臥病在床的高齡者,並非「本身衰弱得臥床」,而是「被弄得衰弱到臥床」。──月華

undefined
《不在病床上說再見:帶著尊嚴離開的臨終選擇》
欧米に寝たきり老人はいない
作者:
高齡者臨終醫療學會醫師   宮本顯二, 宮本禮子

我們希望擁有安詳辭世的尊嚴,而不是被五花大綁,全身插滿管子,痛苦異常地離開這個世界。
 《不在病床上說再見》豐富呈現亞洲與歐美國家案例,你會知道,我們真的有另一種臨終的選擇。

田麗珠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工室主任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陳秀丹 陽明大學附設醫院醫師                    、陳炳仁 奇美醫學中心奇恩病房主任
黃 軒 台中慈濟醫院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  、孫 越 終身志工 ──誠摯呼籲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
🌸讀書花園  https://goo.gl/cZpeHK 🍀博客來
https://goo.gl/a4kJL8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25x255.jpg
學生可能信仰各種宗教,也可能沒有信仰,對許多道德問題都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校方建議我介紹耶穌的道德看法,對象不只是接受基督宗教教義(例如道成肉身、死而復生)的學生,還包括不是基督徒的同學。我說我的確可以試試看,但是這個問題的爭論已經行之有年。許多人認為,除非相信耶穌的教義,否則耶穌的道德訓誨便毫無意義,而這些人的確不是無的放矢。耶穌的確將佈道內容個人化,甚至以自己當作所要傳達之啟示的主角。
 
另一派人馬的看法則是,有千百萬人不相信基督宗教教義,卻同樣從耶穌的道德典範或佈道得到啟發;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甘地。我認為自己可以在課堂上介紹上述兩種意見,卻還無法確定是否要開課。不過,我想得愈多,就愈認為希望濃厚,最後儘管態度仍有保留,我還是同意了校方的請求。
 
我很慶幸自己答應了。打從一開課就知道,這不是普通課程。第一學期便有許多學生選修,幾年後,竟然每年都有七、八百名學生。沒多久之後,連來訪學者、後博士班的科學研究人員、在職外交官、都市計畫人員、記者……也紛紛加入。無論哈佛內外,只要是認定本校講究教育與宗教分家的人,都很意外這堂課的人數竟然急速增加。課程名字有「耶穌」又有「道德」,怎麼會有這麼多學生選修呢? 吃驚的人顯然錯估這一代學生的意願,也誤判時代趨勢。
 
人類文化學、哲學、心理學、歷史與社會學的課,讓許多人以為道德觀「沒有必然性」,會因時代、社會、個人而有所不同。我們有何資格質疑南海島民不拘形式的性愛風俗? 或是批評奈斯基里克的愛斯基摩人鼓勵長者漫步到雪地上等死的風俗? 我們怎能評斷羅馬百夫長摧毀耶路撒冷,或是十六世紀的西班牙征服者燒毀特諾克蒂特蘭? 我們怎能挑剔同學的「私生活」,如果他們並未打擾到我們,或是導致我們違背良心,就算嗑藥或性生活放蕩又如何? 上科學課程時,老師都鼓勵學生專心觀察,不要質疑實驗數據。然而他們在實驗室也會很快察覺某些學者的觀念—亦即從事研究的人無須擔心手邊實驗在未來的用途是否有害──這種想法雖然普遍,有時卻只能心照不宣。簡而言之,他們接受的教育雖然傑出,卻與道德完全無關。
 
總之,學生本身對此有強烈的缺憾感。「我知道不該去勢,但是我無法說出個所以然。」某個典型的大四學生到荒涼的訓練團大樓參加討論時,便有此感想。這些學生跟愈來愈多的現代人一樣,發現道德相對主義在基本意義上有些不妥。他們厭惡某些科技對大自然的破壞,看膩政客的虛假與媒體的謊言。他們明白,廣告不過是精心計算過的手段。然而在和別人開口討論真正的道德抉擇時,他們卻尷尬詞窮。只不過想找個道德詞彙表達意見,就讓他們口吃又不安,最後往往放棄,有時只能搖頭說:「一切都得看你從哪個角度出發。」但是他們知道某些事情「絕對不應該」──例如虐待兒童,無論你從哪個角度來看都一樣。他們痛恨別人拿自己的道德標準硬套在他們身上,多數人也不願意強迫別人遵從自己的守則。「給自己與他人生存空間」是他們的金科玉律。簡而言之,他們就是我所謂的「善意卻又不安」的相對主義者。

然而,這種善意相對主義的走向也讓學生侷促不安。去勢還是簡單的話題,班上當然沒有一個人贊成。如果是更貼近我們自身的問題呢?許多人崇拜比爾.蓋茲,但是根據報導,他個人的財產(當時是四百六十億美元)多過美國收入金字塔底端百分之四十家庭的總和;有些人認為不對勁,其他人則不覺得有什麼不可以:難道這不是他自己努力賺來的嗎?
 
他們爭論了一會便放棄。他們不但無法取得共識,就連討論這種問題也讓他們為難,難道說一句「我就是覺得不對」就可以了嗎? 他們應該勸朋友墮胎(或是別墮胎)嗎? 我們哪有資格數說巴西人能不能摧毀自己的雨林、巴基斯坦人該不該測試核子武器? 恐怖主義與刑求是絕對不行,還是在某些時刻可以通融呢? 更重要的是,如果「一切都得看你從哪個角度出發」,我們又該如何做出一國的決策?
 
有些學生聽過,只要自問「耶穌會怎麼做?」就能解決所有道德難題。多數人則發現,這個方法並非次次有效,因為耶穌是二十個世紀以前的人,而且當時的生活環境相當不同,耶穌可不必面對學生得處理的惱人問題。他們明白,分隔耶穌與我們之間的歲月就是一大障礙。然而他們在課堂上學到,耶穌是拉比,他並非只是提出答案。相反地,他示範如何做出道德抉擇,學生自己也可以採用。耶穌以神祕的說法與尖銳的比喻要求人們運用想像力,他們發現只要照辦,耶穌所要傳達的啟示的確對我們有所助益。關鍵只在於,我們如何將他的方法與思想翻譯成現代語彙。
 
近年有大量文獻論述「尋找歷史上的耶穌」,但是這可不是本書的目的,甚至可以說正好相反:這本書的意義是「尋找現代耶穌」,目的就是向二十一世紀介紹一名兩千年前的男子對我們的道德意義。這本書的宗旨,就是這麼直截了當。以下的章節就介紹四部福音書如何記載耶穌的生平,從耶誕故事到復活節記載都兼而有之。本書的焦點在於耶穌本人說過的故事,以及關於他生平的故事。本書會提到學生如何根據這些故事,仔細思考他們所必須面對的道德抉擇,然而他們就跟多數人一樣,有時也會困惑、懷疑、害怕,但是永遠都保持著濃厚的好奇心。書中描述學生各有不同而且往往令人意外的反應,如何促使我自己想得更寬廣、更深刻。此外,本書也記載我們如何按照這些久遠的故事,處理各種現代才有的抉擇。
 
這些決定都是學生已經碰到,或是知道自己即將面對的問題—隨著人生進入各種階段,我們都會碰上這些問題。
 
我希望《耶穌在哈佛的26堂課》可以跨出哈佛校園,激發更多人共同探索;因此各年齡層、各宗教或無宗教背景的讀者都能從這本書走出去,一起加入這趟迫切的探尋之旅。讀者並不需要比我的學生更了解宗教或《聖經》,然而只要是不滿道德基要主義或各行其道的相對論的讀者,本書都歡迎大家一起用嶄新角度觀察第一世紀的拉比,他來自羅馬帝國的偏遠轄區加利利。有人形容他的生平在歷史上最有道德影響力,然而這股影響力的實際功能往往很難判斷。儘管眾人都真正了解所有宗教經文、字句虔誠的保險桿貼紙、耶穌的教義與信條,但本書更大的前提是,這位加利利人對我們的時代仍舊有強而有力、甚至是不容分說的道德意義。



undefined

耶穌在哈佛的26堂課:面對道德難題如何思辨、如何選擇
作者: 哈維.考克斯 Harvey Cox

現代社會的犯罪與弊案中,有不少出身名校的精英份子牽涉在內,
哈佛校方決定開設一門道德判斷課,沒想到竟然爆冷門,甚至連外交官風靡而來,
本書引薦汲取耶穌的故事與智慧,折服了現代眾人。


蘋果日報總主筆卜大中        、前玉山神學院副院長 陳南州
台大哲學系教授 孫效智       、台灣神學院教授 鄭仰恩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盧俊義  ──鄭重推薦


讀書花園 🌸 https://goo.gl/ngnmnP   博客來 🍀 https://goo.gl/ZozFvi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OLT-1.jpg


事情不會改變,是我們改變。
—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

 

被開除之後,我和妻子開始了我們經歷過最棒的一場改變之旅,因為我碰壁了。我沒有其他的選擇。我已經嘗試過所有的選擇了,結果只剩下一個答案—改變,不然就等死。

或許你也正在四處碰壁。或許你被開除、離婚、破產、因濫用藥物而跌到谷底、被羞辱、被驚嚇、或是差點死掉。如果你的生活已經天翻地覆,你的前方已經無路可走,那麼,事情可簡單了。

沒錯—事情可簡單了!

當你改變生命的方向時,過程中最困難的就是「開端」—踏出第一步。絕大多數人跟我一樣,靠著過去的榮耀而活,走輕鬆的路,合理化自己的選擇,犧牲他們的未來,或者矮化自己的過去—做什麼事都可以,只要能逃開改變。如果你已經碰了壁,也沒有其他選擇,那麼你已經做好決定了。你已經做好決定,同時開始向上攀升。

但是如果你還沒跌到谷底,還沒被現實逼著改變的話,那麼這個選擇可就難得多了。因為你可能會這麼想:

「當然,這份工作讓我感到挫折,但是至少是一份薪水,現在有很多人都沒工作。」

「我們的銷售量不如我預期,但是現在要進行重大的公司改革會花很多時間。」

「是啦,我是想當演員,但是搬到紐約或是洛杉磯太費事了,而且我不確定我真的想要回頭去住在雅房裡。」

「其實,我真的沒喝那麼多,畢竟我隨時都可以開始戒酒。」

「我夢想著不同的生活,但是那是孩子的幻想。現在去追尋那個夢想完全不實際。」

「毫無疑問,如果我拿到大學學歷的話,晉升會快一點。但是我已經上一整天的班了,為什麼還要把夜晚花在上課?」

 

我可以繼續下去。我不清楚你的挫折是什麼,但是我確定你有上百萬個理由來說明為什麼你沒有展開改變的旅程。你還沒有真正的碰壁,所以你的生活可以簡單地繼續下去,或許一生都如此—在你發現自己已經用一個淺薄、空洞的版本取代了夢想之前。

當槍頂在頭上時,你就不得不做點什麼了。

如果你和大多數人一樣,在展開改變之旅前,得先走到已經沒有其它選擇的地步,如果你已經感受到夢想即將消失的挫折感,那你所需的一切元素就都齊了。生命中真的有第二次機會,而這就是你的機會。不要等到跌到谷底、被開除、糟蹋了整個人生、接受沒前途的工作,或是因離婚而失去你的配偶。不要等到你年紀太大、脾氣太壞,或是生活形態太固定。

在《12步打造數位企業》(Unleashing the Killer App)一書中,作者賴瑞.唐斯(Larry Downes)這樣形容崩解定律:「科技呈級數變化,但是社會、經濟和法律系統卻是逐步改變。」曾經有人說過,電腦處理資訊的能力,每隔十二到十八個月就會呈倍數成長。科技每天都在改變,但是人卻慢慢地改變,有些人則完全不變。但是當人不改變時,整個環境就會有某種強而有力的方式來迫使人改變。正如十八世紀詩人、作家和評論家賽謬爾.詹森(Samuel Johnson)所說:「沒有比吊刑更能讓人專注了。」更近代的美國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enger)將這句話翻譯成:「缺乏選項,可以讓心智明澈。」

具有遠見,是種絕佳的能力。但是事實是,只要我們還看得見其它的出路,很少人能鼓起足夠的意志力,去進行真正的改變。

目前的唱片界,充斥著那些完全沒看到線上音樂下載是個可行生意的主管幽靈。當我在寫作本章時,亞馬遜書店(Amazon.com)宣告電子書的銷售量已經超越傳統的精裝書,和音樂界一樣,那些沒看出改變的出版商關門了。就連有些改革先鋒都沒能持續這麼久(還記得新力的隨身聽嗎?)

但是好消息是,碰壁可以成為你通往自由的門票,因為它迫使你立刻改變航道。

我有個在電腦業界的朋友眼看著就要碰壁了。他可以否認現實(像很多人那樣)繼續前進,直到真的碰壁為止。但是他決定要雇用兩名市場研究員,弄清楚他的企業的下一步在哪裡。他們的答案鼓勵他轉移市場,現在他在截然不同的領域中更為成功。

我有個客戶以為他身體很好,直到醫生發現他的橫膈膜上長癌。他的疾病、治療和復原的過程,不但迫使他離開公司,幾乎讓他放棄一切長達四年之久。他以為他的事業完蛋了,幾乎放棄,但是意外的復元讓他驚覺到,這個經驗完全改變他對生命的觀點。因此他改變自己對生活目標的想法,也讓他進入全新不同的成功階段。

不管你碰的壁是被開除、房子被查封、獲悉最讓你恐懼的醫療診斷、公司倒閉、破產……管他是什麼,那都不是終點。撞上的牆壁不管有多可怕,你都可以超越,只要你利用那個時機把自己重新定位,回到現實中。


儘管改變確實讓人不自在,而且有破壞性……然而,不安定或是喪失工作,確實能造成改變生命的震撼性契機。
—吉樂絲比(Becky Gillespie)與天普(Hollee Temple),《ABA Journal》雜誌

我有個遠房親戚,是某個國際級運油輪的船長。他駕駛著巨大無比的油輪往來港口之間,滿足國家對原油的飢渴。在我事業草創的時代,曾經為某個主要的石油公司製作過一支影片,那些油輪的大小令我非常驚訝。它們滿載石油漂浮在海上,要用極大的動力才能推動。有天晚上他告訴我,當油輪載滿油時,要轉彎需要十五哩才能完成。事實上,他們要轉彎的話,二十哩以前就得先行計畫好,因為實在是太沉重了,需要那麼久的時間才能改變方向。

聽到這件事讓我明白,想要改變大公司、大型工會、或是任何大型的組織,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其中的人明白「必須要改變,而且必須現在就開始」。

那就是你此刻該有的處境。只要還有別的出路、第二個機會或是另一種選擇,你就永遠不會投入到做出改變。你必須面對除非你改變,否則情況不會改變的事實。你不改變的話,家庭的成員也不會改變。你的工作不會改變,除非你改變。你的未來永遠不會改變,除非你先做出決定。

擁抱讓你碰壁的牆。讓它幫助你專注你的心智,面對你的處境與真相。

但是你要如何面對真相呢? 有時候,關鍵就在於你的過去。



undefined

超越力:好萊塢媒體大師的25條成功方程式

好萊塢金牌製作人菲爾博士,最擅長在混亂的情況中解決各種突發問題,
他分享扭轉一切的祕密,讓你的潛力提升到極致,並且創造出神奇的未來。

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何飛鵬、作家\電台主持人 余秀芷
牙醫\作家\環保志工 李偉文、    節目主持人 岑永康
幸福主播 張珮珊、              卡內基訓練負責人 黑幼龍
暢銷勵志作家 戴晨志、          商周\蘋果\遠見職場專欄作家 謝文憲  ──卓越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讀書花園 goo.gl/KUoHtX   博客來 goo.gl/Wt0d73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 《耶穌跟你想的不一樣》作者給台灣讀者的話



>>> 精彩摘文
很多人在不知不覺間就忘了耶穌的猶太人身分,但正是他的猶太人特質塑造了福音書和其生命經驗。耶穌是猶太人,也是一位拉比(Rabi,猶太人的精神導師),說不定他還能把〈摩西五經〉(梅瑟五書)和整部希伯來聖經都倒背如流呢!別忘了,《舊約》很長、很複雜,涵蓋也很廣,甚至寫到最後,連眾人期盼許久的彌賽亞(默西亞,救世主之意)都還沒出現。然而,很多人直接從〈創世記〉跳到〈馬太福音〉(瑪竇福音),把整個以色列的故事拋諸腦後。但你知道耶穌為什麼沒出現在〈創世記〉第四章,反而到〈馬太福音〉第一章才出現嗎?──因為耶穌是整篇故事的高潮,不是引子。

如果你要談論耶穌的福音或故事,卻對以色列的故事隻字不提,那就不是真正的福音,至少不能說是完整的福音。

那麼,你的人生又是什麼樣的故事?情節如何? 主角是誰? 目標是什麼?

無論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問題,我們心中都自有答案。對很多現代人來說,故事情節就是人生沒有意義,所以能享受人生時就該及時享受。主角當然就是自己。目標則是享樂,得到的利益越多越好,能不勞而獲更好,而痛苦則是能免則免。我念大學時,這基本上就是身邊每個朋友的人生故事。

另一些人的人生故事則是朝烏托邦前進。他們想要從原始宗教、哲學和信念出發,一步步把世界變得更美好。可惜他們不曉得,史上最「先進」的二十一世紀,同時也是最血腥的世紀—看來哲學和信念的啟蒙作用,並不足以實現完美的烏托邦世界。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故事、最好的故事?

真相是,在基督宗教裡可以找到古往今來最了不起的一個故事,但我們沒有把它說出來。

基督徒講這個故事時,往往在聖經開頭的〈創世記〉頭三章那裡,就不知怎地突然來個大轉向,而忽略了整篇〈創世記〉所深刻蘊含的美與詩意、節奏和力量。

「起初……」

很不錯的開始,對嗎? 不是要告訴你一些數據、理論和教條,而是給你講一個故事。

jesus-1473781_640.jpg

◆一開頭就是罪

基督徒往往錯過了聖經開頭的篇章。要不是為了從中拿出對付進化論的武器,有些基督徒根本連〈創世記〉第一、二章都不讀—他們那本功能主義至上的聖經,是從〈創世記〉第三章開始,他們想要傳播耶穌的好消息時,更一定是從這裡起步。

這種傳教模式從「福音手環」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它有六種顏色,一步一步引導你看「美國版」福音故事(我說「美國版」是因為它把福音「還原」為西方現代抽象真理,耶穌對這種福音故事一定感到很陌生)。

這些手環的問題在於,它們大部分從黑色開始。也許你從來沒見過,手環的顏色搭配次序通常是這樣:

黑色代表罪
紅色代表血
藍色代表洗禮
白色代表潔淨
綠色代表成長
黃色代表天堂

這手環我以往也會戴,還會像工廠作業員一樣,依照一套標準程序向別人講大道

理。坦白說,這六個順序有點怪怪的。我認為這種版本的福音正是一大「元凶」,令今天的基督宗教言行扭曲、營養不良、受人譴責,缺乏治癒和釋放心靈的能力。

最大的問題就是,它從黑色開始。福音手環的故事,一開頭就是罪。這就像把房子蓋在爛泥上一樣。我們要告訴別人耶穌有多美好,卻劈頭就跟他們說:「你們罪孽深重、卑劣不堪,簡直是可怕極了。」我們要跟人傳遞「好消息」時,卻是從駭人聽聞的壞消息講起:「嗨,我是傑夫,可以跟你聊一兩句嗎? 你是個罪人!」

或許有人會反問:「這樣講有什麼問題? 這不是真相嗎?」

沒錯,這是真相,我們都墮落了,可是儘管這是真的,也不表示神的故事要從這裡開始。

故事一開頭就是罪,就像你在讀《納尼亞傳奇》(Chronicles of Narnia)時,一開場艾德蒙就已經被白女巫抓住,什麼險都不用探了;或是當你翻開《野獸冒險樂園》(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第一頁就看見主角馬克斯在森林裡跟野獸在一起,你根本不曉得這是一場夢中的心靈旅程! 故事怎樣開頭,會讓你對故事的看法完全改觀。

故事都有行進,有起伏,有頭有尾。翻閱百科全書或詞典,你可以翻到全書任何地方查找資訊,而閱讀一個故事,卻要循著敘事脈絡,循序漸進。

因此,如果〈創世記〉並不是從第三章開始,為什麼我們的故事要從這裡講起?

我要指出的是:黑色就是〈創世記〉第三章。它代表人類故事的轉捩點,在這裡,我們向神的權威下挑戰書,這樣的行為我們一直到現在都還在做。

這就像是說:「你不是神,我才是。你不懂什麼是對錯,我才懂。我知道你創造了我肺裡呼吸著的氧氣,我靠它才能活著。不過你還是靠邊站好了,現在換我當家作主。」

如果故事從罪開始,我們的心靈和情感都會赤裸裸地毫無保護,羞愧、罪疚和責備會扭曲我們的存在意義,萬事萬物也會脫離原本的運行軌道。我們會知道有什麼不對勁了,有哪裡出了差錯。

不,那絕不是故事的起頭。

稍微讀一下古代猶太思想,便可知道〈創世記〉頭兩章對猶太人和耶穌思想的影響至關重要。這兩章把他們的一神觀念具體呈現出來。一神信仰從古至今都是猶太思想的支柱:只有一位神統管一切受造物,截然有別於古代以色列地區其他社會的多神信仰,像是信仰太陽神、月神和莊稼之神。

〈創世記〉頭幾章的敘述美麗優雅極了。神創造了秩序與美善,從混沌中塑造出意義。在神的手指碰觸受造物之前,只有「空虛混沌」(tohu va bohu)。然後神開始創作,一切美善於焉誕生。

那是多麼震撼與宏偉的場面啊! 就算你看過一個畫家在畫室作畫,或一個木匠把一塊上好木材做成美侖美奐的成品,對於神創造萬物這一幕,你也頂多只能想像一下而已。

神的創作沒停下來:動物、星辰、花朵、海洋和大地,然後是創造的巔峰:祂造了男人和女人──以祂自己的形象。祂讓他們在花園裡沉思、培育、管理,帶領他們到園中栽培得井井有條之處,吩咐他們把同樣的理想與美好帶到每一個角落。

這就叫故事了! 一開頭就是喜悅、歡欣,還有奧秘。愛與意志、婚姻與親密關係,一次送上。

然後問題來了:為什麼不從這裡開始? 為什麼不講這個故事?

你是〈創世記〉第一章的基督徒,還是〈創世記〉第三章的基督徒?

你要你的人生從「平安」開始,還是從「罪」開始?

 

undefined
《 耶穌跟你想的不一樣》
It’s Not What You Think: Why Christianity Is About So Much More Than Going to Heaven When You Die
作者: 傑弗森.貝斯齊


新世代信仰代言人.蟬聯台灣基督教類暢銷榜第一名!

搖滾傳教士 朱頭皮、          聖功修女會靈修輔導 李純娟   

前玉山神學院副院長 陳南州、  台南神學院教授 曾昌發   
濟南長老教會主任牧師 黃春生、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 管中祥   
得勝者文教創辦人 劉駿豪、    台南神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蔡銘偉   
高雄新生長老教會牧師 謝懷安  ──熱烈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
🌸讀書花園  http://goo.gl/a4Kl68 🍀博客來 http://goo.gl/lD2Pvx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 《耶穌跟你想的不一樣》作者給台灣讀者的話



>>> 精彩摘文
對我們這代人來說,基督宗教就像一張空頭支票。

我們都聽過這個超值的應許:只要「來到耶穌面前」,生活從此美滿、煩惱從此消失。可是,當我們要兌現這張支票時,它卻跳票了。投資沒有帶來承諾的報酬,我們的信心一票當然就投到其他有回報的地方去了(其實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回報,起碼感覺上像是有)。

我還記得我是在大學一年級時,才真正踏上追隨耶穌的路。我帶著全新的眼光和態度參加禮拜,想更深入地認識耶穌,結果每次聚會都讓我深感挫折。我參加的教會老是愛表揚那些閃亮耀眼的「教會乖寶寶」,他們的完美表現只讓我感到自慚形穢。聚會的大半時間,我都覺得好像隨時能看到天使在講台上方飛過,伴隨著韓德爾的《彌賽亞》樂曲在雲端響起。

在所謂的「見證時間」,受邀請的人會用幾分鐘分享信主前後的經驗。說的總是如此這般:「我是個四十年的老酒鬼,每天在絕望中掙扎。我把生命交託給耶穌,從此滴酒不沾。」

有這般經驗的人可不少,偏偏我沒有。我越聽這些見證,就越往椅子裡龜縮,一邊看看四周是不是有人跟我一樣心虛。難道只有我一個人沒有這種經驗嗎?我有哪裡不對勁? 上帝愛我嗎? 我是不是沒有活得「像個基督徒」?

我開始追隨耶穌之後,日子反而過得更糟了:憂鬱感揮之不去,做事處處碰釘子,人際關係破裂,壞習慣一個也戒不掉。我不想滿腦子只考慮自己的事,但我越想擺脫各種欲望的糾纏,就越是被纏著不放、越是受到誘惑。我覺得自己在信仰中已經找不到立足之地了。

我小時候所知道的基督教,不容許犯錯、質疑與掙扎,也不容許求助。我在九○年代成長,到二十一世紀長大成人,我這代的人都經歷了基督教的巨大轉變:從嚴峻的主導規範成了人人喊打的過時教條。這當中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今天西方社會的基督教,是聖經教義與諾斯底原理融為一體的奇怪綜合體,雙腳站在現代啟蒙主義上,胸前卻掛著耶穌的標籤。不幸的是,這個綜合體千瘡百孔、不堪一擊。這樣的基督教既不能滿足人,也毫不吸引人,像僵屍一般了無生氣。它所述說的故事沒人想聽,因為那根本談不上什麼故事,只是一堆教條、理論,或是數學方程式。

但是,假如宗教可以有更好的樣貌呢? 我確信,耶穌講的是一個更好的故事。

基督宗教若要重新起步,就要從福音開始。

jesus-5558_640.jpg

◆填鴨式信仰

說到福音,我第一次接觸福音的難忘經驗,是讀中學的時候。當時只見周遭跟我年紀差不多的孩子都哭了起來,情緒激動到幾乎無法站立。那一刻的震撼力非同小可,今天回想起來仍然心情激盪。

沒錯,當時我參加了一個基督教青年營。

營會的最後一晚,每個人都「邀請耶穌進入心中」。鋼琴奏得讓人心都軟了,主持人請所有人低下頭,閉上眼,然後說:「好,願意接受耶穌的人,現在跟著我說……

覺得耳熟能詳嗎? 歡迎來到九○年代的福音派青年營!

想到有這種共同經驗的人不知有多少,我忍不住納悶起來:大家對這種方式似乎習以為常,但這種做法要是放到福音故事裡,讀起來會有多奇怪、多不對勁啊?

試著想像一下,你翻開〈路加福音〉,看見耶穌說的話已經被細心地標成紅字了,你念了起來:「很好,請低下頭,閉上眼。司琴會在我身後彈奏柔和的鋼琴音樂,誰願意跟隨我,請舉起手來。不用擔心,其他人不會看到。」看到有人舉手,耶穌就說:「我看到你的手了,上帝祝福你。」

這不是有點搞笑嗎? 耶穌決不是這樣打動聽眾的心。他拿出恩典,流出寶血,卻只是言簡意賅地說:「跟隨我。」即使他遭到離棄、墮入迷惘、受刑犧牲……經歷世間一切慘痛的事,仍只是淡淡地說:「跟隨我。」耶穌叫我們公開追隨他,我們卻把信仰變成了私人的事。

我們怎麼錯得那麼離譜了? 我們的福音怎麼看來不像耶穌的福音?

更可怕的問題是,有時一個宗教儘管有些偏差,卻還沒有變成另一種信仰;有時一個宗教扭曲得太多,已經面目全非,連創始人都認不出來—基督宗教是不是已經到這種地步了呢?

我不得不看看自己大半輩子在其中過活、在其中呼吸的聖經和基督教:真的假的?這就是基督教嗎? 到底出什麼問題了? 真相是,我們活在一個很糟、很糟的故事裡。很多人不光在裡面混日子,還告訴別人:「如果你跟隨耶穌,就可以脫離這個很糟糕的世界喔!」(奇怪了,耶穌不是說他是來修復這個世界的嗎?)

我小時候所知道的「天堂」,是天上某個遙遠的地方。想像中的天堂總是遙不可及,裡面有一堆長著翅膀的小天使彈著豎琴,飄浮於雲間。如今老實說,那裡聽起來挺無聊的,我一點也不想永遠住在那裡。事實上,如果我看見一堆光屁股的胖小孩全都長出翅膀,我可能會嚇得拔腿就跑,才不會說:「太棒了,我死後一定要住在那裡!」

可是,如果基督徒除了死後上天堂之外,還有其他更好的應許呢? 例如神現在就要讓我們身在天堂呢?

讓家庭成為天堂,

讓工作成為天堂,

讓每一餐、每一件藝術都成為天堂。

很多基督徒身體力行的另一個糟糕故事,我稱之為「填鴨式基督教」。這種故事通常從耶穌開始講起:耶穌來這世上揭示你的罪,為你的罪而死,然後復活升天,結束。這是一個經過消毒的耶穌,高高在上、正經八百,這樣的基督教是一齣只有外在表現的道德劇,循規蹈矩、道貌岸然,上面還打著完美的蝴蝶結。然而,與耶穌同行絕不是那麼回事,那會更混亂、更麻煩──就像我們真實的人生。

填鴨式信仰的問題在於,我們把耶穌的想法與經驗放在一邊,徹底忽略了它。耶穌讀經是從《舊約》的〈創世記〉讀到〈瑪拉基書〉(瑪拉基亞),而我們的聖經故事卻是直接從 《新約》教起。

 

undefined
《 耶穌跟你想的不一樣》
It’s Not What You Think: Why Christianity Is About So Much More Than Going to Heaven When You Die
作者: 傑弗森.貝斯齊


新世代信仰代言人.蟬聯台灣基督教類暢銷榜第一名!

搖滾傳教士 朱頭皮、          聖功修女會靈修輔導 李純娟   

前玉山神學院副院長 陳南州、  台南神學院教授 曾昌發   
濟南長老教會主任牧師 黃春生、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 管中祥   
得勝者文教創辦人 劉駿豪、    台南神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蔡銘偉   
高雄新生長老教會牧師 謝懷安  ──熱烈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
🌸讀書花園  http://goo.gl/a4Kl68 🍀博客來 http://goo.gl/lD2Pvx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啟示《聖經輕斷食》BN 790x250.jpg

最強而有力的靈性操練法:但以理禁食

在聖經中,當以斯帖面臨民族存亡之際,以斯帖第一時間想到自己可以做什麼呢?就是禁食禱告,然後就是將自己全人獻上給神。就如〈以斯帖記〉4章16節所描述的:「你當去招聚書珊城所有的猶大人,為我禁食三晝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我若死就死吧!」

二○○一年美國遭受911恐佈襲擊時,國際深度靈修課程講師陳百加牧師在電視機裡看見紐約世貿中心二棟雙子星大樓剎那間被炸成平地,三千多人一瞬間被活埋在亂石飛瓦裡,那一刻,陳牧師被眼前的凶暴景況衝擊得淚流滿面,當時美國總統布希立刻在電視上發表:「這是戰爭的暴行,我將代表全體美國人向恐怖組織宣戰。」

陳牧師心裡感受到很痛苦的震盪,世界充滿凶殺、報復、淫亂、強暴,神愛世人的心天天都受到無情的撕裂與摧殘,在神的國降臨在地上之前,國與國之間、民與民之間、人與人之間,都在彼此控訴、定罪和殺戮,我們個人的力量太有限,當下陳牧師只能藉著禁食禱告,在主面前悲痛地為美國百姓、為死者家人、為神的國和神的義早日降臨運行在地上而禱告。

在那一年之後,每逢九月十一日,陳牧師的心就會受感動,禁食禱告二十一天,在這二十一天中,專注地聆聽神藉著謮經、禱告、默想和默觀對心說話,更深刻地去體驗聖靈在心靈深處的引導和啟示,逐漸感受到但以理二十一天的禁食祈禱法,使靈魂每年都有一段較長的時間被光照、治癒,陳牧師的身體狀況也有一段時間被清潔、更新和改變。

陳牧師施行過「但以理禁食」後,愈來愈體會到,基督徒禁食的目的,不是為了要求神來滿足我們的慾望和期待,而是為我們的靈性和與神關係帶來祝福,就像是一種刻意降低世界的噪音、專心於你與神之間關係的方法。

透過「但以理禁食法」與「但以理禁食食譜」,使我們能透過禁食,在靈性上和身體上都可以獲得更實際的好處。當我們置身於紛亂不安的世界中,我們多麼渴望能在忙亂的生活中,規劃出一段時間,潛心、安靜地專注於親近神、尋求神和聆聽神,用心來鍛鍊更堅強的靈性生活。以下是《聖經輕斷食》中的但以理禁食食譜分享。

黑豆玉米鑲甜椒 Black Bean Corn and Brown Rice Stuffed Peppers.jpg

黑豆玉米鑲甜椒 (可製作4 份)
我們習慣以雞肉、牛肉、豬肉等肉類作為主菜,這使我們面臨一項挑戰,要在但以理禁食期間準備一些能產生飽足感的食物。幸好,這道食譜絕對符合要求!
豆子與玉米所形成的完整蛋白質,是這樣地令人滿足!這道菜在隔夜食用會更加美味,因為味道會充分地滲入食材之中。

材料
• 黑豆罐頭2 罐(各15 盎司),瀝乾
• 糙米飯3 杯,分次使用
• 冷凍玉米粒1 杯,退冰
• 蔥2 根,切段
• 香菜1/4 杯,切碎
• 特級橄欖油2 大匙
• 新鮮檸檬汁2 大匙
• 大蒜1 瓣,切碎
• 適量的鹽和胡椒
• 大型甜椒2 ~ 3 個,剖半並去籽
• 純蔬菜汁或番茄汁2 杯

作法
1. 將烤箱預熱至180 度。
2. 在大碗中,輕輕地將黑豆、一杯糙米、玉米粒、蔥、香菜和橄欖油、檸檬汁和大蒜末拌勻。用鹽和胡椒調味。
3. 將剖半的甜椒放在大的玻璃烤盤中,填滿豆子和糙米的混合餡料。
4. 小心地在鑲好餡料的甜椒上淋一些汁,不要把鑲填物給弄壞了。將剩餘的汁液倒入烤盤中。用鋁箔紙包起來,烤45 ~ 60 分鐘。
5. 擺盤。每盤放上1/2 杯糙米,淋上一些烤盤中的汁液,然後將鑲甜椒放在米上。
6. 完成,趁熱食用。

輕斷食-立體封面.jpg

《聖經輕斷食:21天就能淨化身體、改善健康、連祈禱都更有效的但以理禁食法》
作者:蘇珊.葛瑞莉 Susan Gregory

本書五大特色
◎免挨餓!136道美味食譜隨你吃     ◎無壓力!臨時有狀況,可彈性暫停
◎沒有時間限制,想延長縮短都OK  ◎簡單五步驟,第一次體驗就成功
◎附21天飲食+靈修計畫,照著做好方便

熱誠推薦
◎李晶玉(知名節目主播、主持人) ◎周巽正(台北靈糧堂生命培訓學院院長)
◎陳百加(國際深度靈修課程講師) ◎張祐銓(週一無肉日聯絡平台總召集人)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啟示《聖經輕斷食》BN 790x250.jpg

什麼是但以理禁食法?

但以理禁食法是一種部分禁食,也就是限制食用某些食物。這是一種基於《聖經》記載的禁食法,是根據先知但以理的經驗。值得注意的是,但以理禁食法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禁食法之一, 因為它不像連續數天什麼都不吃那麼困難。其實,但以理禁食的飲食計畫非常類似純蔬食,不過還要再嚴格一些。

從《但以理書》第10章第3節中,我們看到但以理在悲痛的時候,也不吃肉、「美味」和酒。正是基於這些敘述,我們將甘味劑、糖果和甜點這些「美味」從但以理禁食法的食物清單中刪除,當然還有酒精,這包括調理用酒精,也排除糖、蜂蜜、龍舌蘭蜜、代糖、甘蔗汁和糖漿。

因為但以理是一個追尋神的人,我們可以假設他也遵守猶太人的禁食原則。在為逾越節作準備時,猶太人會將所有發酵的產品都從家中去除,也不會用在烹飪中。所以在但以理禁食期間,所有發酵的產品都要排除,包括酵母、發粉和小蘇打。可吃的食物都是天然的,這就排除了所有人造的化學製品、人工調味和色素、食品添加物以及保存劑,還有精緻的食物。我們也不使用刺激物和提神飲料,包括咖啡。

準備好了嗎?

在但以理禁食期間可以吃東西,而且效果絕對不會遜於絕對禁食。禁食的力量不在於食物,而在於你要設定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專注於神、祈禱和敬拜。換句話說,當你將自己奉獻給上主、盡力操練自己專注於祂時,禁食的力量就發揮了。那才是你強化靈修經驗的方式。

這段祈禱與禁食的時間,是一段和平常日子不同的特殊時光,所以你也要作好準備,就像你準備去度假一樣,你以同樣的心態進入禁食。你將會進行不同的活動,你也會有個特定的目的。

在過去這幾年內,我發現了各種禁食的好處,這些唯有透過真正的實行才能體會。我喜歡告訴大家:但以理禁食法是為了完整的你所設計的,包括你的身體、你的心,以及你的靈性。

╬你的身體會因為健康的飲食而獲益。
╬你的心(你的感情、智能和感覺)會透過禁食的靈性操練而獲益。
╬你的靈性將會增長,對神和祂的道路的知識也會增加。


我們的大腦不見得能體會到禁食的力量,靈性上的禁食需要靈性的感應。展開一段但以理禁食,就等於開啟了一場讓你更親近上主的經驗,祂想要和你建立更深刻、更持久的關係。準備好跨越這道門檻了嗎?你準備好要加入成千上萬想活得更靈性、更滿足、更深刻的人了嗎?你打算要與全能的神相遇了嗎?

如果是的話,那麼,現在就是你該深入了解但以理禁食法的時候了。

墨西哥式醃漬蔬菜 Mexican-Style Pickled Vegetables.jpg

墨西哥式醃漬蔬菜 (可製作6 ~ 8 份)
二十多年前,我去墨西哥旅遊,也學會欣賞好的墨西哥菜。這道醃漬蔬菜在墨西哥很常見,風味絕佳,享受它的美味吧!

材料
• 特級橄欖油3/4 杯
• 大蒜12 瓣,去皮
• 黃洋蔥1 顆,去皮切成瓣狀
• 胡蘿蔔4 根,去皮切斜片
• 黑胡椒粒、乾百里香、乾奧勒岡、乾馬約蘭各1 小匙
• 月桂葉8 片
• 鹽
• 白花菜1 顆,去梗,切成小朵
• 辣椒4 根,去籽切碎
• 白醋1 又1/2 杯
• 水1 杯
• 櫛瓜3 根,切斜片
• 豆薯1 大顆,去皮切成3/4 吋的塊狀

作法
1. 用中大火加熱大鍋中的油,加入大蒜和洋蔥,翻炒約3 分鐘。
2. 轉中火,加入胡蘿蔔、黑胡椒粒、百里香、奧勒岡、馬約蘭和月桂葉。加蓋煮2 分鐘。用鹽調味。
3. 加入花菜、辣椒、醋和1 杯水。輕柔的攪拌,加蓋,繼續用中火煮5 分鐘。
4. 輕柔地拌入櫛瓜和豆薯。加蓋,再煮約5 分鐘,要保留蔬菜的爽脆口感。
5. 移除月桂葉,將完成的菜餚倒入密封罐中,在冰箱內冷藏至少12 個小時,最多可冷藏至一週。
6. 室溫食用,可作為配菜或是開胃菜。

輕斷食-立體封面.jpg

《聖經輕斷食:21天就能淨化身體、改善健康、連祈禱都更有效的但以理禁食法》
作者:蘇珊.葛瑞莉 Susan Gregory

本書五大特色
◎免挨餓!136道美味食譜隨你吃     ◎無壓力!臨時有狀況,可彈性暫停
◎沒有時間限制,想延長縮短都OK  ◎簡單五步驟,第一次體驗就成功
◎附21天飲食+靈修計畫,照著做好方便

熱誠推薦
◎李晶玉(知名節目主播、主持人) ◎周巽正(台北靈糧堂生命培訓學院院長)
◎陳百加(國際深度靈修課程講師) ◎張祐銓(週一無肉日聯絡平台總召集人)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527525.jpg


 

許多人來說,「信仰」和「信念」不過就是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說法,但這兩個詞並不相同;而想要掌握當今宗教持續劇變的程度,明確區別其殊異性是很重要的。「信仰」涉及深層次的信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用在信任的人或珍視的價值觀上面。這正是神學家田立克(Paul Tillich, 1886-1965)所謂的「終極關懷」(ultimateconcern),也是希伯來人稱之為「心臟」的東西。

至於「信念」則和「相信」有關,更像是一種意見,一般我們常用這個詞來表達某種程度的不確定性。「這件事我不太清楚,」我們會這麼說:「但我相信它可能是這樣。」你可以很輕易地相信,也可以掏心掏肺地相信,但相信的假設性比存在性更強。我們可以「相信」一件對我們沒什麼影響的事情是真的,但我們只會把「信仰」寄託在某件對我們生活方式極為重要的事情上。當然,人們有時會混用「信仰」與「信念」,但除非我們清楚分辨兩者的區別,否則要理解今天基督宗教的結構性轉變會很吃力。

西班牙作家烏納穆諾(Miguel Unamuno, 1864-1936)在他的短篇小說《《殉教者聖曼努埃爾.布埃諾》(Saint Manuel Bueno, Martyr)中,用很戲劇性的方式凸顯了信仰和信念的最大不同。書中,一名年輕男子因為其母不久於人世,所以從城市返回他在西班牙的家鄉;在當地牧師的見證下,母親一把抓住兒子的手,要求他為自己禱告。兒子沒有回應,但在離開房間之後,兒子告訴牧師,雖然自己很想,但他還是不能為母親禱告,因為他並不信上帝。「一派胡言,」牧師回答:「你不必信上帝就可以禱告啦。」

烏納穆諾故事中的牧師,很清楚信仰和信念之間的區別;他知道,禱告和信仰一樣,是比信念更原始的一種東西。他可能會和這位不信上帝、卻想禱告的年輕人進行一場神學層次的唇槍舌戰,搬出各種老掉牙的「證據」證明上帝存在,而這年輕人可能會引用一樣古板的理論反駁那些證據。他們倆大概也都知道,這樣的辯論不會有什麼結果。法國女作家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 1909-1943)也知道。她在自己的作品《薇依的筆記》(Notebooks)中,曾寫下一句格言:「如果我們愛上帝,即使我們認為祂不存在,祂仍會使自己的存在得到彰顯。」薇依的話雖然聽起來有點荒謬,但在她短暫而痛苦的生命中(卅四歲即撒手人寰),卻已經體會到了愛情和信仰都比信念更原始。

上帝是否存在? 這個命題早在兩千五百年前、柏拉圖的時代,就已經爭論不休;戰火延續到今天依然沒有休止的跡象,但這就像重申上帝存在與否一樣,都是千篇一律的老調。就性質而言,這些爭論的焦點都是「信念」而且永遠不會有結果;但信仰可就不同了,它和敬畏之情、愛情與奇蹟有著更密切的關聯,在我們最原始的祖先智人(Homosapiens)之中就開始成形,遠早於柏拉圖的時代。柏拉圖的雄辯戰場是「信念」,並不是「信仰」。

而〈使徒信經〉(creeds)就是信念的集成。但是,基督宗教的歷史並不是信條的歷史,而是一個信仰群體的故事,這個群體有時會將信念拼湊成信條。這也是一段關於一群同樣虔信基督宗教,質疑、修改與揚棄那些相同信條人士的歷史。就像教堂建築從隔板小禮拜堂到哥德式教堂的變化一樣,教義只是基督徒在某些時候尋求代表自己信仰的符號而已。但無論信條正典還是建築結構,都只是通往目的的手段,將這兩個目的加以製造或定義,都會扭曲信仰背後的根本現實。

 

基督宗教史的三個時代

近兩千年之久的基督宗教歷史,可以分為三個不同長度的時代:第一個時代可以被稱為「信仰時代」。這個時代始於耶穌和他最親近的門徒,用激勵人心的信仰加速推廣耶穌發起的運動。在迅猛成長和殘酷迫害並存的第一階段,基督徒同享基督聖靈(聖神)並活在其中,因而團結了彼此。在此階段,「信仰」意義是希望和深信耶穌所彰顯的,一個充滿自由、療癒和憐憫的新時代即將到來。成為一名基督徒,就代表住在耶穌的聖靈裡、懷抱著祂的希望,並追隨祂已經開始的事功。

基督宗教歷史的第二個時代則可稱為「教理時代」。這個時代的種子,在基督宗教誕生後的短短數十年內就開始萌芽。教會領袖開始為那些剛信教、卻還未曾熟識耶穌或其門徒的人制訂指導原則。由於這類初始指導原則強調信念,所以它們慢慢變得繁雜、成為厚厚一疊教義問答集,用關於耶穌的信條取代對耶穌的信仰。因而,即使在信仰時代的早期,就已經為信仰和信念之間的緊張關係埋下了伏筆。

而後,在西元三世紀的末葉,發生了一些更不祥的事情:菁英階層開始成形,隨後很快就發展成神職階級制度,教會的專家們也將各種教理手冊濃縮為信念清單。儘管如此,這些做法因地而異,因此直到第四世紀開始時,整個基督宗教仍沒有統一的教義信條。聖靈把大家團結在一起,到處都有不同的教會與會眾,各式各樣的神學學說也蓬勃發展。最大的轉折點,出現於君士坦丁大帝(西元三八七年逝世)在位期間。他巧妙地拉攏基督宗教來加強自己的帝國野心;基督宗教作為加利利人的新宗教,原先是個非法的宗教,但經君士坦丁大帝敕定成為合法宗教。儘管君士坦丁崇敬耶穌,他仍持續供奉著太陽神祇赫利烏斯(Helios)。

此外,君士坦丁還以鐵腕領導教會,一手包攬主教的聘用、薪資的支付和籌建教堂等事務,而且出手大方闊綽。相較於教宗,君士坦丁大帝更像是真正的教會領袖。無論君士坦丁大帝究竟抱持什麼樣的動機,他的政策以及他的繼位者--特別是狄奧多西皇帝(Emperor Theodosius, 347-95)--終讓基督宗教登上羅馬帝國國教的寶座。當往昔多神教的鎮國老神們似乎一個個離帝國而去,這些羅馬皇帝無疑都寄望這一招可以維繫風雨飄搖的帝國治權。然而,這個策略還是沒有扭轉帝國崩解的命運,對於基督宗教來說,結果更是一場災難:國教的加冕其實讓自己丟盡了面子。基督宗教從一場原本充滿活力的運動,融入了僵化的帝國方陣、加進更多必要的信念,從而為接下來幾百年每個階段的基本教義派的登場埋下伏筆。

兩個古老的體系發生巨大的合併,也大幅改造了雙方的體質。帝國成了「基督宗教帝國」,基督宗教則成了帝國的宗教。因為有了皇帝批准的印信,成千上萬的人開始爭先恐後地加入這些原先為他們所鄙視的教會。主教們包攬大權、勢可敵國,開始過著帝國菁英的奢侈生活。在隨後的「君士坦丁時代」,基督宗教(至少官定版是如此)僵化成一套強制性的戒律制度,大量的信條被編纂成為教義,強大的階層體系和帝國敕令嚴格地監控整套制度。異端於是成為叛國罪名,而叛國罪就是相信異端邪說。

西元三八五年這一年,是個特別嚴峻的轉折點。在一場主教會議上,許多主教指控一名住在阿維拉(Avila)地區、名為百基拉(Priscillian)的男子為異端,馬克西姆皇帝(Maximus)便將百基拉和他的六位追隨者在特列夫(Treves)斬首。這就是第一位命喪基本教義派之手的罹難者。用今天的眼光來看,百基拉那些被認為觸犯教條的神學「錯誤」,似乎很難直接將他判以死罪:他告誡追隨者遠離酒肉,同時提倡認真讀經,並對我們現在所謂「動感」的靈恩敬拜採取寬容的態度。他認為,已被排除在聖經正典外的文字作品,雖然不是直接來自上帝的「默示」(inspired),仍可以作為生活的實用指導原則。

除此之外,百基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歷史地位:他是第一個由於自身的基督宗教觀點,而被基督徒判處死刑的基督徒。不過,他絕不是最後一個。一位歷史學家估計,在君士坦丁之後的兩百五十年,帝國當局總共處死兩萬五千人,理由也是這些人信仰的教條不純正。

君士坦丁的時代磨刀霍霍地展開了。這是帝國基督宗教主宰歐洲文化和政治的新紀元,而且一路延續到禍福並存的中世紀。這個時代催生了美輪美奐的夏爾特主教座堂,卻也帶來了審問異端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這個時代出了可敬的聖人亞西西的方濟各(St. Francis of Assisi),也出了宗教迫害打手托凱爾馬達(Torquemada);這個時代有人文曙光--但丁的神曲,也有教宗博義八世強硬的「唯一至聖」諭令,宣告教皇在俗世與靈性國度無遠弗屆的主宰力。無論是文藝復興還是宗教改革,都未大幅改變「教理時代」的深厚基礎,歐洲勢力的擴張在這段期間更是跨越世界上各大陸,簡直無所不及。這中間的時代,也就是「教理時代」,促使作家兼歷史學家伊萊爾.貝洛克(Hilaire Belloc, 1870-1953)說出一句名言:「信仰就是歐洲,歐洲就是信仰。」

「教理時代」大約持續了一千五百年,歷經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歐洲世俗化,以及二十世紀反殖民主義運動等波瀾刷洗以後,已經苟延殘喘。到了二○○五年,這個時代已經可說名存實亡:歐盟不想在其憲法裡提到「基督徒」一詞,此舉無疑為它提上了墓誌銘。

儘管如此,請別誤認為我定義的教理時代就是一段「黑暗時代」;因為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這整整一千五百年仍有一些基督宗教運動和個人,繼續把信仰和聖靈當作生活的基本原則。當時一般人絕大多數都是文盲,即使他們聽到教堂內祭司在吟誦經條,也不懂拉丁語。對基督的信心就是他們的指路明燈,盼望神的國度則是激勵自己的力量。

大多數人沒有經過太多的思考,就接受了教會的官方信規;也有許多人熱衷於宗教慶典與節日、對聖徒的故事津津樂道,卻視那些信規為無物。羅拉德派(Lollards)、胡斯派(Hussites)和後來許多思想家如義大利哲學家焦爾達諾.布魯諾(Giordano Bruno,1548-1600)等許多有識之士,都公開反對教會的一些教條。總而言之,中世紀充斥著許多神職人員所謂的「異端邪說」和「分裂教會」的事情。對許多人而言,「教理時代」同時也是一個對靈性十分重要的「信仰時代」。

現在,我們正準備迎接基督宗教故事的新一章。儘管許多人預測基督宗教會陷入萬__劫不復之地,它的傳播與成長速度卻比以往任何時刻都還要快。這樣的發展主要發生在西方世界以外,並且著重希望、靈性體驗和門徒制,也極少強調信條的重要性,更不靠階級體制來壯大繁盛。在我們眼前展開的,是「後君士坦丁時代」。五大洲的基督徒正在甩開第二階段(教理時代)的陰魂,在崎嶇不平的過渡區域中另闢蹊徑,前往一個嶄新的時代。然而,這個時代還沒有一個名稱。

我想建議大家將這個時代稱為「聖靈時代」(或稱為「靈性時代」),但這個詞也不是完全沒有問題。十三世紀時,一名義大利神秘學家菲奧雷的耶阿基姆(Joachim of Fiore,1132-1202)第一次提出這個詞,並開創了「三位一體」的全新學說。他說,過去已經經歷了聖父(舊約聖經)和聖子(教會)的時代,現在即將進入「聖靈的時代」(Age of the Spirit)。耶阿基姆宣稱,這個新的天啟要人們在生活中與神直接接觸,因此宗教體系的重要性將會大幅縮減,博愛精神將成為主流,而且異教徒也將與基督徒團結一致。

耶阿基姆至死都是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但他死後有一部分追隨者卻變本加厲,宣稱新時代已經來臨,神父或聖事禮儀將來都沒有存在的必要。他們還主張,這個時代將是最後一個時代,世界末日很快就要來臨,甚至還給末世之日設定日期。不用說,體制本身當然不樂見自己被排除在教會未來的計畫外,而世界也沒有走到盡頭。最後,就在耶阿基姆去世六十多年後,羅馬教宗亞歷山大四世(Alexander IV)掌權的教會宣佈他的思想為異端。

>>> 強力推薦
undefined
信仰的未來:宗教的興衰與靈性時代的復甦
作者:哈佛大學榮譽教授 哈維.考克斯

當代重要神學家巨作,榮獲《出版人周刊》年度最佳書籍
歐美宗教學者盛讚:本書揭開了基督宗教的新願景!

中華福音神學院教授 周學信、政治大學宗教所教授 蔡彥仁
台灣神學院教授 鄭仰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盧俊義  ──鄭重推薦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90x250  
在有意、無意之間,父母經常傷害到孩子。有時候,即使是心存善意的父母,也可能造成傷害。這些童年的傷痛不會消失,在長大成人之後,它們依舊會時時影響我們,讓我們無法修復與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甚至可能蔓延到我們的下一代。

許多心靈受苦、在人際關係中受挫的人,並不知道自己內心藏有一個受傷、委屈的孩子。本書將帶領你看見他、療癒他,並且幫助那個受了傷卻從來沒有開口餘地的孩子,說出實情,放他自由。以下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們住在樹林裡,我父親經常離家,不過每當他回到家裡,我都很害怕。我整天都在計畫如何躲開他。如果他待在屋子裡,我就去外面;吃晚餐時,我會試著不坐在他旁邊;如果他要出門,我就試著待在家裡。在我的記憶中,我的名字從來沒有被他叫出口,他總是叫我「服務生」或是「啞子」。

如果他的咖啡杯空了,他就吼聲如雷,接著我們小孩子全都會陷入危險,但事情似乎最常發生在我身上,因為我是年紀最大的孩子。一開始他會大吼大叫,接著是解下皮帶,然後把皮帶折半、捏斷,發出劈啪作響的聲音,再來就是走到我們後面。我們從來不敢逃跑,以免下場更慘。

他會一把抓起我,把我帶進他房間裡,到現在我仍然不記得發生了什麼事情,只記得自己走出那扇門。幾年前,我被診斷為「解離性身分障礙」
(disassociative identitydisorder)
,因為即使我成年之後,還是斷斷續續一直出現狀況。我去接受諮商治療,時間長達很多年。

我們家有很多折磨人的事。"


吉兒.哈伯德博士對於這個故事的講解
我們不可思議的頭腦,讓我們在面臨難以想像的巨大壓力時,可以保護、保全自己。馮妮罹患「解離性身分障礙」(以前稱為「多重人格障礙」)就是一個例子。反覆發生的創傷事件可能達到相當的強度,以至於當事人的頭腦不能理解發生的事情,或是不能忍受內心的矛盾,在沒有出路的情況下,大腦會飽受衝擊而進入解離狀態,這是為了求生存的自保手段。「解離性身分障礙」把記憶劃分成割裂的情感狀態,好比一棟房子裡有好幾個房間,每個房門全上了鎖,以便隱藏雜亂的物品。我們的大腦把某些經驗的門扉鎖起來,直到我們感到安全,準備好要清理房子。

除非我們說出曾經發生或是正在發生的事,否則我們無法獲得跨越痛苦所需要的洞察力。除非我們分享事實,大聲對別人說出來,否則難以真正見到事實。向自己承認「個人過失的真正本質」──或者該說是別人在我們身上犯下的過錯──是個好的開始。

承認需要勇氣──大聲說出事實的勇氣。我們可以分享、哭泣、彼此安慰對方……不過還必須說得很明確,不能只是含含糊糊地意有所指。就像當我們教導孩子向朋友道歉,光是說「對不起,我錯了」還不夠,孩子必須說出自己錯在什麼地方。同樣的原則也是我們所需要的,我們必須坦白承認自己受到了什麼樣的傷害。不幸的是,沒有其他方法可以繞過傷痛,我們必須跨越它,才能走到另一邊──那裡才有真正的自由。



立體書  
《走出受傷的童年:理解父母,在傷心與怨恨中找到自由》
作者:蕾斯莉.里蘭.費爾茲, 吉兒.哈伯德

許多心靈受苦、在人際關係中受挫的人,
並不知道自己內心藏有一個受傷、委屈的孩子。
本書將帶領你看見他、療癒他,
幫助那個受了傷卻從來沒有開口餘地的孩子,說出實情,放他自由。

博客來 http://goo.gl/12Oe2Y 金石堂 http://goo.gl/W7qxSd
誠品 http://goo.gl/4fc6sE 、讀書花園 http://goo.gl/E7BdAA
讀冊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48791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好評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dmbanner  

我們就叫它是「房間裡的大象」好了—巨大的、骯髒的、淺灰色的、長牙裝飾、擺動尾巴、象腿、大肚的生物,還有某些卡通創作人相信能夠飛行的長耳朵。它就在我們的空間裡,我們見到它、繞著它走、讓它佔據房間,但是我們不想要承認它。

儘管如此,它就在那裡,讓地方發臭。我也想要來談談它。我們害怕說「好」,卻感到無力說不。為什麼呢? 因為這頭大象就叫做「討好別人」(people pleasing)。我們在上一章繞著討好別人的邊緣打轉,但是這一章我想要直指這個難題的核心。

我們都怕讓人討厭。怕別人不喜歡我們,對我們不高興。所以我們盡力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做一百萬件我們知道不應該做的事。好吧,讓我們引著那頭大象離開我們的客廳並一路跟隨,看牠要帶我們到哪裡去。讓我們沿路跟著牠笨重且驚天動地的步伐奔跑,並且看看,讓這頭大象現身,會讓我們真正付出什麼代價。

全部的代價。

為什麼呢? 因為要取悅每個人,是不可能的事。而且努力的結果就是讓你自己精疲力盡,成為室內最不快樂的人。

有一段經文可能有助於澄清這裡的討論:「上主看顧全世界,賜力量給對他忠誠的人。」這是很棒的一段經文。但是如果離開它的背景脈絡,我們可能發展出錯誤的信念,認為這是個證明,證明神在尋找對於眼前一切要求都說「好」的人。畢竟,這不就是「對祂忠誠」的意思嗎?

不是的。

在對一切說「好」以及對神說「好」之間,有一個很大的差異。讓我們來讀讀加上背景脈絡的經文:
那時,先見哈拿尼去見亞撒(阿撒)王,對他說:「你倚靠敘利亞王,不倚靠上主—你的上帝,所以以色列王的軍隊都逃跑了。以前古實和利比亞不是有強大的軍隊、又有許多戰車和騎兵嗎?可是你倚靠上主,他就使你勝過他們。上主看顧全世界,賜力量給對他忠誠的人。這件事你做得很愚笨,所以從現在起,你將不斷地遭遇戰亂。」

亞撒做的愚眛事就是倚靠敘利亞王,不倚靠神。如果我們總是讓自己在壓力下去成為每個要求及任務的解決源頭,就是縮減了別人對神的需要,就像亞撒一樣。所以,如果我老是說「好」,我可能就成為讓他人信任神的阻礙。如果我老是在倚賴神之前先去倚賴別人,我就必須要培養新的習慣,先詢問神的預備並先尋求祂的回應。

對於前述經文,這裡有段詳細的評注:
猶大和以色列都沒學到功課! 雖然在他們人數超過的情況下,神解救了他們,但是他們還是繼續向異邦國家求援,而不是求助於神。亞撒向敘利亞王求援,就是國家靈命衰退的證明。在神的幫助下,亞撒在公開戰役中擊敗古實人。但是他對神的信心已經滑落,現在他只尋求人的方式來解決他的問題。當先見哈拿尼和他對質時,亞撒卻將他關進牢裡,透露出他心裡的真實情況。

運用人類的方法去解決我們的問題並不是罪,但是相信他們而不相信神、認為人的方式比神的方式好,或是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完全忘記了神,就是罪。

評注這些經文的時候,著名的解經家馬太.亨利(Mathew Henry)說:「當人不信任神時,就得罪了神,而當人對人力的倚靠多於倚靠祂的權柄與美善時,也得罪了神。當我們有磐石可倚靠,卻去仰賴一根折斷的蘆桿,是很愚眛的事……我們在其他都無法相信的時候才相信神,在需要的時候才轉向祂;但是當我們停留在別的事情上時,我們就有過度依賴它們的傾向。」

當然,我們不需要把這個道理發揮到極端的程度,認為我們絕對不要去幫助人,或是絕不讓人倚靠我們,或是我們絕不服事、絕對不做在我們面前的任務。如果神把一項要服事、付出以及幫助的功課放在我們面前,祂就會把要完成那項功課所需的東西賜給我們。此外,如果透過那個方式來服事,我們就能恢復精神與精力。

同場加映:被家務事與辦公室搞到蠟燭兩頭燒?妳會壓抑情緒,還是與情緒和解?
 

做對選擇,讓生活變輕盈-立體書     
《做對選擇,讓生活變輕盈》

作者:麗莎.特克斯特 Lysa TerKeurst

全美最受歡迎的女性成長專家教你不再瞎忙過日
李晶玉、李純娟修女、彭蕙仙、張珮珊、張宏秀、劉麗紅 舒心推薦

結合自身經驗與聖經的智慧分享:
什麼才是最好的選擇?
做選擇時有什麼技巧?
選擇拒絕他人時該怎麼做?

博客來 http://goo.gl/fsQzJo、 金石堂 http://goo.gl/7F8zXz
誠品 http://goo.gl/WTEHVX、讀書花園 http://goo.gl/SdBj5r
讀冊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53450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好評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dmbanner  

我必須承認,我在匆忙中多次錯過神的邀請。我今天在教堂時,與一位皮膚慘白的光頭女性(我猜她應該在做化療)擦身而過。我的心裡立即有一種感覺:去打聲招呼。

我置之不理。

我在用午餐的餐廳停車場看到一個被丟棄的杯子,我知道我應該要把它撿起來拿去丟掉。我直接走過去。兩星期以來,我已經不斷有一個念頭,要請我女兒的朋友到家裡來共進一頓特別晚餐並且研讀聖經。我還沒有向她提起這件事或設定一個日期。這些都是我錯過的簡單功課。但是我錯過並不是因為我沒有察覺,而是因為我太忙了—陷入似乎永無止境的各種需求裡,而這種匆忙的生活讓我們心生背叛。我知道要做什麼,卻忽視不管。

在這些例子裡忽略神的帶領,似乎不算什麼。以大世界的佈局來看,我沒有把那個杯子撿起來,這件事有那麼重要嗎? 畢竟,我如何能確定那真的是神的帶領?我想,一個比較好的問題就是,我如何能確定那不是神的帶領?

如果我們要成為做出最好選擇的女性,我們得渴望與神有完整的友誼。這個杯子不算什麼,除非我不想再聽從祂的指引了。聽從神今日指引的人,對祂明日的指引也會發展出一種敏銳覺知。我總是請求神的指引,可是如果我不斷忽略祂的指引,我就會錯過。

就是在我們與神的友誼中的那些小小裂縫,讓我們對於真正應該要做的事感到迷惘。記得我在第一章所說,我們不要把真正的愛與討好的毛病混為一談嗎? 無能去傾聽神的指引,就是造成許多人因迷惘而陷入麻煩的最大原因。

你有沒有聽過<以賽亞書>(依撒意亞)的那段奇妙經文:「假如你們徬徨路上,偏左或偏右,你們會聽到背後有聲音對你們說:『這是正路,走上去吧!』」

我愛這段經文,我希望它對我來說是真的! 我希望我的耳朵聽見神說:「這是正路,走上去吧!」我身上存在的每一條纖維都想要它。你不想要嗎? 你能否想像我們可能為自己免去多少的煩惱與痛苦,如果我們真正與神有融洽的關係?

我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完美嗎? 顯然沒有。我今天已經錯失了三次機會。還有第四次的機會,我並未錯過,一個我並沒有讓它不知不覺溜走的最好的選擇。但它是在我輕聲說「原諒我」之後才出現的。我要做出這個選擇以停止匆忙、留心注意,並且聽從。然後神給了我一個重新來過的機會。

我記得那位和我在教會裡擦身而過的女性。我感到一股衝動,要透過一個共同的朋友來找到她,並且發一封電子郵件給她。只是簡短幾句話,我寄了出去,只因為神說:「這個接觸是你在今天的一個最好的選擇。不要錯過。」

那封電子郵件為我開了一條路,讓我與這位女性喝咖啡。在這段期間,神對於我就某件事一直向祂請求指示作了回應。我想我就是要幫她忙的那位助人者。聽從神的指導,絕對能讓我得以分辨出祂的指引方向。我需要那個咖啡會面,因為如果我沒有暫停生活的匆忙,並且在神的催促下去聯絡而發出那封電子郵件給那位女性的話,這件事絕對不會發生。

那個小小的動作不知為何就把我的靈性耳朵打開了。並不是說我們不這樣做就聽不見神,但是想要清楚地聽見祂? 我認為那可能需要靈魂去承認我們生活的一切匆忙讓自己錯失了什麼。

如果我們希望聽見神的聲音,就必須坦承有時是我們自己放掉了神的指導,而且是我們讓自己去錯過祂的指引。如果我們希望祂為我們的決定指引方向,一定不是只在重要的時刻。當神用祂的聖靈之手指著說「到那裡去」時,那一定也包括了最平凡的時刻裡看似微小的指導。在這樣做的時候,我們就是神的夥伴,眼耳更加地開放,更有能力,與祂更同調。

同場加映:被家務事與辦公室搞到蠟燭兩頭燒?妳會壓抑情緒,還是與情緒和解?
 

做對選擇,讓生活變輕盈-立體書     
《做對選擇,讓生活變輕盈》

作者:麗莎.特克斯特 Lysa TerKeurst

全美最受歡迎的女性成長專家教你不再瞎忙過日
李晶玉、李純娟修女、彭蕙仙、張珮珊、張宏秀、劉麗紅 舒心推薦

結合自身經驗與聖經的智慧分享:
什麼才是最好的選擇?
做選擇時有什麼技巧?
選擇拒絕他人時該怎麼做?

博客來 http://goo.gl/fsQzJo、 金石堂 http://goo.gl/7F8zXz
誠品 http://goo.gl/WTEHVX、讀書花園 http://goo.gl/SdBj5r
讀冊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53450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好評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啟示《與情緒和解》BN 925x255  

被家務事與辦公室搞到蠟燭兩頭燒?妳會壓抑情緒,還是與情緒和解?

  

與情緒共舞

羅東聖母醫院行政副院長暨資深精神科醫師 郭約瑟 專文推薦

情緒是心靈映現的色彩,呈正負強弱的系列光譜。由慾望的探索、環境的取捨、人際的牽纏,與內在心理的糾葛,所共同交織成的複雜而動人的舞曲。

情緒是觀察與琢磨的對象,凡人多為其所困,隨其左右;但智者選擇開闊心胸、客觀清明,從容與之共舞,並引以為用。

聖經是神所默示為人所依循的身心靈使用手冊而美國神學家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著名的「寧靜禱詞」(serenity prayer,或稱為幸福禱詞),則是由聖經所引申而來的精簡指引。

主啊!當事情已無法改變時,請賜給我寧靜接受的恩典。

而當事情必須改變時,則請賜給我徹底執行的勇氣

也請賜給我智慧去分辨這兩者的不同。

讓我學會一天的難處一天擔,並能盡情享受當下的每一刻,

受苦視為通往平安的必經道路,不再任憑自己偏狹的眼光,

而是以基督的心為心,去看清罪惡世界的真實面目,

但願我能完全降服於您、信靠您終將以愛療癒這個世界,

因而能於此生享受應得的幸福,並於來生與您永享福樂!阿們。


這段禱詞為我們揭示生命的願景
就是於此生享受應得的幸福幸福是一種將情緒穩定在正向情緒光譜範圍內的心理(心靈)能力。這主要的心靈能力就包括寧靜接受的恩典徹底執行的勇氣辨明事情屬性的智慧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大多數人的痛苦就在於無法接受那些難以改變的事實,而引發失落、創傷、憤怒、憎恨;或是執著於無法掌控的未來變數,而衍生焦慮、不安與恐懼,看清事實、寧靜接受則是唯一的出路。也有許多人因害怕改變所帶來的不確定性,而深陷成癮、依賴等諸多情緒困境,此時,持續性的勇氣才是衝破重圍的動力。改變與不改變,往往沒有那麼絕對,彈性是性格中美好成熟的平衡特質,智慧是指引的明燈,幫助我們做出最適當的抉擇。

既然幸福是一種能力那就必須透過學習得來,除了學習當下的享受,去深化與延長幸福的感受與記憶之外;受苦則是訓練心靈卓越能力的沃土專注於一天的難處讓我們不被過去的傷痛或未來的恐懼所淹沒

世界的價值觀,逐漸偏往極端個人主義與自我中心,更加關注金錢、成就、名聲、權勢,還有速食的情愛,為了這些表面而多變的物質標籤,已經讓我們付出彼此的關係、情感與幸福為慘痛的代價。

此外我們所受教養與成長的過程中會逐漸形成許多毒性(慣性、自發性)的設定程式,或稱為非理性思考、潛意識自動化反應,簡化了我們對這複雜世界的解讀流程,這效率化的結果卻帶來更多理性邏輯的盲點,常見如先入為主、合理化、短視近利與重蹈覆轍;其他如完美主義、黑白分明、災難化反應等。這些盲點常在我們的心靈運作過程中,造成許多的心理陷阱而難以覺察,而無辜地捲入情緒的漩渦。

於是,我們必須尋找修復程式的源頭,那就是為世人捨命、深愛世人的耶穌。要學習以耶穌的心為心,獲得那充滿愛的價值觀與諸多的良善智慧,不僅能解除毒性的心理程式,也成為耶穌以愛療癒世界的導管。這些智慧包括面對自我缺點時的幽默、悔改面對自我優點時的謙卑、自信、節制;面對他人缺點時的冷靜、同理、憐憫、包容、溫柔、寬恕、恩慈、忍耐、盼望;面對他人優點時的欣賞、感恩

這本書是由一位誠實、充滿愛心的母親所撰寫的美好見證,她忙碌而充實,除了照顧一家七口的生活需求,還能藉由組織力量去推展靈性事工。在充滿複雜情緒的人際互動中,還常能從聖經中擷取持續奮戰的安慰與力量,穩定地將耶穌的愛傳導給需要的人。我深受感動,也樂意為文推薦。

封面300dpi  
與情緒和解:在衝突中做出明智選擇,維持和諧的關係》
廣受30萬基督徒姊妹愛戴,全美最受歡迎的女性成長專家
家庭諮商心理師 許皓宜、羅東聖母醫院精神科醫師 郭約瑟
──療癒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博客來 http://goo.gl/MYCipg、 金石堂 http://goo.gl/hY3cQH
誠品 http://goo.gl/WTEHVX、讀書花園 http://goo.gl/SdBj5r
讀冊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41893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好評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啟示《與情緒和解》BN 925x255  

被家務事與辦公室搞到蠟燭兩頭燒?妳會壓抑情緒,還是與情緒和解?

  

★不完美進步的希望

有一種美好的現實,叫做不完美的進步。了解這種不完美進步的光輝希望的那一天,就是我允許我相信自己真的能有所不同的那一天。

不完美的改變是包裹在恩典裡緩慢前進的步伐……不完美的進步。我的天啊,我需要好多這種東西。所以,我放膽地在日記裡這麼寫:
進步。有進步就好。就算有挫折或是需要重來也沒關係。你可以在沙地上畫一條線然後重新開始—然後再一次重新開始。只要確保你有把這條線往前方推移就好。往前進。用嬰兒般的小步伐也沒有關係,但至少要踏出不讓自己被困於原地的步伐。然後改變就會到來,而且是好的改變。

這些誠實的話語讓我能夠重寫自己的故事。這並不代表我把過往一筆勾銷,我只是停止將其改寫,直接翻到全新的一頁。最後,我開始在部落格上書寫自己的原始情緒(raw emotion)與不完美的改變。在回應裡,我看到低語著「我也是」的眾多留言。

凱西寫到:「對我而言,情緒失控來自於憤怒與恐懼的組合。」柯特妮坦白承認:「我想那有一部分是學來的行為。我父親就是這個樣子。當我感覺情況不受控制的時候,我就會抓狂,因為我的小孩們在尖叫或是打鬧或是抱怨或是討價還價,就是不聽我的話。我喜歡靜默、沉著、服從與控制。當事情不能『盡如我意』的時候,我就會覺得很煩,然後抓狂,然後一切就會安靜下來。接著,後悔之情油然而生。」

留言繼續蜂擁而入,它們全都表達出同樣的掙扎、同樣的沮喪以及同樣對希望的渴求。有小孩的人與沒有小孩的人,照顧年邁雙親的人與在年邁母親的身分裡掙扎的人,在家裡工作的人與在外頭工作的人。這麼多的人,儘管他們的日常處境不同,他們的核心議題都是一樣的。

那時我了解到,也許其他人也可以有不完美的進步。這本書就是在這份單純的了解之中誕生。然而,我不得不為其中的相反情況莞爾。我才剛出版了一本叫做《健康飲食的靈性旅程》(Made to Crave)的書,旨在探討跑進我嘴巴裡的東西。現在我在寫一本叫做《與情緒和解》的書,旨在探討從我嘴巴裡吐出來的東西。

《與情緒和解》是關於我的不完美進步—我那持續進展的人生劇本的重寫,以及我那原始情緒的某種重來。我無偽地承認:控制自我的反應對我來說一直是困難的。然而,困難不代表不可能。

一件事情有多困難,往往取決於你的觀點。拿雞蛋的殼來當例子好了。從外頭看,我們知道蛋殼是很容易破的。但如果你從內部去看同樣的蛋殼,那似乎就成了一座固若金湯的堡壘。生蛋白與柔軟的蛋黃不可能突破堅硬的蛋殼。然而,在足夠的時間與適當的孵化之後,蛋白與蛋黃就會發展為能夠突破蛋殼而獲得自由的新生命。最後我們會發現,打破蛋殼的艱困工作對新生的小雞來說是有益的。事實上,蛋殼提供了新生命成長的空間,又讓小雞可以憑藉自己的力量突破。

我們的艱難處境有沒有可能也是這樣呢? 我們的原始情緒帶來的掙扎與抓狂的感覺,有沒有可能也同樣包藏著新生命與新力量的潛能呢?

我想是這樣的。我知道是這樣的。我見證過。

的確,情緒不是壞事。

★進步的承諾
神給了我們情緒。情緒讓我們在體驗生命的同時得以感受。因為我們感受,我們可以跟彼此連結。我們分享笑聲並且認識同理心這份禮物。正是因為有情緒,我們才得以從愛中滿飲,並且珍惜愛。沒錯,我們確實也會經歷困難的情緒,像是悲傷、恐懼、羞愧與憤怒。但這些會不會也是同等重要的呢? 如同觸碰火燙的爐子會讓我們收到將手抽回來的信號,我們的火燙情緒是否也正因為潛在的危險而警告著我們呢?

是的,我務必謹記:神給我情緒是要讓我體驗人生,不是要讓我毀滅人生。這一切之中包藏著一份溫柔的訓誡,一份我正在學習的訓誡。

於是,在我的掙扎之中,發自我內心的最深處,我草草寫下簡樸的文字,關於被習得的教導、被發掘的策略、被應用的經文、被了解的不完美以及被擁抱的恩典。我書寫被尋得的平靜、被錯置的平靜、被承認的缺陷以及被記取的寬恕。我為每一個被實踐的進步而慶祝。

那就是這本書要給你的承諾:進步。不多也不少。我們不會尋求即刻的轉變與急速的修補。我們將尋求進步,在你翻完最後一頁之後,還將長久延續下去的進步。我們將一起走過我們的進步。你並不孤獨。我也一樣。知道這樣的事不是很好嗎?一起享有一個小小的時空,在這裡可以因為我們壓抑的東西而軟弱,也可以誠實面對我們吐出的言語,這樣不是很好嗎?

我們將以溫柔的寬恕來應對原始的情緒。不需要因為過往錯誤的重量而彎折。那種彎折會讓我們破碎,而這裡的破碎已經夠多了。不,我們不會因為過往的重量而彎折,然而,面對持有更好未來的希望的主,我們將彎腰低頭。這是一個充滿真相的未來,而神會在其中向我們揭示,情緒能如何為我們所用,而非阻礙我們。

我們的進步誕生於這份真相之中,包覆它的,是一份理解,理解到情緒可以為我們所用,而非阻礙我們。然後我們必須陶冶這份進步,培育它,看著它成長。最後,其他人也會開始看見並且注意到它。那就是進步,可愛的進步。這樣的進步並不完美,儘管如此,仍舊是一種進步。

親愛的朋友,你會讀到這些文字是有原因的。有一份傷痛是我們所共享的。但是,我們是不是也能從神那充滿希望、恩典與平和的杯裡滿飲呢?
全新的一頁就在這裡等著你翻開。全新的劇本等著你來書寫。我們將一起成為勇敢的人,集結彼此煩亂、抓狂的經驗,換取全新的東西:新的方法,新的觀點,新的我,新的你。一起擁有這種不完美的進步,將會是非常美好的事。

封面300dpi  
與情緒和解:在衝突中做出明智選擇,維持和諧的關係》
廣受30萬基督徒姊妹愛戴,全美最受歡迎的女性成長專家
家庭諮商心理師 許皓宜、羅東聖母醫院精神科醫師 郭約瑟
──療癒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博客來 http://goo.gl/MYCipg、 金石堂 http://goo.gl/hY3cQH
誠品 http://goo.gl/WTEHVX、讀書花園 http://goo.gl/SdBj5r
讀冊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41893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好評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90x250  

◆無可迴避的修復之旅

我知道,即使是在我動筆寫作的現在,挑戰仍然會降臨。為人父母者本來應該珍愛、 撫育孩子,卻親手傷害了孩子。對於這些受苦的兒女而言,第一個疑問是:為什麼應該要原諒父母?我所知道的好問題有數個,而這個問題正是其中之一。我也曾經問過自己這個問題,有時候是帶著憤怒而問,有時候則是打從心底不相信。看過前面敘述的故事之 後,我們往往被迫提出疑問:明明那些父母是有罪的,為什麼要容許他們脫罪?明明他們應該遭到審判,應該承擔後果,為什麼要放他們自由?那就是原諒的意義嗎?

我發現這個問題有好幾層解答—那些解答的意義很深遠,足以撼動我們的立足之地,也很可能影響到我們跟周遭所有人的關係。

疑問之處不是只有上面提到的幾點而已,我們還要問:
 
●「我要怎麼孝敬根本不值得孝敬的父母?」
●「我的父母已經不在人世了,我還能原諒他們嗎?」
●「我實在不想跟我母親和解,原諒一定要和解嗎?」
●「如果我應該要原諒,那麼,該如何原諒?」
 
這本書會探討以上所有的問題,不光是紙上說說而已,還會提出示範和講解。我會以我本身的故事和其他人的生命來提供「示範」,這些人包括馮妮、蓋兒、吉米、威 廉,除此之外還有更多人,他們都是真實存在的人物,跟你一樣正在為了相同的問題而拼搏。我會盡可能在容許的情況之下,忠實地說出他們和我自己的故事。

本書的另一位作者吉兒.哈伯德博士是臨床心理學家、金質獎提名作家,也是廣播界和電視界的名人,並且在心智健康的領域上執業超過二十五年了。她將會提供「講 解」的部分,在每一章的最後提出明確的運用和療癒功課,引導你走你自己的路。她跟我一起合作這個計畫,熱情是來自於她相信療癒的益處,也相信主觀的原諒歷程是有必要的。她曾經陪伴過無數個案走過原諒之路,她也把原諒奉為克服人生困境和個人原諒議題的生命態度。

我們兩人同樣是作家、編輯、研究人員、老師、諮商人員,也同樣是母親。我們會提出為數可觀的研究和訪談,但是讓我們能夠勝任這項工作的最大因素,在於我們兩人都是女兒──在原諒父母這方面,我們是有切身經歷的女兒。

走筆至此,我想到了一個疑問:我們真的需要再增加一本談論原諒的書嗎? 我必須動筆寫下來──加上你正在閱讀這本書的事實──就是解答。這個主題沒有消逝,因為我們不斷拿從前的事情來傷害彼此,在最根本的人際關係中失敗、受盡折磨、心神不寧。而這個主題之所以沒有消逝,我懷疑有個深層的原因。我們對彼此的原諒,尤其是對父母的原諒(這是本書的範疇)究竟是什麼樣的性質? 我很疑惑。

我可以先說我自己的原諒是什麼性質──它經常是非常短暫而表面的,視情緒和環境而定。我的動機很自私,其實我是為了自己好而原諒我父親,我知道這是很重要的一點。為了自己,我知道我必須這麼做,可是當我想進一步深思什麼是原諒時,大眾媒體和宗教媒體所傳播的訊息卻讓我很困擾。因 為在這麼神聖崇高的領域──我們必須承認,在許多方面,原諒違反了人類的本性──他們卻勸告我們要聚焦在自己身上,要為了自己而去原諒別人,因為這樣我們 才能解脫。他們勸我們去做小我的、私人的原諒,而不是為了比我們自身更遠大的目標,也就是從個人的生命出發,擴大到外在的世界。

這本書會從我們最傷痛的地方開始談起,然後一章接著一章,帶領我們逐步向上超越,超越到我們現在難以想像的自由之境,那樣的自由保證能治療世界本身的裂痕。

為了到達那個自由之境,我們要從一點也不單純的故事開始談起,這些故事的複雜度真實反映出當事人的生命。但是為了避免你翻開本書,卻因為虐待、絕望的駭人故事而打退堂鼓,讓我先再次向你保證,這本書既不是失能和絕望的目錄大全,也不想危言聳聽地談論最卑劣的虐童惡行,新聞報導已經充斥太多那一類的現實消息 了。

的確,這本書裡會有一些令人不忍心的故事──但同時也會有一些輕鬆的故事,並非所有的故事都牽涉到生死存亡、傷害和絕望。有時候讓我們哽咽的只是一個字、 一個手勢、連續一整年沒有變化的罐頭晚餐,或是女孩們得穿去上學的男用雨鞋和衣服(我親愛的姊妹蘿莉和珍,還記得那雙男孩子氣的雨鞋嗎? 我們每每因為那雙雨鞋而受盡了嘲笑)。原本只是小摩擦的尋常糾紛,最後卻演變成刺人的肉中釘,怎麼甩都甩不掉! 雪倫記得,她母親幾乎每天晚上都給她吃綜合冷凍蔬菜。「直到今天,我都無法再吃那個東西。」她大笑著對我說:「你知道的,就是那種切成小丁的胡蘿蔔。」

然而,我衷心希望,從這些日常或是特殊的故事裡面,你能找到持續向前走的動力,完成你自己無可迴避的旅程。許多原因值得你開始走上這條路,包括:讓你的記憶歸於平靜,遺忘你曾經遭遇到的事;打開你堅硬的心,走向自由;善待原本不值得被善待的人,重新修復與某人的 關係。無論你的動機是什麼,你就是那個要付諸行動的人,你不能再等待父親、母親為你去做這件事,你不應該再對他們心存指望而耽擱了時間。


立體書  
《走出受傷的童年:理解父母,在傷心與怨恨中找到自由》
作者:蕾斯莉.里蘭.費爾茲, 吉兒.哈伯德

許多心靈受苦、在人際關係中受挫的人,
並不知道自己內心藏有一個受傷、委屈的孩子。
本書將帶領你看見他、療癒他,
幫助那個受了傷卻從來沒有開口餘地的孩子,說出實情,放他自由。

博客來 http://goo.gl/12Oe2Y 金石堂 http://goo.gl/W7qxSd
誠品 http://goo.gl/4fc6sE 、讀書花園 http://goo.gl/E7BdAA
讀冊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48791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好評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憑什麼  
>>> 放下宗教和說教,用最簡單的方式認識耶穌
 
>>> 耶穌為什麼常常跟壞人混在一起?《耶穌憑什麼》最強老爸篇
為什麼耶穌成天跟壞人混在一起?這是法利賽人、撒都該人都想問耶穌的問題。他們是耶穌時代的宗教領袖,搞不懂為什麼這名自稱是救世主的人,會跟一群「了尾仔囝」混在一起?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耶穌說了三個故事,解釋神會什麼會和壞人混在一起。在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故事中,耶穌說了一位最強老爸和兒子的故事。

小兒子跑去跟他老爸說:「我現在就要我那份財產」,最強老爸出於慈愛與好意,他說:「賣桑,如果你真的想要,我就給你沒有關係。」於是他立刻把遺產給了小兒子。耶穌說小兒子拿了錢就跑得遠遠四處玩,一擲千金,生活奢侈,開派對啊、趴七仔啊,愛怎麼過就怎麼過。最後錢花光了,一毛不剩,豬朋狗友也一個個翻臉不認人。他狀況很慘,口袋空空,不得不找份工作。可是他唯一能找到的工作就是餵豬。他去餵豬的時候,雇主事先跟他說了:「喂!你給我老老實實餵豬,給豬吃的你可不准吃!」他那時可真的慘到爆!餵豬的時候,還真的覺得豬飼料看起來很好吃!

耶穌講到這裡時說,小兒子突然醒悟了:「我溪咧衝啥小!連我爸的傭人吃的都比這個好。」於是他想回家了,但他覺得不能毫無準備就回家,所以他開始想回家時該說什麼。我想他那天光是草稿就準備了好幾遍,畢竟要說得漂亮,才能讓老爸願意可憐他。總之他動身回家了,而且搞不好還走很久。最後,他終於翻過最後一座山丘,看到從小長大的家。耶穌說,這時他老爸也在那裡,最強老爸遠遠就看到他的兒子,顯然他已經等小兒子回家很久很久了。他看到兒子之後,做了件很不尋常的事:最強老爸撩起長袍就跑,手刀奔向他的兒子!

要知道在耶穌那個時代,是男人絕對不跑,因為跑步有失身分。反正,耶穌講故事解釋他為什麼跟壞人混在一起,講到這位最強老爸手刀跑向他兒子時,在場的人一定驚訝到愣住:這個中東老紳士居然跑向他兒子!?他是多激動、多愛他的兒子啊!這個兒子這麼叛逆、不負責任、自私,但他爸爸卻這麼同情他、這麼愛他、這麼慈愛到居然激動得跑向兒子。

耶穌說這個爸爸緊緊擁抱兒子,親他親個沒完。小兒子急著想講:「老爸,我對不起你,我不配當你兒子。」可是最強老爸好像根本沒在聽,回頭就對底下的人說:快給我兒子拿新衣服來!珠寶拿來!戒指拿來!最新的Air Jordan鞋也拿來!咱們烤個大牛排,頂級美酒也拿出來!我們來大肆慶祝一下!因為我迷失的孩子回家了!」

耶穌這個故事實在讓人汗顏。這種兒子怎麼配得上新衣服與戒指,還為他舉辦宴會、給他新鞋哩?弄得像是獎賞他一樣。他有什麼好獎賞的呢?他日子過得一塌糊塗,還大筆揮霍他老爸辛苦賺來的錢,可是他爸爸好像很高興他回家,而且還是非常愛他。

為什麼耶穌成天跟壞人混在一起?這就是神的回答,這就是耶穌的回答。這真的不同凡響。耶穌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他的回答。這則最強老爸故事記在〈路加福音〉第十五章,耶穌想告訴我們的是:「我之所以成天跟罪人在一起,是因為我跟那個老爹一樣,那就是我,我就是這麼愛那些浪費生命、自私自利的人,就是這麼愛那些迷失、心碎的人,我想和他們每一個人重逢,我希望他們都來找我,我也當然歡迎每一個人。我就是愛他們!」

為什麼神聖、公義、完美的神,會願意跟我這種人在一起?會願意和你這種人在一起?這就是唯一的解釋。愛,超乎尋常的愛,我們完全不熟悉的愛,超越時空的愛,不曾出現在人與人之間的愛。這是神聖的愛,是現在給予你的愛,也是現在給予我的愛。

很難理解,我想有時也很難接受。我不知道你的狀況如何,但我可以談談自己。我就是那個亂七八糟的兒子,我浪費了很多時間、資源、精力,自私自利,為所欲為。當我終於領悟:對啊!我們的神、我們的造物主既公義又完美。我想好吧,那我可得好好振作,規規矩矩過日子,棉被好好折,杯子放整齊,這樣才能回到神的懷抱,才能與祂重逢。

祂這麼神聖,我不改變恐怕連接近祂都不可能。可是耶穌,也就是神,卻來告訴我們好消息:神喜歡我們現在的樣子,我們弄得一塌糊塗,可是祂早就補救了我們的錯、我們的罪。這真是……這真是世界上最好的消息──神愛你。

不論你現在人在哪裡,不論你正面對什麼困難,不論你跌得多慘、處境多糟,世上有神,祂完美,祂公義——而祂愛你。祂是愛,祂是恩典,祂愛你。

事實上,祂對你不離不棄。

耶穌憑什麼-立體書封     
《耶穌憑什麼:為什麼認識耶穌就能改變生命?》
Jesus Is_______: Find a New Way to Be Human
作者: 猶達.史密斯

對你來說,耶穌是___?
你填入的答案,將改變你的一生!


博客來
http://goo.gl/sHL6a7 金石堂 http://goo.gl/RDfjp8
誠品 http://goo.gl/eHlqRx 、讀書花園 http://goo.gl/Jt8VdT
讀冊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45354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好評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憑什麼  

>>> 擁抱狂衝而來的恩典吧!百萬鄉民熱烈討論的耶穌



>>> 認識耶穌的驚奇之旅:《耶穌憑什麼》作者 猶達.史密斯 Judah Smith
  我今年三十五歲,在美國西北太平洋岸出生長大,這代表我咖啡喝個沒完,也老是愛抱怨天氣。我結婚了,是三個孩子的老爸,高爾夫球打得還可以,我也是牧師。

  一聽到我是牧師,很多人就扭捏起來,他們會忍著不在我面前罵髒話,但看著他們矜持的樣子,我其實覺得挺好笑的。大家以為牧師不會罵髒話、不會冒出不純潔的想法、不會臭罵小孩、不會看色情讀物、從不喝醉、絕不碰毒品,當然更不可能欺騙妻子或逃漏稅。身為牧師,他一定隨時都在給每個人打分數,一定不苟言笑,一定把性行為視為繁衍後代的必要之惡。

  這些都是對牧師的刻板印象,有些沒錯,另一些很離譜。但它們沒有一個能一語道盡何謂牧師、何謂基督徒,甚至不足以說明何謂好人。

  這幾年來,我走過一段充滿驚奇的旅程,我對自己、對罪惡、對罪人,還有對耶穌的既定想法都因而改變。我很難講清楚這次轉化有多深刻,但我很確定的是:我再也不一樣了。

  基督宗教與罵不罵髒話無關,也與想法純不純潔無關,真的,跟剛剛提到的那些東西完全無關。

  基督宗教與耶穌有關。

◆  關於「耶穌是___」活動

  大約三年以前,我剛接任主任牧師沒多久,我找了教會裡的媒體同工一起開會,希望能在這座城市舉辦一個活動,目的是讓西雅圖人想起耶穌。

  我無意推銷我們的教會,也不打算宣傳某個教條,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能讓大家多想想耶穌。

  那次會議決定要辦一個「耶穌是___」的活動。我們的宣傳包括搭看板、買公車廣告、發臉書動態、在車上黏小磁鐵(千萬不能用貼紙,因為每輛車都是車主的心肝寶貝),我們還架了一個網站: jesus-is.org,讓大家可以自己去填上空格。我們也辦了幾百場名為「耶穌是___計劃」的小活動,鼓勵教會裡的人走向社會,打掃公園、當學校或社區志工等等。

  這個活動的目的,只是想讓大家停下來多想想耶穌。我們覺得冷漠是最大的敵人,如果能讓大家想想耶穌,耶穌一定能讓他們更認識自己。

  結果反應非常熱烈,我們的網頁瀏覽人次超過一百五十萬,填下空格的也有七萬五千人。不但其他教會網站報導這個活動,連無神論網站、色情網站都提到這次活動,我們的網站甚至還被駭客攻擊好幾次。

  耶穌果然很能吸引大家注意。

  大家在空格裡填的答案令人驚豔。只要稍微瀏覽一下,就能大致了解我們社會對耶穌的看法。當然,很多答案是肯定耶穌的,有些顯然是搞笑,有些讓人百思不得其解,而褻瀆、謾罵的反耶穌答案也有不少。

  活動進行幾個月後,我們領悟到了一件事:「耶穌是___」不應只是活動或宣傳而已──它是我們教會的使命。

  現在,我們教會大廳的大黑板上寫著「我們的使命:向您介紹耶穌是誰」,在這標題底下,則是好幾百個手寫的答案,我們教會裡的弟兄姊妹,每個禮拜都在上面寫下耶穌對自己的意義。

  我覺得這就是我生命中最好的使命。我以後也許還會寫書,但應該都不會比現在這本重要。我也許無法很深刻地回答「耶穌是誰?」這個問題,但追尋他無邊無際的愛,已經成了我的痴迷、熱情與喜悅。

  我祈禱你能一邊讀這本書,一邊慢慢發現耶穌真正的樣子。當你認識他時,一定難以抵擋他的魅力。

耶穌憑什麼-立體書封     
《耶穌憑什麼:為什麼認識耶穌就能改變生命?》
Jesus Is_______: Find a New Way to Be Human
作者: 猶達.史密斯

對你來說,耶穌是___?
你填入的答案,將改變你的一生!


博客來
http://goo.gl/sHL6a7 金石堂 http://goo.gl/RDfjp8
誠品 http://goo.gl/eHlqRx 、讀書花園 http://goo.gl/Jt8VdT
讀冊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45354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好評熱賣中 ===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