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推薦

出死入生,喜樂躍龍門/趙可式

 

最後的44堂奇蹟課  第38個故事:生活在愛中的海娜臨終時,摯愛的丈夫、小女兒、及三個妹妹窩在她的床邊,邊禱告,邊鼓勵她說:「上天堂去吧!海娜,放心,去就是了!」海娜回答說:「好啦,好啦,我去了,別催了!」說完,她便平靜地離開人世了!

您見過上述的情境嗎?死別是人生中的「最慟」,最自然地就是悲傷痛哭,或強忍飲泣,心碎情裂。上述情境是幽默小說嗎?不然!這本小書述說了44個真實的故事,皆是活生生地發生在生命之中,雖然是美國的背景及一些外國人的名字,但生命是相通的,「瑪莉安」可以變成「阿珠」,「布萊恩」可以變成我們的「阿輝」,這44個案例可以超越時空,給現時現地的我們許多攸關生命的重要啟示。

作者荷莉絲女士是位有三十多年照護臨終病人經驗的資深安寧療護護理師,祖籍愛爾蘭,具深厚天主教信仰的美國人。她在本書中除了描述多位病人臨終的情況之外,更加入了自己的父親、母親、公公、婆婆及丈夫的姑姑等多位親人的生命故事。從這些真實的案例中,發現與我多年的臨床經驗完全契合之下列三點生命真理:

 

一, 深度的信仰能打破「死亡恐懼」的迷思:

近三十年來中外皆有許多以「死亡恐懼」為主題的研究報告或著作,我卻認為這個名詞是極為不妥的迷思。「死亡」一定不是件好事,若有一位臨終病人告訴您:「我對死亡一點也不害怕!」您是否相信呢?世上有多少人對死亡毫不恐懼呢?問題是恐懼的內容為何?一般人對死亡的恐懼原因有:害怕臨終時的痛苦;死亡時自己的形貌是否安祥尊嚴;害怕殘留的遺憾與悔恨;對所愛的不捨;未了的心願;未解的恩怨情仇;及對死後世界的未知等。有一位年近70的獨居老人告訴我:「我對死亡毫無所懼,只有一點,我獨居1人,子女各忙各的家庭與工作,偶而才來通電話。若我那天死在屋子裏,家人發現時可能已經腐爛了。而且我房間反鎖,要打進來也不容易,我最害怕的就是這點。」

從他的描述,可以知道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大致可以從「6W」角度來探討:

◆Why:害怕死亡的原因,是久病纏綿病榻呢?還是意外突然死亡?

◆When:死亡在那年那月那天來臨,誰知道呢?

◆Where:死亡的地點是安穩的自家床上?醫院中?還是發生車禍在馬路上或飛機上?死後又會到那裏去呢?

◆How:死亡時的各種情境如何?

◆What:死亡時自己的身體、心理、靈性到底會發生什麼變化?

◆Who:臨終及死亡時,誰會在我身邊?他們在做些什麼?

就因為無人能預知並掌握此「6W」,才會產生「死亡恐懼與焦慮」。但是若人有深度的信仰,在活著時信靠上帝,時時祈禱,事事感恩,常常喜樂,與上帝連結,那麼他就會堅決相信上帝會在最恰當的時間,用最好的方式,接他回天家,與主永遠同在。在世時,若能日日生活在神身邊,他就會有足夠的安全感,「死亡」如同「老友」,在它面前輕鬆自在,自然地打破了「死亡恐懼」的迷思了。堅定的信仰就能活出耶穌基督所說的:「你們不要為了明天憂慮…你們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和它的義德,其他的一切自會加給你們。」(瑪631-34)。在世的日子敬天愛人,活得有意義,至於死亡,就信賴地托付給上帝了!

「死亡恐懼」是一個「集合名詞」,對不同的人各有其獨特的意涵,重要的是,每人要在有生之日規劃好自己的生死大事,儲備足夠且恰當的資糧,以使因應這個生命中最重要的時日。深度的宗教信仰使人全然信賴上帝,在所有的「未知」之中,將自己的生命交託給上主的愛。本書中的44個生命案例,打破了「死亡恐懼」的迷思,每一位主角是如此安祥、被愛圍繞、甚至迫不及待地迎接死亡,因為他們在臨終與死亡的過程中,是緊密地與上主同行。例如作者最後一個故事「我的媽媽」中,老太太在病情惡化時,不斷地問作者女兒:「上帝什麼時候要帶我上天堂?我只想坐在主耶穌的腳前,和主在一起,對此生我已經不再眷戀,天堂的門在哪兒?我可以現在就去嗎?」恐懼是因為缺乏安全感,當人在活著時與創造自己的生命主宰親密結合,而且完全相信通過死亡,就可以歸回天父懷抱,與最愛的主耶穌永遠同在時,就有了全然的安全感,又何懼之有呢?在我所照顧的臨終病人中,類似書中的案例頗多,有次我直接問一位五十六歲卵巢癌末期的天主教信仰女士:「妳怕不怕死?」她一秒鐘也不考慮地回答:「不怕!我要「回家」見最愛我的「爸爸」了,為什麼會害怕?」另一位六十四歲基督教大學教授,在癌症末期時告訴我:「我渴望一睡不醒,因為當我再度睜開眼睛時,會發現自己躺在天父愛的懷抱中。」至於「是否害怕獨自一個人死在屋中未被發現?」則「身體是個臭皮囊,管它的!我已經與主耶穌在一起,就心滿意足了!」

所以,深度的信仰使人具有充分的安全感,足以打破「死亡恐懼」的迷思!

 

二、 善生、善終、善別的生命真理:

本書中的44個案例在在說明了一個人要「善終」,就必須先「善生」;而病人若能「善終」,愛他的親人才得以「善別」。作者在第一個故事「我的父親」中描述:「他一生熱愛生命,離開的時候我們雖然覺得難過,卻也覺得是個溫和自然的過程。那是因為他長時期與神同在,點點滴滴受了神的恩典滋養才會有的境地。」這個真實故事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三善」的境界。 

三、 人人需要「四道人生」:道愛、道謝、道歉、道別

在安寧療護的領域中,我們醫療團隊時常幫助病人與其親友在適當的時機,互相表達「四道人生」。本書也點出其重要性,甚至連三歲小兒也需要,例如在「布萊恩」的故事中,三歲的小布萊恩常常坐在母親腿上,雙手緊緊摟住母親,一遍遍地說著:「跟妳說啊,我好愛好愛妳!」也因為表達了這份愛,年輕的父母在喪失了獨子之後,才能從哀慟中走出來。西方歐美文化對表達「愛」毫不吝惜,但在中華文化中,除了在戀愛中的情侶及孩子還幼小時,會自然表達「愛」之外,其他的關係很難講出口「愛」字,總覺得肉麻不自然。有一對結婚52年的老夫妻,妻子在過世前,應護理人員的鼓勵,向老伴表達了「我很愛你,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老伴泣不成聲地回應:「我一直以為妳對我是責任,但心理上並不在乎我,今天才知道妳是愛我的!」也因此有了力量去走晚年喪偶的孤獨哀傷路。

「四道人生」的順序每人不同,在「我的公公」故事中,作者的公公最先做的是與親友「道別」;「梅雷迪斯」則是將與前夫的互相寬恕原諒作為最重要任務;而「道謝」與「道愛」也需視時機而表達。只是在華人的文化中,最親的家人之間,最難表達的是「道歉」,於是病人帶著心靈的創傷逝去,親人也帶著傷痕過日子,問題永無解決。安寧療護團隊受過特殊教育訓練,就需把握契機,造就「四道人生」的表達,才能使生死兩無憾! 

本書除了上述三項「通則」之外,是在台灣少見的臨終病人「靈性照顧」的好書,尤其針對基督信仰者,包括天主教與基督教,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分享。我個人認為應作為神學院的教材,以及神父、修女、牧師、執事等神職人員的牧靈參考書。當人與神親密連結,就會如同「傑恩」的故事般,「在體驗自己被愛、被接納、被救贖之後,安然離去!」死亡啊!你的芒刺在那裏?為有深度信仰的人而言,死亡絕不等同於失望或絕望,因為出了死亡,就是永遠的生命,因而能帶著永恆的希望,喜樂躍龍門!

 

(本文作者為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台灣安寧療護推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