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發明之後,對人類的影響越來越深遠,隨著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穿戴型裝置相繼問世後,由機器引入的互聯網將從桌上、背包、雙手、身體—最終將有若干互聯網電子裝置植入人類身體內;從某個角度觀之,人類也將變成機器人。
人工智慧、機器人對就業市場的影響,已逐漸湧現;例如,諸多金融業務已開放客戶在網路上操作,包括轉帳、定存、買賣股票等,導致金融產業櫃檯人員逐年遞減。可確定的是,被網路、機器人取代的工作機會,人類再也無法奪回。
那麼,哪些工作容易被人工智慧、機器人所取代呢? 舉凡常規化、系統化與邏輯化等線性思考的工作,其業務都可被數位化,將一一被網路、機器人攻佔;例如技術員、會計師、行政人員、程式設計師等,皆前景堪憂。
別以為軟體程式一定由人設計,越來越多軟體程式由軟體程式寫出。也別以為後資訊時代到來後,僅有中、低階職缺或藍領工作才會遭人工智慧、機器人威脅;當今期貨交易、媒合,早已交由軟體程式執行,其速度與效率,無人可望其項背。
相對的,難以常規化、系統化、邏輯化的工作—採用非線性思考—必須不斷創新、發明或持續與人互動,包括各領域的設計師、心理諮商師、人文藝術工作者,與管理人的中、高階主管職等,不懂創新、不諳情感的機器人尚不具威脅。因人類情感複雜多變,此類工作業務難以數位化,未來最值得投入。
也就是說,在後資訊時代,若想不被機器人取代,就不能完全倚賴左腦思考,而應學會左、右腦交替思考。因為左腦是知識腦,多為線性、收斂式思考,習慣順應趨勢、安於現狀、專注當下,較為理性、冷靜;這正是機器人運作的模式,縱使最聰明的人類,思考速度亦遠不及機器人。
但右腦則是創新腦,採非線性、離散式思考,注重想像、直覺,且充滿熱情,願意脫離現狀、逆趨勢而行;當下最先進的機器人依然無法創新,更不知熱情為何物。在後資訊時代,人類應發揮人類特有的靈性,截長補短、爭取無法取代的優勢。
如何成為變局中的贏家
機器人時代到來,已是不可逆的時代趨勢;絕大部分的勞力工作與使用左腦的工作,都將逐漸為機器人所取代。只是,不必過度杞人憂天,雖然有大量的工作機會消失,卻會湧現許多新的工作機會;這些工作機會皆仰賴右腦的創新、創意,在可見的未來尚不受機器人狂潮影響,最值得青年世代投身。
其實,機器搶奪人類工作機會,並非自今日起。在一八○○年時,美國總人口約有六成務農,但隨著各種機具的發明,到了二十一世紀,從農人口已不到百分之七,且仍逐年遞減;世界各國的農業發展史,莫不如此。
唯有強化右腦思考,並練就獨立思考的本事,才不會被機器人所取代。近年來,微軟、Google 等美國科技巨擘的執行長,皆由印度裔美國人出任;而在美國科技業,出任高階經理人的印度裔美國人明顯多於華裔美國人,關鍵便在於前者更懂得獨立思考。
曾有印度裔科技業高階主管告訴我,印度考試並無是非題、選擇題,只有申論題;因為毫無碰運氣的機會,學生讀書務求追根究柢,更得博覽群書、認真思考、勤練文筆,方有機會出類拔萃。於是,在競爭激烈的科技業,印度裔員工不僅較具創意,較懂得隨機應變(XQ),相對成長於填鴨教育體系的華裔同儕,更易獲得拔擢。
人類與機器人的差異,除了創新、熱情,還有信念、同理心;一般認為,女性的同理心普遍高於男性。同樣在美國,越來越多企業啟用女性執行長,如IBM、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等,證明其越來越重視同理心;若將同理心運用於企業經營,將可準確預知客戶的需求,並適時提供協助,其競爭力自當超越對手。
因此,面對機器人浪潮來襲,也應強化信念、同理心,努力練習管理情緒、控制心念,更有助於衝破職場逆境,才能成為職場變局中的贏家。
【2016年 1月 23日‧對談講座】
下午14:00,孔毅將在台灣金融研訓院,以「成為變局中的贏家」為題,和政大講座教授司徒達賢、交大校長張懋中、中研院院士林本堅、奧美集團董事長白崇亮舉行對談,進一步闡述他對變局的看法。報名加贈電子書,請上台灣大哥大 mybook 網站:http://goo.gl/ydgrMQ
《贏在扭轉力》
作者:孔毅
在十倍速的變局時代身陷逆境時,不能回到起點、也來不及重整競爭力,
扭轉五力──眼力、魅力、動力、魄力、德力,讓你突破現況,逆勢上揚。
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司徒達賢、奧美集團董事長 白崇亮
中央研究院院士 林本堅、國立交通大學校長 張懋中 ──熱烈推薦
== 全省實體書局、網路書店熱賣中 ==
博客來 http://goo.gl/kfGQ5I 、誠品 http://goo.gl/uFkiGP
金石堂 http://goo.gl/i8vUNs 、書虫 http://goo.gl/klKBAm
讀冊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4100016011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