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封事情是發生在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那一晚,台北,特別不平靜。

「轟──」一聲,位於撫順街的神話世界KTV,突然竄出了熊熊大火。倉皇的尖叫聲四起,前一刻還沉浸在歌舞中的男男女女,這時全都爭相逃命。無奈,火勢延燒得又急又快,濃濃黑煙不只直衝天際,更像是兇惡的死神般,迅速遍及空間裡的各角落無情索命,這場大火造成十六個人死亡。縱火的人,是一九九七年被槍決的湯銘雄。

余龍就是逃到樓梯間的時候,被嗆死的。

打電話通知我的是二嫂。剛聽到這個消息時,我整個人好像失了神一樣,完全意會不過來,當下也沒有哭,但手腳就是不聽使喚地一直抖、一直抖,心想,「真的是余龍嗎?真的是他嗎?還是我在作夢呢?」換好衣服之後,我趕緊打電話給媽媽,請她陪我一起到醫院去。

凌晨六點多抵達陽明醫院時,我看到的第一幕是,余家人全圍著余龍,婆婆哭得肝腸寸斷,大兒子彥樟也跪在那裡哭。當時彥鋒五歲、彥廷兩歲多,年紀都還小,完全不知道發生什麼事,還天真地到處跑來跑去。

余龍因為是被嗆死的,除了臉黑黑的,身體並沒有任何燒傷的痕跡。當我走到他身邊,端詳著他深邃的五官,我不禁問自己,「紀寶如,妳不是曾經為了這個男人,什麼名啊利啊,甚至是親情都不要嗎?為什麼這個你如此深愛過的男人,現在卻變得好陌生?還冷冰冰地躺在那裡?」

對啊!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終於,激動的情緒再也壓抑不住,我開始抱著余龍一直哭。

「是妳害死我兒子!是妳害死我兒子!」突然,耳邊傳來婆婆嚴厲的指控。

當下,我還無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婆婆又接著說,「就是叫妳回來妳不回來,他才會去喝悶酒,都是妳害死我的兒子……」

我愣住了。看著滿頭白髮,整個人既憤怒又無助的婆婆,我心想,她辛苦養了四十年的兒子,無緣無故被大火嗆死,心中的怨恨可想而知。

沒錯!是我害死了余龍!

繼阿公過世之後,這是第二次我又成了「殺人兇手」。一如紀家人先前對我的指控,婆婆的含淚控訴,像是最高法院三審定讞,沒有任何上訴的機會,我只能扛下這條新增的殺人罪,繼續服刑。

 

身心飽受折磨,幾度自殘尋死

 

別人判我無期徒刑,我卻選擇,判自己死刑。

余龍過世之後,有時候我會問最小的兒子彥廷說,「對於爸爸,你還記得多少?」彥廷總是童言童語地回答說,「只要躺在棺材裡面的都是我爸爸。」

每當看到三個孩子流露出對父愛的渴慕,我心裡的愧疚感就會加深,經常不斷自責說,「若是當初我沒有選擇離開,余龍就不會這樣了。」

內心的懊悔自責已經夠讓人窒息了,夜闌人靜,婆婆說的「是妳害死我兒子!」那句話,還不斷在腦海縈繞,讓我不知道該拿自己如何是好。

「那就喝酒,用酒精麻醉自己吧!」我想。

當時,為了撫養三個孩子,我跑到酒店去上班。雖然掛的是公關副總頭銜,但實際上就是要負責幫客人安排小姐來坐檯。頂著紀寶如的光環到處招呼客人,即使未必得陪客人喝酒,我自己卻一杯接著一杯,而且還專門挑最大杯的來喝。

人說,藉酒裝瘋,還真有那麼一點道理。當時大兒子彥樟和二兒子彥鋒都住在公婆家,小兒子彥廷也和我爸媽住在一起,偶爾趁著假日才會來租屋處找我。但每次看到我這個媽,不是喝醉酒,就是在發酒瘋。甚至我還會打孩子出氣,痛罵他們說,「若不是因為你們,我也不用這麼辛苦跑去酒店上班,早就可以死了,一了百了,就是你們拖累我的……」

剛從余家搬出來,和爸媽住在一起的那幾個月,我也是喝了酒之後,就把所有的家人都數落一頓。

我痛恨每一個人,覺得大家都對不起我,但事實上,我最恨的人是紀寶如。曾經有好幾次,我隔天醒來,發現自己躺在一片血泊中,因為前一天晚上,我拿著刀子試圖割腕自殺。還有一次,我想放瓦斯自殺,不小心引發火災,還驚動了消防車來救火。

當一個人尋死的決心越來越強,擋也擋不住。為了搜集安眠藥,但又怕被人家認出來,我還曾經頭戴假髮、臉戴口罩,掛著一副大墨鏡,跑到一家一家的藥局去買藥。累積到一個量之後,就一口氣吞了,結果,還是被救活。

如今想到真的覺得很可悲,當時都已經傷成那樣,我還是兩、三天就往酒店跑,喝得爛醉如泥。這種醉生夢死的生活,前前後後過了長達十二年。

其他家人很少過問我的情況,只有媽媽,很久才會打一次電話給我,關心一下近況。如今回想起來,我也不知道那段時間是怎麼撐過來的,只記得,我幾乎是天天醉,然後三天兩頭就鬧自殺。雖然有好幾次,自殺後,都幸運被救活。但躺在病床上的我,早已經和一個死去的人沒什麼兩樣。

人是活的。心,卻是死的。

  

 

在絕望的盡頭,看見希望

 

「我恨紀寶如!」恨到巴不得讓她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在酒店工作時,喝醉酒,只要看哪個客人不順眼,管對方是何等神聖,拿起酒我就直接朝對方的臉上潑過去,把客人都得罪光了。曾經有一次,我又潑客人酒,客人吞不下那口氣,直接拿起一隻玻璃杯就砸向我的臉。銳利的玻璃刮傷了我的整張臉,眼睛還差一點被刺瞎。緊急送醫之後,包括眉毛、鼻子在內,一共縫了一百多針,傷疤至今都還清楚可見。

表面上,我什麼都不怕,然而,半夜回到家關起房門,我卻又常哭到歇斯底里,聲音大到足以驚動街頭巷尾。那種對生命徹底絕望的感覺,就像瞬間跌落到萬丈深淵一般,所有的不安、焦慮、恐懼、怨恨……,這時全都化身為手持長矛的鬼差,交互凌遲著我那攤倒在地、奄奄一息的靈魂,時不時還會發出得意的訕笑。

真正的地獄,也不過如此吧?

正當我閉上眼睛,準備受死的那一刻。突然,一道強烈的曙光落下,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時間,是在二○○四年的某一天。

我還在酒店上班的時候,同時也和藝人好友狄鶯投資了一家SPA。原本想靠著投資來轉行,以便盡早脫離八大行業,沒想到,SPA一開始投資就兩、三百萬,每個月還虧個幾十萬。

SPA沒賺錢就算了,還得拿我在酒店賺的錢去填虧損的洞。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多方打聽之下,知道喜悅集團的董事長黃馬琍(人稱Mary姐),她旗下的SPA館都經營得有聲有色,因此被外界冠上了「SPA女王」的稱號。

當時透過喜悅集團副董事長楊智茵(現為合一教會傳道人,人稱Linda姐)的引薦,我和狄鶯來到了位於忠孝東路四段和敦化南路口的集團總部。

第一次見到Mary姐時,就覺得她是一個生意人,但是很親切,當我們在大談希望把店頂出去的時候,Mary姐突然開口對我和狄鶯說:「我覺得妳們很不快樂。來!我先為妳們兩個做祝福禱告。」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和狄鶯都傻了,心想,這個人是不是信主信得太迷了?怎麼才第一次見面就要幫我們祝福禱告呢?

「Mary姐,謝謝妳的好意,但真的不用了……」我和狄鶯百般推辭,尤其是我,「Mary姐妳也知道,余家都是拜拜的,我們紀家也是,所以真的不太適合,妳的好意我們心領了。」

但在Mary姐堅持要為我和狄鶯祝福下,最後我們還是答應了。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也就是在此時開始發生……

三人座的沙發椅上,我的身旁一邊是狄鶯,另一邊是Mary姐,Linda姐則是坐在我的正前方。

這是生平第一次,有人主動開口為我禱告。當Mary姐叫我們手牽著手,閉上眼睛時,我開始聽到一個初次認識的朋友,真心誠意地的祝福禱告聲。雖然在當時,我不知道Mary姐的禱告內容是什麼?但眼淚卻嘩啦嘩啦地掉下來,我一直哭、一直哭,覺得心好熱、好熱,彷彿有一股烈火在燃燒。更讓我無法理解的是,當時還感覺有一雙溫暖的雙手擁抱著我,頓時讓我感覺好溫暖、好溫暖,心中湧起一份這輩子從來沒有過的寧靜和平安。這份擁抱就像一位慈祥的爸爸,將女兒緊緊摟在懷裡一般,我那打從出生就一直缺乏的父愛,在那一刻全得到了滿足。

約莫幾分鐘的時間,我完全沉浸在這樣子的擁抱裡。到底是誰在抱我呢?我睜開眼睛,瞄了一下週遭,發現其他三個人都還是好好坐在位置上,彼此的手也還牽著。

那是誰?是誰的一雙手緊緊抱住我呢?

老實說,我完全記不起Mary姐當時的禱告內容是什麼,印象中,大概就是一些聖經中的經文和話語,像是請神為我們在曠野開道路之類的話。照理,對於非基督徒來說,既然聽不懂也記不得聖經中的話語,自然就不會在內心產生什麼共鳴,怎麼還會哭到不行呢?還有,回到先前曾提過的那個問題:到底是誰用一雙厚實的臂膀擁抱我,讓我沉浸在溫暖的父愛中呢?

禱告結束後,我都還來不及向Mary姐提出上述的疑問,她就了然於心,直接開口告訴我答案。

「上帝很愛妳!」Mary姐溫柔地拍拍我的肩,接著說,「這個星期日到我們的教會來吧!」

直到今天,我都還清楚記得Mary姐當時說的第一句話:「上帝很愛妳!」這句話彷彿一帖特效藥,改變了我下半輩子的人生。

在Mary姐為我祝福禱告後的三個月,二○○四年三月二十七日,我受洗成為了基督徒。

那一年,我四十二歲。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她,大起大落,人生比戲劇更戲劇化,被命運摧殘得體無完膚。

看似無止盡的折磨,讓她自暴自棄,甚至數次自殺……

她,是如何揮別陰霾、勇敢重生,

把殘破的生命,轉化為璀璨的寶石,

把對自己的恨,轉化為對大家的愛?

紀寶如從絕望到重生的生命故事 

正封  

【感動好評】

寶如的生命大大翻轉,以前凡事困頓不順、沒有盼望,到如今全心投身公益造福人群。一百四十九公分的身高看不見那份偉大,但是用屬靈的眼睛,我們看到的卻是一位巨人,大手伸出呵護照顧上千的老人與小孩。──朱奔野,合一教會主任牧師

每個人都有年輕不懂事的時候,透過這本書,我也看到寶如對於自我生命的檢視和反省,並從中找到更積極向上的力量,真的很棒!──余天,前立法委員

寶如目前在做的事情,以及過往她面對苦難的態度,都相當令人佩服。希望藉由本書的出版,能夠喚起更多社會大眾一起關懷弱勢,勇敢面對自己的生命!──李行,知名導演

每一個女人都應該讀一讀紀寶如的故事。所有女人一生中最怕碰到的事,寶如每件都遇上了。──范可欽,知名廣告人

親愛的朋友,也許你曾經是寶如的忠實粉絲,也或許你並不認識她。但是你看到了這樣的一位女子,她的生命改變如此之大,一直到現在,她依舊持續蒙福,這是多棒的一件事啊!──孫越,終身義工

從一位閃閃發亮的童星,到後來變成公益的推動者,走的路線像孫越叔叔一樣,心中只有別人的福祉,少有看到自己的付出和損失。這些都是受基督十字架的精神感召,才能在這多變的世代中,仍然堅強地在為別人而活!──黃明鎮,更生團契總幹事暨牧師

神在寶如身上動了很大的工,讓她的生命大大翻轉。現在的寶如,生命難免還是會遇到難處,但因為有神同在,讓她總是充滿盼望。相信未來的她,在神的持續帶領下,一定會散播出更多的愛和恩典。──黃馬琍,喜悅集團董事長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從小渴求溫暖的孩子終於尋得生命歸屬的故事;也是一位女性歷經了離家嫁夫、生兒殘疾、意外喪夫的心碎與悲苦後,勇敢站起的故事;更是一個被殘酷命運傷害得遍體鱗傷的迷途之人終於獲得新生,將苦痛轉化為人生動力的感人見證。

人家說「戲如人生」,寶如卻是「人生如戲」。命運坎坷的她,從小就沒得過雙親的疼愛,五歲時阿嬤發現她的演戲天份,踏入演藝圈後,她很快成為家喻戶曉的天才小童星,然而她也因此失去了求學的機會,以及一般小孩能擁有的快樂童年。十八歲時,與余龍相識相愛,並為愛情退出演藝圈,嫁入余家。本以為從此就能獲得幸福,沒想到殘酷的打擊卻接連不斷:最愛的爺爺離世;辛苦產下的大兒子罹患罕見的「先天性腹裂症」;當家裡面臨經濟危機時,深愛的丈夫外遇;離婚三個月後余龍卻不幸葬身神話KTV大火,她再也等不到與丈夫和好的機會!

公婆的不諒解、對余龍之死的罪惡感,以及獨力撫養三個孩子的辛苦與掙扎,寶如的人生就此陷入十二年的黑暗期。她酗酒、自殺無數次,加上大兒子躁鬱症發作,她身心俱疲,不知道人生有什麼意義,她恨殘酷的命運,更恨造成這一切的自己!

所幸,在絕望的盡頭,她遇見了改變一生的貴人——上帝。一次因緣際會經歷了天父「愛的擁抱」,寶如找到信仰,並在信仰中漸漸改變。從被愛到有能力愛別人,終於發現自己心中的恨已經被滿滿的愛取代。至此,她肩上的重擔終於卸了下來,她的生命以另一種全新的面貌開始。

「寶如為什麼願意分享自己的痛苦和不堪?」因為她希望藉由自己的生命經歷與領悟,可以激勵到那些與她同樣遭逢各種人生逆境的人。她的生命轉變證明「無論再怎麼不堪的人生,只要有一顆願意的心,一定有機會邁向重生,活出人生真正的使命和價值」。

【作者簡介】

紀寶如

知名童星藝人,五歲開始演戲,之後迅速走紅,六○年代紅遍全國及東南亞,獲得廣大觀眾的支持與喜愛。

十八歲時為了愛情急流勇退,在聲勢如日中天時退出演藝圈。她的人生波折不斷,歷經了離家嫁夫、生兒殘疾、意外喪夫、事業失敗、酗酒自殘等重創,數度陷入絕望之境,直到認識了上帝,眼前才終於看見一線曙光。藉由信仰的力量,她跨越了種種傷痛與低潮,重獲新生。

現為「台灣優質生命協會」秘書長,秉持著「讓愛發光,讓生命亮起來」的信念,與協會的志工們一同關懷照顧貧病老人、身心障礙兒童、受刑人……等社會弱勢族群。協會也希望能藉此拋磚引玉,提供人們關懷行善的管道,讓更多人願意伸出雙手,將人類與生俱來的愛,傳遞到社會的每個角落。

 

魏棻卿/撰述

心靈勵志作家。出生於台南佳里,畢業於文化大傳系、北醫公衛所。二○○一年成為記者,曾經任職於遠見雜誌、東森、民視、三立等媒體,榮獲多座新聞獎項。現正就讀於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亦經常參加心靈成長課程。

從小就堅信,人因夢想而偉大。熱愛寫作、閱讀和流浪,致力以「單純、自由、愛」活出生命精彩,讓自己的存在成為世界的祝福。著有《人生沒有如果,這才是人生》等書。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專文推薦

出死入生,喜樂躍龍門/趙可式

 

最後的44堂奇蹟課  第38個故事:生活在愛中的海娜臨終時,摯愛的丈夫、小女兒、及三個妹妹窩在她的床邊,邊禱告,邊鼓勵她說:「上天堂去吧!海娜,放心,去就是了!」海娜回答說:「好啦,好啦,我去了,別催了!」說完,她便平靜地離開人世了!

您見過上述的情境嗎?死別是人生中的「最慟」,最自然地就是悲傷痛哭,或強忍飲泣,心碎情裂。上述情境是幽默小說嗎?不然!這本小書述說了44個真實的故事,皆是活生生地發生在生命之中,雖然是美國的背景及一些外國人的名字,但生命是相通的,「瑪莉安」可以變成「阿珠」,「布萊恩」可以變成我們的「阿輝」,這44個案例可以超越時空,給現時現地的我們許多攸關生命的重要啟示。

作者荷莉絲女士是位有三十多年照護臨終病人經驗的資深安寧療護護理師,祖籍愛爾蘭,具深厚天主教信仰的美國人。她在本書中除了描述多位病人臨終的情況之外,更加入了自己的父親、母親、公公、婆婆及丈夫的姑姑等多位親人的生命故事。從這些真實的案例中,發現與我多年的臨床經驗完全契合之下列三點生命真理:

 

一, 深度的信仰能打破「死亡恐懼」的迷思:

近三十年來中外皆有許多以「死亡恐懼」為主題的研究報告或著作,我卻認為這個名詞是極為不妥的迷思。「死亡」一定不是件好事,若有一位臨終病人告訴您:「我對死亡一點也不害怕!」您是否相信呢?世上有多少人對死亡毫不恐懼呢?問題是恐懼的內容為何?一般人對死亡的恐懼原因有:害怕臨終時的痛苦;死亡時自己的形貌是否安祥尊嚴;害怕殘留的遺憾與悔恨;對所愛的不捨;未了的心願;未解的恩怨情仇;及對死後世界的未知等。有一位年近70的獨居老人告訴我:「我對死亡毫無所懼,只有一點,我獨居1人,子女各忙各的家庭與工作,偶而才來通電話。若我那天死在屋子裏,家人發現時可能已經腐爛了。而且我房間反鎖,要打進來也不容易,我最害怕的就是這點。」

從他的描述,可以知道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大致可以從「6W」角度來探討:

◆Why:害怕死亡的原因,是久病纏綿病榻呢?還是意外突然死亡?

◆When:死亡在那年那月那天來臨,誰知道呢?

◆Where:死亡的地點是安穩的自家床上?醫院中?還是發生車禍在馬路上或飛機上?死後又會到那裏去呢?

◆How:死亡時的各種情境如何?

◆What:死亡時自己的身體、心理、靈性到底會發生什麼變化?

◆Who:臨終及死亡時,誰會在我身邊?他們在做些什麼?

就因為無人能預知並掌握此「6W」,才會產生「死亡恐懼與焦慮」。但是若人有深度的信仰,在活著時信靠上帝,時時祈禱,事事感恩,常常喜樂,與上帝連結,那麼他就會堅決相信上帝會在最恰當的時間,用最好的方式,接他回天家,與主永遠同在。在世時,若能日日生活在神身邊,他就會有足夠的安全感,「死亡」如同「老友」,在它面前輕鬆自在,自然地打破了「死亡恐懼」的迷思了。堅定的信仰就能活出耶穌基督所說的:「你們不要為了明天憂慮…你們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和它的義德,其他的一切自會加給你們。」(瑪631-34)。在世的日子敬天愛人,活得有意義,至於死亡,就信賴地托付給上帝了!

「死亡恐懼」是一個「集合名詞」,對不同的人各有其獨特的意涵,重要的是,每人要在有生之日規劃好自己的生死大事,儲備足夠且恰當的資糧,以使因應這個生命中最重要的時日。深度的宗教信仰使人全然信賴上帝,在所有的「未知」之中,將自己的生命交託給上主的愛。本書中的44個生命案例,打破了「死亡恐懼」的迷思,每一位主角是如此安祥、被愛圍繞、甚至迫不及待地迎接死亡,因為他們在臨終與死亡的過程中,是緊密地與上主同行。例如作者最後一個故事「我的媽媽」中,老太太在病情惡化時,不斷地問作者女兒:「上帝什麼時候要帶我上天堂?我只想坐在主耶穌的腳前,和主在一起,對此生我已經不再眷戀,天堂的門在哪兒?我可以現在就去嗎?」恐懼是因為缺乏安全感,當人在活著時與創造自己的生命主宰親密結合,而且完全相信通過死亡,就可以歸回天父懷抱,與最愛的主耶穌永遠同在時,就有了全然的安全感,又何懼之有呢?在我所照顧的臨終病人中,類似書中的案例頗多,有次我直接問一位五十六歲卵巢癌末期的天主教信仰女士:「妳怕不怕死?」她一秒鐘也不考慮地回答:「不怕!我要「回家」見最愛我的「爸爸」了,為什麼會害怕?」另一位六十四歲基督教大學教授,在癌症末期時告訴我:「我渴望一睡不醒,因為當我再度睜開眼睛時,會發現自己躺在天父愛的懷抱中。」至於「是否害怕獨自一個人死在屋中未被發現?」則「身體是個臭皮囊,管它的!我已經與主耶穌在一起,就心滿意足了!」

所以,深度的信仰使人具有充分的安全感,足以打破「死亡恐懼」的迷思!

 

二、 善生、善終、善別的生命真理:

本書中的44個案例在在說明了一個人要「善終」,就必須先「善生」;而病人若能「善終」,愛他的親人才得以「善別」。作者在第一個故事「我的父親」中描述:「他一生熱愛生命,離開的時候我們雖然覺得難過,卻也覺得是個溫和自然的過程。那是因為他長時期與神同在,點點滴滴受了神的恩典滋養才會有的境地。」這個真實故事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三善」的境界。 

三、 人人需要「四道人生」:道愛、道謝、道歉、道別

在安寧療護的領域中,我們醫療團隊時常幫助病人與其親友在適當的時機,互相表達「四道人生」。本書也點出其重要性,甚至連三歲小兒也需要,例如在「布萊恩」的故事中,三歲的小布萊恩常常坐在母親腿上,雙手緊緊摟住母親,一遍遍地說著:「跟妳說啊,我好愛好愛妳!」也因為表達了這份愛,年輕的父母在喪失了獨子之後,才能從哀慟中走出來。西方歐美文化對表達「愛」毫不吝惜,但在中華文化中,除了在戀愛中的情侶及孩子還幼小時,會自然表達「愛」之外,其他的關係很難講出口「愛」字,總覺得肉麻不自然。有一對結婚52年的老夫妻,妻子在過世前,應護理人員的鼓勵,向老伴表達了「我很愛你,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老伴泣不成聲地回應:「我一直以為妳對我是責任,但心理上並不在乎我,今天才知道妳是愛我的!」也因此有了力量去走晚年喪偶的孤獨哀傷路。

「四道人生」的順序每人不同,在「我的公公」故事中,作者的公公最先做的是與親友「道別」;「梅雷迪斯」則是將與前夫的互相寬恕原諒作為最重要任務;而「道謝」與「道愛」也需視時機而表達。只是在華人的文化中,最親的家人之間,最難表達的是「道歉」,於是病人帶著心靈的創傷逝去,親人也帶著傷痕過日子,問題永無解決。安寧療護團隊受過特殊教育訓練,就需把握契機,造就「四道人生」的表達,才能使生死兩無憾! 

本書除了上述三項「通則」之外,是在台灣少見的臨終病人「靈性照顧」的好書,尤其針對基督信仰者,包括天主教與基督教,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分享。我個人認為應作為神學院的教材,以及神父、修女、牧師、執事等神職人員的牧靈參考書。當人與神親密連結,就會如同「傑恩」的故事般,「在體驗自己被愛、被接納、被救贖之後,安然離去!」死亡啊!你的芒刺在那裏?為有深度信仰的人而言,死亡絕不等同於失望或絕望,因為出了死亡,就是永遠的生命,因而能帶著永恆的希望,喜樂躍龍門!

 

(本文作者為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台灣安寧療護推手)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已故蘋果創辦人賈伯斯曾說:「死亡可能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交替的媒介。

國民歌后鳳飛飛臨終前也曾說過,她的一生「過得快樂,活得精采……下輩子再唱給歌迷聽」

他們是否早就知道,生離死別並不駭人,而是充滿感恩與希望?

 

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他們平靜、喜樂地面對死亡,撫慰在世者的不捨與悲慟?

40位臨終者不可思議的奇蹟般經歷,讓我們真的相信並期待,

「那一天」並非終點,它領著人們到達真正的、永恆的「家」。

全美無數讀者熱淚推薦!一位安寧護士30年來照護臨終病人的感人記錄!

《最後的40堂奇蹟課》

最後的44堂奇蹟課  

我誠心地推薦本書,給每一個曾經失去過親人的人、即將和親人說再見的人,以及想知道天堂奧妙的你。──《去過天堂90分鐘》作者 唐.派普

 

台灣優質生命協會秘書長 紀寶如/終生義工 孫越/安寧照顧基金會執行長 張嘉芳/知名作家 彭蕙仙/台灣安寧療護推手 趙可式/天主教耕莘醫院院長 鄧世雄/馬偕醫院院牧部主任 鄭頌苑

《去過天堂90分鐘》作者 唐.派普──感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名人誠摯推薦】

.在每一段與病患及他們家人的相處中,我都看見了生命的改變。千萬不要等失去了,才知擁有的美麗。活在當下,哪怕是最後一天,對於周遭的人、事、物都要珍惜,那就是天天在經歷神蹟了!

──紀寶如,台灣優質生命協會秘書長

.這是一本生命之書。書中的主角雖是四十位已過世的人,但作者想要對話的書寫對象,當然是還繼續在這世上行走的我們。透過他們過世前所經歷的身心靈路程,我們理解到,能夠帶著感恩與喜樂滿足的心走向「回家的路」,是多麼美好的祝福。

──彭蕙仙,知名作家 

.書中的真實案例可以超越時空,給現時現地的我們許多攸關生命的重要啟示。本書是在台灣少見的臨終病人「靈性照顧」的好書,尤其針對基督信仰者,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分享。

──趙可式,台灣安寧療護推手

.作者茱蒂在書中記錄了形形色色的病人臨終前的反應,從中我們可以發現:要想安然步向生命終點,秘訣無他,唯信仰而已!

──鄧世雄,天主教耕莘醫院院長

 

【內容簡介】

 

在這時刻,我們佇立在聖地的邊緣。

未來天堂的一瞥,

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最後一堂課,

在此生之後不畏懼,可以有美好的盼望。

 

原來,在生命的盡頭,

也可以充滿平安、勇氣、希望,以及直達靈魂深處的撫慰與療癒。

 

安寧護士茱蒂看護臨終病人已經三十多年了,她接觸過形形色色的臨終病人,其中有九十多歲的孤獨老人、三歲就得絕症的小男孩、正值人生黃金時期的成功人士,甚至還有剛出生不滿兩個月的小寶寶。茱蒂盡可能地幫助她的病人完成死前的最後一個願望,好讓他們心無牽掛地離開;她也會細心安慰病人的家屬,幫助他們熬過痛失所愛的不捨與哀傷。不過有時候,有些事情是她也無能為力的,但是她並不沮喪,因為她做不到的部分,神早已安排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例如罹患肺癌的漢克,終於見到服刑中的兒子一面,因而心滿意足地離開,但其實他的兒子至今都還關在監獄裡,連申請會面的機會都沒有。頑固的強尼老年空虛,卻不肯接受安慰,最後是醫院走廊上一幅耶穌的畫打開了他的心房,後來茱蒂卻發現,那裡從頭到尾都沒有掛過任何圖畫。茱蒂的婆婆在死前看到一艘長尾船,要來接她去天堂,讓她安心含笑地過世。年幼的小查克病重難治,父母心痛萬分,直到小查克畫圖安慰他們,忍住的悲痛才得以宣洩,然而沒有人知道,一個三歲小孩怎會擁有那樣深刻的領悟與療癒力量……

在陪伴病人離開的過程中,茱蒂見證了許多感人而不可思議的真實臨終故事。她也藉由這些故事回答了許多人想知道的問題:當親友走到生命的盡頭時,該對他說什麼?死亡來臨時會發生什麼事?當朋友或自己痛失所愛時,要如何平復傷痛不已的心?人在臨終時,真的會看見天使、聽到美妙的樂音、或看到已逝的親友來迎接嗎?

透過茱蒂的眼睛,我們看到了一幅幅讓人安慰的生命終點情景。本書以一種平和、溫柔到令人心碎的方式,打開你的眼界,讓我們對生死有更深切的領悟,並從臨終者身上學習到愛、療癒與希望。

【作者簡介】

茱蒂.荷莉絲  Trudy Harris RN

安寧照顧護士,看顧經歷超過三十年,接觸過數百名臨終病人。她在一家安寧照顧中心工作多年,後來升職為董事。之後她依然身兼護士的職務,當她覺得對病人有幫助,或者時機適合時,便幫助病人進入照顧中心。她為中心募集了四千五百萬美元的資金,以此成立了一個可以安置二十四位病人的安寧照顧所,在當地教學醫院安置了二十八個床位,並建立了一個培訓機構,可以培訓醫師、護士和社工人員了解生命的意義,建立臨終照顧的專業知識。

她初入職務時,當地醫院一天只收六到十個病人,退休時該醫院可以一天照顧九百五十位病人。她覺得神帶領她的工作已經部分完成了,所以才退休休息,目前和先生居住在佛羅里達的傑克遜威爾市。本書是她的第一本著作,本書的續作,也是她的最新作品《More Glimpses of Heaven》已於去年十一月出版,依舊受到廣泛讀者群的喜愛。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幸福嗎?

你的人生是否在現實的忍耐與迷惘之間逐漸走樣……

未來,不應該只有無止盡的煩惱和挫折的!

靜下心來傾聽靈魂的樂音,過去的一切不會白白走過,

只需要重新啟動讓心飛翔的力量、拂去靈裡的塵埃,

幸福會來到你的面前。

旅居海外、資深專欄作家黃芝婷

與你分享最單純真摯的心靈點滴,教你重新發現生命中隨手可得的小確幸!

正封.jpg

合一基督教會牧師 朱奔野/飛碟電台「下班女王」節目主持人 朱衛茵/金曲獎音樂家 李文智/壹電視主播 李晶玉

新加坡名主持人、抗癌勇士 東方比利/知名藝人 傅娟/知名作家 蘇拾瑩

──溫情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列)

 

幸福是什麼?

完美幸福的藍圖,應該要是什麼樣子?

曾幾何時,匆忙的生活、現實的不順,已經漸漸矇蔽了我們的眼、我們的心;愛情、財富、人際關係、子女、工作、病痛,還有比什麼都更重要的生命意義,似乎也在不知不覺間,失去了原本該有的意義。我們彷彿已經失去和心靈對話的能力,越是想找回它該有的形狀,幸福的定義卻只是越來越模糊……

本書告訴我們,一張屬於自己的人生幸福藍圖,是由我們親手繪製、實現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幸福的能力」。

書中探討了現代人最常思考的幾個課題:家庭與婚姻、兩性之間的相處、心靈的需求,以及人人都會面臨的各種人生問題。在這些層面上,作者以60個小故事,用最真摯溫情的文字,與讀者面對面、心貼心,邀請讀者來一次「心靈飛翔之旅」,共同尋回遺落在我們心靈角落的幸福美好。

 

關於本書

作者黃芝婷是一位資深專欄作家,本書所收錄的文章,是她多年來在各大報章雜誌上所發表專欄文章的精華集結。

全書分為四個部分:「親密關係篇」探討的是家庭與婚姻,對於親子之情與夫妻之情都有深刻的著墨,對於我們該以何種態度來面對婚姻,如何在婚姻裡經營愛情……也提供了指引。「男與女篇」講的是兩性關係,亞當要如何找到自己的夏娃?在找到「對」的對象之後,又該如何相處才能天長地久?被愛情傷害過的人,又該怎樣重新出發?書中以一些發人深省的小故事,給我們最中肯適切的建議。「心的力量篇」探討了現代人的種種不快樂:迷惘、失落、寂寞、沉迷網路的空虛……等等,並告訴我們,在人生迷途中,要怎麼找回心靈的歸屬,要如何找回發自心底的快樂。最後,「美好人生篇」帶給我們面對人生的力量,探討了人生的意義、生命中各種愛的面貌、信仰的力量……等,讓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有更深的體悟,從而找回屬於自己的幸福。

書中不時引用聖經中的段落,對於該怎麼經營婚姻、該怎麼處理人際關係、該怎麼面對人生,找到心靈上的幸福歸屬……將聖經中豐富的生命智慧與我們分享。透過這本書,作者希望我們眼裡、心中的那盞燈,能夠就此被點亮,從而遇見那「生命之光」,得回生命中的真正幸福。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請點選以下連結觀賞新唐人電視台特別製播的《神秘禮物》特別單元

http://www.ntdtv.com/xtr/b5/2011/12/22/a635683.html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