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27525.jpg


 

許多人來說,「信仰」和「信念」不過就是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說法,但這兩個詞並不相同;而想要掌握當今宗教持續劇變的程度,明確區別其殊異性是很重要的。「信仰」涉及深層次的信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用在信任的人或珍視的價值觀上面。這正是神學家田立克(Paul Tillich, 1886-1965)所謂的「終極關懷」(ultimateconcern),也是希伯來人稱之為「心臟」的東西。

至於「信念」則和「相信」有關,更像是一種意見,一般我們常用這個詞來表達某種程度的不確定性。「這件事我不太清楚,」我們會這麼說:「但我相信它可能是這樣。」你可以很輕易地相信,也可以掏心掏肺地相信,但相信的假設性比存在性更強。我們可以「相信」一件對我們沒什麼影響的事情是真的,但我們只會把「信仰」寄託在某件對我們生活方式極為重要的事情上。當然,人們有時會混用「信仰」與「信念」,但除非我們清楚分辨兩者的區別,否則要理解今天基督宗教的結構性轉變會很吃力。

西班牙作家烏納穆諾(Miguel Unamuno, 1864-1936)在他的短篇小說《《殉教者聖曼努埃爾.布埃諾》(Saint Manuel Bueno, Martyr)中,用很戲劇性的方式凸顯了信仰和信念的最大不同。書中,一名年輕男子因為其母不久於人世,所以從城市返回他在西班牙的家鄉;在當地牧師的見證下,母親一把抓住兒子的手,要求他為自己禱告。兒子沒有回應,但在離開房間之後,兒子告訴牧師,雖然自己很想,但他還是不能為母親禱告,因為他並不信上帝。「一派胡言,」牧師回答:「你不必信上帝就可以禱告啦。」

烏納穆諾故事中的牧師,很清楚信仰和信念之間的區別;他知道,禱告和信仰一樣,是比信念更原始的一種東西。他可能會和這位不信上帝、卻想禱告的年輕人進行一場神學層次的唇槍舌戰,搬出各種老掉牙的「證據」證明上帝存在,而這年輕人可能會引用一樣古板的理論反駁那些證據。他們倆大概也都知道,這樣的辯論不會有什麼結果。法國女作家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 1909-1943)也知道。她在自己的作品《薇依的筆記》(Notebooks)中,曾寫下一句格言:「如果我們愛上帝,即使我們認為祂不存在,祂仍會使自己的存在得到彰顯。」薇依的話雖然聽起來有點荒謬,但在她短暫而痛苦的生命中(卅四歲即撒手人寰),卻已經體會到了愛情和信仰都比信念更原始。

上帝是否存在? 這個命題早在兩千五百年前、柏拉圖的時代,就已經爭論不休;戰火延續到今天依然沒有休止的跡象,但這就像重申上帝存在與否一樣,都是千篇一律的老調。就性質而言,這些爭論的焦點都是「信念」而且永遠不會有結果;但信仰可就不同了,它和敬畏之情、愛情與奇蹟有著更密切的關聯,在我們最原始的祖先智人(Homosapiens)之中就開始成形,遠早於柏拉圖的時代。柏拉圖的雄辯戰場是「信念」,並不是「信仰」。

而〈使徒信經〉(creeds)就是信念的集成。但是,基督宗教的歷史並不是信條的歷史,而是一個信仰群體的故事,這個群體有時會將信念拼湊成信條。這也是一段關於一群同樣虔信基督宗教,質疑、修改與揚棄那些相同信條人士的歷史。就像教堂建築從隔板小禮拜堂到哥德式教堂的變化一樣,教義只是基督徒在某些時候尋求代表自己信仰的符號而已。但無論信條正典還是建築結構,都只是通往目的的手段,將這兩個目的加以製造或定義,都會扭曲信仰背後的根本現實。

 

基督宗教史的三個時代

近兩千年之久的基督宗教歷史,可以分為三個不同長度的時代:第一個時代可以被稱為「信仰時代」。這個時代始於耶穌和他最親近的門徒,用激勵人心的信仰加速推廣耶穌發起的運動。在迅猛成長和殘酷迫害並存的第一階段,基督徒同享基督聖靈(聖神)並活在其中,因而團結了彼此。在此階段,「信仰」意義是希望和深信耶穌所彰顯的,一個充滿自由、療癒和憐憫的新時代即將到來。成為一名基督徒,就代表住在耶穌的聖靈裡、懷抱著祂的希望,並追隨祂已經開始的事功。

基督宗教歷史的第二個時代則可稱為「教理時代」。這個時代的種子,在基督宗教誕生後的短短數十年內就開始萌芽。教會領袖開始為那些剛信教、卻還未曾熟識耶穌或其門徒的人制訂指導原則。由於這類初始指導原則強調信念,所以它們慢慢變得繁雜、成為厚厚一疊教義問答集,用關於耶穌的信條取代對耶穌的信仰。因而,即使在信仰時代的早期,就已經為信仰和信念之間的緊張關係埋下了伏筆。

而後,在西元三世紀的末葉,發生了一些更不祥的事情:菁英階層開始成形,隨後很快就發展成神職階級制度,教會的專家們也將各種教理手冊濃縮為信念清單。儘管如此,這些做法因地而異,因此直到第四世紀開始時,整個基督宗教仍沒有統一的教義信條。聖靈把大家團結在一起,到處都有不同的教會與會眾,各式各樣的神學學說也蓬勃發展。最大的轉折點,出現於君士坦丁大帝(西元三八七年逝世)在位期間。他巧妙地拉攏基督宗教來加強自己的帝國野心;基督宗教作為加利利人的新宗教,原先是個非法的宗教,但經君士坦丁大帝敕定成為合法宗教。儘管君士坦丁崇敬耶穌,他仍持續供奉著太陽神祇赫利烏斯(Helios)。

此外,君士坦丁還以鐵腕領導教會,一手包攬主教的聘用、薪資的支付和籌建教堂等事務,而且出手大方闊綽。相較於教宗,君士坦丁大帝更像是真正的教會領袖。無論君士坦丁大帝究竟抱持什麼樣的動機,他的政策以及他的繼位者--特別是狄奧多西皇帝(Emperor Theodosius, 347-95)--終讓基督宗教登上羅馬帝國國教的寶座。當往昔多神教的鎮國老神們似乎一個個離帝國而去,這些羅馬皇帝無疑都寄望這一招可以維繫風雨飄搖的帝國治權。然而,這個策略還是沒有扭轉帝國崩解的命運,對於基督宗教來說,結果更是一場災難:國教的加冕其實讓自己丟盡了面子。基督宗教從一場原本充滿活力的運動,融入了僵化的帝國方陣、加進更多必要的信念,從而為接下來幾百年每個階段的基本教義派的登場埋下伏筆。

兩個古老的體系發生巨大的合併,也大幅改造了雙方的體質。帝國成了「基督宗教帝國」,基督宗教則成了帝國的宗教。因為有了皇帝批准的印信,成千上萬的人開始爭先恐後地加入這些原先為他們所鄙視的教會。主教們包攬大權、勢可敵國,開始過著帝國菁英的奢侈生活。在隨後的「君士坦丁時代」,基督宗教(至少官定版是如此)僵化成一套強制性的戒律制度,大量的信條被編纂成為教義,強大的階層體系和帝國敕令嚴格地監控整套制度。異端於是成為叛國罪名,而叛國罪就是相信異端邪說。

西元三八五年這一年,是個特別嚴峻的轉折點。在一場主教會議上,許多主教指控一名住在阿維拉(Avila)地區、名為百基拉(Priscillian)的男子為異端,馬克西姆皇帝(Maximus)便將百基拉和他的六位追隨者在特列夫(Treves)斬首。這就是第一位命喪基本教義派之手的罹難者。用今天的眼光來看,百基拉那些被認為觸犯教條的神學「錯誤」,似乎很難直接將他判以死罪:他告誡追隨者遠離酒肉,同時提倡認真讀經,並對我們現在所謂「動感」的靈恩敬拜採取寬容的態度。他認為,已被排除在聖經正典外的文字作品,雖然不是直接來自上帝的「默示」(inspired),仍可以作為生活的實用指導原則。

除此之外,百基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歷史地位:他是第一個由於自身的基督宗教觀點,而被基督徒判處死刑的基督徒。不過,他絕不是最後一個。一位歷史學家估計,在君士坦丁之後的兩百五十年,帝國當局總共處死兩萬五千人,理由也是這些人信仰的教條不純正。

君士坦丁的時代磨刀霍霍地展開了。這是帝國基督宗教主宰歐洲文化和政治的新紀元,而且一路延續到禍福並存的中世紀。這個時代催生了美輪美奐的夏爾特主教座堂,卻也帶來了審問異端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這個時代出了可敬的聖人亞西西的方濟各(St. Francis of Assisi),也出了宗教迫害打手托凱爾馬達(Torquemada);這個時代有人文曙光--但丁的神曲,也有教宗博義八世強硬的「唯一至聖」諭令,宣告教皇在俗世與靈性國度無遠弗屆的主宰力。無論是文藝復興還是宗教改革,都未大幅改變「教理時代」的深厚基礎,歐洲勢力的擴張在這段期間更是跨越世界上各大陸,簡直無所不及。這中間的時代,也就是「教理時代」,促使作家兼歷史學家伊萊爾.貝洛克(Hilaire Belloc, 1870-1953)說出一句名言:「信仰就是歐洲,歐洲就是信仰。」

「教理時代」大約持續了一千五百年,歷經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歐洲世俗化,以及二十世紀反殖民主義運動等波瀾刷洗以後,已經苟延殘喘。到了二○○五年,這個時代已經可說名存實亡:歐盟不想在其憲法裡提到「基督徒」一詞,此舉無疑為它提上了墓誌銘。

儘管如此,請別誤認為我定義的教理時代就是一段「黑暗時代」;因為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這整整一千五百年仍有一些基督宗教運動和個人,繼續把信仰和聖靈當作生活的基本原則。當時一般人絕大多數都是文盲,即使他們聽到教堂內祭司在吟誦經條,也不懂拉丁語。對基督的信心就是他們的指路明燈,盼望神的國度則是激勵自己的力量。

大多數人沒有經過太多的思考,就接受了教會的官方信規;也有許多人熱衷於宗教慶典與節日、對聖徒的故事津津樂道,卻視那些信規為無物。羅拉德派(Lollards)、胡斯派(Hussites)和後來許多思想家如義大利哲學家焦爾達諾.布魯諾(Giordano Bruno,1548-1600)等許多有識之士,都公開反對教會的一些教條。總而言之,中世紀充斥著許多神職人員所謂的「異端邪說」和「分裂教會」的事情。對許多人而言,「教理時代」同時也是一個對靈性十分重要的「信仰時代」。

現在,我們正準備迎接基督宗教故事的新一章。儘管許多人預測基督宗教會陷入萬__劫不復之地,它的傳播與成長速度卻比以往任何時刻都還要快。這樣的發展主要發生在西方世界以外,並且著重希望、靈性體驗和門徒制,也極少強調信條的重要性,更不靠階級體制來壯大繁盛。在我們眼前展開的,是「後君士坦丁時代」。五大洲的基督徒正在甩開第二階段(教理時代)的陰魂,在崎嶇不平的過渡區域中另闢蹊徑,前往一個嶄新的時代。然而,這個時代還沒有一個名稱。

我想建議大家將這個時代稱為「聖靈時代」(或稱為「靈性時代」),但這個詞也不是完全沒有問題。十三世紀時,一名義大利神秘學家菲奧雷的耶阿基姆(Joachim of Fiore,1132-1202)第一次提出這個詞,並開創了「三位一體」的全新學說。他說,過去已經經歷了聖父(舊約聖經)和聖子(教會)的時代,現在即將進入「聖靈的時代」(Age of the Spirit)。耶阿基姆宣稱,這個新的天啟要人們在生活中與神直接接觸,因此宗教體系的重要性將會大幅縮減,博愛精神將成為主流,而且異教徒也將與基督徒團結一致。

耶阿基姆至死都是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但他死後有一部分追隨者卻變本加厲,宣稱新時代已經來臨,神父或聖事禮儀將來都沒有存在的必要。他們還主張,這個時代將是最後一個時代,世界末日很快就要來臨,甚至還給末世之日設定日期。不用說,體制本身當然不樂見自己被排除在教會未來的計畫外,而世界也沒有走到盡頭。最後,就在耶阿基姆去世六十多年後,羅馬教宗亞歷山大四世(Alexander IV)掌權的教會宣佈他的思想為異端。

>>> 強力推薦
undefined
信仰的未來:宗教的興衰與靈性時代的復甦
作者:哈佛大學榮譽教授 哈維.考克斯

當代重要神學家巨作,榮獲《出版人周刊》年度最佳書籍
歐美宗教學者盛讚:本書揭開了基督宗教的新願景!

中華福音神學院教授 周學信、政治大學宗教所教授 蔡彥仁
台灣神學院教授 鄭仰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盧俊義  ──鄭重推薦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527525.jpg
>>> 宗教學大師的巔峰之作/蔡彥仁推薦(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宗教所教授)

哈佛教授哈維 考克斯(Harvey Cox1928年出生),曾在三十七歲時出版《世俗之城》(The Secular City),以基督教神學家和歷史學者的身份,揭露西方基督教的城市化激進轉型,並提出如何以新的角度看待此宗教。其犀利的眼光和流暢的敘述筆調,獲得西方知識界讀者的廣泛迴響,此書一時洛陽紙貴,高居非小說類排行榜多年,並翻譯成十四種外國語言,奠定了他在國際宗教學術界的地位。

自此之後,考克斯半世紀以來著書不斷,2009年他出版的《The Future of Faith》,即中文讀者眼前的《信仰的未來》一書,是他八十高齡時的成熟之作,立基於他過去幾個重要的主題研究,經過沉思咀嚼之後,總結表達他對於二十一世紀「世界基督宗教」(world / global Christianity)的觀察,也提出他心目中對「宗教」是什麼的深刻洞見,創下他學術生涯的另一高峰。

當今西方的主流宗教學者,對於基督教或者宗教在現代和當代的發展,皆是抱持悲觀的態度。他們大多數認為,以歐、美為主的社會在經過現代化的洗禮之後,基督教明顯的式微衰退,這可從人們已經不再上教堂,對於教會組織、神職制度不感興趣,對於傳統的教義、規範更是反感可見一斑。他們因此提出「世俗化」(secularization)理論,主張現代化即是理性化的過程,越是現代化的國家,越是依循理性法則運作發展,而「非理性」的宗教自然衰微退隱,最後不是消失在人類進化歷史的舞台,頂多也只能藏匿於個人的私領域角落。

考克斯對於這種說法深不以為然。他直率地指出,人們慣以宗教教義(belief, 或可譯為理念、教條、教理)作為宗教核心的觀點,也就是過度推崇思維理性,完全是基督宗教在第二、三世紀教父時期所塑造出的遺毒。此一「教理時代」(The Age of Belief)宰制基督教至少一千八百年以上,將西方人對宗教的理解,不是導向形上世界即是侷限於外在形式,反而忽略作為宗教信仰主體的人。他強調,信仰者的虔信、體驗、感受,特別是驅動其奉獻參與的那股能量,才是神學的要旨,才是宗教學者應該聚焦著力的重要面向。

考克斯在《信仰的未來》一書中明白指出,基督教肇端於「虔信」(faith, 一般譯為信仰)運動,由耶穌以愛為教導,以踐形於社會為主要目的,聽聞者翕然風從,集結而成最早的基督宗教小團體。繼後的門徒們在五旬節(Pentecost)接受聖靈澆灌,產生極大的宣教動力,在羅馬帝國各地傳佈福音,旋踵之間即建立以愛、犧牲、平等為特徵的宗教社群。考克斯觀察到,這種無階級劃分、以平信徒為主導力的基督宗教團體,在浸染希臘哲學和羅馬帝國的社會制度後,逐漸質變為「教理」取向,緊接著轉化成我們今天所熟悉、具有《聖經》、教義、神職體系、繁冗儀式的制度化基督宗教。

考克斯對這樣的發展深表遺憾,但是作為一位敏銳的歷史學家,也是講究身體力行的神學家,他卻也發現自從二十世紀初在美國發生的「五旬節靈恩運動」(Pentecostalism),具有顛覆制度性基督教的效應,其所展現的聖靈恩賜(charismata),無論是說靈言、預言、醫病、趕鬼等現象,似乎解構傳統的教會框架,從形上的桎梏(理性、教理)中解放出來,轉而注意信仰者的體驗與感受,將基督教團體重新帶回早期耶穌和使徒們的時代,重拾基督教真正的生命力。這就是考克斯所謂的「聖靈時代」(The Age of the Spirit)。

但是,考克斯並不是「非理性」的激情主義者,他所嘉許的「聖靈時代」,其重點不在聖靈的超能力展現,而是提醒我們對於宗教的認知,應該放置於信仰者的主體經驗、社群的集體參與、以及繼之在社會所產生的正面提升效應。他於一九六○~一九七○年代在拉丁美洲所參與的解放神學(Liberation Theology)運動,以及一九八年代開始,在同一地區所研究的「五旬節靈恩運動」現象,即有力地支撐他的論證。更有甚者,他跨越基督教的範圍之外,廣泛接觸猶太教、伊斯蘭、印度教、日本禪宗等世界宗教的歷史和實踐,進一步確認當今人類的宗教,在全球化脈絡下相互交融,所顯出的共同特性即是揚棄「教理」,擁抱「聖靈」,以釋放人類的虔信能量為導向,並以愛、寬容、犧牲、服務等,作為信仰的終極關懷。

考克斯是一位極為睿智的神學家、宗教史家、比較宗教學者,他的思想理念主要得自前輩神學家例如田立克(Paul Tillich, 1886-1965)和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以及宗教學家例如奧圖(Rudolf Otto, 1869-1937),但是他個人的田野調查經驗相當豐富,卻是這些前輩們所不及。我們閱讀《信仰的未來》,當可發覺其中資料引述多方,又夾有幽默的個人自傳案例,在他平易近人的筆觸下,無論在講述基督教歷史,或者對比不同的世界宗教,總有娓娓敘來如沐春風般的親切感,這是本書較之一般重視「教理」基督教的著作,更為優勝之處。中文讀者如欲對基督教或比較宗教有廣泛又具重點式的理解,本書無疑是值得大力推薦的佳作,值得成為通識教育的教科書。

最後順便一提的是,我個人在哈佛研讀學位時,早即久仰考克斯教授大名,但因修課的安排及其他總總限制,並未有機會直接承教。另外,本書的內容主旨,與他在哈佛大學部連續十五年所開設的「耶穌與道德生活」(Jesus and the Moral Life)通識課息息相關。該課廣受歡迎,正式選課者再加上校內、外旁聽生經常塞爆大型展演廳,而我卻也因身任其他教授的助教,彼時無緣分身應徵當助理,至今仍覺遺憾。不過,我對考克斯教授的著作和學術理念還算熟悉,尤其是他的主題研究專書為然。

而今,個人有幸拜讀他的晚年結晶之作,面對一位智慧長者的殷殷賜教,坦率地傳遞他的學術見解和人生經驗,我個人受益良多,或許稍可彌補當初未能親炙之憾,而在此邀請中文讀者們一起分享這個知識饗宴,也算是當考克斯教授的另類助教吧。

>>> 強力推薦
undefined
信仰的未來:宗教的興衰與靈性時代的復甦
作者:哈佛大學榮譽教授 哈維.考克斯

當代重要神學家巨作,榮獲《出版人周刊》年度最佳書籍
歐美宗教學者盛讚:本書揭開了基督宗教的新願景!

中華福音神學院教授 周學信、政治大學宗教所教授 蔡彥仁
台灣神學院教授 鄭仰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盧俊義  ──鄭重推薦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目錄下載連結 https://goo.gl/OiB9rI

啟示出版目錄 201606 (1).jpg

啟示出版目錄 201606 (2).jpg

啟示出版目錄 201606 (3).jpg

啟示出版目錄 201606 (4).jpg

啟示出版目錄 201606 (5).jpg

啟示出版目錄 201606 (6).jpg

啟示出版目錄 201606 (7).jpg

啟示出版目錄 201606 (8).jpg

啟示出版目錄 201606 (9).jpg

啟示出版目錄 201606 (10).jpg

 

啟示出版目錄 201606 (11).jpg

啟示出版目錄 201606 (12).jpg

啟示出版目錄 201606 (13).jpg

啟示出版目錄 201606 (14).jpg

啟示出版目錄 201606 (15).jpg

啟示出版目錄 201606 (16).jpg

啟示出版目錄 201606 (17).jpg

啟示出版目錄 201606 (18).jpg

啟示出版目錄 201606 (19).jpg

啟示出版目錄 201606 (20).jpg

啟示出版目錄 201606 (21).jpg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博客來790x250.jpg

如果你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或者你的信仰並不是基督教,請不要讓宗教的成見阻止你閱讀《為自己的人生做點事》

如果你只是對於NGO特別有興趣,想知道關於「修復國際」一開始如何在印度拯救被迫從事性交易的少女與被剝削的勞工,後來在烏干達致力於維護人權、提供教育,不妨從第廿六章開始閱讀。

但是,如果你跟我一樣,從第一頁開始讀起的話,我想要說一件事:世界上許多努力讓這個世界變成一個比較美好的地方,他們的動力並不見得是宗教信仰,而是宗教情操。

一個能夠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人,或許可以沒有宗教信仰,卻不能沒有高尚的宗教情操。反言之,一個擁有堅定宗教信仰的人,也可能因為缺乏宗教情操,而成為一個很糟的、盲信的教徒。就像作者在第十四章裡說的:「如果你去問一千個不肯跟宗教沾上邊的人,為什麼不碰宗教呢?他們會說出各種各樣不喜歡宗教的理由,可是我懷疑他們所描述的根本不是真正的宗教。」

許多包括來自台灣的國際志工,抱著崇高的理想來到德蕾莎修女在印度創立的「垂死之家」, 陪伴瀕死的漢生病患(俗稱痲瘋病),在擔任志工的過程當中,很快地發現並不是所有的志工都是一樣的。

來自日本的國際志工,雖然不是天主教徒,面對讓人作嘔的病人排泄物、嘔吐物,總是義不容辭地一個箭步衝上前去,毫無怨言地做最骯髒的工作。然而那些來自歐洲、即將成為天主教神父的修士,卻在旁邊擦窗子裝忙,避之唯恐不及。

這種「宗教信仰」還不如「宗教情操」來得重要的體悟,其實也就是作者筆下的「實踐信仰」和「有價值的行動」。

所以這本書從頭到尾,其實只講了一件事:如何成為一個手心向上的人。

現代華人接收了傳統佛學的觀念,總是認為手心向下是助人,而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樂,而求人痛苦,因此莫不期許自己能從手心向上「接受」的人,進步成為手心向下「施捨」的付出者。

然而鮑伯.戈夫自認是一個致力於修復、做事時常不按牌理出牌的律師,在烏干達的青少年監獄,要這些年紀輕輕的委託人在做口供證詞時,從頭到尾一定要打開手掌,手心朝上:

我把話得非常具體:手背要貼著膝蓋,手心對著桌子 的背面。 對於這件事,我是非常認真、嚴肅的。事實上,我還威脅我的委託人,要是我往下看的時候,發現他們的手心沒有朝上,我會踢他們的小腿。手心朝上時,人比較容易冷靜下來,而且話會誠實、精確。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這樣他們才不容易生防衛心。人一旦陷入憤怒或是想要防衛,犯錯的傾向就會提高。不過只要把手心朝上,防衛心就無從生。

實際上,在一本名為《微反應心理學》的書中,我也讀過相當類似的理論,書中說幾乎所有手心向上的習慣性動作,都是沒有危害而禮讓的(比如一個人說完話,示意另一個人說話),所以如果一個人經常做出這個動作,表示這個人性格溫和,並且懂得尊重人。然而一個人喜歡手心向下,象徵強烈的征服慾望(像是納粹德國的敬禮方式)以及凌駕他人之上的快感(比如「施捨」的動作),一個習慣做這種手勢的人,心態其實蠻橫強硬、熱愛暴力。

當然,對於手心向上、向下這兩種闡釋,都是見仁見智的說法,十人十色,不可能放諸四海皆準,但是作為一個長年在國際NGO組織的工作者,我確實相信謙卑的力量。

我遇到的每個年輕國際志工,回國後的分享,幾乎都會說出一個共同的體會,那就是「我們從當地社區所得到的,遠遠比我們帶給對方的多」。

花了一筆錢去當志工,承認沒做什麼了不起的事,卻學會了反省,在世界面前變得謙卑,我覺得比相信自己去救苦救難更值得。

本來以為要去當手心向下的人,真正經歷過後,才知道自己是那個手心向上的人。

畢竟真正的仁慈,是養成關心跟自己無關的人事物的能力。年輕就花錢投資自己在非營利組織工作,因此看懂這個道理的那些年輕人,未來就不會犯一個NGO領域長年來普遍的錯誤,比如說服務對象只自限於「自己人」,或是只串連跟自己信仰相同的宗教團體,而能夠逐漸成為一個具有國際觀、真正仁慈的人,毋寧是對自己生命重要的投資,學習看懂世界的一個好方法。

我在針對NGO工作主題的演講中,最後一張投影片,有時會放上一位心靈導師所說的一段:「這個世界並不需要更多成功的人,但是迫切需要各式各樣能帶來和平的人,能療瘉的人,能修復的人,會故事的人,還有懂愛的人。」

雖然這位導師的宗教信仰不同,但是他所說的修復,跟鮑伯.戈夫在飽受戰火摧殘的烏甘達古盧區成立的「修復學校」,其實是同一件事。

一個謙卑的人, 不害怕讓自己手心向上,承認自己對於世界的無知,並且學會在面對高高在上的權威時,選擇誠實,不採取防衛態度。

這也正是宗教中常說的「順服」。

在改變世界之前,要記得先學會改變自己。

在修復世界之前,當然也要先學會修復自己和世界的關係。

剩下的,都只是枝微末節而已。

為自己的人生做點事-立體書.jpg

為自己的人生做點事  Love Does

當全社會都在刁難你,就用行動證明你可以。

創略廣告總經理 黃志靖、公益旅行家 褚士瑩
舊鞋救命發起人 楊右任、輔大全人教育中心講師 葉榮福
得勝者文教創辦人 劉駿豪 ──熱烈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640x300.jpg
由《哈利波特》、《博物館驚魂夜》製作團隊鼎力操刀的史詩電影《少年彌賽亞》改編自知名小說家安.萊絲 Ann Rice撰寫的小說神子(啟示出版),以新鮮及獨特的視野講述耶穌兒時的故事,呈現及突顯了耶穌的勇敢無懼,敘述7歲的耶穌和家人展開冒險旅程返回故鄉,在面臨艱難環境中,同時接受自己出生真相以及身分認同的過程,其流露出的堅定意志和偉大使命感。

本片由《被投石處死的索拉雅》的導演賽羅斯諾羅斯泰Cyrus Nowrasteh執導,他和編劇妻子貝特西吉芬諾羅斯泰Betsy Giffen Nowrasteh一同改寫劇本,並由《哈利波特》、《博物館驚魂夜》系列電影製作團隊監製,配樂則找來曾以《受難記:最後的激情》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知名配樂大師約翰戴柏尼John Debney操刀。

導演賽羅斯諾羅斯泰表示:「我們希望《少年彌賽亞》可以激發人們從新鮮的角度認識、或更了解耶穌的故事,故事的中心著重於耶穌自誕生至被釘死於十字架上未經探究的那一段,我們也期許本片可以帶領影迷蛻變,並獲得耶穌賜予的恩典。」

《少年彌賽亞》將於 2016 年 3 月 25 日上映。

神子立體書.jpg
神子

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
安.萊絲:這本書對我的意義之大,遠超過我的其他作品


七歲的小耶穌跟隨著長輩,經歷了羅馬兵丁到處殺人,自己命在旦夕。
承受如此的折磨,但耶穌沒有恨,反而用偉大的愛改變了世界。

耶穌的童年是漂泊而艱辛的,但是祂在各方面都完美。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智慧與身量上都增長,可以鼓勵閱讀《神子》。


===
全省各大實體書局,網路書店好評熱賣中 ===
博客來
http://goo.gl/xIeqwN、金石堂 http://goo.gl/UF8j8b
誠品 http://goo.gl/eIEz8v 、讀書花園 http://goo.gl/yM8ocL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525.jpg

【有獎徵答】
分享 「聖經的啟示」官方facebook粉絲團     發文並留言,就有機會得到臉書活動贈品乙份。


【贈獎說明】
* 參與者必須留言/回答問題與分享發文,發文狀態必須設為公開,符合資格者可抽獎當則發文公告獎品/贈書得獎名額至多三位,活動時間請依照臉書說明。
* 得獎名單將公布於當則發文公告下方,得獎者需於公布得獎者之後十工作天內回信至 ct-bwp@cite.com.tw,註明臉書暱稱、收件人姓名、地址與聯絡電話,出版社將盡快寄出贈品,超過時間回覆的讀者即喪失得獎資格,不得要求補發。
* 得獎者不得更換贈品或折換現金,贈品以實物為準;活動期間若遇人力不可抵抗之因素,出版社有權更改或終止活動。

文章標籤

啟示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